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小報范文
時間:2023-04-06 02:52:1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中秋小報,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宣傳準備
利用升旗儀式,進行專題宣傳。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探究的興趣。倡議學生利用各種渠道了解端午節(jié)的相關知識。鑒于中秋的知曉率很高,特意提請學生挖掘中秋的民俗風情和民族文化內涵。
二、小報的制作和展評
在中秋假日期間,同學們廣泛查閱了中秋的相關知識,并通過向長輩了解中秋的風俗,對中秋節(jié)有了更直觀和感性的認識。學生們利用這些知識和感悟,運用各種制作手段,認真制作小報。
篇2
【關鍵詞】 尿;紅細胞平均直徑法;腎小球性血尿;非腎小球性血尿
血尿是腎臟患者最常見的癥狀之一,其鑒別意義重大。臨床上,往往廣泛地采用相差顯微鏡等進行形態(tài)學分析,國外學者還建議使用血液細胞全自動分析儀進行尿紅細胞分布曲線的分析等。前述一法重復性和特異性較差,前述二法設備要求較高、分析費用較高,均不宜在普通醫(yī)院和患者中推廣應用。本文以尿紅細胞平均直徑法(MCD)對在本院相關科室就診的65例血尿患者之血尿來源進行了定量分析與鑒別,現報告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標本來源 將65例血尿患者分為兩組。其中,腎小球性血尿(G-HMT)組35例,男性23例,女性12例,平均年齡44.5歲;原發(fā)病分別為慢性腎小球腎炎32例、狼瘡性腎炎2例、糖尿病腎病1例;該組患者均經腎活檢和相關實驗室檢查后確診。非腎小球性血尿(NG-HMT)組30例,男性1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齡42.8歲;原發(fā)病分別為泌尿系結石9例、腫瘤8例、尿路感染5例、肺心病4例、術后感染2例、腎移植2例;該組患者均經膀胱鏡、X線、B超、CT或手術等方法確診。
1.2 試驗方法 留取患者晨尿10ml,1500r/min離心10min;棄去上清液,留下0.5ml沉渣用以涂片;涂片干燥后,姬-瑞染色,并選擇紅細胞分布比較均勻的區(qū)域,以目鏡測微儀,在油鏡下依次測定500個尿紅細胞直徑,求其平均值,以um為單位進行計算[1]。另外,患者末梢血涂片測定法同上。計算兩組數據±s,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
2 結果與討論
2.1 65例血尿患者中,其尿MCD的(±s)值在G-HMT組和NG-HMT組中分別為5.46±0.51、6.68±0.55,經兩組均數顯著性檢驗顯示:兩者比較,差異非常顯著(P
2.2 近年來,臨床上常常依賴尿紅細胞的形態(tài)學特征,用以鑒別血尿。此法簡單、快速、無損傷,但結果受檢驗者主觀因素影響較大,且重復性較差。于是,學者們提出了應用血液全自動分析儀檢查尿紅細胞容積分布曲線,以便客觀地鑒別血尿的來源等檢驗方法,但因設備價值較高,致使檢查費用較高,無法普及與推廣。本次試驗采用“尿紅細胞測微技術”(即尿MCD法),同樣達到了鑒別血尿的目的,為臨床提供了可靠的診斷依據,并克服了上述兩法的弊端;其具備“設備簡單、取材便捷、操作快速”等特點,適合在中、小型實驗室廣泛推廣。
2.3 分析G-HMT中MCD變小的原因,主要是紅細胞畸形數目增加、體積變小所致。MCD的改變是腎組織物理滲透性和化學性損傷的綜合結果。根據相關文獻報道,可將(NG-HMT)MCD下限確定為6.1um;當尿MCD6.1um時,提示為NG-HMT。此法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92%和93%[2]。
參考文獻
篇3
發(fā)現二學生對德育活動“情有獨鐘”。學生關注德育活動的目的是否切合自己的要求,內容是否符合自己的實際,形式是否喜聞樂見,并不認為活動組織者是“關鍵因素”。
發(fā)現三政治課和語文課的德育作用遠遠低于人們的期望值,寓德于教并沒有成為大多數教師的自覺行為,寓德于教的研究還停留在膚淺的層面。
一、調查目的及方法
盡管我們采取了諸多措施,但德育工作的效果卻并不盡如人意,德育的“付出”和“產出”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距。面對這一現狀,我們認為,應該從學生的需要、興趣出發(fā)進行德育工作。為此,我們著手進行中小學生的德育需求和德育興趣調查。調查內容包括對中小學生關于德育對自身成長的重要性認識、德育需求、所喜歡的德育方式以及其對學校德育工作的建議等方面。為推進“主體育德”德育工作模式做好前期準備工作。我們委托“南京市教育調查中心”編制關于學校德育的問卷,問卷采取封閉型選擇題和開放主觀作答的形式,隨機抽取了南京市13個區(qū)縣的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共1200名。共發(fā)放問卷1200份,回收有效問卷1156份,回收有效問卷占96%。
二、調查結果及分析
通過這次調查,大體掌握了南京市中小學德育工作的現狀,并對中小學生的德育需求和德育興趣有了較為深入的了解。
(一)學生對于德育的關注度很高
通過此次調查發(fā)現,學生對于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同樣有著清醒的認識。在調查中,有77%的學生認為德育是自身全面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內容,而認為思想品德好是三好學生的“三好”中最重要的內容的學生占79%(見表1)。此外在對“德育對你的成長作用有多大”這一問題的回答中,沒有學生認為德育對于自己成長“幾乎沒有作用”,91%的學生認為德育對自己的成長有較大甚至是很大作用(見表2)。這與學生對于思想品德課是否有作用的回答基本是一致的,92%的學生認為思想品德課是有作用的,認為有利于增加思想品德知識、提高個人心理素質,教會個人更好地做人、做事,促進自己身心健康發(fā)展等。
(二)“活動式”的德育倍受“青睞”
在調查中發(fā)現,學生比較喜歡的德育方式,是通過活動來使自己得到道德情感方面的體驗和升華。在“給你的學校德育工作提一條建議”這一問題的回答中,無論是小學、初中還是高中學生,都對“活動式”德育課“情有獨鐘”(見表3)。
從學生的建議中,我們可以看出,由于學生的知識素質等方面的差異,對德育活動存在著不同的認識。小學生對德育活動的認識較為朦朧,僅是較為寬泛地要求學校“多一些活動”;而初中生和高中生則對德育活動有了較為具體要求,不僅要求學校增加一些活動,還對活動的類型、性質和目的等有一些具體的看法和建議,要求學校“每年舉辦一次文化節(jié)”、“組織一些班級比賽型的活動”、“舉行節(jié)日慶祝、社會宣傳、軍事訓練”等。無論是小學生還是中學生,盡管對德育活動認識不同,但都對德育活動“情有獨鐘”,這和青少年身心發(fā)展的階段性特征是相吻合的。
