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翻譯范文
時間:2023-03-20 21:34:0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野望翻譯,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野望全文: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萬里橋。海內風塵諸弟隔,天涯涕淚一身遙。惟將遲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珩R出郊時極目,不堪人事日蕭條。
2、野望全文白話譯文:西山白雪皚皚護衛(wèi)三城重鎮(zhèn),南浦邊清江水長橫跨萬里橋。四海之內戰(zhàn)火不斷兄弟失散,只身遠在天涯不禁涕淚漣漣。遲暮之年只有一身疾病相伴,未有絲毫勞績報答圣明朝廷。騎馬來到郊外不住縱目遠望,世事日益蕭條令人悲傷悵惘。
3、《野望》是唐代詩人杜甫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律詩。詩的首聯(lián)寫野望時所見的西山和錦江景色;頷聯(lián)由野望聯(lián)想到兄弟的離散和孤身浪跡天涯;頸聯(lián)抒寫遲暮多病不能報效國家之感;尾聯(lián)寫野望的方式和對家國的深沉憂慮。這首詩由景入題,憂時憂國,語言淳樸,感情深沉。
(來源:文章屋網 )
篇2
關鍵詞:翻譯 正確理解 望文生義
我們在翻譯時首要的是正確理解原文,然后才談得上進行雙語之間的轉換。如果我們連原文理解都不正確,就談不上有正確的譯文,更別說出色的譯文了。然而就是有人僅僅滿足于了解文章的字面意義,而忽略了上下文語境,曲解原文的真實意圖。如果我們拘泥于原文的形式意義而不注意洞察字面以下的內容就容易“因辭害義”。
我們首先來看幾個例句:
Collins Cobuild English Dictionary (1987 年版,第720頁):
You use “if not” to say that an amount, degree, time, etc might be even bigger, better, sooner, etc than the one you have mentioned.(該詞條旁注:if not=perhaps)
The first microchip can represent hundreds of thousands if not millions of pounds of investment. He is earning 50,000pounds a year, if not 60,000. I’d like to see you tonight, if not sooner.
Cambridge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1995年版,第702頁):
例句:Such a mistake could cost us thousands, if not (=or possibly) millions of pounds.
上述解釋表明,我們對if not的理解不盡正確,它所表示的是遞進或選擇,而不是讓步。上面的譯文應分別改為:
In Europe, Heath’s name was well known, if not a household word.
在歐洲,希思的名字廣為人知,也可以說家喻戶曉。
Such a mistake could cost us thousands, if not millions of pounds.
這種失誤可能造成我們幾千鎊,或許幾百萬鎊的損失?!?/p>
以上引自《翻譯批評散論》(p108)。
if not果真是如同作者所言,是表示遞進嗎?我們來查看其它的詞典:
Cambridge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English With Chinese Translation 《英漢雙解劍橋國際英語詞典》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If not: Such a mistake could cost us thousands, if not (=or possibly) millions of pounds. 這樣的錯誤會給我們造成上萬,如果不是上百萬英鎊損失。
在The New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中
if not: perhaps even (used to introduce a more extreme term than one first mentioned): hundreds if not thousands of germs
在《英語常見問題解答大詞典》中,if not 也有解釋:
if not
【問】A good teacher thinks that all of his students has good minds, at least as good as his, if not better. (TOEFL, 79.2-4)請問上句中的if作何解釋?
【答】上句中的作“即使”解,表示讓步關系。全句可譯為:
好教師總是認為他所有的學生都有很好智力,即使不比他的好,至少跟他的一樣好。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if not前面的分句是說話者語義重點,后面只是表示還有其它的可能性。
我們不妨把作者引用的詞典中的解釋翻譯為中文:
The first microchip can represent hundreds of thousands if not millions of pounds of investment.
最初的微型芯片需要起碼幾十萬英鎊,即使不到幾百萬英鎊的投資。
He is earning 50,000pounds a year, if not 60,000.他現(xiàn)在一年起碼掙5千英鎊,即便沒有6千英鎊。
I’d like to see you tonight, if not sooner.我打算今晚見你,如果不提早的話。
由此可見,if not是表示讓步,而不是如作者所言表示遞進。Collins Cobuild English Dictionary與The New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的解釋基本相同,都只是補充說明有更深程度的可能,而說話人要強調的是句子的前半部分。就在作者引用的Cambridge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的雙語注釋版本中,其中文解釋也是表示讓步,而非遞進。
我們再來看關于not to say的幾個例句:
“The result is satisfactory, not to say the best one.
這是一個可喜的,也可以說是最為圓滿的結果。
The answer is illogical, not to say totally wrong.
答案不合邏輯,甚至是完全錯誤的。
His language was irreverent, not to say blasphemous.
他的言談粗俗,簡直就是褻瀆神靈。
It is warm, not to say hot.
天氣很暖和,甚至有點兒熱?!?/p>
以上四句話也引自《翻譯批評散論》(p111),其作者意在說明我們對‘not to say’的理解同樣有誤,而且作者引用了三部原版詞典來證明:
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1990年版,第1075頁)
Not to say: and indeed; or possibly even
His language was rude, not to say offensive.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1978年版, 第745頁)
not to say: and almost; or perhaps even
He sounded impolite, not to say rude.
It would be foolish, not to say mad, to sell your car.
Cambridge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1995年版, 第1259頁)
It would be unwise, not to say (=and possibly even) stupid, to leave your first job after only six months.”
這也與我們原有的概念有沖突,于是我就查閱了其他相關的詞典:
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Not to say: to use a milder expression than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1989)
Not to say...: used (a) to imply that the speaker is content with a more moderate statement than that which he might have made; (b) colloq.= ‘not what one may call...’, ‘not..., properly speaking’. 1736 AINSWORTH Lat.-Eng.Dict., Nedum, not to say, 1857 TROLLOPE Barchester T.xliv, ‘Am not I [growing old], my dear?’ ‘No, papa, not old-not to say old’. Mod. His language was irreverent, not to say blasphemous.
