饅頭的來歷范文

時間:2023-04-02 16:09:4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饅頭的來歷,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饅頭的來歷

篇1

包子饅頭來歷:三國時期諸葛亮發(fā)明。

《三國演義》中講述諸葛亮七擒孟獲,平定南蠻之后,過江受戰(zhàn)死冤魂之阻。諸葛亮面對此景心急如焚,想來想去只好祭奠河神,求神降福懲魔,保佑生靈,諸葛亮不忍用人頭祭祀,而發(fā)明饅頭為替代品,于是命殺牛宰豬,包成面團,投于水中以示供奉,后民間習此風俗。

饅頭又稱之為饃、饃饃,中國漢族傳統(tǒng)面食之一,一種用面粉發(fā)酵蒸成的食品,形圓而隆起。

(來源:文章屋網(wǎng) )

篇2

饅頭的控訴

大家好我是一粒小小的面粉,我的家住在一個大大的面粉廠,我叫亮亮,但那一些可惡的人,他們不但不叫我亮亮,而且還有的人說:“要不是老板的工資高,我才不肯把那一些面粉加工出來?!薄拔医衲昃艢q了,不過人們說我們沒有歲數(shù)也不會說話,但我們看來,我們是不可能的,不會說話,萬事萬物都可以說話的,可是那一些大大的人類聽不到。完了,有人類來了,我先不和你們說話了。”只看有幾個工人向那一些面粉走來,里面的面粉說:“完了,我們要被賣掉了,有誰能救救我們呀!”另一個面粉說:“不要放棄我們一定會出去的,不能放棄呀!”

第二天,我們被工人放在了外面,然后那一些工人叫著賣面粉了賣面粉了,一下子有許許多多的人來買我們了。我被一個老爺爺買走了。那個老爺爺把我放進了一個小小的杯子里,從一個袋子里拿出了發(fā)酵水,我慢慢的大了起來,緊接著老爺爺把我放到了一個大大的盒子里面,聽說是人類的道具。他們把我蒸的白白胖胖的。

老爺爺看著我變的白白胖胖忍不住就想把我吃掉,我剛好去洗澡才沒有被吃掉。最后,我還是被那個老爺爺看到了,他一生氣就把我扔進了垃圾桶,我跟那一些垃圾一起坐在里面,最后我還是死了。

救救我!還我清白!

教師點評:

篇3

剁椒魚頭,是湘菜中的經(jīng)典菜式,味道以鮮辣為主。魚頭講究嫩而不生,剛剛脫骨。只是經(jīng)過非常簡單的佐料調(diào)理即成,剁椒的辣味不但很好地中和了魚頭的腥、遮蓋了魚頭的淡,更烘托出魚頭的鮮,口感軟滑綿密,真是妙不可言。再看看顏色,紅紅的剁椒配以點點的綠蔥花,真可謂“萬紅叢中一點綠”,如此的秀色可餐,撩人食欲。

其實,“剁椒魚頭”做法很是簡單。我來介紹一下吧:綜合起來就4個字――“先腌后蒸”,前后需要15分鐘左右??墒蔷褪沁@短短的15分鐘卻能把魚頭的滑嫩鮮香,剁椒的醇香甘辣在蒸汽的作用下恰到好處的發(fā)揮出來,迎面撲鼻的香味,就足以讓人垂涎三尺,胃口大振。

辣的同時,我給你講個故事――就是嘛,別光顧著吃,這小小的剁椒魚頭,還大有來歷呢。相傳,清朝雍正年間,有個著名的文人叫黃宗憲,為了躲避文字獄逃到湖南一個小村子里,藏在一農(nóng)戶家中。當?shù)剞r(nóng)戶非常貧窮,女主人正在發(fā)愁用什么好吃的東西招待客人,忽然,她發(fā)現(xiàn)了兒子從田間池塘中捕回的一條河魚。于是,女主人就把魚身燒湯,把魚頭和辣椒剁碎了蒸在一起給客人吃。不想上桌后,黃宗憲感覺味道鮮美得無法描述,只能深深記在心間。結(jié)束逃難之后,他便讓自家的廚師加以改進,再經(jīng)過多年的流傳,不斷改進,就成了今天的湖南名菜“剁椒魚頭”。

篇4

你在麻木中生,在麻木中死,你一輩子都沉浸在麻木與病痛中,我不禁為你嘆息,為你感到悲哀。這文章本來就是一劑良藥,直達精神,直達人心,而不會像那人血饅頭一樣,是愚昧的人們所信奉的毫無用處的神藥。下面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關(guān)于《藥》讀后感,請您閱讀。

《藥》讀后感1《藥》這篇文章不長,花不了多少功夫便讀完了,可在第一遍讀完后,卻并不有什么感受,似乎是一個平淡毫無一點起伏的故事,看完了,便過了??稍俚够厝プ屑毧矗鋵嵲谖恼轮惺怯忻钐幍?。

整篇文章是在悲傷中發(fā)生的,小栓一直是病的,一直沒有一定活力,仿佛從出生便是一副虛弱的模樣,最后死,也是理所當然。這不免有些遺憾,照我所盼,倘若有段小栓健康的描寫或是回憶,可能在被人血饅頭無用治療離去后,更能對他有可憐吧。而他一直是在生重病,看起來無法挽救了,這個“藥”有沒有耽誤了他,好像也不重要,便也沒有了讀完心中為迷信偏方的反感了。

可那位獻出人血的烈士,雖沒有提起姓名,雖無一點正面的描寫,卻也讓人記住了。在牢中,不畏各種痛苦,還宣揚革命主張,甚至氣瘋了別人,便看出了那人的無畏與堅強??婶斞赶壬K究沒有一處對他的介紹,僅僅寫了他被處死,雖然他只是“藥”的來歷的一個小插曲,卻從中看出了對待革命者的殘忍,而且不知姓名,不知已經(jīng)死去了多少革命者?幾句短短的描寫,也透出了當時的社會。

讓我覺得最難忘,也是最怪異的,便是它的結(jié)尾。這么巧,兩個人物的墓只隔了一條小路。可就是這條小路,分開了“罪人”與窮人??捎钟惺裁磪^(qū)別呢?都一樣的是被欺壓,一樣可憐。但那束小花,可能是全文中唯一一點彩色的安慰吧。最令我不理解的,便是那只烏鴉,烏鴉靜靜地站在枝頭,沒有一點動作。雖然知道不可能有靈魂附在烏鴉身上,可不免有意思盼望,希望能神奇的發(fā)生,也算是革命者的紀念,可那銅絲般的枯草,鐵鑄般的烏鴉,卻是冰冷的,生硬的。這個比喻太妙,使那本就悲涼的氣氛再抹上了一層凝重,僵持著。

我心中閃過了對革命者的無限懷念與可憐。為了事業(yè),犧牲了生命,死后也遭受不平,甚至靈魂無法顯靈。也許是被拋入了地獄,永遠不見天日??烧撬麄兊谋瘧K,才造就了現(xiàn)在的幸福。而這最偉大的,該被贊頌的人,卻受如此大難,心中感情交雜,是傷心,是可憐……只有那朵看懂世事的小花,默默為英雄正名。