在關于“你認為一次好的德育活動的關鍵是什么”一題的回答中,大多數學生認為活動目的最為關鍵,其次是活動內容,再次才是活動形式,最后是活動組織者??梢妼W生不僅對“活動式”的德育情有獨鐘,而且對活動的要求也比較集中和理性?;顒幽康氖钦麄€活動的“靈魂”,是德育活動的出發(fā)點和歸宿。目的不明確、不正確,形式再多樣、內容再充實,也只能是膚淺的德育,甚至南轅北轍,達不到德育的要求,對學生的身心成長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其次是活動內容?;顒觾热莸呢S富和充實是達成活動目的的基本條件,相反,內容不充實,目的也只能流于形式,成為水中月、鏡中花,甚至成為大而空的理論和說教。值得注意的是,學生普遍對活動組織者的要求不高,學生關注的內容是活動本身,而不是某個“權威”或“專家”的身份,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醒教師,學生是“只認活動不認‘人’的”。學生關注的是德育活動的目的是否切合自己的要求,德育活動的內容是否符合自己的實際,德育活動的形式是否喜聞樂見??梢?,學生更加希望的是自己的德育,而不是教師對自己的德育。
(三)寓德于教“任重道遠”
從學科角度來說,傳統(tǒng)上認為政治課是實施德育的主要學科,語文課盡管有較強的“工具性”,但是,該學科的“人文性”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以及價值觀的培養(yǎng)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從傳統(tǒng)意義上說,政治課和語文課是中小學生德育的“主陣地”。然而調查發(fā)現,政治課和語文課的德育作用遠遠低于人們的期望值。調查中發(fā)現,只有18%的學生認為語文課對其德性的成長起主要作用,15%的學生認為政治課對其德性的成長起著主要作用。顯然,政治課和語文課對于學生德性的養(yǎng)成作用并沒有充分地發(fā)揮出來。
寓德于教效果欠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可以歸結為兩點:一是“應試”的擠壓和干擾。當前,學校教育中的“應試”傾向較為嚴重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而學科教學是“應試”的重點,特別是涉及升學的學科,更是“應試”的重災區(qū)。因為語文和政治都是中考和高考科目,因此教學過程就會滲透著“應試”的要求,于是,教學的目標就會從學生全面發(fā)展向應試升學偏移。無論是語文課,還是政治課,知識的傳授、應試能力的培養(yǎng)遠遠超過了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養(yǎng)成。二是方法的機械和呆板。寓德于教是一門藝術,需要把“鹽”溶在“湯”里,需要不露痕跡,而不是生搬硬套,不是“貼標簽”。然而,在調查中發(fā)現,寓德于教并沒有成為大多數教師的自覺行為,寓德于教的研究還停留在膚淺的層面,“三維目標”的全面達成還有相當的距離。
三、調查結論及建議
通過這次調查,我們發(fā)現學生對德育的重要性有著清醒的較為理性的認識,對德育有著較高的“需求”和較多的“興趣”,對于德育的開展方式也有著自己的看法和見解?;诖朔N調查結果,為進一步加強改進學校德育工作,我們提出以下建議。
(一)立足需要,推進德育
心理學研究表明,需要是人類一切活動的動力之源。人類行為一切動力都起源于需要,需要是人類發(fā)展與進步的動力源泉。人的需要具有三大共同特征:一是對象性。需要總是指向一定對象的,這種特定對象或是物質的,或是精神的,因此,也只有某種對象出現時才能使其獲得滿足。二是動力性。需要是人類從事各種活動的基本動力,一旦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或者發(fā)現了新的環(huán)境,機體就可能產生缺乏感,這種缺乏感就會調動機體的力量去努力達到新的平衡,因而產生動力。這種缺乏感越大,動力越強。三是社會性。人類需要的滿足范圍要比動物大得多,特別是那些高層次的需要,如求知的需要、審美的需要等,是要通過社會勞動并以文明的方式獲得的,同時也要受理性和意志的調節(jié)和控制。因此,要了解學生行為的動力必須從需要入手,要學生能夠自主育德也必須根據學生需要進行設計。學生需要德育,他就會成為德育的主體,學生不需要德育,他就會成為德育的“看客”。德育工作者和德育研究者應該把德育的社會需要和個體需要聯系起來,把學生個體的成長與社會的發(fā)展結合起來,這樣的德育的目的既是社會的,也是學生自己的。
(二)開展活動,實踐德育
德育工作決不是通過簡單的說教就能完成的。有學者認為,當學生意識到你是在對他進行教育的時候,你的教育就失敗了,事實上也確實如此。真正的教育是寓教于樂、不漏痕跡的,是隨風入夜,潤物無聲的。相對于其它學科的教育教學,德育工作有著它自己特有的規(guī)律和要求。如果說其它學科主要是對學生心智能力的訓練,那么德育則主要是對學生道德情感的訓練。如果說學生心智能力的訓練尚可以通過“知識授受”的行為來得到提高的話,那么道德情感的培養(yǎng)則主要應通過相關趣味性的活動來實現。有專家認為:“促進兒童自我認識和自我評價的發(fā)展從而為自我的道德教育提供基礎的,只能是兒童本人的活動,只能是兒童間的交往。[1]”
符合青少年興趣的活動有利于學生在活動中領悟人生的道理,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和教育。對于活動實踐在學校德育中的重要性的認識,早在20世紀就有教育家說得很清楚:“由于人們不僅要思考,也要行動和關心,教育過程必須超出智力的訓練,幫助青年學習如何有效地負責地行動。[2]”然而,當下學校的德育活動還存在著兩個問題:一是活動設計脫離學生需要。學生需要貼近生活、貼近自己的德育活動,而德育活動設計者卻往往從教師的角度進行設計,活動一旦與學生出現距離,活動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二是活動數量偏少。因為學科教學課時緊張,活動開展付出多,活動過程有風險,致使學校的德育活動的組織僅限于不能不完成的任務,我們應該改變這樣的現狀。
(三)學科滲透,強化德育
任何學科都有其一定的德育因素。歷史的深邃,地理的涵納,生物的神奇,數學的邏輯,物理和化學的嚴謹,至于語文,其人文性質更是不言而喻。德育工作的開展要充分利用這些學科的人文內涵,在傳授學科知識的同時讓學生得到德的升華、美的熏陶以及情感上的提升,尤其是人文性較強的語文學科,其教學目標再也不能停留在讀書識字的初級階段,而是要通過語文教學,使學生得到情感上的培育,智能上的提高,人文修養(yǎng)上的進步,全面達成“三維”目標。
從目前中國的教育制度看,學生的主要時間是在學校,而學生在校的主要活動是上課學習,教學一直是學校的中心工作,課堂一直是主要陣地,不可動搖。如此,學校教育中的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都應該很好地利用這個主陣地,德育當然也不能例外。然而,智育、體育、美育都有相應學科,內容和形式是基本統(tǒng)一的,而德育和政治課“部分統(tǒng)一”,還有距離,因此,開發(fā)各類課程的德育資源,促進德育與學科教學的有機融合勢在必行。除了需要提高寓德于教的認識之外,目前的主要任務是研究寓德于教的途徑和方法。學校應該建設一個寬闊的平臺,讓教師能夠在這個平臺上進行寓德于教的研究、交流、討論,把寓德于教推向深入。
參考文獻:
[1] 戚萬學.活動道德教育模式的理論構想[J].教育研究,1999(6):69―76.
