憶江南白居易范文

時間:2023-03-24 04:51:2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憶江南白居易,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憶江南詞三首譯文:

江南的風景多么美好,如畫的風景久已熟悉。春天到來時,太陽從江面升起,把江邊的鮮花照得比火紅,碧綠的江水綠得勝過藍草。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

江南的回憶,最能喚起追思的是像天堂一樣的杭州:游玩靈隱寺尋找皎潔月亮中的桂子,登上郡亭,枕臥其上,欣賞那起落的錢塘江大潮。什么時候能夠再次去游玩。

江南的回憶,再來就是回憶蘇州的吳宮,喝一喝吳宮的美酒春竹葉,看一看吳宮的歌女雙雙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不知何時會再次相逢。

(來源:文章屋網(wǎng) )

篇2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27--01

前言:

從中國文學的歷史長河來看,劉禹錫和白居易都以詩著稱于世。其二人的詩作吸引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研究。其實劉白二人不僅是唐代杰出的詩人,且也是著名的最早的詞人。其二人在中國古代詞這一文體,從民間過渡到文壇這一時期起到了重大的作用,這一歷史地位卻被人們長久地忽略了。筆者認為,研究劉白二人詞在音樂體制上的特征及其在詞史上的地位和意義,意義重大。我從以下這三個方面來論述劉白詞音樂方面的特征及對于詞體發(fā)展的貢獻。

一、劉、白二人開始注意字的四聲平仄

在創(chuàng)作詞的嘗試中,劉白二人創(chuàng)作了一些長短句,化齊言為雜言,劉禹錫和白居易依《江南春》調(diào)子做了很多首詞,這些詞作依據(jù)聲音的高低來選擇字聲,對后世影響深遠。

根據(jù)其作品,我總結劉白二人的《憶江南》詞作的字的平仄基本上遵循了以下規(guī)則:平中仄,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仄平平。

后世遵循這一平仄規(guī)則來創(chuàng)作《憶江南》,如李煜的《憶江南》: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ㄔ抡猴L。

(平仄仄,仄仄通平通。平仄仄平平仄仄,平通平仄仄通通。平仄通平平。)

溫庭筠的《憶江南》(夢江南):

千萬恨,恨極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風空落眼前花。搖曳碧云斜。

(平仄仄,仄仄通平通。平仄仄平平仄仄,平通平仄仄通通。平仄通平平。)

劉白二人創(chuàng)作的《憶江南》,根據(jù)音樂的高低抑揚的變化,用字的四聲變化,來與音樂相融合,緊密結合,使詞音樂化,歌妓樂工在歌唱的時候與音樂渾然一體。后世在創(chuàng)作詞的時候,借鑒引用了這種方法,也注意了字聲的使用。

二、講究協(xié)韻

劉白詞中有一些詞作類似于律詩、絕句。劉禹錫集中的《浪淘沙詞》和《楊柳枝詞》, 由于其形式有似于唐代的七言絕句, 所以常被詩家作為七絕詩所收選, 但同時也被詞家作為小令所收選。但細究起來,其實是早期的詞作。

1、白詞舉例

白居易所做《宴桃源》共有三首,每首詞都壓仄韻。《宴桃源》屬于通首仄協(xié)詞,其一壓的是去聲十五翰韻,如“斷、亂”,而 “院、見”屬于十七霰去聲,“散”屬于十四旱(上聲,都是仄韻。第二首壓得也是仄韻,即上聲四紙,如“你、理、水、”子、起”,只有“松”屬于平聲二冬韻。第三首壓的是去聲九泰韻,“會、奈”屬于去聲九泰韻,“殺”屬于入聲八黠韻,“黛”屬于仄聲十一隊,只有“飛”屬于平聲五微韻。雖則每首詞都是壓仄韻,但是每首詞所壓的韻是不一樣的,就連每首詞的內(nèi)部所用的韻雖然都是仄韻,但是有些字是分屬于不同的韻部,于統(tǒng)一中又有變化。

2、劉詞舉例

例如劉禹錫的《踏歌詞》共有四首,這一組《踏歌詞》,形式上四句七言,類似于七律,然而句式不合于七律,有的是三個仄起句,一個平起句。有的是三個平起句,一個仄起句。這里其實顯示了音調(diào)的起伏形式,表明劉禹錫開始突破詩壓平聲韻的束縛,為了應和音樂,用了仄韻,這里顯示出了與詩的重大區(qū)別,開始關注詞與音樂的融合。

三、關注節(jié)拍

詞以長短句為重要特征。近體詩和古體詩都是齊整的句子。白居易、劉禹錫作為文人詞的奠基者,其作品以長短句為特征。

1、劉禹錫的詞《憶江南》二首特色賞析

劉禹錫《憶江南》直接依據(jù)樂曲的節(jié)拍填詞,句式和聲韻方面都要碎音樂的要求而定。詞在音韻和句式上都隨樂曲而定,這就打破了“由詩入詞”的比較保守的做法而進入了“依譜填詞”的階段,標志著文人詞從“聲詩”中分離出來詞體正式確立,是確立詞體的開端。

