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范文
時間:2023-03-14 09:15:0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啤め瘏ⅰ?a href="http://www.eimio.cn/haowen/45348.html" target="_blank">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肚邎@春·雪》
白雪卻嫌春*晚,故穿庭樹作飛花?!啤ろn愈《春雪》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啤ざ鸥Α督^句》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啤だ畎住缎新冯y·其一》
雪消門外千山綠,花發(fā)江邊二月晴?!巍W陽修《春日西湖寄謝法曹歌》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啤だ畎住侗憋L行》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唐·祖詠《終南望余雪》
篇2
2、“千樹萬樹梨花開”出自唐代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原文如下: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3、《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譯文
北風席卷大地,白草被刮得折斷了,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飛撒大雪。忽然好像一夜春風吹來,千樹萬樹潔白的梨花斗艷盛開。
雪花飄散進入珠簾,沾濕了羅幕,穿上狐裘不感覺到溫暖,織錦做成的被子也覺得單薄。
連將軍和都護都拉不開弓,都覺得鐵衣太寒冷,難以穿上。
在大沙漠上縱橫交錯著百丈厚的堅冰,愁云暗淡無光,在萬里長空凝聚著。
在軍中主帥所居的營帳里擺設酒宴,給回去的客人餞行,胡琴琵琶與羌笛奏出了熱烈歡快的樂曲。
傍晚在轅門外,紛紛大雪飄落,紅旗被冰雪凍硬,強勁的北風也不能讓它飄動。
在輪臺東門外送您離去,離去的時候大雪鋪滿了天山的道路。
篇3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篇4
2、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戴叔倫《蘇溪亭》)
3、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王維《鳥鳴澗》)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篇5
2、原文: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作者】岑參【朝代】唐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篇6
2、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3、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4、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鹿柴》)
6、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李白:《關山月》)
7、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獨坐敬亭山》)
8、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歸園田居》)
9、日照香爐升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李白:《望廬山瀑布》)
10、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過故人莊》
11、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赌咎m詩》
12、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13、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4、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白《早發(fā)白帝城》
15、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
篇7
2、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芙蓉送辛漸》
3、 沒有朋友也沒有敵人的人,就是凡夫俗子?!ㄌ?/p>
4、 鳴笙起秋風,置酒飛冬雪。王微:《四氣詩》
5、 南鄰更可念,布破冬未贖。陸游:《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
6、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7、 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
8、 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杜甫:《兵車行》
9、 親善產(chǎn)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旯?/p>
10、 秋月?lián)P明惲,冬嶺秀寒松。陶淵明:《四時》
11、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12、 世間最美好的東西,莫過于有幾個頭腦和心地都很正直的嚴正的朋友?!獝垡蛩固埂?/p>
13、 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14、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杜甫:《小至》