篇4
(一)全球氣候變暖
由于人口的增加和人類生產活動的規(guī)模越來越大,向大氣釋放的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氯氟碳化合物(cfc)、四氯化碳(ccl4)、一氧化碳(co)等溫室氣體不斷增加,導致大氣的組成發(fā)生變化。大氣質量受*到影響,氣候有逐漸變暖的趨勢。由于全球氣候變暖,將會對全球產生各種不同的影響,較高的溫度可使極地冰川融化,海平面每10年將升高6厘米,因而將使一些海岸地區(qū)被淹沒。全球變暖也可能影響到降雨和大氣環(huán)流的變化,使氣候反常,易造成旱澇災害,這些都可能導致生態(tài)系統(tǒng)發(fā)生變化和破壞,全球氣候變化將對人類生活產生一系列重大影響。
(二)臭氧層的耗損與破壞(三)生物多樣性減少
《生物多樣性公約》指出,生物多樣性“是指所有來源的形形的生物體,這些來源包括陸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態(tài)系統(tǒng)及其所構成的生態(tài)綜合體;它包括物種內部、物種之間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多樣性。”在漫長的生物進化過程中會產生一些新的物種,同時,隨著生態(tài)環(huán)境條件的變化,也會使一些物種消失。所以說,生物多樣性是在不斷變化的。近百年來,由于人口的急劇增加和人類對資源的不合理開發(fā),加之環(huán)境污染等原因,地球上的各種生物及其*生態(tài)系統(tǒng)受(四)酸雨蔓延
酸雨是指大氣降水中酸堿度(ph值)低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這是大氣污染的一種表現。酸雨對人類環(huán)境的影響是多方面的。酸雨降落到河流、湖泊中,會妨礙水中魚、蝦的成長,以致魚蝦減少或絕跡;酸雨還導致土壤酸化,破壞土壤的營養(yǎng),使土壤貧瘠化,危害植物的生長,造成作物減產,危害森林的生長。此外,酸雨還腐蝕建筑材料*,有關資料說明,近十幾年來,酸雨地區(qū)的一些古跡特別是石刻、石雕或銅塑像的損壞超過以往百年以上,甚至千年以上。世界目前已有三大酸雨區(qū)。我國華南酸雨區(qū)是唯一尚未治理的。 (五)森林銳減 在今天的地球上,我們的綠色屏障——森林正以平均每年4000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森林的減少使其涵養(yǎng)水源的功能受到破壞,造成了物種的減少和水土流失,對二氧化碳的吸收減少進而又加劇了溫室效應。
(六)土地荒漠化
全球陸地面積占60%,其中沙漠和沙漠化面積29%。每年有600萬公頃的土地變成沙漠。經濟損失每年423億美元。全球共有干旱、半干旱土*地50億公頃,其中33億遭到荒漠化威脅。致使每年有600萬公頃的農田、900萬公頃的牧區(qū)失去生產力。人類文明的搖籃底格里斯河、幼發(fā)拉底河流域,已由沃土變成荒漠。中國的黃河流域,水土流失亦十分嚴重。
(七)大氣污染
大氣污染的主要因子為懸浮顆粒物、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碳、氮氧化物、鉛等。大氣污染導致每年有30-70萬人因煙塵污染提前死亡,2500萬的兒童患慢性喉炎,4
00-700萬的農村婦女兒童受害。
(八)水污染 水是我們日常最需要,也上接觸最多的物質之一,然而就是水如今也成了危險品。
(九)海洋污染
人類活動使近海區(qū)的氮和磷增加50%-200%;過量營養(yǎng)物導致沿海藻類大量生長;波羅的海、北海、黑海、東中國海(東海)等出現赤潮。海洋污染導致赤潮頻繁發(fā)生,破壞了紅樹林、珊瑚礁、海草,使近海魚蝦銳減,漁業(yè)損失慘重。
篇5
【關鍵詞】中小企業(yè),財產保險需求,對策措施
當前,我國中小企業(yè)在總體上會產生財產保險市場需求不足的情況。一旦無法將中小企業(yè)所具有的保險需求加以全面調動,勢必會導致中小企業(yè)無法更好地運用財產保險防范或者降低有可能出現的風險。財產保險既可讓已受損的中小企業(yè)的資金進行較好的彌補,而且還可保障中小企業(yè)的經營風險被更多地加以稀釋。有鑒于此,非常有必要在經濟學的層面上對中小企業(yè)的財產保險需求進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從而更好地滿足中小企業(yè)在保險上的切實需要。
一、當前中小企業(yè)財產保險發(fā)展狀況分析
通過對我國保險業(yè)發(fā)展及分析,我們認為本國經濟能夠實現持續(xù)而穩(wěn)定的發(fā)展,是確保我國的保險業(yè)務總量得到切實增加的重要條件,而且這樣一來財產保險的成效也能夠得到切實而有效的改進。這就意味著當前我國經濟的發(fā)展狀況是影響企業(yè)保險需求最為關鍵的一個要素。首先應當看到,在當前社會化大生產的大環(huán)境下,城鎮(zhèn)化得到了飛速發(fā)展,導致財富變得愈來愈趨于集中。在此基礎上,因為財產損失而造成的各類風險也變得愈來愈多。對于中小企業(yè)這一主體而言,怎樣才能夠切實有效地轉移以及降低風險,其動機也變得更加顯著了。在此基礎上,因為我國經濟越來越快的發(fā)展,企業(yè)的平均獲利能力也在持續(xù)提升,其所具備的購置財產保險的能力自然也就得到了極大的提升,而企業(yè)的實際資產正好是實施企業(yè)財產保險的最為重要的內容,這樣一來就不難看出,一旦缺少實際的資產內容,財產保險業(yè)的需求也就無法做到旺盛。從當前我國總體經濟發(fā)展視野來觀察,中小企業(yè)在財產保險中面臨的一大問題就是有效投保需求不夠充足。
二、影響當前中小企業(yè)財產保險需求的要素
(一)中小企業(yè)管理者和股東要素
中小企業(yè)的股東因為無法做到全面而又準確地了解本企業(yè)管理者的行為,企業(yè)的管理者在管理企業(yè)的同時,極可能會做出某些不當的行為而傷害股東利益。當股東警覺或是發(fā)現管理者錯誤的行為時,一般都會對管理者進行一定的薪酬等方面的處罰。同時,作為管理者也會意識到此類問題。于是,相應的保證監(jiān)督機制則被管理者引入,使股東們放心他們的經營與管理。由于,在監(jiān)督管理層行為上,保險有著極大的優(yōu)勢,故而也就成為被企業(yè)管理者最適合引入的機制。但是,由于我國企業(yè)的特殊性,又把該問題分成了二大類:第一類是實實在在的股東權益在我國國有企業(yè)之中處于缺位的狀態(tài)之下。這是由于在國家或者國有法人參股的企業(yè)中,或者是在國有控股企業(yè)之中,占有優(yōu)勢的國有資本和各位股東代表之間并沒有直接的經濟上的緊密結合。但是,企業(yè)的管理層人士和股東代表卻都是由國家或者當地政府主管部門直接進行任命的,而且這部分人員的薪酬福利待遇也是由政府主管部門所確定的。有鑒于此,企業(yè)的股東在公司的財政、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卻難以或者沒有足夠力量去對國有企業(yè)的管理層實施真正能夠產生作用的權力制約,這就造成了國有企業(yè)的管理層缺乏足夠的壓力去實施大幅度的風險管理,這往往就造成了企業(yè)的替在風險的增加。第二類是小型企業(yè)不存在股東權益缺位,但因其發(fā)展空間及薪酬有限,資深金融風險管理的管理人才又不愿意屈就,這就往往造成現有的企業(yè)經理層因缺乏風險管理意識,對企業(yè)投資風險評估、預測不足,對金融服務及金融工具了解不夠,對保險產品內在價值存在忽視。一旦企業(yè)真的產生損失等,致使其出現了現金流等壓力,其多采取的措施就是裁員或是減產等辦法。
(二)稅收政策要素