最后的鏡頭出現(xiàn)了,烏鴉飛走了。是不經(jīng)意,還是顯靈?我更愿意相信是后者,它給了我一絲安慰??烧l又說的清,這本就是讓我們思考的。

《藥》讀后感2讀完魯迅先生的《藥》以后,對中國舊農(nóng)村里的廣大農(nóng)民有了一點見解。他們生活在一種似人非人的世界里,過著麻木不仁的生活。暫且說是麻木不仁吧,他們是無奈的,就連如何墜入這麻木不仁的圈套里的,他們也許也全然不知??杀?,真的可悲。但是他們卻一直的這樣生活,翻版著一個個前人的身影,一個個以前發(fā)生過的,卻又在不斷發(fā)生的故事。多么滑稽的事情啊,吃下那帶著革命者一點剛勁滋味的血饅頭,就能拯救一切?包括社會,人性,等等等等。

這個時候的農(nóng)民除了干農(nóng)活以外,干得多得也許就是整天的談論一些無關(guān)緊要的事情。但別忘了,一件小事可以成全一個人,也可以敗壞一個人。說的沒錯,就在這談論中,中國農(nóng)民就消沉了,忘記了一些自己的責任,把自己真的就置身與天地山川之間,淡出了與命運的決斗擂臺之上。悲!

毅然決然的以為自己對于農(nóng)民就認識這些,膚淺了?我們常常把愚昧落后的帽子戴在他們頭上。太重了,實在是太重了,他們負擔不起,我們這個社會也負擔不起,他們也許也不覺得了,不覺得痛,不覺得悲。他們變膽小了,他們變沉默了,他們越發(fā)的不知所措,也就不以為然,也就抿然眾人了。

往事越千年,來到今天,又有了像陳奐生這樣的中國農(nóng)民。同樣,在面對百轉(zhuǎn)千回的社會時,他們同樣得不知所措,不知道怎樣適應當今的社會。面對物質(zhì)和精神的雙重壓迫,他們不同于舊式中國農(nóng)民,有了自己的精神追求,便又在我們的生活中茫茫碌碌,我們卻又對他們“另眼相看”了,于是他們又是難堪,阿Q的復活者又層出不窮,讓人玩味。

我全然不知是他們?nèi)莶幌逻@個世界,總給這個世界增添一種凝重;還是這個世界容不得他們,總給他們以難處的境地?他們?nèi)粘龆鳎章涠ⅲ麄冋腥钦l了?他們完全有理由活得更灑脫些,但是他們卻沒有,依然執(zhí)著于在世界的角落徘徊前進,他們或許已經(jīng)習慣了,默許了。但是我們也開始關(guān)注他們了,的確,別忘了,只有他們,才是我們心中無法忘記的生命脊梁!

是我們改變了世界,還是世界改變了

《藥》讀后感3讀完魯迅先生的《藥》以后,使我知道當時的舊社會就是一個吃人的社會。那些人都生活在一種似人非人的世界里,但是他們卻一直的這樣生活,翻版著一個個前人的身影,一個個以前發(fā)生過的,卻又在不斷發(fā)生的故事,難道說吃下那帶著革命者一點剛勁滋味的血饅頭,就能拯救一切?或許在今天我們可以把病治好,但在沒有現(xiàn)在醫(yī)療條件這么好的情況下,一個血饅頭做了什么呢?小栓最終還是離開了人世!

饅頭是吃的東西,那蘸了革命烈士鮮血的饅頭就成了仙藥嗎?可能現(xiàn)在看來那是盲目的的,不可理解的??墒窃谀莻€時候,時,雖然結(jié)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可人民的思想還是沒有解放。他們還深受封建思想的迫害。

夏瑜是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者,他代表的是廣大群眾的利益,而大眾卻不支持他。他講革命道理,人們“感到氣憤”;他挨牢頭打,人們幸災樂禍;他說阿義“可憐”,人們說他“瘋了”,他被殺害,人們“潮加”一般地去看熱鬧。“華夏”本是一家人那!夏瑜應該依靠老栓卻沒有,老栓應該支持夏瑜卻沒有;流血的不知道為誰流血,吃血的不知道吃了誰的血。以互不關(guān)心為始,以同歸為盡為終。魯迅先生通過夏瑜這一角色,表達出同情。贊美,也表達出當時民眾的落后愚昧,統(tǒng)治者的兇狠殘忍。同時也一語雙關(guān)地道出了失敗的原因:沒有獲得群眾的大力支持,但文中在清明節(jié)墳頭出現(xiàn)的花環(huán),說明革命者仍然在懷念他,革命火種還沒有??———也不會被撲滅。它在黑暗中給人以希望。

有很多人說華老栓夫婦麻木但是愛子,我認為恐怕不是的,他在茶館中忙碌了大半輩子,勤勤懇懇地勞動,為兒子治病而省吃儉用。為兒子治病掏出積攢多年的洋錢,就只換取了幾個人血饅頭,愚昧落后的表現(xiàn)!試想一下如果華家有好幾個兒子,小栓生了病,那么華老栓還會如此盡力嗎?恐怕不然,他費盡心思為兒子治病,恐怕是因為“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封建道德吧!為了華氏的香火,他們不惜一功代價,甚至用別人兒子的命來“移植”,與其說華老栓夫婦所作所為是對兒子的愛,不如說是對華氏祖宗的“孝”,這從一個側(cè)面反映了人們身上還未散去的封建之氣。

《藥》描寫群眾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說因群眾的愚昧而來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接地說,革命者為愚昧的群眾奮斗而犧牲了,愚昧的群眾并不知道這犧牲的是為誰,卻還要因愚昧的見解,以為這犧牲可以享用,增加群眾中的某一私人的福利。可悲又可嘆!

《藥》讀后感4魯迅的《藥》可謂是一針見血的反映了在動蕩不安的時代下的人的思想面貌。故事中的老栓和華大媽為了救老栓的兒子小栓,在康大叔的”照顧“下。買了”人血饅頭“,讓小栓吃下。其實最使人感到憤怒的52是在獲得”人血饅頭“時那群人的圍觀,”那三三兩兩的人,也忽然合作一團,潮一般地向前趕;將到十字路口,便突然立住,成一個半圓“

這一段話,徹徹底底的反映了在動蕩不安的時代下人的丑陋一面,這也就是魯迅筆下的國民吧。他們沒有面孔,沒有腔調(diào),始終在嘲笑與譏諷。他們在那個犯人被殺時,沒有任何的同情,沒有任何的動作,甚至,他們還有些藐視。