這兩個例子明確表示該句型強調的是程度較輕的那一個,是表示讓步。而‘possibly even’也表示一種‘uncertainty’不確定性。
而在新版的The New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 中
(Edited by Judy Pearsall Clarendon Press Oxford first published 1998 )
Not to say used to introduce a stronger alternative or addition to something already said: it is easy to become sensitive not to say paranoid.
與原來的牛津詞典注釋在表述上有所不同,但是基本意思沒變,還是表示具有更深程度的“可能”。
另外還有Collins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Not to say: even; and indeed.
其中‘even’表示有可能,在文中潛在的意義是‘even possibly’,但不是整個句子強調的重點。
即便是作者引用的Cambridge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它的另外一個版本Cambridge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English With Chinese Translation (英漢雙解劍橋國際英語詞典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也與作者意見相左:
It would be unwise, not to say (=and possibly even) stupid, to leave your first job after only six months.
你只干了6個月就放棄了第一份工作,即使不算愚蠢,也是不明智的。
由此我們可以認為英文句子的重心是在前半部分,后面只是表示有程度更深的可能性,強調的是相對來說程度較輕的觀點。
在《英語常見問題解答大詞典》中也有解釋:
而not to say的意義則是:even, perhaps even, and almost, if not to use a more moderate word or statement than (甚至,甚至也許,甚或,即使不…也,簡直可以說)。
1. His language was irreverent, not to say blasphemous. (WBD)他的言語即使不算瀆神,也是不夠虔誠的。
2. He is unkind, not to say cruel. (MED)他即使不算殘忍,也是夠刻薄的了。
3. It is warm, not to say hot.雖不能說熱,但很暖和了。
4. He sounded impolite, not to say rude. (LDCE)他的話聽起來很不禮貌,甚至有些粗魯。
5. It would be foolish, not to say mad, to sell your car. (LDCE)你要是把你的汽車賣掉,即使你不是瘋了,那也是很愚蠢的。
6. His manner was discourteous, not to say offensive. 他的態(tài)度很不禮貌,甚至令人討厭。
7. His manner was unwelcomingif notnot to saydownright rude. (CGEL)
他的態(tài)度即使不是太粗魯,也是很令人不愉快的。
其中第4,6句表示遞進,其它都表示讓步。而且第7句中的括號表明if not和not to say在這里可以互相替換,或者說用法類似。
而只有一本詞典的漢語解釋支持作者的觀點: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Not to say: and almost; or perhaps even
He sounded annoyed, not to say furious.
聽起來他是生氣了,甚至可以說是大發(fā)雷霆。
It would be foolish, not to say mad, to sell your car.
你要是賣汽車就太蠢了,簡直是瘋了。
即使在這本詞典中,英文解釋也只是‘and almost; or perhaps even’強調的只是一種可能性,“差不多,近乎于…”
綜上所述,not to say主要是表示讓步,作為補充說明,用來表示程度有可能更深。這主要取決于說話人當時的語境,例如語氣、意圖、雙方的利害關系沖突等。但總的來說,僅是表示一種不確定性。
由此我們可以得知作者僅根據“and almost; or perhaps even; or possibly even; and indeed”就認定“英漢詞典中出錯就有些不應該了”,這是草率的,不全面的,而且是不負責任的說法。
下面還有關于classless的含義:
“Winston was a very classless person.
溫斯頓是個沒有風度的人?;蛘撸簻厮诡D是個平庸的人。”
根據是“1992年版《蘭登-韋氏大學字典》詞目下是這樣解釋的:
(of an individual)not belonging to a social class or group
1995年版《劍橋國際英語字典》中有這樣一個例句及解釋:
Her accent is classless (=It does not belong to a particular social class).”
以上引自《翻譯批評散論》(p112)。溫斯頓果真是個沒有風度的人,或者平庸的人嗎?我們來看
The New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中的解釋:
Classless adjective (of a society) not divided into social classes, ■not showing obvious signs of belonging to a particular social class: his voice was classless
我們可以把它翻譯成中文:形容詞(指社會)不分階級,不帶有屬于任何特定社會階級的特征:他的語氣不帶有任何階級特征
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Classless adj 1 of a society: free from distinctions of social class 2 of a person: belonging to no particular social class
Cambridge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English With Chinese Translation 英漢雙解劍橋國際英語詞典
Classless 無階級的,無階層的。Her accent is classless (=It does not belong to a particular social class).她的口音不屬于任何階層。/The prime minister claims that he wants to create a classless society (=a society without different social classes). 總理聲稱他想創(chuàng)立一個沒有階級的社會。
The Random House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Second edition Unabridged Stuart Berg Flexner Editor in Chief Random House 1987 New York
Classless adj. 1. of or pertaining to a society in which there are no economic or social distinctions. 2. (of an individual) not having membership in a social or economic class or group. [1875-80; CLASS+-LESS]-class’less-ness,n.