全球通行的公司財務管理規(guī)則中已經明確了以下內容:一旦某家企業(yè)決定了購買財產保險之后,其所希望的稅負也就能夠得到切實有效的控制與降低,也就是企業(yè)一旦決定了購置財產保險之時,也就產生了合理避稅的效應。這是中小企業(yè)的保險需求被大量地加以促進的一項重要因素,這對于中小企業(yè)的經營管理來說絕對是利好的消息。至于如何通過購買財產保險來合理地控制本企業(yè)的稅負,筆者覺得要滿足以下三個方面的條件:一是中小企業(yè)應當盡可能地施行所得稅累進稅制。這是因為收入水平一旦保持穩(wěn)定的狀況,即可有效降低本企業(yè)在總體上的應稅所得額度,而且財產保險還能夠讓企業(yè)經營之中所出現的波動盡可能地下降;二是要明確非保險類企業(yè)和保險類企業(yè)之間在損失準備金上的不同稅制。恰恰是因為存在此類差異,才會讓購置財產保險變得更富有吸引力;三是企業(yè)的保險購買成本應當予以全額度免稅,這樣一來,中小企業(yè)即可運用購置相應的財產保險以控制本企業(yè)的整體風險管理成本。
當前,我國所實施的稅法之所以會影響到中小企業(yè)保險需求,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我國中小企業(yè)的所得稅均屬于固定稅率,這就意味著其不具有稅率上的累進效應。雖然我國稅法已經明確了某企業(yè)在購置財產保險時,可稅前列支其保費,但與稅率累進相比,我國政府隱形的稅補比較低,對于企業(yè)避稅作用不大,對于刺激購買財產保險的作用也不大。其次,我國沒有明確規(guī)定保險賠款能否給與全額免稅或是記入應稅所得,只是規(guī)定企業(yè)在遭受巨大自然災害時可申請免稅一年。由于稅收政策的不明確性,則導致企業(yè)無法對自身在稅收上所得到的實際優(yōu)惠實施更為精確的計算。在此情況下,稅制對于促進中小企業(yè)保險需求具有的引導效應也就無法更好地體現出來。
(三)行業(yè)規(guī)制要素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特種行業(yè)的發(fā)展將直接影響到本行業(yè)的未來發(fā)展甚至本國的國計民生。有鑒于此,不同的國家均會對特種行業(yè)進行更為嚴格的行業(yè)性監(jiān)管。一旦特種行業(yè)受到了極大的災害以后,所損失的不單單涉及到自身的利益,也更會導致社會廣大公眾造成嚴重的損失。如化工行業(yè)原料泄漏等往往造成大面積的環(huán)境污染,而水、電、氣等行業(yè)因災停產停工則會極大的造成社會混亂等等。因此,國家就很有必要對特種行業(yè)實施專門化的立法,以求實現半強制或者是強制性的對財產以及責任進行投保。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作為被規(guī)制的企業(yè),則可以通過購買保險向消費者或是監(jiān)管方傳遞有充分現金流、經營穩(wěn)健等信息,但是其繳納的財產保費能夠計入到成本之中,最終轉嫁給廣大消費者一定的投保成本。如此一來,在條件一致的情況下,就會產生被監(jiān)管的那部分公司更加愿意投保的現象。對特種行業(yè)嚴格規(guī)制下,也存在著負面影響:政府通常會對保險企業(yè)針對潛在風險值相對來說較高的特殊行業(yè)進行定價上的合理限制,而保險企業(yè)會很難對保費加以變動,致使無法體現出其風險的真正程度。越傾向于買保險的企業(yè),往往越是那些可以從管制價格中獲得較多的、風險較大的企業(yè)。由此可見,有經濟穩(wěn)定器之稱的保險公司,其作用并沒有完全發(fā)揮出來,反而會危及保險企業(yè)自身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三、提升中小企業(yè)財產保險需求的對策措施
(一)努力提升中小企業(yè)利益相關方的風險防范意識
對中小企業(yè)財產保險產生影響的因素有二個,一是企業(yè)管理者,二是企業(yè)投資者。中小企業(yè)管理層人士風險防范意識之多少,將直接地決定其購置財產保險的主動性;而中小企業(yè)投資方風險防范意識之高低,能夠間接地推動中小企業(yè)來購買財產保險。從以上兩點分析,企業(yè)財產保險的需求、認知程度決定著企業(yè)資產潛在、未知風險能否降低或是減少,就必須對全社會的風險意識進行不斷深化、強化,尤其是對與企業(yè)切身利益相關者,更要強化其對風險意識的認識程度??蓮囊韵聝煞矫孢M行具體的強化:一方面是對企業(yè)管理者著重強化風險意識。就目前來講,企業(yè)經理人的風險意識是比較薄弱的,而他們卻是導致財產保險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隨著我國的經濟發(fā)展,企業(yè)內外環(huán)境也隨之變化,企業(yè)間的競爭日趨激烈等,這就要求企業(yè)要完善經理的聘用制度,在賦予管理層更多權利的同時,也同樣承擔了相應的責任。另一方面是要對商業(yè)銀行等融資機構的風險意識進行強化。據以往數據來看,中小企業(yè)貸款出現不良的概率比較高。有鑒于此,在金融機構面向中小企業(yè)貸款的過程之中,一定要對風險管理規(guī)則進行有效地執(zhí)行;并堅持其獨立性、做好風險評估工作,這樣才可以更有效地起到促使中小企業(yè)決心購置財產保險的作用。
(二)進一步提升中小企業(yè)在財產保險上的需求
當前,中小企業(yè)在我國的整個國民經濟體系之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近些年來隨著國家經濟的持續(xù)、穩(wěn)定的高增長,各中小企業(yè)精心創(chuàng)造出來的財富總值愈來愈大,但其自身在財產保險方面的意識往往相當地淡薄、投保狀況一直不好。其問題集中表現在:投保險種集中、參保企業(yè)區(qū)域分布不均衡、不足額投保情況突出以及參保面較低等。針對以上問題,本人從兩方面進行分析:一是要對外部機制性因素進行改善。對高新技術企業(yè)的發(fā)展地方政府應給予資金扶持及相應的保費補貼。應當建立起具有政府背景的政策性保險法人組織機構。在此基礎上,要形成中小企業(yè)以及保險企業(yè)雙方能夠相互協(xié)調與交流信息的良好平臺,從而為雙方提供更為健全的現代信息服務機制。二是要持續(xù)提升保險公司的專業(yè)化服務能力。保險企業(yè)自身要努力形成創(chuàng)新意識以及責任感,推動對中小企業(yè)提供財產保險服務的保險企業(yè)網點的進一步優(yōu)化。要加強對中小企業(yè)中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詳細的核查以及評價,并且要形成中小企業(yè)防范風險的預警體系,不斷提升廣大中小企業(yè)的所具有的防災能力和水平。與此同時,還應當對中小企業(yè)的各類財產保險產品實施持續(xù)不斷的創(chuàng)新,制定出可以激勵中小企業(yè)投保的相關保護政策,提高其投保率。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中小企業(yè)在發(fā)展過程中,往往要面對許多不可控因素,企業(yè)只有充分做到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才能更好的抵御危機。如何加強企業(yè)的財產需求,促進國民經濟的穩(wěn)定發(fā)展,是我們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分析了當前我國中小企業(yè)實施財產保險的實際狀況,而且以經濟學思維得出了兩個解決對策:一是要不斷加強與提高中小企業(yè)利益相關方的各種不同的風險防范意識。其中涵蓋了中小企業(yè)管理層人士以及企業(yè)投資人兩個方面的風險觀。二是要持續(xù)提升廣大中小企業(yè)財產保險方面的需求,其中涵蓋了對外部的機制性因素加以改進,并且更好更快地提升保險企業(yè)所具有的專業(yè)化服務能力。
參考文獻:
[1]孫h.淺析我國財產保險的發(fā)展現狀與方向[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yè),2009(10).
[2]蔣菲.我國企業(yè)財產保險發(fā)展對策研究[J].保險職業(yè)學院學報,2009(01).
[3]鐘誠.財產保險需求因素之實證研究――以安徽省為例[J].保險職業(yè)學院學報,2009(06).