這種人,是我們整個社會所厭惡的,我曾經(jīng)向別人打賭,說這種人會在社會上消失。但是,我輸了。

20--年的12月,在雷鋒的家鄉(xiāng)望城縣,一位年近90的老太太,心臟病發(fā)作,倒在了地上,很快,有很多人圍了過來。一位小伙子準備上前時,被一位這中年人攔住,他勸小伙子”別去啦!現(xiàn)在騙人的多著呢,小心被她額上?!坝谑?,小伙子離開了。接著有更多的人圍了上來,然而他們卻對躺在地上的老太太無動渝中。慢慢的,人越聚越多,但是人們沒有去幫助那位老太太。

這時,一位拉著媽媽手的小學生也擠了進來”媽媽、媽媽,你看這個老婆婆,怎么趴地上了?快幫幫她吧!“母親被小學生糾纏煩了,才撥打了120,等到120來到,警察沖散人群。老人早已斷氣了。

說真的,我不知道那些圍觀的人看到那一幕的感受,他們可能想上前去幫助那位老太太,但被嚇住了;他們可能想讓自己有愛心,但沒有勇氣。其實,我們的社會中,有很多人擁有愛心,他們都很踴躍地幫助別人。我們也要像他們一樣,隨時隨地地樂于助人,”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去用一個善良的心來幫助別人;去用一個的虔誠心來助人為樂;去用一個真誠的心來散播你的愛心。

去讓你的愛心像蒲公英般飛翔!

《藥》讀后感5魯迅先生最大的特質(zhì),是有一種“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胸懷??吹绞芸嗍茈y而永無了日,故有其“哀”;看到受苦受難而無長進,故有其“怒”。

饅頭是吃的東西,那蘸了革命烈士鮮血的饅頭就成了藥了嗎?現(xiàn)在看來恐怕是十分荒唐的,不可理解的??墒窃谀莻€時候,時,雖然結(jié)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可人民的思想還是沒有解放。

有很多人說華老栓夫婦麻木但是愛子,我認為恐怕不是的,他在茶館中忙碌了大半輩子,勤勤懇懇地勞動,為兒子治病而省吃儉用。為兒子治病掏出積攢多年的洋錢,就只換取了幾個人血饅頭,愚昧落后的表現(xiàn)!

夏瑜是民主革命者,他代表的是廣大群眾的利益,而大眾卻不支持他。他講革命道理,人們“感到氣憤”;他挨牢頭打,人們幸災樂禍;他說阿義“可憐”,人們說他“瘋了”,他被殺害,人們“潮加”一般地去看熱鬧。“華夏”本是一家人那!夏瑜應該依靠老栓卻沒有,老栓應該支持夏瑜卻沒有;流血的不知道為誰流血,吃血的不知道吃了誰的血。以互不關(guān)心為始,以同歸為盡為終。

魯迅先生通過夏瑜這一角色,表達出同情、贊美,也表達出當時民眾的落后愚昧,統(tǒng)治者的兇狠殘忍。同時也一語雙關(guān)地道出了失敗的原因:沒有獲得群眾的大力支持,但文中在清明節(jié)墳頭出現(xiàn)的花環(huán),說明革命者仍然在懷念他,革命火種還沒有??———也不會被撲滅。它在黑暗中給人以希望。

夏四奶奶是夏瑜的母親,她“躊躇”,“羞愧”,但又“硬著頭皮”去給兒子上墳,她感到羞愧,因為她認為兒子的光榮就義,英勇犧牲是有損祖顏的事。母親對兒子不以為榮,反以為恥。不理解,不支持兒子,是一個做母親的悲哀!她認為花環(huán)是兒子顯靈,希望烏鴉飛到墳頭,是一個封建迷信者的悲哀!

《藥》描寫群眾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說因群眾的愚昧而來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接地說,革命者為愚昧的群眾奮斗而犧牲了,愚昧的群眾并不知道這犧牲的是為誰,卻還要因愚昧的見解,以為這犧牲可以享用,增加群眾中的某一私人的福利。

魯迅先生用他的一支筆,將當時整個社會濃縮到簡短的文字中,字里行間都射出殘酷的社會現(xiàn)實!發(fā)人深省。

《藥》讀后感6《藥》的故事開始于秋的后半夜:屋外是烏藍的天,見不到陽光。

一些夜游的東西在四處游蕩。此時屋內(nèi),一個中年男子忽然做起,接著擦著火柴,他的臉在火柴的光下忽明忽暗,甚是可怕。就在這時,里屋又傳來一個老女人的聲音,這聲音不是少女聲音的柔和,也不是青年聲音的強壯有力,而有些異樣。這個人走向一間黑的屋子,里面?zhèn)鱽砀O窸窣窣的怪聲和人的咳嗽聲。這就是故事的開端,開端就引人進入一種陰暗、怪異、恐怖的氛圍中。

接著向下讀,文章的環(huán)境描寫穿插著詭異的色調(diào)。老栓走向刑場的路上吃了好幾驚,若是普通祥和的氛圍,人一樣不會總吃驚,心態(tài)是很平和的。他看到有人從他前面走過,回頭看自己的眼神像是見了食物,眼里閃出攫取的光。讀者不禁會想,這哪里是人,分明是野獸。不!野獸不會有人的身軀,分明是鬼。緊接著,魯迅就寫到,老栓見許多古怪的人,鬼似的徘徊。

老栓接著走,看到了兵,衣服上有大白圈、暗紅色鑲邊。這或許能與下面的鮮血饅頭照應吧!不管怎樣,它讓我想起了死人用的花圈。老栓看到了一群人的后背,像被無形的手捏住了,如鴨。畫面此時定格了,讀者不禁覺得文章更加古怪了。終于到了讀者明白老栓意圖的時候了。魯迅是怎么寫的呢?他先寫的劊子手。一個渾身黑色、眼光如兩把刀,手中撮著一個鮮紅的饅頭。他不像是人,簡直一個地獄使者。黑白紅三色給讀者超強的視覺沖擊,尤其是滴血的鮮紅饅頭,再加上黑衣人,昏暗的天,鬼影似的行人,不得不使人心起寒意。老栓終于到家了。

讀者的心似乎也該放下來了??山酉聛?。對燒饅頭吃饅頭的描寫又讓人心中一震。碧綠的荷葉包上鮮紅的人血饅頭。怎么想,怎么讓人不敢恭維。平常都說紅花綠葉美,可魯迅筆下的鮮艷的紅綠搭配著實讓人嚇了一跳。燒饅頭的火焰是紅黑色的。紅色與黑色此時顯得如此滲人,讓我想到什么“黑風老妖喝人血”之類的故事。不一會兒,饅頭弄好了。散發(fā)出一種奇怪的香味。香味到可以理解,革命者的鮮血嘛!可奇怪的香味就讓人心生怪異。

紅白饅頭變得烏黑,打開它的心里竄出一道白氣。如果這是個童話,我肯定會想,白氣里說不定會竄出個妖怪,出來作惡;要不然就是一個神滿足別人的一個愿望。不管怎樣,這里的饅頭竄出的氣總讓我覺得奇怪,和小栓一樣,有種說不出的奇怪。迷信害人,神也不會可憐小栓。蘸了革命者鮮血的饅頭也不能治肺結(jié)核。結(jié)局是悲涼的。故事的結(jié)尾,魯迅安排小栓的母親和革命者的母親一同出現(xiàn),多么戲劇性的一幕!魯迅對死尸的描寫很嚇人:宛然闊人家里祝壽的饅頭。又是饅頭,尸體像饅頭。讀者八成在想,但愿自己在吃饅頭時別想到這個比喻。