不分階級的社會只有在原始社會和將來的共產社會可能存在,而目前我們說某個人classless,是指他(她)的衣著、觀念、言語、行為不帶有階級的特征,或沒有體現(xiàn)出階級觀點。我們可以說一個人的clothes, accent, or belief is classless,來表明他(她)的衣著或言行舉止不帶有明顯的階級特征,而不是指他(她)本身沒有階級屬性,只不過沒有表現(xiàn)出來罷了。如果我們僅僅根據(of an individual)not belonging to a social class or group就把它理解為“沒有風度的,平庸的”恐怕正如作者自己所言:“碰到一些看似簡單和熟悉的詞句時,我們往往不假思索,這反倒容易犯望文生義的毛病?!?/p>
結論
正如奈達在談及研究詞匯意義的理論原則時所言:“首先,人們認為,任何語境中詞匯單位的正確意義,一般應當是最符合該語境的那個意義。就某種意義而言,這也就是說,對詞語的正確解釋即是給整個語境貢獻最少的那個解釋。換言之,正確的理解最大限度地依賴于語境,而不是最大限度地依賴于孤立的詞語。我們如果根據詞語的運用范圍,即根據詞匯單位所處語境的種類來研究詞匯意義,便能清楚看到上述原則的重要意義?!?譚載喜,p148)我們如果脫離了詞語的上下文語境,只根據只字片語而想當然地按照自己的主觀臆念得出結論,恐怕往往會與原文作者本義相悖。
參考文獻:
[1]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M]. Peter Newmark, 2001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Cambridge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English With Chinese Translation [M].英漢雙解劍橋國際英語詞典.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3]Collins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M], Patrick Hanks Editor, Collins London & Glasgow.
[4]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New Edition (English-Chinese) [M]. The Commercial Press &Addison Wesley Longman China Limited.1998.
[5]The New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M]. Edited by Judy Pearsall,Clarendon Press Oxford,first published 1998.
[6]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M].Prepared by J.A.SIMPSON and E.S.C.WEINER (Second Edition. 1989), Clarendon Press, Oxford.
[7]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M]. Editor in Chief: Philip Babcock Gove, Ph.D. Unabridged (Copyright 1986) World Publishing Corporation, Beijing, China & Merriam-Webster Inc. Publishers.
篇3
網絡傳播是近幾年比較流行的一種傳播形式,它有著非常多傳統(tǒng)媒介不具備的獨特優(yōu)點。它擁有更好的時效性,可以給與受眾更加及時真實的反饋。此外,受眾不再僅僅是媒介信息的接受者,還變成了篩選者,這削弱了媒體的“守門人”地位。所以,筆者以傳播學為基礎,對網頁翻譯中存在的各種傳播環(huán)節(jié)進行了分析。
1.傳播者。
在進行網頁翻譯的時候,翻譯者不僅僅只是翻譯者,還是傳播者。翻譯者既需要對材料進行翻譯,還需要承擔起“守門人”的角色,對搜集到的各種信息進行篩選和加工。作為對外宣傳的窗口,高校英文網頁帶有一定的宣傳目的,受眾群體比較明確。如果想要實現(xiàn)理想的傳播效果,翻譯者需要將傳播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進行認真的思考。網頁翻譯實際上是應用翻譯中的一種,它需要翻譯者懂得變通,不用苛求對原文的忠實度。
2.傳播效果。
所謂“傳播效果”就是傳播者所傳播出去的信息對受眾的想法,行為所產生的影響。對于翻譯者而言,翻譯后的文章所要達到的目的和意義就可以理解成一種傳播效果。高校英文網頁是一種宣傳的手段,它的功能如下:首先是告訴目標受眾學校的真實的相關信息。其次是向受眾展現(xiàn)學校的硬件實力以及軟件實力,同時網站還能夠幫助學校吸引投資,加強學校的國際合作。最后高校網頁能夠幫助學校吸引來自外國的學者和學生。傳播是否能實現(xiàn)理想的效果和傳播者本身對受眾心理是否了解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所以翻譯者也需要對受眾心理以及受眾興趣進行一定的研究。3.目標受眾。受眾并不只是對信息進行接收,還需要參與到傳播活動中去,對傳播活動進行必要的反饋。中國高校英文網頁的受眾主要是學生以及對學校有著興趣以及合作意向的企業(yè),學者等等。
二、網頁翻譯模式及具體原則
經過對網頁翻譯相關傳播要素的分析,聯(lián)系受眾的實際需求,筆者參照傳播學領域內著名的拉斯韋爾模式,搭建了網頁翻譯的模式。網頁翻譯者在進行翻譯工作的時候,必須完成以下五大步驟:首先是對傳播要素進行分析,隨后要參考原文,之后進行信息的篩選,對選擇出的信息進行組織,最后對信息進行發(fā)你。當這五個步驟都完成之后,翻譯者才可以將自己的成品傳播給受眾。在這個過程中,翻譯者還應當對受眾的前反饋以及反饋進行搜集,對自己的作品進行更改。當翻譯者對信息進行選擇,組織與翻譯的時候,應當堅持下面幾個原則:
1.信息選擇原則。
國內高校的英文網頁大多比較關注的是歷史改革,學科情況,師資力量以及學生數量等問題,這種設置并沒有考慮到目標受眾的實際需求。雖然部分學校在簡介當中包括了發(fā)展目標之中,但是其內容都比較概括,缺少學校的特色。