篇6
網球肘即肱骨外上髁炎,中醫(yī)稱之為“肘勞”、“肘痛”。臨床肘關節(jié)外側疼痛、肱骨外上髁伸肌群附著處壓痛,疼痛可放射至前臂或上臂,也可見肘部微腫,用力握拳及前臂旋轉或提拿重物時疼痛加重,肘關節(jié)活動正常為主要表現,是骨科臨床常見病之—,大部分病人經休息、理療、封閉等治療能夠緩解癥狀,甚至治愈,但也有不少病例經數月至數年保守治療未能奏效,嚴重影響工作學習。針對這種情況,2010年2月~2012年5月采用小針刀配合中藥熱奄包治療頑固性網球肘患者37例,效果良好,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本組患者37例,男20例,女17例,年齡23~62歲,平均40歲,病程10個月~4年。其中行局封治療3次以上15例,行手法理筋加針灸治療18例,37例中有11例上臂外側及前臂橈側針刺痛覺減退,6例前臂橈側感覺過敏。
臨床表現:全部病例均有肘關節(jié)外上側疼痛、壓痛,部分患者有上臂及(或)前臂放射痛,或酸脹。擰毛巾、手持物時疼痛加重,腕背伸抗阻力試驗陽性,Mill征陽性,局部腫脹多不明顯,肘關節(jié)屈伸活動正常。肘關節(jié)攝X線片多正常,重者可見肱骨外上髁骨質增生、韌帶鈣化。
治療方法:①手術方法采取肘關節(jié)屈曲90°平放于手術臺面,在肱骨外上髁處常規(guī)消毒鋪巾后,2%利多卡因2ml肱骨外上髁周圍封閉。用小針刀垂直刺入至肱骨外髁,刀刃與伸腕肌纖維方向平行,先行縱行切開、剝離、再將針體與術面成45°角,橫向松解至骨面。術畢。酒精紗塊外敷包扎。②中藥熱奄包方藥組成:當歸、赤芍、防風、牛膝、桂枝、羌活、五加皮、威靈仙、艾條、透骨草各50g,裝布袋內封口,加適量水煎,待溫熱后,即可袋敷于肘關節(jié)外上側。2次/日,術后48小時開始,10天1個療程。
療效判斷標準:①治愈:經治療癥狀消失,腕背伸抗阻力試驗明性,Mill征陰性,恢復工作;②顯效:癥狀改善,體征減輕;③無效:癥狀無明顯改變。
結 果
療效結果:本組37例患者,32例得到隨3個月以上,失訪5例。按上述標準評定,治愈28例,顯效4例,無效0例,總有效率100%。
討 論
網球肘又稱肱骨外上髁炎,中醫(yī)認為本病多因長期勞累致氣血、經筋受損所致,過去該病多用推拿或針灸治療,但療程較長,容易復發(fā)。現代醫(yī)學由于肱骨外上髁部慢性勞損引起肌筋膜炎,導致微血管神經束受卡壓引發(fā)癥狀的結果,杜心如通過臨床解剖證實此觀點并指出微血管神經束每上肢只有1束者多[1],2束次之,3束最少。這種微血管神經束很細小,有時難以找到,故單純微血管神經束切除較困難。謝洪峰等經手術觀察發(fā)現壓痛點最敏感初即為微血管神經束穿出伸肌總腱處[2]。用小針刀治療該病,能直接作用于病變部位,對痛點的破壞可有效解除粘連、剝除瘢痕,同時能阻斷神經末梢通路的傳導,從而解除血管神經的卡壓,松解肌緊張。
中醫(yī)學認為本病為勞損致氣血運行不暢,經絡受阻,不通則痛。用當歸、赤芍、防風、牛膝、桂技等具有溫經散寒、舒筋通絡之中藥熱奄包治療,促進局部和周身的血液循環(huán),使新陳代謝旺盛,改善局部組織營養(yǎng)和全身機能,減少炎癥滲出,從而抑制結締組織增生,避免瘢痕粘連,從而達到解除疼痛、暢通氣血、疏通經絡,使癥狀消除而治愈。
臨床觀察,頑固性網球肘雖經保守治療,近期效果尚可,但往往容易復發(fā),嚴重影響工作學習。因此,鑒于這種情況,可適當放寬網球肘的手術治療適應證[3],如經2~4周保守治療效差者,可早期進行小針刀治療。本組病例采用小針刀加用中藥熱奄包治療,均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是目前治療頑固性網球肘的理想方法。
參考文獻
1 杜心如,韓子玉,徐思多,等.肱骨外上髁炎病因的解剖學研究[J].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1992,10(1):6.
篇7
近年來,通過新品種的引進篩選和配套栽培技術的集成研究,摸索出越冬綠花菜―春夏黃瓜―秋冬包心芥高產高效種植模式。該模式產量高,經濟效益好,適宜余姚市濱海平原地區(qū)應用,對促進當地農業(yè)增效、農民增收具有積極的作用?,F將其栽培要點介紹如下。
1 經濟效益
越冬綠花菜每667 m2產量1 000 kg,產值2 500元;春夏黃瓜每667 m2產量5 000 kg,產值4 000元;秋冬包心芥每667 m2產量3 500 kg,產值3 500元。全年產量9 500 kg,產值10 000元,純收入5 500元。
2 茬口安排
越冬綠花菜9月中旬播種育苗,10月下旬定植,翌年2月下旬收獲;春夏黃瓜3月上旬播種育苗,4月上旬移栽,5月下旬至7月收獲;包心芥7月下旬播種育苗,8月下旬定植,10月中下旬收獲。
3 栽培要點
3.1 越冬綠花菜
①品種選擇 選擇抗病性強、商品性好、綜合性狀優(yōu)良、符合市場需求的品種,如綠雄95、喜鵲等。
②播種育苗 選擇地勢高燥的田塊或設施大棚作苗床,采用穴盤育苗。每穴播1粒,播后澆透水,覆蓋遮陽網。出苗后及時揭去遮陽網,搭好遮蔭棚,保持穴盤基質濕潤。定植前7天煉苗,并控制澆水;定植前3~5天施1次1%尿素液;定植前1~2天澆透水,利于起苗移栽。
③整地定植 定植前10~15天翻耕施肥,每667 m2施商品有機肥200~300 kg,三元復合肥(15-15-15,下同)30~40 kg,作深溝高畦。晴天15:00后或陰天進行定植,每667 m2定植2 000~2 200株。
④田間管理 定植后10~15天,每667 m2施尿素8~10 kg;蓮座期,每667 m2施三元復合肥20~30 kg;花球直徑3~5 cm時每667 m2施尿素20 kg。定植后澆好定根水,成活后保持土壤見干見濕;花球期保持土壤濕潤;采收前7天控制澆水。
⑤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主要有軟腐病、黑腐病,蚜蟲等。軟腐病、黑腐病可用77%可殺得(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或72%農用硫酸鏈霉素可溶性粉劑3 000~4 000倍液噴霧防治;蚜蟲可用20%啶蟲脒乳油1 500倍液或10%烯啶蟲胺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噴霧防治。
⑥及時采收 當花球充分長大,色澤深綠,球面稍凸,花球堅實,花蕾尚未綻開時采收。
3.2 春夏黃瓜
①品種選擇 選用抗病、抗逆性強,優(yōu)質、高產、商品性好的品種,如津優(yōu)1號。
②播種育苗 播種前澆足底水,然后將種子播種于營養(yǎng)缽,每缽1粒。播后覆蓋0.5~1.0 cm厚的營養(yǎng)土,覆蓋地膜和棚膜。當60%~70%的種子出土時揭去地膜,合理調控棚內溫濕度,適時追肥澆水。定植前5~7天進行煉苗。
③整地定植 定植前7~10天結合翻耕施基肥,每667 m2施三元復合肥30~50 kg。精細整地,作龜背形畦,一般畦寬(連溝)1.5 m,溝深25~30 cm,畦面鋪好地膜。選擇冷尾暖頭的晴天上午定植,每667 m2種植3 000~3 500株。
④田間管理 一般前期不追肥。進入采收期后薄肥勤施,每7~10天1次,每667 m2用三元復合肥10~12.5 kg。注意清溝排水,保證排灌方便。抽蔓后及時搭架、綁蔓,每隔3~4節(jié)綁蔓1次。一般18~20片葉時摘心,及早摘除基部側蔓,中上部抽生的側蔓留1~2片葉摘心,將病、老葉一并摘除。
⑤病蟲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細菌性角斑病、白粉病等;蟲害主要有美洲斑潛蠅、蚜蟲等。霜霉病可用72%霜脲?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667 m2用25%嘧菌酯懸浮劑8~16 g對水噴霧防治;細菌性角斑病667 m2可用77%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150~200 g或72%農用硫酸鏈霉素可溶性粉劑14~28 g對水噴霧防治;白粉病667 m2可用250 g/L嘧菌酯懸浮劑15~22.5 g或10%苯醚甲環(huán)唑水分散粒劑75~125 g對水噴霧防治;美洲斑潛蠅667 m2用70%滅蠅胺水分散粒劑20 g對水噴霧防治;蚜蟲667 m2用5%啶蟲脒乳油10~15 g對水噴霧防治。
⑥及時采收 一般當黃瓜達到商品成熟度時及時采收,根瓜應盡早采收。結果初期,每隔2~3天采收1次,盛瓜期每天采收1~2次,宜在早晨或傍晚采收。
3.3 包心芥
①品種選擇 應選擇適應性廣、抗逆性強、生長期較短、結球性好、產量高、品質優(yōu)的品種,如蔡興利大坪埔大肉包心芥。
②播種育苗 參照越冬綠花菜。
③整地定植 定植前7~10天結合深翻施基肥,每667 m2施三元復合肥25~30 kg。畦寬(連溝)1.5 m,作深溝高畦。一般播后30天、具5片真葉時定植,選擇晴天傍晚或陰天定植,行距75 cm,株距25 cm,每667 m2定植3 500株左右。
