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愛中學范文
時間:2023-03-18 02:30:2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仁愛中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教材對教師自身的英語語言水平,尤其是口語水平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對學生的學習方式和興趣也要求較高。鑒于此,我認為:首先從七年級開始,就要注重讓學生能體驗到學習的興趣和成功感。其次要加強師生情感溝通及對學生的心理疏導。教師應主動與他們交朋友,在思想上正確啟發(fā),激勵他們克服困難,持之以恒地堅持學習,疏導他們消除心理障礙。讓他們樂于配合、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教學盡量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符合他們實際的認知能力。另外,以學生為活動中心的課堂是以學生為主體這一原則的具體體現(xiàn)。從課堂的組織形式到課堂中的角色,學生都應成為核心,教學課堂要采取多種模式,隨學生活動方式的變化而變化。經(jīng)過幾年的教學實踐及反思,我認為應該特別注重以下幾點:
一、過好英語入門的字母、音標、單詞關
利用張思中教學法進行入門集中識詞教學。在入門階段,一定要強化字母、音素與音標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偟膩碚f,在短期內(nèi)使學生形成從單詞到發(fā)音的自動化反應,能根據(jù)音標拼讀一部分的單詞是極其重要的。首先學習了26字母中涉及到的音標,因為有漢語拼音的基礎,所以學生學得比較容易;然后利用音標把有相同發(fā)音的字母放在一起學習。一節(jié)課學習了15個字母,第二節(jié)課的檢查結果表明,學生大部分掌握了字母的音、形。采用同樣的方法,第二節(jié)課就學完了字母,第三節(jié)課再按照字母順序復習掌握26個字母及涉及到的音素。絕大多數(shù)學生能夠按照發(fā)音規(guī)律背誦字母表,并且學得很輕松,并沒有產(chǎn)生任何學習負擔。接著,以字母為踏板,音標為導向,對七年級上冊的單詞按發(fā)音規(guī)則進行分類教學,使學生逐步掌握發(fā)音規(guī)律,根據(jù)音標會拼讀單詞。要求學生掌握單詞的音、形、義,能正確讀出單詞,說出意思即可,不要求默寫。因此,學生學習并不感到困難。在理解、掌握單詞的前提下,對話只要求會讀,理解意思,并且鼓勵學生上臺進行兩兩對話交流,學生非常樂于接受。通過這樣的安排,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初步集中學習了本學期的大部分單詞和對話內(nèi)容。
二、凸現(xiàn)課堂對話教學,努力創(chuàng)設語言交際實踐的氛圍
仁愛版教材 每個單元都有pair work, group work 和charts。同桌之間、小組之間互相交談、互相討論、互相切磋,實現(xiàn)生生互動是新課標課堂最基本的活動。每一個單元的Topic話題,重點突出,任務明顯。該單元的語言知識和學習活動都是圍繞它進行的。因此,教師在備課時應全面考慮,研究本話題的知識框架,理清知識脈絡。安排好課時教學順序,每一課時的任務,通過怎樣的課堂語言實踐活動來達到該目標。教師應靈活處理教材,不拘泥于教材安排的順序和內(nèi)容,大膽調(diào)整、取舍、增刪。服務于課堂交際教學的需要,適合學生的實際水平。在平時的課堂上教師還應注意用教具、簡筆畫、掛圖多媒體設備等創(chuàng)設語言交際環(huán)境,讓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對話。
三、依綱靠本,加強“聽”與“寫”的訓練
仁愛英語每個Section都有聽力訓練,內(nèi)容緊扣本單元話題,使得聽說有機結合,相得益彰。學生在聽懂并完成課本要求外,教師還可繼續(xù)利用這一資源,如跟讀、模仿語音;替代磁帶中角色問或答即復述;聽寫等。復述就是要把聽的東西“倒出來”,說得再明確一點,就是要“背出來”。而對于較難的聽力內(nèi)容,教師事先應稍做介紹,或以填空形式提供書面材料,降低難度,提高聽的效果。必要時應提供聽力原文,讓學生聽讀結合。
四、適當?shù)恼Z法集中教學,補充閱讀材料幫助學生掃清語言理解障礙
仁愛版教材一些語法知識體現(xiàn)不出系統(tǒng)性。這不可不謂這套教材的不足之處。如八(上)Unit 3、Unit 4就出現(xiàn)形容詞比較級,學生頗為費解。有鑒于此,適當?shù)恼Z法集中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如針對“一般過去時”這一時態(tài),在七年級下冊Unit7教學時應對規(guī)則動詞的過去式構成及“ed”的發(fā)音做全面的歸納講解并配以一定量的口筆頭練習。而對于不規(guī)則動詞的過去式表則應提供給學生記背。
五、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檢查手段如聽寫背誦等要常抓不懈
由于農(nóng)村學生學習相對被動,因此布置一定量的任務作業(yè)是鞏固學習內(nèi)容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聽寫也許就是最好的“殺手锏”。筆者要求學生在課后的當天就要及時復習,第二天馬上要聽寫。同時老師要清楚交代好聽寫的內(nèi)容,比如是某一個Section 的單詞和對話。教師大力強調(diào)同學們一定要去背誦復習。聽寫有專門的本子,聽寫要單詞、短語、句子并存,以上節(jié)課知識語言點為主,適當輔以中文,完成后要及時批改,以圈點出錯誤為主,讓學生自行更正,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貴在常抓不懈。另一點就是抽查學生背誦教材的重要句型、對話、短文。英語成績很多時候是老師不辭辛苦抓出來的。在要求學生做到的同時,老師不妨身體力行,比如示范背誦,且力求背得語音語調(diào)準確、流暢、繪聲繪色。學生聽后面露羨慕,都有一種躍躍欲試的神情。至少保證學生每天半小時朗讀,主要是充分高效利用早讀時間。對做得好的或有進步的同學在全班大力表揚。筆者認為對學生施加適度學習的壓力并不悖于新課程標準的理念。