2、白居易《憶江南》特色賞析

同樣的一支曲子《憶江南》,劉白的創(chuàng)作每一句的字數(shù)都是一樣的,這說明經(jīng)過劉白二人的創(chuàng)作,尊重曲子的節(jié)拍,已經(jīng)形成了此曲子的做詞的格式。即: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七字句,五字句。

3、劉禹錫的《瀟湘神》詞

今也僅存兩首,開篇兩句皆為三字,且重疊, 后三句皆為七字句,且平仄押韻都與七言絕句相似。但從詞的氣韻來說,卻比一般的七言絕句更為流麗。

4、劉禹錫的《拋球樂詞》

今劉禹錫集中有《拋球樂詞》二首。從這兩首《拋球樂詞》可以看出, 該詞為五言六句, 中二句必須對仗。由此可見,此詞的最早作者乃是劉禹錫。《拋球樂》和《瀟湘神》二種詞牌, 完全創(chuàng)自劉禹錫之手。

劉白二人此時正處于詞創(chuàng)作的初級階段,因此,一方面,許多詞調(diào)以五七言句式為主,說明詞與其他文體的聯(lián)系;另一方面,繁復的句式卻體現(xiàn)出詞體與其他詞體的區(qū)別。

此外,還有劉禹錫《瀟湘神》二首、《拋球樂》二首,白居易《一七令》、《長相思》二首、《宴桃源》三首、《隔浦蓮》皆是長短句,句式變化繁多,包括了一字句、二字句、三字句、四字句、五字句、六字句、七字句。

篇3

唐代: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2、《錢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3、《春雪》

唐代: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4、《江南春》

唐代: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5、《憶江南》

唐代:白居易

篇4

《憶江南三首》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組詞作品。

其一: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其二: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

其三: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來源:文章屋網(wǎng) )

篇5

諳意思是熟悉,精通。

出自《憶江南》的一句詞:風景舊曾諳。 舊曾諳,指從前很熟悉。

《憶江南》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組詞作品。第一首詞總寫對江南的回憶,選擇了江花和春水,襯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顯得十分鮮艷奇麗,生動地描繪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第二首詞描繪杭州之美,通過山寺尋桂和錢塘觀潮的畫面來驗證“江南好”,表達了作者對杭州的憶念之情;第三首詞描繪蘇州之美,詩人以美妙的詩筆,簡潔地勾勒出蘇州的旖旎風情,表達了作者對蘇州的憶念與向往。這三首詞各自獨立而又互為補充,分別描繪江南的景色美、風物美以及女性之美,藝術概括力強,意境奇妙。

(來源:文章屋網(wǎng) )

篇6

在贊美江南的詩詞中我最喜歡的要屬白居易的《憶江南》。“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每每吟誦,總是心潮起伏。

“江南三月,草長鶯飛”,你可以在春日里尋一徑綠地,放飛輕靈的紙鳶;“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坐一葉烏篷輕舟在湖面蕩漾,清風拂面,甘醇如那陳年的紹興黃酒;“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任你的思緒在水天一色里飛揚;“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江南冬日的水墨丹青,只要黑白二色就勾勒得淋漓,在養(yǎng)眼的愉悅里沒感受不到寒冷,你就入了那畫境里。

如同詞中的“春來江水綠如藍”一樣,江南美,美在江南水。水光旖旎、垂柳依依的西子,槳聲燈影的秦淮河,光華燦爛如綠寶石的玄武湖,小石橋下劃過的小木船,船頭的鸕鶿,……這一切,都讓我魂牽夢繞,讓我忘記了大城市里水泥森林的高聳林立,古板,呆滯。

“日出江花紅勝火”你或許看過泰山的日出,也可能觀過海上的日出,但你是否注意過江南的日出?江南的日出是溫和的,可又是嫵媚的。開始時,眼前是水霧渺渺的江面,江的盡頭,沿水平線可以看到一種奇特的淡藍色,再過一會兒,江面霧氣漸收,江水如洗,波明如鏡。薔薇色的朝霞倒映在江水里,從一抹化為一片,然后染紅整個江面,再突然有一團火球從江底跳出,它的美麗、動人,讓我久久沉醉!是啊,江南的氣息是獨特的,它更是純真無暇的,沒有絲毫的污染,把我融入其中。

篇7

1.士之耽兮,______。女之耽兮,______。(《詩經(jīng)·氓》)

2.______,無食桑葚。(《詩經(jīng)·氓》)

3.淇則有岸,______。(《詩經(jīng)·氓》)