④田間管理 緩苗后每667 m2用碳酸氫銨和過磷酸鈣各10 kg對水澆施1次,隔15天后每667 m2用碳酸氫銨和過磷酸鈣各20 kg對水澆施1次。9月下旬每667 m2施三元復合肥40~50 kg。
篇8
在2003-2011年間,本文作者和共同參與全球呼叫中心研究項目(Global Call Center Project,簡稱GCC)的其他四十多位研究人員在全球的17個國家開展了呼叫中心的人力資源管理實踐研究,總結了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德國、印度、日本、韓國等17個國家在人力資源挑選、開發(fā)和利用方面的大量成功案例,參與調研的企業(yè)包括2500多家呼叫中心,其中外包型專業(yè)運營商占三分之一左右。
在這篇文章里,我們匯總這些國外企業(yè)在員工甄選、培訓和績效管理方面的實踐經驗,為展開我國呼叫中心人力資源管理的探討提供基礎。為了方便總結和分享國外經驗,我們把參與本研究的17個國家分為三大類:協(xié)調型市場經濟國家,自由市場經濟國家和新興工業(yè)國家。協(xié)調型市場經濟國家的政府在國民經濟運行中參與度較高,勞動法規(guī)也相對嚴格,代表國家包括德國、法國和西班牙;自由市場經濟國家包括美國、英國、加拿大和愛爾蘭,這類國家注重市場的自發(fā)調節(jié)和企業(yè)競爭,勞動管制相對寬松;最后一類是正在經歷快速經濟增長的新興工業(yè)國家,包括巴西,印度等國家。
員工甄選
如何選拔和甄別呼叫中心從業(yè)人員體現了企業(yè)對員工素質的基本要求,我們可以從人員選拔工具、錄用率、和從業(yè)人員教育水平來了解。應用在呼叫中心的系統(tǒng)化人員測試可以分為心理測量測驗、能力傾向測驗、和崗上演示評價三種手段,我們的研究表明大約有一半的國外呼叫中心把這些選拔測試納入常規(guī)的人員挑選手段中(見圖1)。
錄用率指的是實際錄用人數占參加招聘人數(遞交簡歷人數)的比例,錄用率低說明公司選拔嚴格,有能力從一個較大的申請人群中挑選最好的候選人。本項研究中的典型呼叫中心(中值)錄用率為20%,意思是每五位申請人中有一位被聘用。從圖2中可以明顯看出,最低錄用率即選拔最嚴格的國家包括印度(7%)、德國和瑞典(10%),錄用率最高的國家則有荷蘭(40%),韓國、巴西和西班牙(都是30%)(見圖2)。
衡量呼叫中心從業(yè)人員選拔要求的最后一個指標是教育程度。雖然人們常以為呼叫中心提供大量初級服務崗位,我們的調查研究發(fā)現大多數呼叫中心要求員工具有高中以上學歷(巴西和南非除外),其中五分之一左右的呼叫中心主要使用受過大學教育的員工群體。在印度,大學教育只有3年,超過70%的受訪呼叫中心主要依靠大學畢業(yè)生,法國緊跟其后(超過60%的中心依靠擁有2年大學教育的雇員)。西班牙、瑞典、愛爾蘭和英國雇傭了具有三年制大學學位的雇員的呼叫中心比例在28%和39%之間。在美國,20%的呼叫中心主要雇用具有4年制大學學位的員工,另外12%雇用至少有2年學院制學歷的員工(見圖3)。幾個關鍵因素可以解釋呼叫中心的大學畢業(yè)生比例比人們預料的高:首先是因為一些呼叫中心特意在大學城或臨近地區(qū)選址,從而可以吸引在校大學生利用課余工作時間進行兼職;其次,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yè)生將呼叫中心的工作視為在正式開展職業(yè)生涯以前獲取社會經驗的重要機會;最后,許多大型企 業(yè)把它們的技術性和服務性工作轉移到呼叫中心,這些工作對員工的基本素質、專業(yè)技能、和學習能力,都有較高要求。
培訓和發(fā)展
在甄選策略外,培訓和發(fā)展是呼叫中心建立有勝任力的工作隊伍的重要手段。呼叫中心的工作不僅要求員工有基本服務意識和技能,而且必須熟悉公司專門的規(guī)章和流程,對產品和服務有深入了解。這些要求在目前產品更替周期短、新產品推陳出新的背景下愈顯重要,也就是說,有效的工作培訓項目必須針對呼叫中心的核心產品和關鍵客戶需求展開。出于這個原因,很少國家發(fā)展出針對呼叫中心工人的公共培訓課程或是認證過程,連德國、奧地利、荷蘭、丹麥這些以規(guī)范化的職業(yè)培訓體系聞名的國家也不例外。因此,企業(yè)如何提供對特定產品、軟件系統(tǒng)、技術流程、銷售技能和客戶互動技能的入職培訓和繼續(xù)發(fā)展顯得尤為關鍵。
新錄用的員工通常接受15天或大約3周的入職培訓(見圖4),這個數據在各國間基本一致。新員工在入職培訓之后需要在崗位直接工作三個月左右才能達到熟練水平,各國的具體調查表明這個數據在不同國家之間差異很大。在協(xié)調型市場經濟國家中新員工需要8周變?yōu)槭炀毠?,在自由市場經濟中?6周,在新興工業(yè)中是12周。這一數據差異體現了下面幾個特點:新雇用員工的正式教育水平不同;產品、服務或技術系統(tǒng)的復雜化程度不同;對服務質量的管理策略不同;管理層對什么是熟練或完全勝任的標準不同。在入職培訓之外,雇員們還需要持續(xù)的在職培訓以保持熟練和全面工作效率,持續(xù)培訓也需要提供在產品和流程更新方面。在典型呼叫中心中,有經驗的客服代表平均每年接受6天的培訓。
績效管理
績效管理在呼叫中心行業(yè)是個富有爭議的話題。一方面,呼叫中心的技術環(huán)境極大提高了服務流程的標準化和應對效率;另一方面,高重復度的密集勞動和情感服務的雙重壓力給呼叫中心員工帶來了巨大的職業(yè)倦怠感。許多對呼叫中心從業(yè)人員的研究表明,高度焦慮、壓抑、情緒耗竭和低工作滿意度往往和管理者過度強調數據指標和實時監(jiān)聽相關。下面我們主要關注工作自主度,績效監(jiān)督和團隊合作三個方面:
1、工作自主度
工作自主度指的是呼叫中心員工在完成工作任務時擁有的自我控制和選擇能力。調查中,呼叫中心經理們分享他們對呼叫中心員工在工作速度、工作方法和程序、休息和午餐時間、以及如何應對客戶要求這幾方面的自主度(1分代表“完全沒有”,5分代表“非常多”)。平均而言,經理們認為呼叫中心的工作總體上較少提供機會給員工根據具體情況和客戶要求自行判斷和處理問題(5分維度上打分為2.6分)。經理們的調查結果和我們對客服代表的調查結果非常一致,然而不同國家之間差異明顯。美國、英國和加拿大等自由市場經濟國家使用低自工作所占的比例達到51%,這一數據在協(xié)調型市場經濟國家中是30%(見圖5)。
2、績效監(jiān)控
技術環(huán)境提供了實時監(jiān)控呼叫中心員工工作效率數據的可能,因此績效監(jiān)督和基于個人的KPI考核在呼叫中心被廣泛應用。然而我們調查發(fā)現,經理們使用監(jiān)控 手段和結果數據的目的和方式存在很大差別。從監(jiān)控頻度看,典型呼叫中心以每兩周為基礎監(jiān)聽雇員的呼叫并提供績效反饋(見圖6),其中新興工業(yè)化國家的呼叫中心中監(jiān)督強度尤其大,績效監(jiān)督通常每周一次乃至更多。從監(jiān)控數據的使用看,有些企業(yè)通過工作表現數據挖掘員工的技能缺陷,從而發(fā)現培訓需要;還有一些企業(yè)直接把數據作為處罰員工的依據。我們在調查員工意見時發(fā)現,員工們抱怨缺少隱私,經常暴露于監(jiān)聽環(huán)境提高了工作時的壓力。此外,如果績效監(jiān)督和反饋過于頻繁,員工會認為管理者不信任他們從而產生負面情緒。呼叫中心的監(jiān)督系統(tǒng)在呼叫中心工作組織方面是個飽受爭議的話題。
3、團隊合作
呼叫中心的任務完成和工作環(huán)境客觀地突出了員工單獨和客戶交流的特點,因此,許多呼叫中心在強調獨立工作能力和重視個人績效考核的同時經常忽視了呼叫中心團隊精神的培養(yǎng)和工作氛圍的建設。許多國外優(yōu)秀呼叫中心的經驗表明,以高標準化、高度個人監(jiān)督、低工作自為代表的生產線管理模式難以滿足呼叫中心追求卓越服務和產品多樣化的要求。相反,呼叫中心的有效團隊使用能夠給員工帶來更大的凝聚力和激發(fā)力,能夠幫助企業(yè)實現更高的服務和銷售效率。問題解決小組和自我管理團隊是國外常見的有效團隊形式,我們的調查反映了他們在呼叫中心的使用范圍。
問題解決型團隊(也被稱為:質量圈小組)從八十年代起在制造業(yè)得到廣泛矚目和應用,近年在呼叫中心也得到更多的關注和試驗,成果令人滿意。問題解決小組一般會由3―12個員工組成,小組每周用幾小時來開碰頭會,討論如何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小組也會就如何改進工作程序和改善工作環(huán)境互相交換看法或建議。問題解決型團隊為員工提供了定期與主管見面的機會;也可以提供員工間學習、問題解決和績效改進。但是問題解決小組沒有實質管理權限,也就是說在不經得主管同意的情況下不能單方面改變工作流程。我們調查了有多少呼叫中心在使用問題解決小組,如果使用,有多少員工參與到問題小組當中。結果很有趣,我們發(fā)現問題解決小組使用非常廣泛,大約80%的呼叫中心正式使用。然而員工參與比例很低,說明這些團隊由少數員工組成討論特別問題,而不是由大多數員工參與的工作常規(guī)模式(見圖7)。