革命者的墳頭開出了紅白的花,圓圓的排成了一圈。這讓華大媽和夏夫人都大吃一驚。這里或許是魯迅對這個曾在寂寞里奔馳的猛士的特殊關(guān)懷吧?!斑@花不像是自己開的”一句又營造出些靈異氣氛。墳地周圍是死一般的寂靜,枯草如銅絲,還有令人倒胃口的烏鴉。這樣的場景如同《父與子》的結(jié)尾對墳地的描寫一般。但屠格涅夫一句“不管埋藏在墳里的是怎樣地有罪,長開墳上的花朵卻用它們天真的眼神安然的望著我們”。簡潔的話語就讓讀者心生感動與溫暖。但讀《藥》的結(jié)尾卻沒有這種感覺。魯迅讓兩位母親都悚然的回頭,都害怕的回頭,望著箭一般的烏鴉飛走,畫面永遠定格于此刻。兩個肌肉緊繃的面頰,四只驚恐萬分的眼睛,微張的嘴魯迅的筆就在這種恐怖氛圍中停止了。

《藥》的文章底色就是灰暗的,詭異的。而且文章總在出其不意間出現(xiàn)恐怖景象。如黑衣人突然出現(xiàn)在老栓面前,突然拿出鮮血饅頭。日本的恐怖片之所以嚇人的原因之一就是出其不意:夏夜的涼風吹拂著小A,小A安穩(wěn)地睡著。突然,一個鬼出現(xiàn)在窗外……我想有哪位導演再想拍恐怖片,可以看看《藥》,相信定會從中找到靈感。我想《藥》之所以把文章底色定成“鬼片”風格,是因為故事本身是悲涼的。

篇5

鮮蝦味美,很多人都愛吃,邀上三五伙伴,來鍋油燜大蝦,加上啤酒下肚,那才叫一個爽!然而,就在大家沉浸在美食中不能自拔時,可曾想到美味也會傷人!本刊編輯為你破解吃蝦三大疑問,同時支招健康吃蝦五步走。

疑問一:油燜大蝦加啤酒,最佳夜宵拍檔?

很多人喜歡在吃蝦時痛飲啤酒,專家提醒,吃蝦別過量,最好別飲酒。

正常成人每日蛋白質(zhì)的攝入量,推薦為60~80克,每100克龍蝦含蛋白質(zhì)20克左右,因此,一天吃蝦以不超過500克為宜。

由于蝦是一種高蛋白食物,在體內(nèi)分解后會產(chǎn)生嘌呤類產(chǎn)物,最終在體內(nèi)分解為尿酸,如果食入的蝦過多,尿酸生成過多,超出人體的排泄能力就會導致體內(nèi)尿酸過高,而飲酒會減少尿酸排出,兩者共同作用,痛風患病率會增加。

某些過敏性疾病的患者,如高蛋白過敏、過敏性鼻炎、支氣管哮喘、反復發(fā)作的過敏性皮炎、過敏性腹瀉等人群,以及患有皮膚病、感冒、發(fā)燒的患者,都應忌口食蝦。

疑問二:吃蝦球不吐皮,順便補補鈣?

炒蝦球是慣有做法,由于蝦球的蝦皮往往比較軟,因此有些人干脆蝦肉蝦皮一起吃掉,認為這樣可以補鈣。

蝦殼中的確含鈣量很高,但吸收率并不理想。即使是較軟的蝦殼,也是人的牙齒沒法徹底嚼爛的,其在胃里面被胃酸作用之后,能溶解出來的只是一小部分。除非將蝦殼研磨成蝦殼粉,再配合維生素D的攝入,才會有一定補鈣效果。

蝦含有較豐富的蛋白質(zhì)和鈣等營養(yǎng)物質(zhì),若與含有鞣酸的水果如柿子、山楂、石榴、葡萄等同吃,不僅會降低蛋白質(zhì)的營養(yǎng)價值,而且鞣酸和鈣結(jié)合形成鞣酸鈣后刺激胃腸,并容易在體內(nèi)沉積下來,形成結(jié)石。

疑問三:過早給寶寶吃蝦,會致性早熟?

寶寶的補鈣菜單中,蝦是必不可少的。但曾有傳言,過早吃蝦會導致孩子性早熟,引發(fā)媽媽們的擔憂。無論是小龍蝦還是基圍蝦,只要不是用激素養(yǎng)殖的,一般不會導致孩子性早熟。

蝦的營養(yǎng)豐富,孩子半歲后即可適量作為輔食給孩子食用,添加量可由少及多,讓孩子的腸胃有個適應過程,食用的方式以軟爛為主,可把蝦煮熟剝好后制成蝦泥,拌在粥、米粉或饅頭小塊中,便于寶寶消化吸收。

健康吃蝦五步走

第一步:選購

選蝦時要仔細觀察,蝦的背部呈青黑色是新鮮的表現(xiàn),一般以個體完整、甲殼不脫、尾節(jié)伸屈性強、體表潔凈有干燥感的為佳。另外,要謹慎購買來歷不明的凍品小龍蝦或已處理好的蝦尾,因為這些產(chǎn)品有可能不太新鮮。

第二步:清洗

回家后,將蝦放入清水中浸泡1~2個小時后,取出逐一刷洗干凈。

第三步:整理

剪去大半個頭殼,并順勢用剪刀在出來的頭連背部的地方挑去黑色胃囊。用手拉住蝦尾部的尾甲,抽出腸線;在背上豎剪一刀,以便入味。

第四步:烹飪

因為蝦體內(nèi)含有細菌,務必經(jīng)高溫烹至熟透。夏季天氣炎熱易上火,最好選用清蒸方式烹飪。

篇6

“肉白菜”

偶班有一位姓蔡名恩澤的人,因為姓蔡,所以外號叫做白菜,至于為什么加上一個肉字,還有一段來歷呢!