六、拓展課程資源,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
篇2
【關鍵詞】 任務型教學 任務創(chuàng)新 小組合作
本人從事初中英語教學多年,經(jīng)歷了英語教材的更換與改版,直到接觸“仁愛英語”教材,與以往其他教材相比較,我認為有與眾不同的特點。采用任務型教學模式,效能高?,F(xiàn)將膚淺的教學體會與大家交流,拋磚引玉的方式求教,懇請相關行家賜教。
1. 創(chuàng)設情景,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創(chuàng)設情景,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是開展任務型教學的前提。我所任教的農(nóng)村中學,學生普遍英語成績較差,部分學生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特別重要。個人認為首先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從主觀上引導學生思考,明白自己要學什么。和諧的師生關系最能產(chǎn)生積極學習效果。因此,教師要積極主動的走進學生,鼓勵學生發(fā)表個人的意見,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教師要能和學生做朋友,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能不時帶給學生新鮮感。學生對教師有好感,有興趣。必然會對教師所教的學科感興趣。只有這樣學生才會積極主動地配合教師,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學習。我們的課堂教學才會充滿活力。如:仁愛版九年級上冊Unit 1 Topic 1 Section A 是有關介紹自己的暑期經(jīng)歷,我要求人人開口,人人參與。這個任務學生們非常喜歡,因為每個學生都有豐富的暑期活動,人人都會覺得有話可說。我對學生各種各樣的答案都給予肯定和鼓勵,如:“You are very clever!”, “Well done!”, “You did a very good job.”消除學生的緊張感,體驗到參與的樂趣,這樣自由、和諧的學習氛圍為學生提供了創(chuàng)新的環(huán)境。
2. 加強小組合作,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開展任務型教學的關鍵是小組合作,也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合作學習由不同層次,不同水平的學生組成,學生在小組學習活動中為了完成共同的學習任務,要加強學習合作,人人參與。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根據(jù)教學任務參與討論和交流,做到全員參與。優(yōu)生得到提高,中等生得到鍛煉,學困生得到幫助,小組之間的互助作用得到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合作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能得到培養(yǎng)。小組合作將學生個人競爭轉(zhuǎn)化成小組競爭,有助于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yǎng)和競爭意識提高。在日常英語課堂教學中,讓學生的聽、說、讀、寫同時得到訓練,,發(fā)揮每一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例如,在仁愛英語九年級《Unit 2 Save the Earth》 第一話題的教學中,主題是是關于環(huán)境污染的問題,為了更深刻地了解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環(huán)境污染問題,我在上課前,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開展社會調(diào)查,了解發(fā)生在身邊的污染問題 。全班分為5個小組,每組負責調(diào)查自己所在村的污染問題,寫成完整的調(diào)查報告在班上匯報。在我分配任務后,學生反應熱烈,躍躍欲試,積極性非常高,等到正式上課時,學生很快地進入了狀態(tài),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暢所欲言,課堂效果出奇的好,學生都感覺很有收獲,很受教育,紛紛表示要從我做起,愛護環(huán)境。這次活動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團隊精神,培養(yǎng)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種小組合作活動,能發(fā)揮其優(yōu)勢,相互激勵,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
3. 注重學生差異,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生活課堂任務