15、 雪虐風饕:風雪交加。形容嚴寒。
16、 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李白:《北風行》
17、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白居易:《夜雪》
18、 一條藤徑綠,萬點雪峰晴唐·李白《冬日歸舊山》
19、 友誼永遠是一個甜柔的責任,從來不是一種機會?!o伯倫
篇8
先看孟郊筆下的“馬蹄”:
登科后
昔日齷齪不足夸,
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
一日看盡長安花。
一個“馬蹄疾”,把登科進士那種洋洋得意、到處賣弄炫耀的情感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再看王維筆下的“馬蹄”:
觀獵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
回看射雕處,千里暮云平。
一個“馬蹄輕”,似乎讓人們聽到了駿馬歡快的鈴鐺聲。將軍那英姿颯爽的豪邁氣概也隨即洋溢了出來。
從以上兩個例子可以看出:“馬蹄”雖小,但特別能傳神,因而引得詩人們偏愛。
同是寫“馬蹄”,側重點卻不同。孟郊突出“疾”,王維突出“輕”。人物的精神面貌不同,所騎馬的步態(tài)當然有所差異了。
再多讀一些唐詩,你就會發(fā)現(xiàn):同是寫“馬蹄”,寫法差異卻很大。
請看白居易筆下的“馬蹄”:
錢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賈亭西,
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
誰家春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
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東湖行不足,
綠楊陰里白沙堤。
詩人并沒有把筆墨用在“馬蹄”上,寫馬踏青草。而是把著力點放在草上,寫淺草剛好遮住“馬蹄”。使讀者立刻想象出一匹站立湖邊、悠閑啃草的馬的形象,悠然閑適之感油然而生,主人公游春的恬靜心境也就被自然而然傳遞出來。
可以說,這是白居易獨具匠心的寫法。孟郊、王維直接寫“馬蹄”,屬正面描寫;白居易間接寫“馬蹄”,屬側面描寫。有時,側面描寫比正面描寫更能調(diào)動讀者的想象,更具有藝術感染力。在下面兩首送別詩中,表現(xiàn)得更為明顯。
先看唐代詩人劉長卿的送別詩:
送李判官之潤州行營
萬里辭家事鼓鼙,
金陵驛路楚云西。
江春不肯留行客,
草色青青送馬蹄。
這首詩就是使用正面描寫,把“馬蹄”寫實了,無力調(diào)度人們?nèi)ハ胂螅藗兂淦淞恐荒芟胂蟮嚼钆泄賱e離的一人一馬,只能從青青草色中感受詩人與李判官之間的離情別意。
可岑參在他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對“馬蹄”描寫進行了刻意的構思——“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全句使用了側面描寫的手法,無一處著“蹄”字,卻產(chǎn)生了遠遠勝過著“蹄”字的藝術效果。你看:“馬行處”寫的是綿延向遠方的一串“馬蹄”印,使人想象出騎著馬的武判官一深一淺地踏雪前行著?!翱樟赳R行處”又使人想象到詩人佇立在山口,目光跟著友人走。在看不見友人的時候,無可奈何,只得呆呆地望著友人“馬蹄”留下的足跡,真摯的情誼也就蘊于其中了。
有別于白居易的是:岑參使用的側面描法,著力突出“馬蹄”留下印跡所產(chǎn)生的效果。這蹄印讓一名詩人呆呆相望,不忍離去。
篇9
描寫下雪的詩句1
1、才見嶺頭云似蓋,已驚巖下雪如塵。千峰筍石千株玉,萬樹松蘿萬朵云。——元稹《南秦雪》
2、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
3、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祖詠《終南望余雪》
4、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王維《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
5、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
6、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南朝宋謝靈運《歲暮》
7、寒天催日短,風浪與云平。——杜甫《公安縣懷古》
8、雪消門外千山綠,花發(fā)江邊二月晴。——歐陽修《連處士墓》
9、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盧綸《塞下曲》
10、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盧梅坡《雪梅》
11、天寒色青蒼,北風叫枯桑。——厚冰無裂文,短日有冷光。孟郊《苦寒吟》
12、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13、旋撲珠簾過粉墻,輕于柳絮重于霜。——李商隱《對雪二首》
14、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無私玉萬家。——元黃庚《雪》
15、嚴冬不肅殺,何以見陽春。——呂溫《孟冬蒲津關河亭作》
16、雨雪瀌瀌,見晛曰消。——《詩經(jīng)小雅角弓》
17、商山風雪壯,游子衣裳單。四望失道路,百憂攢肺肝。——孟郊《商州客舍》
18、亂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風。——杜甫《對雪》
19、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艷。——呂本中《踏莎行》
20、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21、凄凄歲暮風,翳翳經(jīng)日雪。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晉陶淵明《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