2.信息組織原則。
網頁的受眾群體是網民,這個群體已經習慣了互聯(lián)網的碎片式閱讀方式,網站中學校的簡介在考慮到他們的這種特點后應該盡量的使自己的內容變得更加整潔,文章中應該有明確的標題,避免篇幅過長,內容過多。這類網站的受眾大多是本身對中國實際狀況不甚了解的外國人,對于他們而言過分的復雜可能就意味著失去興趣。國外高校的簡介通常都是很簡單的。
3.信息翻譯原則。
中國高校英文網站中常常出現(xiàn)的語言錯誤在本文中就不再贅述,在信息翻譯原則中,筆者認為需要強調的是翻譯者應該遵循目標語文體規(guī)范。文體有著重復性和習慣性,它的使用規(guī)范對于受眾而言是很有必要的。文體是讀者借以分析作者意圖的一種重要紐帶,也是作者表達自己思想的重要依據。
三、小結
篇4
2、原文:
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篇5
關鍵詞:翻譯目的論;學校簡介;存在問題;建議
中圖分類號:H315.9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18(2012)09-0356-02
一、引言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qū)作為國家重點戰(zhàn)略經濟區(qū),各地方本科院??评眠@一機遇,根據各自辦學特點和優(yōu)勢,充分利用本校英文網頁介紹宣傳自己,對對外學術交流和開展國際合作辦學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但大多數地方性本科院校英文網頁中的學校簡介大都是逐字翻譯而來,沒有考慮到文化差異、譯文的交際功能和受眾需求。英文網頁翻譯與其他類型的翻譯不同,這類外宣資料翻譯更側重于從譯文讀者角度出發(fā)。本文以功能目的論為指導,分析翻譯中所存在的主要問題。
二、功能目的論
目的論是德國功能派翻譯的主要流派之一,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主要的代表人物有萊斯、弗米爾和諾德。功能目的論遵循三大翻譯法則,即“連貫性法則”、“忠實法則”和“目的法則”?!斑B貫法則”要求譯文與譯文讀者的交際情景一致?!爸覍嵎▌t”要求原文和譯文語言和文化上忠實原文。而“目的法則”是目的論的核心原則,Vermeer認為任何文本都是出于某一目的而制作的,并服務于該目的。(Vermeer,1989a:20,cit.Nord,1997)。而決定翻譯目的的一個重要因素是譯文讀者的需求,根據譯文讀者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識和對譯文的期待等因素來決定譯文交際目的。諾德提出,“翻譯不僅是兩種語言之間的轉換,更是一種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際行為”(Nord,2001:18)。
三、英文網頁中學校簡介翻譯問題
按功能目的論為指導來看廣西地方性本科院校英文網頁中的學校簡介,文化性翻譯失誤,語言性翻譯失誤和信息滯后是普遍存在的問題。
(一)文化性翻譯失誤
“目的論的一個重要法則是‘連貫法則’,即目標文本應該與受眾情景相一致,而一致意味著成為受眾交際情景的一部分”(Nord,2001:32)。由于高校英文網頁目標讀者多為外國人,他們有著不同的知識結構、文化差異、價值觀和思維方式,因此在處理原文的信息時,特別是文化與價值觀的相關信息時,若一味的逐字直譯,不但沒有達到譯文效果,還有可能會使譯文讀者產生誤解。
例1:Theuniversityhasalibrarycollectionofover2.52millionvolumes,2nationalkeydisciplines,5keydisciplinesofthe211project,2keylaboratoriesoftheministeriallevel,2keyexperimentalcentersoftheprovinciallevel,16provincialkeydisciplines,1nationalkeylaboratorybaseofministerialandprovinciallevel.
國家“211工程”這個詞語上,對中國人來說,都知道其中的意思,但對于外國讀者,會造成對這些詞語的不解和困惑。筆者建議在此需對這類專有名詞做補充和解釋。由于西方國家的教育體制和國內大學性質不同,句中“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重點學科”之類信息對于國外讀者無太大的意義,參照英語的平行文本,建議將關于“重點”詞語翻譯成為“l(fā)eading”更符英語表達習慣。
例2:竺可禎、李四光、李達、陳望道、王力、劉仙洲、陳寅恪、盛成、陳煥庸、千家駒、施汝為、盧鶴紱、紀育灃、文圣常等一大批著名教授到校任教。
譯文:ManyeminentprofessorssuchasLiSiguang,WangLi,LiuXianzhou,ChenYingke,LiDa,ChenWangdao,ZhangTiesheng,ZhangZhirangandChenHuanyonghavebeeninvitedtoteachintheuniversity.
此句中列舉了中國許多著名的教授,雖提升了學校的形象,但是大多數外國人對這些人物都不甚了解。因此,從文本的信息功能和譯文交際目的來看,英文翻譯中這些人名沒能很好的發(fā)揮信息功能作用,同時也起不到等值的交際目的作用。筆者建議在此處可做適當的刪減。
(二)語言性翻譯錯誤
語言性翻譯錯誤通常是指在翻譯的過程中出現(xiàn)的詞法、語法、句法等方面的錯誤。而目的論的“忠實原則”要求原文和譯文之間存在語際連貫一致。如果使用錯誤的拼寫或者不正確的詞語表達,就會破壞譯文的信息功能。
例3:Since1962,manyinternationalstudentsfrom40countriesinEurope,America,Africa,andAsiahavepersuedtheirstudyintheuniversity.
此句persued拼寫錯誤,顯然是將pursued誤寫為persued。
例4:Thepresentenrollmentof24,205studentsinclude181doctoralcandidates,4,145master''sdegreescandidates.