4.佩繽紛其繁飾兮,______。(屈原《離騷》)

5.固時俗之工巧兮,______。(屈原《離騷》)

6.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______。(莊周《逍遙游》)

7.適莽蒼者,______,腹猶果然。(莊周《逍遙游》)

8.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______。(荀子《勸學》)

9.______,善假于物也。(荀子《勸學》)

10.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______。(韓愈《師說》)

11.或師焉,______,______,吾未見其明也。(韓愈《師說》)

12.______,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蘇軾《赤壁賦》)

13.______,而不知其所止。(蘇軾《赤壁賦》)

14.西望夏口,東望武昌,______,郁乎蒼蒼。(蘇軾《赤壁賦》)

15.駕一葉之扁舟,______。(蘇軾《赤壁賦》)

16.多情自古傷離別,______,______?。馈队炅剽彙罚?/p>

二、含有難寫字的名句

17.爾卜爾筮,______。以爾車來,以我賄遷。(《詩經(jīng)·氓》)

18.一簞食,______,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孟子》)

19.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______,乞人不屑也。(《孟子》)

20.宮中府中,俱為一體,______,不宜異同。(諸葛亮《出師表》)

21.______,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龜雖壽》)

22.______,撫孤松而盤桓。(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23.漁舟唱晚,______。(王勃《滕王閣序》)

24.問君西游何時還?______。(李白《蜀道難》)

25.飛湍瀑流爭喧豗,______。(李白《蜀道難》)

26.斯是陋室,______。(劉禹錫《陋室銘》)

27.______,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宮賦》)

28.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______。(蘇軾《赤壁賦》)

29.舞幽壑之潛蛟,______。(蘇軾《赤壁賦》)

三、含有同音異形字的名句

30.______,二三其德。(《詩經(jīng)·氓》)

31.______,宛在水中央。(《詩經(jīng)·蒹葭》)

32.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3.晴川歷歷漢陽樹,______。(崔顥《黃鶴樓》)

34.______,愁云慘淡萬里凝。(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35.______,千金散盡還復來。(李白《將進酒》)

36.______,百年多病獨登臺。(杜甫《登高》)

37.______,兩朝開濟老臣心。(杜甫《蜀相》)

38.______,此時無聲勝有聲。(白居易《琵琶行》)

39.______,相逢何必曾相識?。ò拙右住杜眯小罚?/p>

40.______,檐牙高啄;各抱地勢,______。(杜牧《阿房宮賦》)

四、含有特殊語序的名句

41.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______?(莊周《逍遙游》)

42.蚓無爪牙之利,______,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荀子《勸學》)

43.雖體解吾猶未變兮,______?(屈原《離騷》)

44.______,清輝玉臂寒。(杜甫《月夜》)

45.______?江州司馬青衫濕。(白居易《琵琶行》)

46.______,惑之不解。(韓愈《師說》)

4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______。(韓愈《師說》)

48.______,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49.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______。(蘇軾《赤壁賦》)

50.故國神游,______,早生華發(fā)。(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51.斜陽草樹,______,人道寄奴曾住。(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52.______,——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青玉案》)

53.______,又豈在朝朝暮暮?。ㄇ赜^《鵲橋仙》)

五、描寫景色的名句

54.曖曖遠人村,______。(陶淵明《歸園田居》)

55.______,煙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閣序》)

56.______,______。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王維《山居秋暝》)

57.______,風掣紅旗凍不翻。(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58.無邊落木蕭蕭下,______。(杜甫《登高》)

59.星隨平野闊,______。(杜甫《旅夜抒懷》)

60.潯陽江頭夜送客,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61.日出江花紅勝火,______。能不憶江南?(白居易《憶江南》)

62.野芳發(fā)而幽香,______。(歐陽修《醉翁亭記》)

63.______,水光接天??v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蘇軾《赤壁賦》)

64.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______。(李清照《一剪梅》)

六、抒懷的名句

65.三歲為婦,靡室勞矣。______,靡有朝矣。(《詩經(jīng)·氓》)

66.______。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浪淘沙令》)

67.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______?(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68.出師未捷身先死,______。(杜甫《蜀相》)

69.春江花朝秋月夜,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70.莊生曉夢迷蝴蝶,______。(李商隱《錦瑟》)

71.人生如夢,______。(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72.但愿人長久,______。(蘇軾《水調(diào)歌頭》)

73.______,鏡中衰鬢已先斑。(陸游《書憤》)

74.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______。(李清照《一剪梅》)

75.莫等閑、白了少年頭,______。(岳飛《滿江紅》)

七、蘊涵哲理的語句

76.鍥而舍之,______;鍥而不舍,______。(荀子《勸學》)

77.______,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宮賦》)

78.寄蜉蝣于天地,______。(蘇軾《赤壁賦》)