課堂任務的設計應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教師在設計教學任務時一定要調(diào)查、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活動,利用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資源,讓學生在貼近生活的交際活動中,通過完成貼近實際生活的任務來來達到我們練習語言,掌握語言的目的。這樣的學習才會有效果。
教師在九年級教學階段,應密切關注學生的兩極分化情況,關注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在組織課堂教學時,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不同的學習任務,在學習任務的安排中要運用鼓勵機制,吸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努力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4. 面向全體,全員參與,感受成功
我們要用心了解每一個學生,樂意與學生交朋友,了解學生所想,真正走進學生的生活。設計的活動應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有熟悉的感覺,設計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不同程度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讓每個人都能有事可做,有效的英語課堂教學,應做到學生全員、全程有效參與。讓全體學生參加教學活動,使每個學生都能享受成功的樂趣。課堂教學不是教師的個人表演,學生的參與是激發(fā)其思維的基本前提,個人認為衡量任務型教學的成敗關鍵在于學生的參與度,學生的參與度越高,說明活動設計的越成功。
總之,任務型教學要以新課程標準為依據(jù),教師明確教學目的,學生明確學習任務。確立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以人為本。加強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真正讓我們的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這樣才能保證英語課堂的有效性,充分體現(xiàn)課程改革的特征。
篇3
[關鍵詞]認知;人際交往;障礙;調(diào)適
[作者簡介]楊南,廣西工學院信息與計算科學系講師,廣西柳州545006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2728(2007)06-0204-03
人際交往能力是衡量一個現(xiàn)代人能否適應開放社會的標準之一。不善交往、缺乏交往能力就有可能人為地在自己與社會、自己與家庭之間筑起一道屏障。在校大學生生活在一個較為單純的環(huán)境中,據(jù)一項調(diào)查顯示:48.06%的大學生人際敏感,存在不同程度的人際關系障礙。近年來,在校大學生患有人際交往心理障礙的人數(shù)增多,有的甚至因為人際關系不和而導致輕生。大學生在人際交往心理方面表現(xiàn)出的無奈和消極情緒嚴重地影響了正常的人際交往和健康心理的形成。
一、問題分析
認知是感知交往對象的行為,推知其心理狀態(tài),而后采取相應的交往方式的心理認識過程。非理性認知支配交往行為會嚴重地干擾人際交往的順利進行。許多學生認為,人際交往中激化的矛盾不是因為自己而是因為對方不理解或其他原因。有這種心理認知的學生在交往中總是喜歡用自己的想法來衡量他人,別人做的和說的稍不符合自己的意思,就認為無法交往下去。這些障礙主要表現(xiàn)為:
(一)關注自我有余。關注他人不足
自我關注的實質(zhì)是想受人關注,獲得他人的尊重和關心,這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也是人際交往的功能之一。但是當自我關注這種原本是非常自然的需要變得過度時,就容易產(chǎn)生人際關系問題。一些大學生在人際交往過程中過分關注自我,在交往中過多地考慮自己的需要,過分注重自己在人際關系中的地位,而忽視了他人的需要、他人的存在,變成了自我中心者,矛盾和沖突就不可避免地產(chǎn)生。自我中心是自我關注的必然結果,而在人際交往中,越是以自我為中心,越是想要別人成為滿足自己的工具,其結果越會適得其反?,F(xiàn)在獨生子女大學生的比例較高,相當一些人難以很好地適應集體生活,難以協(xié)調(diào)人際關系,長期的以自我為中心是一個主要原因。有些大學生過分注重人際交往中自我的需要和形象;有的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不被重視,不能成為人們關注的對象,變得自卑;有一些大學生因為過分關注自己在人際交往中的行為表現(xiàn),對自己的交往行為過分挑剔和敏感,使自己在人際交往中不能表現(xiàn)自如,總覺得自己生活在眾目睽睽之下,旁人隨時都在關注自己的一舉一動,于是變得十分緊張、不自在。這些人原本自我關注欲望很強,由于自信心不足、自卑或人際交往的挫折,變得害怕被他人關注,難以與人正常交往。
(二)極度追求完美。難容不足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比欢?,現(xiàn)實中卻有不少大學生在用完美的尺度衡量交往中的自我和他人,從而總是使自己在人際交往中處于一種尷尬、被動甚至孤立的境地。過分追求完美的認知表現(xiàn)在對自我的評價上,就是不少大學生不能接受自己的不足。一些大學生或因外貌、身材、家庭、專業(yè)等不如別人而感到自卑;或因自己的某些能力和知識稍有欠缺而不敢與人交往;并因此貶低自我價值,在人際交往中變得萎萎縮縮或敏感多疑。筆者在對廣西工學院24名在校大學生的訪談中,80%的同學有過因為一次考試失敗,或當眾說錯了一句話,就以為別人瞧不起自己的感受。自我的不完美使部分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躊躇不前,不敢嘗試,陷入一種假想的失敗困境之中。