此句是語法錯誤,句中主語enrollment是單數形式,謂語include是復數形式,students是對enrollment的修飾,因此建議改為enrollments。
篇6
關鍵詞:企業(yè)管理 內部控制 風險防范
一、內部控制對防范企業(yè)風險的作用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fā)展,為了保證企業(yè)的經營效益,加強企業(yè)內部各個職能部門和員工之間相互制約的經營管理組織形式,企業(yè)開始紛紛引入內部控制管理的理念來改善自身存在的諸多經營管理上的問題。企業(yè)內控的實行是企業(yè)風險管理的重要手段。所謂風險管理,就是針對企業(yè)的經營和財務管理狀況,對其過程中各階段可能發(fā)生的風險因素進行預測、評估、預防、分析并組織進行積極的應對,從而加強企業(yè)生產和經營活動的安全、保障企業(yè)資金運轉順暢。
因此,企業(yè)通過逐步建立和完善內部控制管理模式,可以在企業(yè)管理過程中形成一個有效地、關聯(lián)性地控制系統(tǒng),可以對企業(yè)的各管理崗位職責和工作人員進行清理和定位,并清點企業(yè)風險防范工作中的關節(jié)點,及時發(fā)現(xiàn)和糾正企業(yè)管理工作中的漏洞、錯誤與舞弊現(xiàn)象,從而實現(xiàn)企業(yè)發(fā)展上的戰(zhàn)略性目標。企業(yè)內部控制是企業(yè)現(xiàn)代化管理進程中的必然產物,也是企業(yè)應對目前宏觀經濟形勢可能存在的各項風險的必要手段。因此,只有保證企業(yè)的內部管理控制系統(tǒng)的動態(tài)化完善過程,加強企業(yè)內控的控制力度,才能讓企業(yè)的經營免受各項經營風險帶來的負面影響和困擾。
二、企業(yè)風險內控環(huán)節(jié)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內部控制制度中風險防范意識不足
雖然企業(yè)開始逐步建立和完善自身的內部控制制度,但多數停留在制度建設的層面比較嚴重,在制度的落實上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同時,由于企業(yè)對過去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已經習慣,企業(yè)內部控制中的風險防范作用也就難以體現(xiàn)出來。尤其是,一些企業(yè)任務對財務工作實行了內部管理與控制就能夠起到對企業(yè)的風險的控制作用。然而,企業(yè)在生產經營和管理中面臨著的風險不單單來自于財務管理工作這個單一的層面,其中企業(yè)文化風險、政策和經濟法規(guī)風險、市場風險等諸多因素都有可能給企業(yè)的發(fā)展帶來極大的不利影響。但是由于長期以來企業(yè)的內部控制制度并沒有做到全面、全方位的實踐,企業(yè)沒有形成完善的以內部控制為中心的企業(yè)文化環(huán)境。因此,大部分企業(yè)的內部控制建設還可以說停留在自由放任的階段,對企業(yè)的風險防范工作也起不到應有的管理效力。
(二)企業(yè)內部控制同風險防范工作銜接不到位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市場因素產生的企業(yè)風險也在逐步增大。在目前宏觀經濟大環(huán)境下,如果企業(yè)內部控制制度中的風險管理職能不能融入到企業(yè)的日常管理工作,就會導致企業(yè)管理中出現(xiàn)極大的漏洞。但是,企業(yè)的風險防范和企業(yè)的內部控制在銜接上還存在著很大的問題。例如,一些企業(yè)在雖然制定了相應的內部控制制度,但對于企業(yè)的風險防范工作還是以傳統(tǒng)的事后控制為主,總是要在企業(yè)經營和生產事故發(fā)生之后再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而不是在內部控制制度的管理結構下建立相應的風險預測與評估機制,對企業(yè)經營管理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防范與控制。相比于事前風險預測與評估,事后補救往往會給企業(yè)的風險控制工作帶來更大的成本,也會加重風險給企業(yè)帶來的負面影響。由于企業(yè)的風險防范工作不到位,使得企業(yè)各項風險頻發(fā),導致企業(yè)最后在發(fā)展過程中舉步維艱,面臨著負債、乃至破產的風險。
三、完善企業(yè)制度并加強企業(yè)風險防范的對策
(一)增強企業(yè)內部控制管理及風險防范意識
加強和完善企業(yè)內部控制管理和風險防范工作,要從加強企業(yè)意識和環(huán)境建設入手,讓企業(yè)的管理從傳統(tǒng)粗放型的管理模式過渡到內部控制模式下的現(xiàn)代化管理模式。其中,企業(yè)管理層面的內控及風險意識的普及工作尤其重要。內部控制能夠通過在董事會、股東和監(jiān)事會實踐建立相應的制衡關系來避免企業(yè)高層凌駕于內控制度之上而產生的“獨大”的局面。只有加強內控和風險防范意識在企業(yè)管理中的作用,才能保證企業(yè)的發(fā)展方向符合企業(yè)的戰(zhàn)略目標,保證企業(yè)發(fā)展的大方向符合企業(yè)預期。
(二)加強部門及崗位牽制制度建設
為了加強企業(yè)的內部控制能力和風險防范能力,加速企業(yè)的內控基本主旨結構基礎的建設是目前的當務之急。只有在企業(yè)組織結構明細、崗位職責明確的企業(yè)內控基礎上,加大企業(yè)各部門和崗位之間的前置性作用,才能實現(xiàn)企業(yè)內控和財務風險管理的最終目的。以企業(yè)的財務風險防范為例,企業(yè)的財務管理中的報表制定、票據管理與統(tǒng)計、資金支出和記賬以及各項審核中,均有財務風險存在的可能。因此,要加強企業(yè)對于財務方面的風險管理能力,就要在內部控制制度的基礎上,明確財務各個崗位,如出納、會計、審計等職責,在財務管理過程中要建立起出納、會計和審計等基礎崗位進行職責的分工和前置工作。