篇8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抒懷》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杜甫《登高》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送孟浩然至廣陵》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門山》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江流 (李白《渡荊門送別》

2.黃河

1.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李白《將進酒》

2.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 李白《贈裴十四》

3.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王之渙《涼州詞》

4.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王之渙《登鸛雀樓》

5.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王維《使至塞上》

3.桂林

桂林山水甲天下

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桂林山水》

漢碑看山東,唐碑看西安,宋碑看桂林(俗語)

4.杭州

描寫杭州的詩詞多是圍繞西湖的:

如 “水光瀲艷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描寫西湖的平湖秋月:萬頃湖平長似鏡,四時月好最宜秋

【木蘭花慢】(別西湖兩詩僧)

嫩寒催客棹,載酒去、載詩歸。正紅葉漫山,清泉漱石,多少心期。三生溪

橋話別,悵薜蘿、猶惹翠云衣。不似今番醉夢,帝城幾度斜暉。 鴻飛。煙水

彌彌?;厥滋?,只君知。念吳江鷺憶,孤山鶴怨,依舊東西。高峰夢醒云起,是

瘦吟、窗底憶君時。何日還尋后約,為余先寄梅枝。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這是寫白堤的江南憶&bull

;憶江南

憶江南(白居易)

江 南 好,

風 景 舊 曾 諳。

日 出 江 花 紅 勝 火,

春 來 江 水 綠 如 藍。

能 不 憶 江 南?

江南憶,

最憶是杭州:

山寺月中尋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頭。

何日更重游?

江南憶,

其次憶吳宮:

吳酒一杯春竹葉,

吳娃雙舞醉芙蓉。

早晚復相逢。

【西湖十詠】(探春 蘇堤春曉)

上苑烏啼,中洲鷺起,疏鐘才度云窈。篆冷香篝,燈微塵幌,殘夢猶吟芳草。

搔首卷簾看,認何處、六橋煙柳。翠橈才艤西泠,趁取過湖人少。 掠水風花

繚繞。還暗憶年時,旗亭歌酒。隱約春聲,鈿車寶勒,次第鳳城開了。惟有踏青

心,縱早起、不嫌寒峭。畫闌閑立東風,舊紅誰掃。

〖送客之杭〗選自:《全唐詩》 作者:牟融

西風吹冷透貂裘,行色匆匆不暫留。帆帶夕陽投越浦,

篇9

人們都說,江南的春天好??!有山,有水,而且這山也特別的青,這水也特別的綠,所以就被稱為青山綠水,真是美妙絕倫??!

不是有一首名詩也叫做《江南春》嘛?那是晚唐著名詩人——杜牧這么在一個風水寶地——杭州寫的,它贊揚了那兒美麗的春景,柔和的春風,飄香十里的美酒,山山水水,美不勝收??!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倍嗝赖木吧?!千里的江南,到處鶯啼燕語,桃紅柳綠,都顯現(xiàn)出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臨水的美麗村莊和依山的富饒城郭,到處都有迎風招展的酒旗,啊,香醇的酒氣隨風飄來,讓人欲醉、欲醒,美得讓人飄飄欲仙。這里到處是香煙繚繞的寺廟,亭臺樓閣也都矗立在這朦朦朧朧、迷迷茫茫的細雨之中。這首《江南春》,千百年來素負盛譽。這一共也就只有四句詩,二十八個字,就既寫出了江南春景的豐富多彩,也寫出了它的迷離、廣闊和深邃。鶯,啼著,桃紅柳綠也皆相輝映著,小山村、小酒樓也矗立著,作者回憶著南朝。樓臺、煙雨,在這春天的來臨之際,也顯出了他們的獨特魅力。

白居易不是也寫過三首詩,叫《憶江南》嗎?這首詩也是寫江南杭州的其中一首:“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睂懙呐c杜牧的《江南春》都各有千秋。

江南,能不值得回憶嗎?

篇10

雙調(diào)·折桂令·過多景樓(滔滔春水東流)

周文質(zhì)

滔滔春水東流,天闊云閑,樹渺禽幽。

山遠橫眉,波平消雪,月缺沉鉤。

桃蕊紅妝渡口,梨花白點江頭。

何處離愁?

人別層樓,我宿孤舟。

【注釋】

多景樓:在江蘇鎮(zhèn)江北固山的甘露寺內(nèi)。

春水:似借用了“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春風又綠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的名句。

樹渺禽幽:形容距離之遙,視野廣遠。

月缺沉鉤:“鉤”,是形容月缺的形狀;鉤前著一“沉”字,巧妙地點出這是上弦月(月缺上半,似沉鉤之形)。

【賞析】

此曲見景生情,最后點出離愁與孤舟。這曲大部分寫景,只最后抒情,一問一答,點出而已。表示有好景,只缺少自己的親人。

【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