過分追求完美還表現(xiàn)在對他人的認知態(tài)度上。在訪談中,當讓24位同學寫出最不喜歡交往的一位同學的缺點和優(yōu)點時,所有的同學都列舉出至少三個缺點,只有1個同學寫出了一個優(yōu)點,其他23位同學沒有看到對方的優(yōu)點。從這個調(diào)查數(shù)據(jù)上可以看出在校大學生對交往對象既挑剔又缺少寬容和理解。他們或者因?qū)Ψ降哪承┤秉c而不愿與其交往,或者因?qū)Ψ降哪承┯^點與自己不和而產(chǎn)生排斥心理。即使是很好的朋友,當對方的某一點失誤不令人滿意時,要么上綱上線,全盤否定,認為對方一無是處,不值得交往;要么一味地責備他人,乃至產(chǎn)生敵意和憤怒等情緒,彼此之間變得冷漠疏遠,關系僵化,人際交往中斷。
(三)過分關注理想,忽視現(xiàn)實
理想化色彩較濃是青年所共有的心理特征,而在大學生身上表現(xiàn)得更為突出。大學生理想化的人際交往認知主要表現(xiàn)為對人際交往的期望值較高和用理想化的尺度來衡量現(xiàn)實。許多同學將心目中的大學校園描繪成一方凈土、一方樂園,他們對大學生活的理想化的憧憬包括了大學里和諧、溫馨的人際關系。他們賦予大學人際關系以理想、完美的色彩,這使得他們對校園里人際關系的復雜性和多樣性缺乏足夠的心理準備。一接觸到大學人際交往中的矛盾或不足,就感到與自己的理想相去甚遠,產(chǎn)生了失望與不滿的情緒。把本屬于正常的矛盾視為異常,把自己交際能力的不足、處世的單純所帶來的人際不適也歸因于人際關系的復雜,現(xiàn)實與理想的沖突積壓在心里,導致心理障礙的出現(xiàn)。其次,過分理想化的認知,也把復雜的人際關系簡單化了,“應該怎樣”或“不應該怎樣”成了衡量人際關系的標準。在人際交往順利的時候,認為人與人之間充滿溫情,周圍都是好人,大學里的人際關系很美好。而一旦在人際交往中受到挫折,就把周圍的人都看成了壞人,覺得人與人之間關系險惡,爾虞我詐,不可信任,這不僅影響了大學生在校期間的正常人際關系,而且若形成一種不良的心理定式后,還會影響正常的人際關系的確立。
二、障礙調(diào)適
成功的人際交往是建立在正確的人際認知的基礎上的,這種認知既包括對他人的認知,也包括對自我的認知。大學生認知偏差的調(diào)適主要包括這兩個方面。
(一)大學生人際認知偏差的調(diào)適
對其他人的認知應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由外表到內(nèi)心的認識規(guī)律,通過聽其言、觀其行、察其色等綜合判斷手段來推測和判斷他人的內(nèi)心狀態(tài)。正確認知他人應做到以下幾點:
1.綜合地評價人。一個人的語言通常反映了這個人的內(nèi)心,但有時人會掩飾自己的內(nèi)心,他所說的話不直接表露他內(nèi)心所想。這就需要聽者善于聽“弦外音”,真正聽明白對方的意圖,不要被對方“花言巧語”所蒙蔽。人的內(nèi)心活動是可以通過行為表現(xiàn)出來的。一個人的內(nèi)心控制力再強,其行為也總會有所反映,因此我們評價一個人應當綜合他的一貫行為表現(xiàn),不應當僅憑一兩件事或最初、最近的表現(xiàn)來判斷人。
2.發(fā)展地看人。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一個人處在這個不斷運動變化的社會中也是會變化的,所以我們應當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人,而
不應當總是利用我們頭腦中舊的思維定式來評價人。對于熟悉的人,我們要善于觀察他的細微變化,不斷改變交往的方式。比如,有位女大學生因為從小嬌生慣養(yǎng)形成了自私的毛病,做事只考慮自己,從不考慮別人。當她感覺大家都在疏遠她時,便覺得非常孤獨和自卑。慢慢地,她在試圖改變自己。如果這時我們發(fā)現(xiàn)了她的一些細微變化,友好地和她接近,就會改掉她的壞毛病,建立友誼;相反,如果我們?nèi)匀挥谩坝猩坨R”看人,就會將她良好的愿望扼殺于萌芽狀態(tài)。
3.客觀地評價人。俗話說:“蘿卜青菜各有所愛。”每個人都喜歡憑自己的喜好與人交往。在交往中也會不自覺地將個人的愛好強加于他人。這就造成了我們在認知他人時會帶有某些主觀的成分:我們喜歡的人什么都好,不喜歡的人就什么都不好??墒窃趯嶋H生活、工作中,我們遇到的人并不一定都是我們喜歡的人,如果我們不能從他人的實際特點和具體情況出發(fā)去認知他人,對其有一個客觀的評價,確定比較合適的交往方式,而是僅憑個人的喜好去與人交往,勢必造成一定的交往障礙,無形中縮小了交際的范圍。
(二)大學生自我認知的調(diào)適
大學生的認知偏差主要是對自己缺乏正確的認識。大學生要想在人際交往中避免自我認知偏差,就必須打破自我封閉,拓寬生活范圍,增加生活閱歷,拓展交往空間,憑借各種正確的參考系,全方位、多角度地認識自我。
1.正確認識自我。對于心理和生理正在走向成熟的當代大學生來說,“自我”更是他們積極關注的問題。對人生觀、價值觀的取向以及在社會中的自我實現(xiàn)都使大學生們更加強烈地意識到自我,原來那種對外界的注意和關心逐漸轉(zhuǎn)向了對自身內(nèi)在世界的關注。客觀、全面地認識自我能使大學生將“現(xiàn)實我”與“理想我”進行合理的統(tǒng)一。
第一,自我比較。將自己的現(xiàn)在與自己的過去相比。人們在自我認知時,往往把自己的今天與昨天放在同一尺度面前進行比較,從中發(fā)現(xiàn)自己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抑或是原地不動。這種縱向比較的方法,是認識和評價自我的一種簡易的方法,它可以使人們看到自己成長以及在成長道路上還存在的弱點和缺點,從而在人際交往中正視這些不足,更好地處理各種關系。