這周正好是我們組掃地。放學了,全班的同學都哼著小曲兒回了家,只留下白菜和我們掃地的人在教室,只見白菜一手拿著筆,一手扶著本子,頭左搖右晃地,在那里寫作業(yè),我們掃地掃了大半天,幾乎掃干凈了,那白菜還慢慢吞吞地寫著。我無可奈何的看了一眼說道:“白菜,你打算打著燈籠回家呀,還是在學校過夜?”白菜白了我一眼,若無其事地繼續(xù)寫下去,手里還摳著什么。我在心里暗暗想:哎!我估計,就這速度,比烏龜從喜馬拉雅山跑到太平洋吃一塊肉還慢!我搖了搖頭,將地上的紙屑撿起來,讓大家回家。這時,白菜也完成了作業(yè),和我們一起回了家。唉,這個“肉”白菜。

“獨眼板栗”

星期五上數(shù)學課時,板栗開始了個人表演。

板栗拿起都在玩的拉面王,用手將拉面王擠成一個綠色的小圓片,貼在了一只眼上。我一看,一手捂著嘴,一手摁著肚子,怕笑出聲來。孫雪拍了拍他,示意他別做了,可是板栗不耐煩的推了她一下,瞪著她,眼珠子都要落下來了,腮幫子鼓得跟饅頭似的。我心里不禁想到:可憐天下同桌心那。

甜嘴“雞蛋”

要說誰的嘴最甜,那非雞蛋莫屬了。

星期五的下午,我終于借到了《知音漫客》。正當我津津有味的看著時,不經(jīng)意的發(fā)現(xiàn)雞蛋正目不轉(zhuǎn)睛的盯著我的書。我趕緊合上書,雞蛋雙手合在一起,懇求道:“宗若涵姐姐,借我看看唄,看看唄!”“不。”我堅決地回答道,還搖了搖手。“宗若涵姐姐,你最好了,求求你了。”我雙手在肩上增了增陰陽怪氣地說:“天哪!太痛苦了,這話太肉麻了,全身起雞皮疙瘩。”說完便跑得無影無蹤。

路上我還在想:這家伙,我有那么老嗎?人家還是未成年少女呢。實在受不了,不過偶不吃這一套!

篇7

臘八粥喝幾天

據(jù)說在釋迦牟尼成佛之前,曾經(jīng)修苦行多年,餓得骨瘦如柴,決定不再苦行。這時遇見一個牧女,送他乳糜食用。他吃了乳糜,恢復了體力,便端坐在菩提樹下入定,于十二月八日成道。佛教傳入我國后,各地興建寺院,煮粥敬佛的活動也隨之盛行起來,十二月為臘月,所以十二月八日稱作臘八。我國漢族地區(qū),將這一天作為釋迦牟尼的成道日,于是臘八成了佛教節(jié)日。到了臘月初八,祭祀釋迦牟尼修行成道之日,各寺院都要舉行誦經(jīng),并效法佛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說,用香谷和果實等煮粥供佛,名為臘八粥。這便是臘八粥的來歷。

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于宋代。中國各地臘八粥的花樣爭奇競巧,品種繁多。其中以老北京的最為講究,摻在白米中的物品較多,如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絲、紅豆、花生……總計不下二十種。人們在臘月初七的晚上,就開始忙碌起來,洗米、泡果、撥皮、去核、精揀。然后在半夜時分開始煮,再用微火燉,一直燉到第二天的清晨,臘八粥才算熬好了。 更為講究的人家,還要先將果子雕刻成人形、動物、花樣,再放在鍋中煮。

國人鐘情臘八粥,除食俗之外,也確有些科學道理。臘八粥用料多樣,營養(yǎng)素搭配合理,充分體現(xiàn)了食物多樣化的配餐原則。傳統(tǒng)中醫(yī)認為臘八粥有和胃、補脾、養(yǎng)心、清肺、益腎、利肝、消渴、明目、通便、安神的作用。

二十三糖瓜粘

在年前臘月二十三,在民間很多地方流傳著在這天灶王爺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匯報一年來人們生活情況的故事。過去每家每戶都在灶臺正中供奉灶王爺,稱作“一家之主”。灶王爺?shù)漠嬒駜蛇呌蟹鶎β?lián):“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像前還要供上一碗灶糖、一碗涼水、三柱高香。因為有“灶王爺本姓張,一碗涼水三柱香”的說法。其實這些都是人們對未來美好的憧憬。

獻給灶王爺?shù)脑钐怯纸刑枪稀㈥P(guān)東糖,是一種用黃米或小黏米和麥芽大米飴糖熬制成的粘性很大的糖,把它抽為長條型的糖棍稱為“關(guān)東糖”,拉制成扁圓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為天氣嚴寒,糖瓜凝固得堅實而里邊又有些微小的氣泡,吃起來脆甜香酥,別有風味。但是這種糖,對于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來說,吃的時候還是慎重為好,因為它黏度大,主要含麥芽糖,升血糖的速度快,對健康益處不多!

二十四掃房子

每年從農(nóng)歷臘月二十三起到除夕止的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此時許多家庭會把地面、窗戶、家具擦得光亮如新,但仍會留下一些死角,不僅有礙觀瞻,積存的灰塵也會危害健康。

對于打掃沙發(fā)和地毯,可以做一次吸塵,床罩、被罩和枕頭清洗,并用開水燙;對于冰箱的清潔可以用消毒劑擦拭;電腦、電視和音響等精密家電,可以用靜電除塵刷除去灰塵;電視屏幕、電腦顯示屏很容易附著灰塵,長時間不清理會形成黑斑,清潔屏幕時要先關(guān)機,并切斷電源,可用照相機鏡頭清潔紙當抹布,第一遍擦拭時用力要輕,以免灰塵顆粒劃傷屏幕,更換清潔紙后再擦時可稍用力;清潔電腦鍵盤時,可把酒精稀釋后裝在噴壺中,均勻地噴在按鍵上,然后用干燥的棉布擦拭;清洗微波爐內(nèi)部時,最好先放入一杯清水,蒸煮三分鐘,水蒸氣有助于清除污漬。門廳里的純毛門墊不太臟的話,可用吸塵器順毛的方向吸塵,如果有污漬,可用專用的地毯噴霧劑噴射污漬,待其變成粉狀,再用吸塵器吸去;PVC材料或合成纖維的門墊可以放在洗衣粉水里,用軟毛刷刷洗干凈;洗手間里的防滑門墊用過一段時間后難免滋生霉菌,用水清洗過后,最好用稀釋過的消毒水除菌。另外,清洗門墊時應該戴上塑膠手套和口罩。

二十五凍豆腐

到了臘月二十五,家家戶戶開始忙著做凍豆腐了。自己家里做凍豆腐很容易,因為北方冬天冷,買一塊鮮豆腐,直接放在外面凍一晚就成凍豆腐了。

現(xiàn)在工業(yè)大規(guī)模的生產(chǎn)凍豆腐,是經(jīng)科學加工制成的。工業(yè)上,凍豆腐是在極其衛(wèi)生的車間里加工的,全過程需23天。加工工藝大致是:大豆挑選清洗浸漬粉碎煮沸過濾蛋白質(zhì)凝固成型切塊卻凍成熟解凍脫水干燥檢查入庫出廠。新豆腐經(jīng)過冷凍,內(nèi)部組織結(jié)構(gòu)發(fā)生了變化,其形態(tài)呈蜂窩狀,顏色變灰,但蛋白質(zhì)、維生素、礦物質(zhì)破壞較少。

據(jù)介紹,凍豆腐含蛋白質(zhì)63.4%,脂肪26.4%,碳水化合物7.2%,水分0.4%,其余2.6%。凍豆腐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據(jù)分析,每100克凍豆腐就含有25毫克維生素E。維生素E有抗氧化、預防衰老的作用。由于失掉了大量水分,凍豆腐就不會像豆腐那樣滑嫩,但是很適合煮火鍋,因為凍豆腐里面的空洞會比較容易吸收火鍋湯內(nèi)的美味。