(三)重點強化風險防范崗位的內部控制建設
為了提高企業(yè)內部控制和風險防范的作用,不但單純依靠制度的制定和普及,而是要找到企業(yè)內部控制和風險發(fā)生的關鍵點,實現(xiàn)制度與管理實踐的統(tǒng)一,才能夠逐漸實現(xiàn)企業(yè)制度的不斷完善和經營風險的降低。內部控制制度下的風險防范工作就要借助企業(yè)風險評估和分析來制定相應的風險應對和監(jiān)督體系。其中,以企業(yè)財務風險管理為例,其內控和風險防范的關鍵之處就集中在企業(yè)的資金消耗以及企業(yè)的對外經營活動中。從企業(yè)的財務管理角度上看,在考慮到各部門業(yè)務工作人員的工作行為和管理意識的基礎上,企業(yè)要對經營和交易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預測和評估,把沒有發(fā)生的風險當做已經發(fā)生的風險來進行應對機制的處理,從票據報銷、業(yè)務簽單等財務風險頻繁發(fā)生的關節(jié)之處進行嚴格的把控,并對執(zhí)行業(yè)務職責的崗位進行嚴格的考核工作。財務風險防范只是企業(yè)風險防范體系中的一個部分,為了實現(xiàn)企業(yè)內部控制制度下的各項風險防范工作的實現(xiàn),企業(yè)管理者就要不斷加強對企業(yè)生產和經營中各個風險點的甄別、判斷和控制,不斷完善企業(yè)的內部控制制度并提高企業(yè)的風險管理能力。
四、結束語
為了面對市場公關經濟形勢給企業(yè)帶來的發(fā)展和競爭上的各項壓力,不斷提高企業(yè)的綜合管理能力和風險應對能力是企業(yè)增強生存能力的必經之路。建立健全企業(yè)的內部控制制度是企業(yè)現(xiàn)代化管理模式的重要標志,能夠保證企業(yè)的發(fā)展能夠更加適應市場環(huán)境的變化。雖然,目前企業(yè)的內部控制制度在風險防范和控制上還有著一定的不足,為了改善這一企業(yè)經營現(xiàn)狀,不斷完善企業(yè)的內控制度,實現(xiàn)內控制度下的企業(yè)風險防范管理工作對企業(yè)來講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李莉.論企業(yè)內部控制的風險管理機制[J].企業(yè)經濟,2012
篇7
農業(yè)物聯(lián)網是指在大棚控制系統(tǒng)中,運用物聯(lián)網系統(tǒng)傳感設備,采集農業(yè)生產信息,實現(xiàn)對農作物生長環(huán)境的遠程控制。
走進天津市武清區(qū)高王公路旁的農業(yè)高新技術示范園區(qū),幾十個高效設施大棚連成一片,這里看不到農民忙碌勞作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水肥一體化系統(tǒng)、溫濕度傳感器、微噴灌、電動卷簾、電磁節(jié)水閥門、高清攝像頭等農業(yè)高科技設備。記者在4號蔬菜大棚里看到,地塊中央插著一根“天線”。技術員趙恒說,這是監(jiān)控果蔬生長的傳感設備,插在地里的傳感器監(jiān)測土壤溫濕度和酸堿度,暴露在外的傳感器監(jiān)測大棚里空氣溫濕度、CO2濃度、光照強度等?!爸悄芸刂葡到y(tǒng)分析處理各大棚傳來的數據,然后根據預設程序下達指令,自動調節(jié)農作物最佳生長環(huán)境。比如,傳感器監(jiān)測到大棚里陽光不夠,它會自動打開卷簾。土壤肥力和墑情不足,水肥一體化灌閥門會自動打開給蔬菜澆水、施肥?!?/p>
記者又來到都市型智能溫室,總面積16000 m2的智能溫室采用輕鋼架結構,全玻璃覆蓋,集成了自動化控制、肥水一體化、集雨利用和高效節(jié)水系統(tǒng)?!白谖堇镙p點鼠標,我就能監(jiān)控到每一個大棚里瓜果蔬菜的生長情況?!惫芾砣藛T張曉磊說,四月中旬大棚里的草莓出現(xiàn)異常,技術人員通過高清攝像頭把情況“直播”給市植保所的專家,最終確定草莓得了灰霉病并得以及時施藥。小張告訴記者,利用農業(yè)物聯(lián)網技術管理蔬菜大棚,改變了過去由多人管理一個大棚的模式,現(xiàn)在他一個人就能管理200 公頃的種植基地。不僅如此,運用高新技術進行實時監(jiān)控,及時處置病蟲害,進行精細化管理,也使得蔬菜瓜果在產量提高的同時,農藥和肥料投入減少。
篇8
養(yǎng)寵物對很多老年人來說,已成了排解孤獨的好方法。一來,養(yǎng)寵物有助于老人運動,使老人更喜歡戶外鍛煉;二來,寵物是很好的傾訴對象,能緩解老人的生活壓力,老人所需要的安全感、價值感、被愛和被需要的感覺,也可由寵物提供。研究顯示,養(yǎng)寵物的老人無論在身體和心理方面都更健康。
也許是由于寵物的諸多好處,使生活中不少老人把寵物當寵兒,出門時抱著,看電視時窩在一起,甚至吃飯睡覺也挨在一塊兒。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西苑醫(yī)院老年病中心劉征堂教授提醒:老人抵抗力弱,更容易被寵物傳染上疾病。如手上長癬,身上長斑,掉頭屑等,都是由貓、狗等寵物皮毛上攜帶的真菌感染所致;有的還表現(xiàn)為打噴嚏、喘息等,多由寵物毛屑、塵螨等誘發(fā);有的表現(xiàn)為視力下降、眼紅眼脹,是由于寵物攜帶的細菌感染所致。
劉教授建議:老人要選擇專業(yè)的抗真菌藥物清洗液給寵物洗澡,定期為寵物驅蟲、注射疫苗和體檢。撫摸寵物后,要用肥皂多洗幾遍手?;加邢?、支氣管疾病的老人,要盡量避免選擇帶有毛發(fā)的寵物,可以養(yǎng)養(yǎng)觀賞魚等。
(童玲)
最科學的吃飯時間表
早餐―7:00