第二,社會比較。自我認知不僅僅限于自己同自己的縱向比較,而更多采用的是自己與他人的橫向比較。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費斯汀格把這種比較稱之為“社會比較過程”。社會比較通過以下幾種方式來進行。一是通過分析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來認識自我。值得注意的是,他人評價這面鏡子,并不是指某一個人的某一次評價,主要是指對自己有影響的、關系較為密切的人對自己的某些經(jīng)常的穩(wěn)定的評價,這才是自我認知的基礎。二是通過社會上和自己地位、條件相類似的人的比較來認識自己。許多研究發(fā)現(xiàn),人們與相比較的對象相似性越高,就越容易在比較中獲得對自我的正確認識和評價。大學生作為一個群體,在知識水平、道德品質(zhì)、能力等方面具有很多相似性,因此會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比較容易正確地評價自我。但是,我們不僅要引導大學生與自己情況差不多的人相比,更要激勵他們與周圍的強者相比。在比較中認清自己的優(yōu)勢和劣勢,長處和短處,達到取長補短、縮小差距的目的。
2.塑造完美自我。正確認識自我只是健康人生的基礎,完美的自我才是理想境界。塑造完美自我可通過如下途徑:
第一,積極悅納自我。悅納自我首先要無條件地接受自己的一切,優(yōu)點和缺點,好的和壞的,成功的和失敗的;其次要喜歡自己,肯定自己的價值。實事求是地承認自身的價值,能夠維護自己的自尊心,充分調(diào)動積極因素,發(fā)揮自己的潛能。
篇4
關鍵詞:高中;數(shù)學概念;認知障礙
高中數(shù)學學習中針對“數(shù)困生”學習效率的提升,要從多方面考慮并采用積極措施加以應對,加強這一層面的理論研究就有著實質(zhì)性意義。
一、高中“數(shù)困生”數(shù)學概念認知障礙成因分析
通過對高中“數(shù)困生”數(shù)學概念認知障礙成因的分析能夠發(fā)現(xiàn),其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的認知策略不佳造成了“數(shù)困生”認知障礙。另外,原有認知結構不佳以及數(shù)學語言知識的缺乏等也是造成“數(shù)困生”數(shù)學概念認知障礙的成因,抽象概括能力低下也使得“數(shù)困生”的數(shù)學概念認知存在著不足。
二、高中“數(shù)困生”數(shù)學概念認知優(yōu)化策略
加強高中“數(shù)困生”數(shù)學概念認知能力的提升,要從多方面進行策略的實施,最為基礎的就是要克服“數(shù)困生”的語言障礙,可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式加強數(shù)學語言訓練,在這一形式下就能使“數(shù)困生”在數(shù)學語言下對他們的思想以及解釋猜想進行交流,并有助于“數(shù)困生”數(shù)學語言運用意識的培養(yǎng)。還可通過對變式教學的實際應用,將概念的本質(zhì)屬性進行突出,然后引導“數(shù)困生”準確理解數(shù)學概念。例如,在概念的引入過程中,在“數(shù)困生”對這一抽象的概念有所了解后,在此基礎上加強對概念的分析等,這樣就能夠使“數(shù)困生”進一步理解概念的屬性。
加強高中學生對數(shù)學概念認知能力的提升,還要講清概念以及其中的關鍵詞語和符號,要多采用直觀的圖形以及實物等對概念性的數(shù)學內(nèi)容加以闡述。要通過形象化的語言對“數(shù)困生”的數(shù)學表象進行豐富化,通過概念對每個字句所隱含的數(shù)學意義加以解釋。然后要能夠滲透集合以及邏輯思想,弄清對象間的關系,將“數(shù)困生”的運算能力得以提升,對其語言文字的修養(yǎng)水平進行
篇5
關鍵詞:中職學生;艾滋??;調(diào)查
中圖分類號:R19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1-7585(2016)11-1526-02
近年來,隨著艾滋病在世界范圍內(nèi)的肆虐,我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數(shù)呈快速增長態(tài)勢。截至2013年9月30日,全國共報告現(xiàn)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約43.4萬例,其中2013年1-9月新發(fā)現(xiàn)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約7.0萬例。甘肅省青壯年是主要受感染人群,15~49歲年齡段占88.9%,中職學生正處此年齡段。當前,高校擴招使得普通高中擴招,導致中等職業(yè)招生生源綜合素質(zhì)明顯下降,并且由于無升學壓力等因素,使得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普遍存在成績、素質(zhì)較差、信心不足、精神空虛、價值觀偏向模糊、自我意識不夠健全等特點,是青少年學生中的特殊群體,而且這些學生實習和就業(yè)大部分將進入沿海經(jīng)濟發(fā)達城市。因此,加強中等職業(yè)學生艾滋病健康教育顯得尤為迫切。筆者對我市某中等職業(yè)學校三年級學生進行艾滋病認知狀況調(diào)查,為有效開展中職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據(jù)。
1對象與方法
1.1調(diào)查對象
從我市某中職學校即將實習的三年級學生中隨機選取200名,其中男生128名,女生72名。數(shù)控技術專業(yè)43名,電子電器專業(yè)40名,機械加工專業(yè)40名,建筑工程施工專業(yè)32名,旅游專業(yè)25名,酒店服務專業(yè)20名。1.2方法檢索和查閱國內(nèi)外文獻,自行設計調(diào)查問卷。問卷內(nèi)容包括三部分:(1)艾滋病相關知識知曉情況,分艾滋病基本知識、傳播和非傳播途徑、預防三部分;(2)對待艾滋病相關態(tài)度和行為問卷,采用單項選擇題的形式;(3)艾滋病知識獲取意愿及希望獲取途徑(采用多項選擇)。發(fā)放調(diào)查表200份,收回有效調(diào)查表197份,收回率為98.50%。數(shù)據(jù)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結果
2.1艾滋病相關知識知曉情況見表1。
2.2對待艾滋病的相關態(tài)度和行為