食凍豆腐并非多多益善,過量也會危害健康。痛風病人和血尿酸濃度增高的患者均應慎食。

二十八把面發(fā)

到了臘月二十八家家戶戶都要準備發(fā)面蒸饅頭了。面團在一定溫、濕度條件下,讓酵母充分繁殖產(chǎn)氣,促使面團膨脹。經(jīng)過發(fā)酵的饅頭膨松酥軟、易于消化、而且可以破壞植酸等影響營養(yǎng)素吸收的因素,值得推薦。

民間有很多發(fā)面方法,比如用老面發(fā)酵、用化學膨松劑(如小蘇打)發(fā)酵,或直接購買“自發(fā)面粉”或“發(fā)酵粉”。其實,酵母是最佳的選擇。這幾種方法的發(fā)酵原理是一樣的,即在面團中產(chǎn)生大量二氧化碳氣體,在蒸煮過程中,二氧化碳受熱膨脹,能使面團變得松軟。用小蘇打等化學膨松劑來發(fā)面,其中沒有酵母菌,而是產(chǎn)氣化學物質(zhì),會嚴重破壞面粉中的B族維生素。市場上的“自發(fā)面粉”或“發(fā)酵粉”與其原理相似,也會損害面食的營養(yǎng)價值。老面發(fā)酵是一種比較原始的發(fā)酵方法,它依靠空氣中的野生酵母和各種雜菌產(chǎn)生發(fā)酵作用,由于產(chǎn)酸細菌較多,會使面團產(chǎn)生不良的酸味。

用酵母發(fā)面則最具優(yōu)勢:一是由于酵母中含有大量的營養(yǎng)成分,如有機物、礦物質(zhì)、多種維生素、酶類,以及麥角固醇、谷胱甘肽等活性物質(zhì);二是它能使面食口味純正、柔和,還有酒香味。不過,由于酵母菌既怕冷又怕熱,鮮酵母一般要保存在10℃~25℃的環(huán)境中。使用酵母發(fā)面時,可加入少量食糖,1∶1的比例最合適。酵母的使用量也要適宜,重量為面粉的1.5%~2%時,其發(fā)酵力最佳。

篇8

關(guān)鍵詞:中國文化失語癥 跨文化交際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2)11-0013-01

1 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不能脫離文化而存在;同時,語言又是文化的載體,文化要依賴語言保存?zhèn)鞑ズ屠^承。因此,文化離不開語言,語言也離不開文化的共識成為語言教學的理論基點。04年頒布實施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凸顯了提高學生綜合文化素養(yǎng),以適應我國社會發(fā)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的重要性。跨文化交流是雙向的交流, 因此,在英語語言知識掌握牢固的同時,有必要提高用英語表達本土文化的能力。一些專家指出:“目前外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之一是一味強調(diào)目標語文化的傳授,而對中國文化及其表達方式的傳授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許多英語學習者“長期模仿和浸透”英美文化,“清空母語文化積淀”,“對英語國家文化的認同超過對自己國家文化的認同”這是“與外語教學的培養(yǎng)目標相背離的”。了解文化差異,增強對各民族文化的寬容度和認同度,實施文化教學便成為大學英語教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研究設(shè)計與結(jié)果分析

本研究采用了測試和問卷兩種形式。測試的目的主要是檢測受試者用英語轉(zhuǎn)述具有中國文化特色事物的能力。測試內(nèi)容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詞語表達,涉及中國文化特色的詞匯共計 25個,第二部分為書面表達,介紹中國的比如春節(jié)、元宵節(jié)、端午節(jié)等節(jié)日的來源與慶祝方式或者著名旅游景點。正確表達參照李萍的《中國文化背景-民俗風情閱讀精選》、丁往道的 《中國文化掠影》以及《中國日報》、《人民網(wǎng)》和《新華網(wǎng)》(英語版)等。測試要求不借助輔助工具獨立完成,以確保研究的客觀性和有效性。問卷采用選擇題的形式,目的在于了解教師對英語課堂進行漢語文化教學的態(tài)度, 實踐情況,以及學生反映等。測試對象為本院11級非英語專業(yè)學生,涉及物理系、法政歷史系、社會科學部共計140名學生。問卷對象為外語系教師,共發(fā)放70份,收回62份,有效問卷62份。

詞匯包括傳統(tǒng)文化和當前形勢和政策相關(guān)的25個單詞:春卷、粥、油條、饅頭;故宮、頤和園、避暑山莊、九寨溝、東方明珠;四書五經(jīng)、文房四寶、詞、賦;工作單位、人事關(guān)系、后臺、有背景、戶口、風水、一國兩制;皮影、針灸、京劇、唐三彩、剪紙。本部分測試結(jié)果顯示:英語學習者用英語表達中國文化的能力相對較弱。正確表達率排在前五名的詞語是:故宮(37%)、頤和園(32%)、一國兩制(29%)、剪紙(25%)、京?。?9%)。四書五經(jīng)、文房四寶、唐三彩、針灸、賦這五個詞幾乎沒有學生可以寫出來。在調(diào)查過程中,學生剛看到耳熟能詳?shù)脑~匯顯示很放松 ,沒有壓力,可真正動起手來才意識到這些詞匯要用英語表達出來還是很有難度,面對試卷面顯難色,掩飾不住尷尬之情??上驳氖撬麄儗τ谥袊幕呐d趣還是很濃厚的:測試結(jié)束后大多數(shù)被試要求被告知正確的表達方式;一些對英語感興趣的學生還記下了部分測試內(nèi)容,自己查詞典,或者通過網(wǎng)絡(luò)途徑查找、解決。測試的第二部分書面表達中學生選擇最多的最具中國特色的春節(jié)和中秋節(jié)。學生最常用的句子是春節(jié)時中國最重要的節(jié)日,我們可以穿新衣服, 吃美味的食物??墒窃诒磉_中遇到煙花爆竹、壓歲錢、團圓、守歲、掛燈籠、貼對聯(lián)等詞語時受試往往不知道怎樣表達。在中秋節(jié)表述中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 比如遇到桂樹、砍伐等詞匯時往往不知所措。

在問卷中教師一致認為在與外國人交談中有必要傳播優(yōu)秀的中國文化,而且英語課堂應該包括漢語文化的學習和傳授。只是現(xiàn)有教材基本沒有涉及中國文化的內(nèi)容,教學計劃時間安排較緊,獲得介紹中國文化的讀物和教材也有一定的難度。

3 啟示和建議

學生被稱為“文化使者”,肩負著傳播文化的責任。在新型的跨文化交流中,學生有義務、有責任利用各種機會向世界傳播中國文化;但令人遺憾的是,他們用英語表達中國文化的能力不容樂觀。為了提高學生用英語表達中國文化有的事物、現(xiàn)象、觀念等的能力,筆者提出下面幾點建議:

3.1尊重文化多樣性,培養(yǎng)文化平等的理念

文化的多樣性與包容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我們應該堅持和而不同、兼容并蓄原則,加強不同文明的對話與交流,以平等開放的精神,維護文明的多樣性。因此在高校英語課堂上,我們既要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精神學習和吸納西方文化,同時要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

3.2補充教材內(nèi)容, 增強母語文化意識

目前,大學英語長期而廣泛采用的英語教材為董亞芬主編的《大學英語精讀》和季佩英主編的《大學英語綜合教程》。這兩套教材充分考慮對學生的文化素質(zhì)和國際文化知識的傳授,在文化背景介紹和知識拓展方面也有相應的板塊設(shè)計,全面介紹西方的地理、歷史、風俗、習慣,娛樂、體育,科技等。譬如《大學英語精讀》第一冊第三單元《禮物》介紹了西方人慶祝生日的方式以及西方老人的生活狀態(tài)。第8單元《品嘗家》一課中詳細介紹了圣誕節(jié)的來歷、慶祝方式。但這兩套教材都未涉及中國文化的介紹, 教材中的文化缺失不可避免地造成學生中國文化英語表達的缺失。因此,筆者設(shè)想,如何在教授《品嘗家》一課時教師能同時教授或者組織學生討論中國春節(jié)的來歷、慶祝方式,必能激發(fā)學的學習興趣,這種兩種文化的對比學習,既能調(diào)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又能增強學生雙向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3.3采取多樣而靈活的教學形式,鑒賞、弘揚中國文化

篇9

宋莊98%的刁民,為生活而藝術(shù)。另有1%掉進火坑,還有1%在走彎路。

當初他們毅然棄離主流,棄離體制,追逐幾乎與道德無關(guān)的自由,企圖擁有獨立的人格,完成一種放縱。他們寧愿用最簡單的食物充饑,營造自己的夢幻世界。顯然,他們的大腦進水了。宋莊被“邊緣之邊”的發(fā)起人趙慶稱為離祖國心臟只有25公里的一段“盲腸”,與天安門相比雖然偏東,藝術(shù)家們每天卻是第一時間看到日落,第二時間看到日出,那種白日做夢的習性,導致他們錯過了一些運送大米和白面的馬車。但是他們并不遺憾,靈魂和肉體分離之時用于,靈魂和肉體合一之際用于煽情。宋莊大大小小的展廳乃至街頭,像農(nóng)貿(mào)市場一樣,擺滿了太上老君的九轉(zhuǎn)金丹、王母娘娘的蟠桃、以及潘金蓮的乳罩和花和尚魯智深的襪子。

宋莊的臉龐不過如此。往妙處看,小人與君子、小偷和警察、刺客與保鏢,不僅來歷不明,而且身份不明。你還以為茶壺里煮餃子,很可能是豬肉燉粉條呢。你以為是老鼠拖鐵鍬,其實是女人站著撒尿。特務頭子栗憲庭假傳圣旨,欽差大臣胡介報劍走偏鋒,才子佳人擠眉弄眼,小商小販混水摸魚。宋莊的數(shù)千名藝術(shù)家?guī)缀跞巳硕寄茉凇哆x集》里偷出來幾只雞用于下蛋,然后再在雞蛋里挑出半斤八兩的骨頭。無論順水推舟還是逆水行船,都是拿手把戲。

若看臉譜,宋莊的移民比宋莊的土著不僅生動,而且豐富,盡管個個都有一種丈二的和尚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感覺。人們對聚居于宋莊畫家村的幾千名藝術(shù)家雖然多有警惕,宋莊,畢竟已經(jīng)擴張成為與巴黎的巴比松、紐約的蘇荷區(qū)、倫敦東區(qū)、柏林米特區(qū)等世界知名的藝術(shù)區(qū)齊名的、甚至是世界最大的藝術(shù)莊園。以小堡為中心的商業(yè)區(qū)家家有利可圖,美術(shù)館、畫廊和工作室處處有人光顧。惟獨位于宋莊的北京通州精神病院生意不夠火爆,說明宋莊的藝術(shù)家超常的思維能力并沒失常。而且他們身體健康,如果允許中國人民八個國家的女人,為成為廢墟的圓明園報仇雪恨,宋莊的男同胞有足夠的優(yōu)勢奮勇當先,甚至都有可能做到輕傷不下火線。因為最早遷徙到宋莊的畫家,就來自當年的圓明園畫家村。他們對圓明園的焦骨有著更深刻更疼痛的理解。八國聯(lián)軍的時候,沒有人體諒受害者們驚恐的眼睛。圓明園畫家村當年被解散的時候,同樣沒有誰為藝術(shù)家們解惑。就像詩人何路,在回重慶老家的列車上,他不甘心地詢問護送人員:為什么把我送回去?

對方說:那你得問抓你的人。

此前在收容所,何路也曾問過保護他的看守:為什么抓我?

對方說:那你得問抓你的人。

何路衷心地渴望他被審訊,如果那樣,估計就會有人正式回答他的“為什么”了。直到他在途中跳車跑回北京,而且遇到了那個最初把他塞進警車的人,他也沒得到他需要的答案。那個抓他的人只是罵了一句:的怎么又回來了?

何路本來想問:圓明園又不是我放火燒的,為什么抓我?

對方揚長而去,根本不在意他犯的是什么罪。在當年的圓明園畫家村,有個前來朝拜的游人遇到一個兒童,興致勃勃地問道:小朋友,你會畫畫嗎?

兒童連連搖頭:不會。

游人又問:你長大不想當畫家?

兒童:不想。我怕警察抓我。

何路和許多為圓明園守靈的藝術(shù)家們一樣,覺得當年所享受的是一種無理由無條件地被的待遇,如今回憶起來甚至還有一絲。

何路隱居在成都的一個寺廟里寫完他的長篇小說《365工程》,背著書稿再次返回北京,他沒刻意選擇月黑風高的夜晚,是在光天化日之下來到了位于北京東郊的宋莊。

只有116平方公里面積的宋莊鎮(zhèn),藝術(shù)家們在這里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包容。比如何路患病期間,宋莊鎮(zhèn)政府建立的為藝術(shù)家服務的宋莊藝術(shù)促進會為他支付了前期的醫(yī)療費用。每年的除夕之夜,都有一次大型的晚宴,宋莊鎮(zhèn)委書記胡介報依次向每一桌的藝術(shù)家們敬酒,共度良宵。他們不再擔心被地強行集中在篩沙場(不允許穿衣服,是為了防止逃跑),從事與藝術(shù)無關(guān)的而且沒有任何報酬的體力勞動。更不會被灰溜溜地遣送回鄉(xiāng),把沒做完的夢遺失在荒郊野外。

與曾經(jīng)的圓明園畫家村情結(jié)很深的藝術(shù)家們,先后有人回訪過夢開始的地方、那個名叫福緣門的村莊。那里的流動人口大多都是生意人的打扮,還能讀到一些辦證、刻章之類的廣告。而畫家張東,則在惦念一個小偷。因為他被收容的時候曾與一個小偷相識,那個善良的小偷身懷絕技,能在大墻里面幫他搞到饅頭,偶爾改善一下他的伙食。