這時,人的體溫開始上升,脈搏開始加快,交感神經逐漸活躍,消化功能也開始運轉,胃腸道處于蘇醒狀態(tài),能最高效地消化吸收食物中的營養(yǎng)成分。此時是早餐的最佳時間。
滿分早餐:
1個橙子+1杯咖啡+2片全麥面包+1份西紅柿炒雞蛋
加餐―10:30
早上7點到10點之間,人體新陳代謝速度要比平時快40%,需要吃一些低脂肪的碳水化合物來補充能量,這樣有利于集中精力、保持積極的工作狀態(tài)。
午餐―12:30
此時人的身體能量需求最大,是吃午餐的最佳時間,但這時胃腸道的消化積極性已經遠不如早餐的時候,所以用餐時要細嚼慢咽,不能一邊盯著電腦一邊吃午餐,這樣不僅容易發(fā)胖,營養(yǎng)也無法吸收。
滿分午餐:
含豐富纖維的蔬菜+紅肉類肉食+主食
下午茶―15:30
此時,人體內的葡萄糖含量已經大大降低,思維變慢,煩躁、焦慮等不良情緒也開始產生,這時,應立即補充能量。
滿分下午茶:
富含粗纖維的杏仁或葡萄干。
晚餐―18:30
晚餐要在睡前4個小時吃,這是食物在胃腸道中完全消化吸收所需的時間。帶著未消化的食物入睡,不僅會堆積脂肪,睡眠質量也會受到影響。 (王巖)
長期吃素易患膽結石
膽囊結石與日常飲食密切相關。專家提醒,長期素食易患膽結石,而“開葷”對身體有好處。
協(xié)和醫(yī)院肝膽外科教授鄭啟昌介紹,人體內膽汁主要由肝臟產生,膽囊就像一座水庫,起儲存濃縮膽汁的作用。人在進食,特別是進食油膩食物后,會刺激膽囊收縮,引起膽汁分泌,促進食物消化吸收。長期以含纖維素高的素食為主,會影響膽汁的分泌與濃縮,使膽汁長期在膽囊內淤積。
盡管切除膽囊后對大部分人沒有什么明顯影響,但不調整飲食,仍容易在之后幾年再次產生肝內外膽管結石。
因此,專家提醒,飲食結構要葷素搭配,葷素比例一般為3∶7或2∶8為最好。 (郭濤)
雞湯助你降血壓
日本一項新的研究結果表明,喝雞湯可幫助高血壓患者降低血壓,因為雞肉中所含的膠原蛋白有類似降血壓藥物ACE(血管緊張素轉化酶)的作用。
日本肉類加工公司研發(fā)中心的研究人員從雞爪中提取膠原蛋白進行實驗,結果發(fā)現(xiàn),雞爪中有4種膠原蛋白有類似ACE的作用。研究人員隨后給患高血壓的老鼠喂食了這些膠原蛋白,發(fā)現(xiàn)老鼠的血壓明顯下降。
先前研究已發(fā)現(xiàn),雞胸肉里所含膠原蛋白的數量不足以制成降血壓食品和藥物,但雞腿和雞爪中所含膠原蛋白數量則多得多。 (劉佳)
八樣物品少往家買
1.空氣清新劑 不能從源頭上清除臭味,噴出的化學微粒還容易被吸入肺部。改善室內空氣的最好辦法是通風,或在室內放一些植物。
2.下水道、馬桶等衛(wèi)生潔具專用清潔劑 這些東西易灼傷皮膚、眼睛和身體組織,清潔這些地方最好用小蘇打加醋,先浸泡,再用熱水沖干凈即可。
3.聽裝食品 聽裝食品的包裝涂有含雙酚A的環(huán)氧樹脂。這種化學物質與荷爾蒙分泌紊亂、肥胖、心臟病等有關。最好吃新鮮、冷凍或者玻璃瓶裝的食品。
4.殺蟲劑 農藥殘留中的有毒成分會污染空氣,給家人健康帶來隱患。
5.瓶裝水 塑料中的化學物質會滲入水中,影響人的健康,出門最好自帶水杯。
6.橡膠玩具 制造橡膠玩具的聚氯乙烯會滲漏鄰苯二甲酸鹽和鉛,前者與荷爾蒙紊亂有關,后者能損害人的神經系統(tǒng),且二者都會污染空氣。
7.沙發(fā)墊 上面的塵螨、霉菌數量和馬桶坐墊差不多。而裝有填充泡沫的墊子含有阻燃劑,這些物質與癌癥、出生缺陷、甲狀腺紊亂、生殖與神經系統(tǒng)紊亂有關。
8.香水 香水中所含的化合物超過800種。香水中的鄰苯二甲酸二乙酯被疑能致癌,也可導致生殖系統(tǒng)紊亂。
(王小剛)
女人常喝紅酒不發(fā)福
紅酒、啤酒或者烈性酒對女性發(fā)福趨勢會產生抑制效果。美國對19000名39歲以上女性展開為期13年的跟蹤調查后,得出這一結論。
研究人員按照她們的日常飲酒量和飲酒習慣分成多組展開調查。分組對象中,第一組女性滴酒不沾;第二組女性平均每天喝酒一次,酒量約1/3聽啤酒或相同酒精量的紅酒;第三組女性日均喝酒一次,每次喝一聽啤酒或相同酒精量的紅酒;第四組女性日均兩次飲酒;第五組女性每日飲酒兩次以上。
13年后,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女性體重增加,但其中每日兩次飲酒者發(fā)福程度最低,而飲酒量越大,酒精控制體重效果越明顯。另外,相比啤酒或烈性酒,紅酒控制發(fā)福的效果最好。
但研究人員警告,這一研究結果并不等同于建議女性飲酒甚至酗酒,因為飲酒可引發(fā)生理或心理疾病。
(方紅)
癌癥與職業(yè)有關
以芬蘭教授埃羅?普卡為首的研究小組對芬蘭、瑞典、挪威、丹麥和冰島五國的1500萬居民的職業(yè)信息和健康狀況進行了分析和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人們患癌癥的幾率和種類與其從事的職業(yè)有很大關系,其中餐飲行業(yè)的男員罹患癌癥的幾率最高,最易患的癌癥是肺癌、喉癌、口腔癌、舌癌、肝癌、膀胱癌和直腸癌7種癌癥。
此外,長期在戶外工作的漁民容易患上極為少見的唇癌,而長期在室內工作的人較容易患皮膚癌。
篇9