同意預防艾滋病是全社會的責任者83名(42.13%);會主動關注艾滋病相關信息者52名(26.40%);感覺艾滋病離自己并不遙遠,危險就在身邊者47名(23.86%);同意艾滋病威脅著每一個人和每一個家庭者39名(19.80%);對艾滋病恐懼者153名(77.66%)。若您的朋友感染了艾滋病,您的態(tài)度:同情99名(50.25%)、鄙視18名(9.14%)、躲避80名(40.61%);能與艾滋病患者一起學習和工作者76名(38.58%)。
2.3艾滋病知識獲取意愿及希望獲取途徑
本次調(diào)查顯示,97%的中職學生有獲取艾滋病相關知識的意愿。希望獲取途徑前四位為:學校教育為82.23%、手機網(wǎng)絡為79.19%、講座為74.11%、計算機網(wǎng)絡為71.07%。
3討論
3.1加強宣傳教育,提升中職學生艾滋病認知水平
中職學生對艾滋病相關知識知曉調(diào)查中,艾滋病基本知識問答正答率均在85%以上。尤其是艾滋病的概念,正答率為94.92%。對艾滋病的三大傳播途徑正答率均在90%以上,可見近年來加強和擴大宣傳教育,尤其是中職生開設《中職生安全教育》課程,取得的成績是肯定的。學生對艾滋病非傳播途徑正答率在80%以下,尤其是有關艾滋病的預防問題正答率更低,5個問題中有4個問題正答率在40%以下,其中潔身自愛、遵守性道德是預防經(jīng)性途徑傳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這一問題,正答率僅為36.55%。由調(diào)查可見,中職學生對艾滋病的認知不全面。對艾滋病認知的不全面,很大程度影響學生對待艾滋病及艾滋病病人的態(tài)度。對待艾滋病的相關態(tài)度和行為調(diào)查中,對艾滋病恐懼者仍占77.66%;能與艾滋病患者一起學習和工作者僅為39.58%;朋友感染了艾滋病的態(tài)度:同情為50.25%、鄙視9.14%、躲避40.61%。對朋友患艾滋病同情占50.25%,更多的是青少年青春期對友誼的重視。調(diào)查可見中職學生對待艾滋病和艾滋病患者存在歧視。因此,今后對中職生需進一步開展全面系統(tǒng)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動。宣傳教育中,要注重艾滋病的非傳播途徑和預防控制等相關知識,采取多樣的宣傳形式和有效的教育方法,全面提高中職學生艾滋病的認知水平,從而使其樹立正確的信念和態(tài)度,能夠科學、積極、健康地對待艾滋病及艾滋病病人,消除盲目恐懼、歧視心理。
3.2加強引導,提高中職學生防艾意識
學生雖對艾滋病存在一定的恐懼感,但僅有少數(shù)學生具有艾滋病憂患意識。調(diào)查中感覺艾滋病離自己并不遙遠,危險就在身邊者占23.86%;同意艾滋病威脅著每一個人和每一個家庭者僅占19.80%。調(diào)查中對防艾具有積極性會主動關注艾滋病相關信息者僅占26.40%。在今后的艾滋病健康教育中,要加強對中職學生防艾態(tài)度及行為的引導,提高學生對艾滋病的關注度和防艾意識。
3.3加強校內(nèi)教育,提高艾滋病健康教育課的教學質(zhì)量
在學校開展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是預防和控制艾滋病在我國傳播與流行的重要措施[1],并且是學生希望獲取艾滋病知識的主要途徑。《中職生安全教育》第2版從生命教育的角度,增加了預防艾滋病的教學內(nèi)容。然而由于講授老師大多不是醫(yī)學專業(yè)老師,講授中偏重于基本知識和傳播途徑,而忽略非傳播途徑和預防;由于不從事艾滋病相關工作,講解中不能夠很好的與課外知識相銜接;授課中缺少典型案例,缺乏說服力和警示性。如此學生不能夠全面學習艾滋病,缺乏對艾滋病疫情和危害性的了解,防艾意識也就相對薄弱。為使學生對艾滋病能夠深入學習,增強防艾積極性。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1)《中職生安全教育》課程中預防艾滋病教學學時可單獨拿出,聘請校外專業(yè)人員或本校校醫(yī)院醫(yī)生進行較專業(yè)講解。(2)重視和支持本校從事《中職生安全教育》教學老師出外參加艾滋病防護的學習和培訓。(3)邀請本市艾滋病宣傳人員進校開展講座,將講座作為艾滋病健康教育的主要補充形式。(4)在深入宣傳艾滋病防治知識的同時,通過真實案例宣傳艾滋病流行給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帶來的損害,給家庭和個人帶來的不幸,倡導文明的生活方式,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習慣。(5)開展艾滋病相關知識競賽和征文比賽,以獎勵促使學生查閱大量課外資料,全面學習艾滋病相關知識和了解艾滋病疫情流行特點,從而提高防艾意識。
3.4利用手機網(wǎng)絡等新型媒體,開展艾滋病健康教育
智能手機在中職學生中已經(jīng)普遍使用,并且中職學生也是手機網(wǎng)絡的主力軍。因此在利用電視、廣播、報紙、期刊、宣傳欄等傳統(tǒng)媒體宣傳的同時,更要注重利用手機網(wǎng)絡、微博、微信等新型媒體。目前,經(jīng)性途徑傳播已成為我國主要的傳播途徑。開展艾滋病健康教育離不開性健康教育,通過微信、微博、QQ等通訊平臺,對中職學生敏感的問題進行深入的交流、探討和講解,幫助其掌握有關性知識和艾滋病的相關知識;并引導其樹立符合社會道德規(guī)范的性觀念;同時鼓勵學生增強自我保護能力,抵御不良行為和生活方式的影響,積極參與防治艾滋病的各項活動??傊?學校是開展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最好場所,校園預防艾滋病宣傳教育應以學校教育為中心[2]。通過持之以恒地開展以學校教育為主的艾滋病教育宣傳工作,提高中職學生群體的艾滋病認知水平,使其樹立正確的信念和態(tài)度,才有利于艾滋病的防治和社會的安定。
參考文獻
[1]莊麗麗,馬迎華,呂曉靜,等.高中生以生活技能為基礎的艾滋病教育效果評估〔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1,32(12):1429-1431.