篇10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一只饅頭一塊糕,寶寶閉眼快困覺,醒了以后吃糕糕……”這是一首流傳了上百年的江南民謠。張覺民的收藏,正是民謠中做“糕糕”的模具——糕模。

在江南鄉(xiāng)下,不少地方逢年過節(jié)、婚喪嫁娶都有用米粉做糕點的習俗。收藏這些制作糕點的工具,原因很簡單。“希望讓現(xiàn)在的年輕人知道,除了西式糕點,我們的先祖也曾做過如此精致的糕點?!?/p>

從櫥頂找到古玩市場

取油雜木、紫檀木、白楊木等,經(jīng)鋸板、打眼,再以淺雕刀法,或細刻精雕,或粗獷精煉,刻出模板凹面呈梯形,以便于操作、脫模爽快、不粘粉垢。這,便是糖糕模板,俗稱糕模。

魚米之鄉(xiāng)的嘉興,每逢春節(jié)、中秋、結(jié)婚等喜慶日子,農(nóng)民就會巧手精制各種糕點,年糕、糖糕、方糕……糕模,自然是不可或缺的。

或者因為太不起眼,或者因為太普遍,收藏界絕少有人關(guān)注。張覺民的收藏,也是一個偶然。

1992年春節(jié),張覺民隨妻子回嘉興王江涇鄉(xiāng)下的岳父母家過年。除夕這天,岳母找出糕模準備做糕點。張覺民被四塊糕模吸引,雙鯉魚、如意、壽桃、雙龍,雕刻細膩,十分精致。自此,他才知道,岳父做糕模已經(jīng)二十年,這些均出自岳父之手。想起兒時隨奶奶做糕模的情景,他“軟磨硬泡”帶走了4塊舊糕模,由此,開啟糕模收藏之旅?!霸滥钢篮?,讓岳父做了許多新糕模,把鄰居的舊糕模換給了我。”張覺民笑。

此后,他就成了嘉興農(nóng)家后院的???。借文化館工作便利,每次下鄉(xiāng)演出搭完臺,他就挎著相機,穿梭在周邊的村莊,尋找糕模。久而久之,摸索出一條規(guī)律:直奔廚房看櫥頂,一瞄一個準。“農(nóng)家習慣把糕模放櫥頂,與廚具放一起,用時方便,不易丟失?!?/p>

隨著各種糕點小吃逐漸豐富,民間糖糕日漸冷落,尋找糕模越發(fā)困難。張覺民“轉(zhuǎn)戰(zhàn)”古玩市場。每個周末,一大清早他便來到古玩市場“淘寶”。久而久之,古玩市場的老板都知道,有個收藏糕模的老張。每每收了好貨,特意給他留著?!白龉磐嫔獾娜巳ムl(xiāng)下收,比我尋覓范圍更廣。”他從古玩市場淘了不少好東西:從3眼、4眼到10眼、30眼,應有盡有。

漸漸,他的收藏從嘉興到江南,再到北方,全國各地糕模都有收藏,一些別人看不上的破損糕模,他也照單全收?!皼]有必要收藏全新的?!彼車烂C道,“糕模本就是生活器物,只有被百姓使用過,方才珍貴?!?/p>

雕刻時光的甜蜜

有時候,無法到手也是收藏的另一種樂趣。五年前,張覺民聽說馮家港村一戶農(nóng)家還在做糕,糕模已經(jīng)傳了三代,很有特點。他立刻背起相機,興沖沖趕了過去。果然,那幾塊面板開裂、被銅皮包裹的老舊殘板雕工極好,花紋也非常獨特。但主人不肯出讓,他只好拍照留檔,怏怏而歸?!岸嗳状危蛘吣艽騽铀??”面對提議,張覺民搖頭,“這些寶貝在農(nóng)戶手中還能發(fā)揮使用價值,何嘗不是一種慶幸呢?!?/p>

“這幾塊糕模是從臺灣帶回來的。”粗樸的工藝,簡單的圖案,這些漂洋過海的糕模,并無特別之處。說起它們的來歷,張覺民興趣盎然。2009年他受邀參加兩岸書法交流會,赴臺灣之前,做足“功課”要去當?shù)匾患腋饽p^轉(zhuǎn)轉(zhuǎn)。然而時間緊湊,無法脫身。直到活動結(jié)束,他啟程回家,負責接待的一位女士四處托人,找了幾塊獨具當?shù)靥厣母饽#苯铀偷降菣C處?!案饽km不是巧奪天工,但意義深遠。”

對他來說,每一塊糕模都有一份特殊的文化記憶。比如嘉興糕模,都是用新嫩的白桃木雕刻而成?!澳憧?,它比其他地方模具刻印更深,筆畫雄勁,連板面的輪廓都顯得特別大氣?!泵鎸σ蛔峙砰_的糕模,目光不由自主就被那線條流暢、雕工細膩的白桃木吸引,閉上眼,便記起兒時的荷花糕味,帶著外婆的體溫,軟糯、香甜。

收藏糕模的同時,張覺民也致力于民間制模手工藝人的發(fā)掘?!跋啾戎饾u隱退的吃糕制糕民俗,他們才是瀕臨滅絕的‘國寶’?!庇幸淮?,在廟會上他發(fā)現(xiàn)一個提著籃子賣糕模的老太太,由她牽線發(fā)現(xiàn)一位民間糕模制作者。閑暇時,他就搬張凳子在一旁看他刻模,拉家常,一坐就是一整天。

糕模無聲,看著雕刻的過程,總是會想到舊時鄉(xiāng)間灶臺旁磨粉制糕、白氣升騰的喧嘩景象,那一陣陣清香,那一絲絲期待,銘刻于心。

吃的藝術(shù)

如今,嘉興秀洲區(qū)北部部分村鎮(zhèn)仍會在逢年過節(jié),做應景糕餅。但鄉(xiāng)村不斷變遷,越來越多農(nóng)民丟棄了昔日的傳統(tǒng),頭也不回扎入城市洪流?!霸谖业挠洃浝?,糕點是幸福的縮影??傻轿遗畠哼@里,各種派、餅干、薯片、冰激淋才是他們的最愛,這些古樸民間器皿中的韻味和樂趣他們不能理解,也不愿意去體味。”對此,他無可奈何,唯有盡自己綿薄之力,堅持走訪鄉(xiāng)間村戶,收集民間糕模,希望將這古老而精致的吃藝術(shù)重新引入生活。

二十年過去,張覺民已經(jīng)收藏了1255塊糕模??梢哉f,嘉興本地糕模已被他“搜刮殆盡”。每一塊糕模到手,他都先拍照,再按地域分箱保存,進而研究其特點。平日他也會找出幾塊,或做一番清洗,或同類圖案做對比,或同地區(qū)對比,由此揣摩它的使用時間、年代、雕刻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