自我管理型團隊模式最早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的瑞典和英國。在美國,金佰利、寶潔、通用等有前瞻意識的公司在20世紀70―80年代開始采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問題解決小組不同,自我管理團隊授予員工更大的自主度責任范圍包括控制工作節(jié)奏、決定工作任務的分配、安排工間休息和輪修安排。這樣的團隊可以承擔部分班組長的職能,使得經理們可以用更少行政資源管理更大的一線工作群體。我們的調查結果表示呼叫中心很少采用自我管理團隊。除了兩個國家以外,每一個國家都報告了其60%的呼叫中心都幾乎沒有或很少用這樣的團隊形式。然而,如果呼叫中心一旦使用自我管理團隊,大部分員工都會參與到這一過程中。因此,瑞典是這方面的領跑者,以其在自我導向工作小組中的實踐而著稱,有超過60%的呼叫中心都將大部分員工群體組織為團隊(見圖8)。南非也有很高的使用率,有46%都將大部分員工組織為這種團隊。
小結
篇9
【關鍵詞】 兩性霉素B;氟胞嘧啶;伏立康唑;艾滋?。恢袠猩窠浵到y(tǒng)新型隱球菌病
艾滋病是由于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導致的人體細胞免疫能力被破壞, 患者由于嚴重免疫缺陷而易于并發(fā)各種機會性感染和腫瘤。近年來, 感染HIV的人數在不斷的增加, 患者因機會性感染發(fā)生死亡的幾率也越來越大。盡管臨床上高效抗反轉錄病毒治療(HAART)和抗真菌藥物被廣泛應用, 中樞神經系統(tǒng)新型隱球菌病仍是我國艾滋病患者發(fā)病、就診和死亡的重要原因[1]。本研究針對本院感染科接收的艾滋病合并中樞神經系統(tǒng)新型隱球菌病患者給予兩性霉素B聯合氟胞嘧啶與伏立康唑進行治療, 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 現在將本次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感染科2012年1月~2014年1月間接收的24例艾滋病合并中樞神經系統(tǒng)新型隱球菌病患者作為觀察對象, 隨機將24例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2例, 患者中男14例, 女10例, 年齡24~58歲, 平均年齡(37.6±5.4)歲?;颊逪IV感染的原因主要為:3例為有償獻血感染, 1例患者由于輸血感染, 8例患者因異性性傳播, 12例患者為同性性傳播。24例患者均經過市疾控中心蛋白印跡法確證為HIV抗體陽性, AIDS患者診斷均符合2011年中華醫(yī)學會感染學分會艾滋病學組制訂的艾滋病診療指南[2]。中樞神經系統(tǒng)新型隱球菌病的診斷符合《傳染病學》(第8版)的診斷標準[3]。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感染原因及臨床表現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觀察組患者使用兩性霉素B、氟胞嘧啶與伏立康唑進行聯合治療, 兩性霉素B開始的使用劑量為0.02~0.1 mg/(kg?d), 然后根據患者的耐受程度逐漸增加劑量直到0.5 mg/(kg?d)。給藥方式為:第1天:1 mg;第2天:5 mg;第3天:10 mg;第4天:15 mg;第5天:20 mg;第6天:25 mg;第7天:30 mg。將兩性霉素B加入5%的葡萄糖注射液后給患者靜脈滴注。氟胞嘧啶的使用劑量為100 mg/(kg?d), 3~4次/d口服。伏立康唑的使用方法為:在治療的第1天給予患者負荷劑量, 12 h使用1次, 每次劑量為6 mg/kg給予患者靜脈滴注, 后面同樣每12小時給藥1次, 每次使用的劑量調整為4 mg/kg。治療2周之后, 停止使用伏立康唑, 繼續(xù)使用兩性霉素B和氟胞嘧啶進行治療, 兩者治療時間在8~12周以上, 兩性霉素B的總使用劑量為2~4 g。如果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并穩(wěn)定, 則使用氟康挫進行維持治療, 避免復發(fā)。對照組患者僅使用兩性霉素B聯合氟胞嘧啶進行治療, 使用的方法和劑量同觀察組。
1. 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 及患者在治療第2周、第8周、第12周的死亡情況, 并比較兩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情況。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數據使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 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P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死亡例數對比 觀察組患者和對照組患者在治療第2周、第4周及第8周的死亡例數上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的死亡率為25.00%, 對照組的死亡率為33.33%, 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詳細結果見表1。
2. 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情況對比 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83.33%, 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41.67%, 觀察組的治療效果好于對照組, 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2. 3 不良反應 在治療過程中觀察組有3例患者出現了貧血, 對照組2例患者出現貧血, 未見其他不良反應。
3 討論
中樞神經系統(tǒng)新型隱球菌病的臨床癥狀表現較為復雜, 治療的周期較長, 死亡率和后期的復發(fā)率較高。2000 年IDSA公布的隱球菌病治療指南中推薦兩性霉素B聯合氟胞嘧啶作為中樞神經系統(tǒng)新型隱球菌病初始治療的首選方案[4], 在治療的后期使用氟康唑鞏固治療。但是兩性霉素B透過血腦屏障的能力差, 靜脈用量大[5], 患者容易在治療過程中發(fā)生不良反應, 患者的耐受度較低, 導致治療效果一般, 而且兩性霉素B對患者肝腎功能要求也較高, 所以其使用的范圍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伏立康唑是第二代三唑類抗真菌藥物, 具有抗真菌譜廣、生物利用度高、安全等特點[6], 對于真菌有較強的抑制力, 即使是耐藥性真菌也有很強的作用, 且能夠有效的穿透血腦屏障, 快速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tǒng), 能夠及時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本研究結果顯示, 兩性霉素B聯合氟胞嘧啶與伏立康唑治療艾滋病合并中樞神經系統(tǒng)新型隱球菌病的臨床效果好于僅用兩性霉素B聯合氟胞嘧啶的治療效果, 在治療過程中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也與后者類似, 治療安全可靠。
綜上所述, 兩性霉素B聯合氟胞嘧啶與伏立康唑治療艾滋病合并中樞神經系統(tǒng)新型隱球菌病的臨床治療效果值得肯定, 患者在治療中雖有輕微的不良反應但是不影響治療效果, 由于本研究觀察的患者較少, 所以有必要對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做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Shen YZ, Qi TK, Ma JX, et al.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 among inpatients with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t a Chinese university hosp ital . Mycoses, 2007, 50(6): 475-480.