篇6
體育教學工作是一項艱苦的、辛勞的勞動。這就要求體育教師有一種樂于奉獻、吃苦耐勞的精神,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對體育教學工作有高度的責任心和事業(yè)心,全力以赴地培養(yǎng)健康合格的社會人才。俗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體育工作對發(fā)展學生的體質(zhì)、使其健康的成長尤為重要。
教師要和學生建立一種合作互動的關系,要真誠、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教師要掌握各種教學手段和方法,獲取大量現(xiàn)代的體育信息和知識,了解學生的愛好和心理要求,這樣的課才能激發(fā)學生興趣,得到學生響應和產(chǎn)生共鳴。要努力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教學氣氛,以自己親切、和藹、愛意的語言給予激勵和幫助,使學生體驗到體育學習的進步、成功的快樂、與同學合作的愉悅,戰(zhàn)勝困難的信心。
對于學生來說,教師的愛就是一種美麗的語言,可以產(chǎn)生巨大的威懾力。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是建立融洽師生關系的根本保證,是做好體育教育工作的關鍵所在。比如,五(4)班的萬勁東(化名)同學就是因為肥胖,體育技能很不好,做技術動作時怕別人笑話,剛開始還和我鬧過別扭,后來我了解情況后,就給他開“小灶”,每次練習和考試我都留他一個人去練、去考,慢慢地他的自信心增強。在今年考試前我問他:“考試單個考嗎?”他說:“不用了,我能考。”最后不但在全班同學面前考了,而且還有進步。還有五(2)班的陸凡詡(化名)同學很調(diào)皮,很多同學都不帶他玩,他上課也不遵守紀律。我發(fā)現(xiàn)他很喜歡打籃球,就是沒有人和他一起打,在學生自主練習時我就經(jīng)常和他一塊去打籃球,慢慢的我感覺到他的變化很大,只要是我安排的事情他都能很好地完成,在課上很遵守紀律,最后也能融入他們班集體中。
體育教學大多從事的是動作示范,教學過程復雜,教學難度大,同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經(jīng)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學生身體素質(zhì)也不相同,有些學生難免會產(chǎn)生一些消極的情緒和退縮心理,對原本有能力完成失去信心,不愿繼續(xù)努力,這時教師的期待就是學生心靈的支柱和安慰,使學生面對教師的期望和鼓勵產(chǎn)生一種巨大的力量,戰(zhàn)勝自我,勇敢地完成學習任務。因而可以說,教師的期望就是學生上進的力量。
教師不僅要在課堂上傳授知識,而且教師的舉手投足都直接影響著每個學生,因此教師自身的情緒好壞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和能否完成教學任務。對于體育教師而言,每天都要陽光,要用一種陽光的心情去教學,這樣可以吸引學生,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作為教師,為人師表的特點決定了我們必須要有崇高的責任感,這種責任感就是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yè)要有負責任的意識。有了強烈的責任感與事業(yè)心,我們才會敬業(yè)、樂業(yè),也才能一輩子“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篇7
[摘要] 目的:探討高血壓對中年人記憶功能的影響。方法:采用臨床記憶量表對200例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病例組)和100例健康體檢者(對照組)進行記憶功能測定。結果:病例組記憶商(memory quotient,MQ)得分(81.45±12.70)分,對照組MQ得分(91.60±10.28)分,兩組MQ得分比較差異有高度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病例組中血壓正常組指向記憶得分(13.69±4.69)分,聯(lián)想學習得分(15.43±3.39)分,高血壓組兩項得分分別為(12.25±5.38)分和(14.14±4.73)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高血壓可損害中年人的記憶功能,將血壓控制正常水平可減輕這種損害。
[關鍵詞] 中年;高血壓;記憶功能
[中圖分類號] R544.1[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3-7210(2011)07(c)-124-02
Relationship between hypertension and memory dysfunction in middle-aged people
CUI Yongsheng1,2, SHEN Minghui1,2, YU Ronghuan1, TIAN Yanping1
1.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Kaifeng City, He'nan Province, Kaifeng 475000, China; 2.Clinical Medical Key Laboratory,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Kaifeng City, He'nan Province, Kaifeng 475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hypertension on memory in middle-aged people. Methods: Clinical memory scale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memory of 200 cases of essential hypertension patients (case group) and 100 cases of health-examined individuals (control group). Results: The MQ scores of the case group were (81.45±12.70) scores,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ere (91.60±10.28) scores,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1); The scores of the directive memory and the associative learning of the normal blood pressure individuals were (13.69±4.69) scores and (15.43±3.39) scores, while the high blood pressure individuals were (12.25±5.38) scores and (14.14±4.73) scores,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1). Conclusion: Hypertension can damage the memory function in middle-aged people, which can be reduced when the blood pressure is controlled at the normal level.