22、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宋之問《苑中遇雪應制》
23、簾外雪初飄,翠幌香凝火未消。獨坐夜寒人欲倦,迢迢,夢斷更殘倍寂寥。——沈佩《南鄉(xiāng)子》
24、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韓愈的《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25、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晉謝道蘊《詠雪聯(lián)句》
26、南窗背燈坐,風霰暗紛紛。寂寞深村夜,殘雁雪中聞。——白居易《村雪夜坐》
27、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
28、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
29、恰當歲日紛紛落,天寶瑤花助物華。自古最先標瑞牒,有誰輕擬比楊花。密飄粉署光同冷,靜壓青松勢欲斜。豈但小臣添興詠,狂歌醉舞一家家。——張義方《奉和圣制元日大雪登樓》
30、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31、寒風摧樹木,嚴霜結庭蘭。——漢樂府古辭《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32、誰將平地萬堆雪,剪刻作此連天花。——韓愈《李花二首》
33、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34、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5、霜嚴衣帶斷,指直不得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36、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入手。——李白《嘲王歷陽不肯飲酒》
37、斜陽疏竹上,殘雪亂山中。——韓翃《褚主簿宅會畢庶子錢員外郎使君》
38、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39、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白居易《夜雪》
40、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李白《北風行》
41、霜梅先拆嶺頭枝,萬卉千花凍不知。留得和羹滋味在,任他風雪苦相欺。——李九齡《寒梅詞》
42、溪深難受雪,山凍不流云。——清洪升《雪望》
43、水聲冰下咽,沙路雪中平。——劉長卿《酬張夏雪夜赴州訪別途中苦寒作》
44、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45、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曹操《苦寒行》
46、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白居易《問劉十九》
47、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李白《嘲王歷陽不肯飲酒》
48、草枯鷹眼急,雪盡馬蹄輕。——王維《觀獵》
49、百泉凍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喬松,不覺滿衣雪。——劉駕《苦寒吟》
50、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51、一條藤徑綠,萬點雪峰晴。——李白《冬日歸舊山》
52、鐘陵風雪夜將深,坐對寒江獨苦吟。流落天涯誰見問,少卿應識子卿心。——韋莊《鐘陵夜闌作》
53、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高駢《對雪》
54、窗外正風雪,擁爐開酒缸。何如釣船雨,篷底睡秋江。——杜牧《獨酌》
55、天山雪后海雪寒,橫笛偏吹行路難。——李益《從軍北征》
56、愁看飛雪聞雞唱,獨向長空背雁行。——羅鄴《早發(fā)》
57、同為懶慢園林客,共對蕭條雨雪天。——白居易《雪夜小飲贈夢得》
58、雪花全似梅花萼。細看不是雪無香,天雪吹得香零落。——王旭《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59、爾來從軍天漢濱,南山曉雪玉嶙峋。——陸游《金錯刀行》
60、梅花大庾嶺頭發(fā),柳絮章臺街里飛。——李商隱《對雪二首》
描寫下雪的詩句2
1、凄凄歲暮風,翳翳經(jīng)日雪。——陶淵明《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
2、胡馬嘶風,漢旗翻雪,彤云又吐,一竿殘照。——時彥《青門飲·寄寵人》
3、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王維《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
4、燕支長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沒胡沙。——李白《王昭君二首》
5、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黃景仁《別老母》
6、天仙碧玉瓊瑤,點點揚花,片片鵝毛。——薛昂夫《蟾宮曲·雪》
7、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盧綸《和張仆射塞下曲·其三》
8、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王維《觀獵》
9、俄而未霰零,密雪下。——謝惠連《雪賦》
10、岸旁青草長不歇,空中白雪遙旋滅。——岑參《熱海行送崔侍御還京》
11、最愛東山晴后雪,軟紅光里涌銀山。——楊萬里《最愛東山晴后雪》
12、雪岸叢梅發(fā),春泥百草生。——杜甫《陪裴使君登岳陽樓》
13、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韓愈《春雪》