[2] 中華醫(y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艾滋病學組.艾滋病診療指南(2011版). 中華臨床感染病雜志, 2011, 4(6):321-330.
[3] 李蘭娟, 任紅.傳染病學.第8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13:233-240.
[4] Saag MS, Graybill RJ, Larsen RA, et al.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cryptococcal diseas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Clin Infect Dis, 2000, 30(4): 710-718.
[5] 張震, 尹澤黎, 劉育進.伏立康唑聯合兩性霉素B治療隱球菌性腦膜炎的臨床觀察.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 2010, 26(11):1649-1650.
篇10
關鍵詞:傳統(tǒng)節(jié)日 教育資源 德育活動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4-0224-01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教育者意識到傳統(tǒng)節(jié)日是一種重要的教育資源。與傳統(tǒng)節(jié)日相關的各種教育活動應運而生,如清明網上祭英烈,重陽節(jié)向身邊的老人送祝福等。然而這些活動卻呈現形式化、低效化、樣板化等趨勢。究其原因,無外乎以下幾種。
1 活動低效的原因
1.1 為了活動而活動
創(chuàng)建文明城市或文明學校,或是其他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有關的檢查,都會涉及傳統(tǒng)節(jié)日教育這個領域。于是,同傳統(tǒng)節(jié)日相關的德育活動很多時候都淪為迎檢的規(guī)定性動作。節(jié)日小報,征文繪畫,演講比賽,故事會等活動看似精彩紛呈,可是目的卻不是為了通過傳統(tǒng)節(jié)日這個載體,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而是為了照幾張照片,寫一份總結。目標出現偏差,效果就會很差。長此以往,教師、學生一遇到傳統(tǒng)節(jié)日就感覺“亞歷山大”,苦不堪言。
1.2 傳統(tǒng)節(jié)日教育氛圍的缺失
很多有識之士感慨,當下的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靜悄悄,反倒是一些洋節(jié)日很熱鬧。圣誕節(jié),萬圣節(jié)之類的節(jié)日,鋪天蓋地都是媒體或商家的宣傳。近年來“光棍節(jié)”之類的節(jié)日也紛至沓來。而清明、端午、中秋節(jié),媒體關注的往往是高速免費,景區(qū)擁擠之類的話題。傳統(tǒng)節(jié)日僅憑學校深挖其德育價值,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1.3 樣板化的活動,無法吸引學生主動參與
一到節(jié)日就辦小報,搜集相關的節(jié)日資料。活動不考慮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和個體差異等因素,往往是一些樣板化的活動。通過調查發(fā)現,低年級學生參加傳統(tǒng)節(jié)日活動的興趣要遠高于高年級學生。
如今的教育現狀是,傳統(tǒng)節(jié)日教育越來越“受寵”,可相關的德育活動卻收效不明顯。究其原因,就是這些活動脫離學生的實際情況,不以學生為中心,是一些“假冒偽劣”德育活動。給予上面的思考,筆者所在學校在挖掘傳統(tǒng)節(jié)日教育資源,開展德育活動時,努力使活動豐富起來,同時代接軌,同學生的學情接軌,收到了較好的活動效果,并總結出學校挖掘傳統(tǒng)節(jié)日教育資源的幾種有效途徑。
2 挖掘傳統(tǒng)節(jié)日教育資源的有效途徑
2.1 整合資源,把傳統(tǒng)節(jié)日同其他教育資源結合起來
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教育資源確實值得我們去挖掘。但教育者要善于運用智慧,把挖掘到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資源同其他教育資源整合起來。豐富活動內涵,更新活動形式。
今年清明節(jié),一所小學的幾百名學生,開展了“清明遠足祭英烈,感家鄉(xiāng)之美”主題活動?;顒又?,學生從學校徒步幾公里到烈士陵園。輔導員精心設計行走路線,讓學生在途中能欣賞到家鄉(xiāng)的新美景、新變化。把愛家鄉(xiāng)和祭英烈融合在一起,不進行空洞的說教,讓學生用眼睛去看,用心的思考,今日的幸福生活同革命先烈的關系。學生在活動中,不僅受到了教育,還鍛煉了身體。在途中,師生在一起講故事,背詩句,唱歌曲,增進了師生間的情誼。這個活動,就是在挖掘清明節(jié)這一傳統(tǒng)節(jié)日資源的同時,整合熱愛家鄉(xiāng)、春游、師生互動等資源。活動自始至終,學生興趣高漲,收效顯著。
2.2 學生主體,立足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活動
新課程改革以來,學生主體已經成為教育者的共識。因此,在開展傳統(tǒng)節(jié)日類主題活動時,也必須充分體現這一點,立足學生實際情況,開展活動。
學校在端午節(jié)期間,充分挖掘端午節(jié)的教育資源,結合端午節(jié)的特點和內涵,列出了端午節(jié)開展的活動清單。如:“粽葉飄香”包粽子比賽、觀看龍舟比賽、端午歌謠傳唱、織香袋等。不過有一點不同于以往,就是這些活動如同超市中的商品,是供學生自主選擇。學生可以自行選擇清單中的某項活動,也可以開展清單中沒有的活動。端午節(jié)期間,學校的端午節(jié)活動精彩紛呈,學生們根據自己的情況開展活動。有的同學在家包好粽子,送到社會福利院;有的同學上網查閱資料,在班級進行科普講座,從科學角度分析懸艾草、掛菖蒲、佩香囊、飲雄黃酒等端午傳統(tǒng)習俗;有的同學在班級誦讀屈原的作品,分享自己的感受?;顒有问街?,效果之好,超出了輔導老師的預料。學生在參與自主活動時,體會到端午節(jié)蘊涵的意義,激發(fā)了愛國愛鄉(xiāng)情懷。
2.3 家校合作,讓更多的人成為教育者
上文列舉挖掘傳統(tǒng)節(jié)日教育資源的困惑時,有一條是傳統(tǒng)節(jié)日教育氛圍的缺失。作為一名教師,我們很難去改變社會大環(huán)境,但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改善學生家庭教育的小環(huán)境。要想改善家庭傳統(tǒng)節(jié)日教育的氛圍,就需要家校合作,讓家長成為學校教育的同盟軍。在開展傳統(tǒng)節(jié)日類主題活動中,家長的教育作用要遠遠大于老師。
中秋節(jié)是闔家團圓的節(jié)日。在中秋節(jié)時,某班就通過班級家長委員會,給家長布置了一個“作業(yè)”:和孩子一起吃月餅、賞月亮、話家常。也可以講講關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給學生一些有關月亮、中秋的古詩。在這個家校合作的中秋活動中,學生了解了中秋節(jié)的文化內涵,增進了和家長的親子關系。這樣就把挖掘中秋節(jié)教育資源的任務落到了實處。
文化內涵深厚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對于教育者來說,確實是寶貴的教育資源。教育者一定不能為了活動而活動,一定要立足于學生的發(fā)展,整合多種教育資源,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覺主動性,充分依靠家長,只有這樣,傳統(tǒng)節(jié)日才能成為好的教育資源,為教育所用。
⒖嘉南祝
熱門標簽
中秋國慶 中秋茶話會 中秋節(jié)領導講話 中秋節(jié) 中秋節(jié)演講致辭 中秋佳節(jié) 中秋節(jié)慰問信 中秋文藝晚會 中秋晚會節(jié)目 中秋節(jié)和國慶節(jié) 學校共青團 學校工會 學校工作報告 學校工作方案
相關文章
精品范文
9中秋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