1. 以畫激趣 形趣,是教學中的直觀形式所產生的一種審美趣味,它具有審美直觀效應。古人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詩畫交融使詩更富有魅力。詩人往往用畫家的眼睛,觀察自然景物,攝取其中富有畫意的美感,用詩句表現(xiàn)出來。工于描寫景物的詩人,常常能做到這一點。王維的“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終南別業(yè)》)、,杜甫的“遠水兼天凈,孤城隱霧深”(《野望》),都是極富畫意的詩句?!按撼睅в晖韥砑?,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物《滁州西澗》),都是可以入畫的詩句。這種例證,在唐詩中是舉不勝舉的,所以教學時把古詩的內容以畫的形式展現(xiàn)給學生,以直觀的畫面感染學生,打動學生,既使他們了解了古詩的意思,又加深了對古詩情感和意境的把握。在教學《天凈沙秋思》時,利用多媒體把詩中的幾種景物以形象而生動的畫面表現(xiàn)出來,蒼老的古樹,黃昏時歸巢的烏鴉,靜謐的小橋流水,漫長的古道,一匹瘦弱的老馬,一個孤獨的游子,伴著一輪殘陽,一幅凄美的畫面把學生帶入了深深的思索中,再讀如身入圖畫。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無論怎樣用語言闡釋,都傳達不出詩作的意境,這時采用以畫代詩,把生動的畫展現(xiàn)給學生,他們立刻領悟了詩作的意境。再如教學《詠柳》一詩時,伴著行云流水般的古箏樂曲,展現(xiàn)這樣一幅美景:明媚的陽光下,高高的柳樹好像是用綠色的玉石裝飾成的,千萬條柔韌的柳枝隨著微風輕輕地舞動,好一幅生機盎然的“春柳圖”。學生在這種愉悅的情景中身心舒暢、融情入景,自然體會到作者對柳樹的喜愛、贊美之情,對“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的詩意也就不難理解了。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柳枝”和“綠絲絳”的相似之處,可用多媒體設計這樣一個片段:千萬條柔韌的柳枝輕輕飄動著,漸漸幻化成碧綠的絲帶,飛舞的綠絲帶又漸漸還原成碧綠的柳枝…… 以詩作畫,以畫代詩給學生們提供了馳騁想象的機會,所以他們感興趣,有熱情,也很投入。這樣的形式既增強了教學內容的豐富性,又加強了教學內容的直觀性,也強化了古詩教學的審美趣味性。
2. 以典激趣 情趣,是指教學的情感內容所產生的審美趣味。它具有情感體驗效應。情趣化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在審美體驗中產生“樂學”的愉悅感。而不少古典詩歌及其作者,在其成詩過程中產生一些有趣的故事,有些典故流傳至今,成為佳話。講到賈島的《題李凝幽居》的“僧敲月下門”時,筆者即興插入了關于推敲的故事。唐朝詩人賈島,寫了兩句詩:“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和“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他拿不定主意,是“推門”好還是“敲門”好,他騎在驢上,反復考慮,忘記了周圍的一切,竟然沖撞了韓愈的官轎,韓愈沒有怪罪他,還告訴他“敲門比推門好”,一時傳為佳話。后來,人們就把反復權衡、決定取舍的思考過程,稱為“推敲”。這樣在古詩課堂教學中即興插入,就非常情趣化。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興趣,活躍學生思維,而且可以激活學生的審美情趣,誘導學生的情感與作者、作品產生共振效應。
3. 以字激趣 意趣,是指教學中的思想內容所產生的審美趣味,教學中如能充分利用作品“意趣”這一內蘊力,就可以催動學生產生最高境界的審美領悟效應。
古人寫詩,十分講究煉字,常是“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用凝煉的文字表達豐富的意思。 這些字往往會成為詩中亮點,抓住這些字,即可綱舉目張,講活這些字,會使全篇鮮活而生動,會激活全詩的意趣,從而使學生產生美感效應。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币粋€“綠”字寫出了春風的氣勢、力量和作用,境界開闊,色彩鮮明,給人以春意盎然,生機勃勃的美感。此處讓學生嘗試把“綠”字 換為其他的如“到”“過”等字,都不如原來的“綠”字好。再如林升的《題臨安邸》中“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洲?!边@兩句表面上是說那些宴樂西湖流連光景的游人,陶醉于香風而逍遙自得。實際上這一“醉”字表明了那些忘懷故國的可恥嘴臉。這些人不但志氣喪失,甚至連骨氣也沒有了。凝聚了作者的感慨和激憤,一語顯旨。“煉字”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目的是選擇最恰當的字眼來表情達意,鑒賞時須根據詩意仔細琢磨體會,體會詩人的“煉字”藝術,獲得心靈的愉悅。
4. 以疑激趣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維總是從疑問開始的,鼓勵學生緣疑質難,以疑激趣,體現(xiàn)的是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經驗的教師非常注重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個性,調動激發(fā)創(chuàng)造的熱情,想方設法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研究探討問題的過程中積極思維,在輕松活潑的學習氛圍中多方面、多角度、多層次地思考問題,提出各種創(chuàng)造性的見解。質疑解疑是啟迪思維,深化審美的重要方法,用得好不僅會使教學生動有趣,而且詩歌的意趣會容易被激活,從而使學生產生心智上的審美愉悅。
如杜牧的《江南春》教學,筆者引用了古人的質疑來啟發(fā)同學:明代的楊慎曾對這首詩提出異議:“千里鶯啼,誰人聽得?千里綠映紅,誰人見得?”他認為“十里”比較合適,同學們怎樣看呢?這一問題的設計,激起了同學的興趣,啟動了同學的思維,在這一疑問解決的同時,學生們已進行了一次理解作品思想意蘊的審美心理活動,整篇詩的深刻主題與詩歌的藝術手法很容易被同學們領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