14、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紛紛。——白居易《村居苦寒》
15、飛雪過江來,船在赤欄橋側。——呂渭老《好事近·飛雪過江來》
16、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李清照《漁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17、雪霏霏,風凜凜,玉郎何處狂飲?——魏承班《滿宮花·雪霏霏》
18、白雪關山遠,黃云海戍迷。——李白《紫騮馬》
19、霰雪紛其無垠兮,云霏霏而承宇。——屈原《九章》
20、天將暮,雪亂舞,半梅花半飄柳絮。——馬致遠《壽陽曲·江天暮雪》
21、窮冬烈風,大雪深數(shù)尺,足膚皸裂而不知。——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22、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萬里橋。——杜甫《野望》
23、脊令各有思歸恨,日月相催雪滿顛。——黃庭堅《次元明韻寄子由》
24、云和積雪蒼山晚,煙伴殘陽綠樹昏。——周樸《春日秦國懷古》
25、春田龜坼苗不滋,猶賴立春三日雪。——王士禎《春不雨》
26、欲往從之雪雰雰,側身北望涕沾巾。——張衡《四愁詩》
27、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28、歲云暮矣多北風,瀟湘洞庭白雪中。——杜甫《歲晏行》
29、長安大雪天,鳥雀難相覓。——張孜《雪詩》
30、雪照山城玉指寒,一聲羌管怨樓間。——劉著《鷓鴣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31、霜雪兮漼溰,冰凍兮洛澤。——王逸《九思》
32、不知近水花先發(fā),疑是經(jīng)冬雪未銷。——張謂《早梅》
33、野云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李頎《古從軍行》
34、嘆寄與路遙,夜雪初積。——姜夔《暗香疏影》
35、煙塵犯雪嶺,鼓角動江城。——杜甫《歲暮》
36、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絕。——張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37、今年春淺臘侵年。冰雪破春妍。——蘇軾《一叢花·今年春淺侵年》
38、闌干風冷雪漫漫,惆悵無人把釣竿。——姜夔《釣雪亭》
39、悲霜雪之俱下兮,聽潮水之相擊。——屈原《九章》
40、雨雪雰雰,益之以霡霂。——佚名《信南山》
41、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白居易《賣炭翁》
42、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43、花明玉關雪,葉暖金窗煙。——李白《折楊柳》
44、閣雪云低,卷沙風急,驚雁失序。——《永遇樂·探梅次時齋韻》
45、江上雪,獨立釣漁翁。——李綱《望江南·江上雪》
46、天山雪云常不開,千峰萬嶺雪崔嵬。——岑參《天山雪歌送蕭治歸京》
47、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祖詠《終南望余雪》
48、昆侖之高有積雪,蓬萊之遠常遺寒。——王令《暑旱苦熱》
49、積雪覆平皋,饑鷹捉寒兔。——孟浩然《南歸阻雪》
50、將軍玉帳貂鼠衣,手持酒杯看雪飛。——劉基《北風行》
51、行人日暮少,風雪亂山深。——孔平仲《寄內(nèi)·試說途中景》
52、冬宜密雪,有碎玉聲。——王禹偁《黃岡竹樓記》
53、庭前雪壓松桂叢,廊下點點懸紗籠。——劉禹錫《更衣曲》
54、秋冬雪月,千里一色;——蘇軾《放鶴亭記》
55、溪深古雪在,石斷寒泉流。——李白《尋高鳳石門山中元丹丘》
56、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白居易《夜雪》
57、九衢雪小,千門月淡,元宵燈近。——晁端禮《水龍吟·詠月》
58、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篇10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出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襲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云。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瑟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下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上路。
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岑參
翻席古卷,青銅饕餮,盤龍騰鳳,飲一杯濁酒,波瀾萬頃,感慨萬千。送一位故人,欲言又止,欲說還休……
窗外,八月北風惹來漫天鵝黃,惹凍一池春水,北國一夜銀裝素裹,枝頭也綻出梨花,細看,似花非花,似雪又非雪。
素胚雕琢的玉壺,背釉色渲染,,玉般通透,斟一杯酒,敬與友人,一飲而盡,痛快!
簾外北風挾細雪,濕了三丈簾幕,斜風更兼細雨,濕了窗外件件鐵衣,將士持弓舉號,凝目遠方,十年軍戒生活,馳騁沙場,縱橫北疆,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唯有那份親情在心底私藏,寂寞想家時,就用它來驅(qū)走身上的寒冷,融化腳下的堅冰,在心底暗暗承諾,打完這場仗,就馬上回家。是的,馬上回家……
耳邊傳來樂聲,似已被那大雪染白,銹啞回腸,是瑟琶?是胡琴?是羌笛?還是將士的怨聲呢?或是或不是,讓人說不清?;蛟S,那便是樂聲給人的觸感,絲潤都讓人把握不住,回味卻讓人猜它不透
算來應是日暮,竟忘了此番相會的目的。大雪紛紛揚揚,轅門積雪,白皚皚的一片,紅旗凍卷旗桿上,風摯亦不動。送君出輪臺,無言相顧望。風雪聲聲無止意,走馬步步深印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