[Key words] Middle-age; Hypertension; Memory function
既往研究表明,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如高血壓等可影響認知功能,無腦卒中的高血壓患者有記憶和認知功能的減退[1-4]。但這些研究年齡范圍不同,且多以老年人為研究對象,高血壓患者在中年時期是否已經(jīng)存在記憶功能障礙尚未見報道。本研究選擇45~60歲的中年高血壓患者和健康對照者進行記憶功能測定,旨在探討高血壓對中年人記憶功能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共調(diào)查300例研究對象。病例組為2008年3月~2010年10月在我院高血壓科、心內(nèi)科和神經(jīng)內(nèi)科已確診的原發(fā)性高血壓病患者200例,其中,男111例,女89例,平均(53.81±5.07)歲;對照組為在本院體檢中心體檢的健康者100例,其中,男50例,女50例,平均(54.12±4.90)歲。根據(jù)血壓是否控制在正常水平將病例組分為血壓正常組(94例)和高血壓組(106例)兩個亞組:血壓正常組中,男51例,女43例;高血壓組中,男60例,女46例。病例組和對照組在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受教育年限、Zung分值、空腹血糖、血脂上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排除標準:①繼發(fā)性高血壓病患者;②既往有腦卒中、腦外傷、糖尿病、老年性癡呆、帕金森綜合征以及精神科疾病等病史者;③肝、腎、心、肺等臟器有嚴重疾病者。
1.2 方法
1.2.1 記憶功能測定所有研究對象均采用許淑蓮教授主編的臨床記憶量表(已套)進行記憶功能測定。該量表包括下列5個部分:指向記憶、聯(lián)想學習、圖像自由回憶、無意義圖形再認和人像特點聯(lián)系記憶。前兩項檢測聽覺記憶,中間兩項檢測視覺記憶,最后一項是聽覺和視覺記憶的結合。
1.2.2 高血壓診斷標準[5]依據(jù)2005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的診斷標準,即收縮壓≥140 mm Hg和(或)舒張壓≥90 mm Hg,或已患有高血壓病目前正在服用抗高血壓藥者。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7.0軟件包進行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分析。數(shù)據(jù)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用方差分析或χ2檢驗分析人口統(tǒng)計學特征及生化指標在各組間的差異,采用t檢驗分析病例組和對照組記憶功能的差異,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記憶功能的比較
見表1。
2.2 病例組的兩個亞組與對照組記憶功能的比較
將病例組分層后發(fā)現(xiàn),血壓正常組指向記憶和聯(lián)想學習得分與高血壓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在圖像自由回憶、圖形再認、人像特點回憶、總量表分以及MQ方面與高血壓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病例組的兩個亞組與對照組記憶功能的比較(x±s)
注:與血壓正常組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1
3 討論
記憶是人從事思維和語言等高級心理活動的基礎。高血壓與記憶功能損害的關系近年來受到學者的普遍關注,但研究多偏向老年人群,高血壓是否會對中年人群的記憶功能產(chǎn)生影響尚未見報道。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與對照組相比,中年高血壓患者存在明顯的記憶功能減退,其聽覺記憶和視覺記憶明顯低于正常對照組。這一研究結果與劉憶星等[2,6]的研究結果相似,說明高血壓可引起中年人記憶功能的減退。
將病例組分層后發(fā)現(xiàn),病例組中血壓控制正常者仍有記憶功能的減退,記憶功能障礙的患病率仍高于對照組。但與病例組中高血壓者相比,血壓控制正常者的聽覺記憶有明顯改善。國外[7-8]研究結果表明,抗高血壓治療可提高高血壓患者的記憶和認知功能評分。提示高血壓患者進行抗高血壓治療,使血壓得到有效控制時,可減少記憶功能的損害。
本研究結果提示,中年高血壓患者存在記憶功能障礙。鑒于高血壓的不良后果,建議針對重點人群進行必要的預防保健知識普及,提高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率,減少對記憶功能的損害以及其他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Arntzen KA, Schirmer H, Wilsgaard T, et al. Impact of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on cognitive function: The troms study [J]. Eur J Neurol,2010,25(8):1152-1153.
[2]劉憶星,陸兵勛,劉中華,等.高血壓病記憶障礙的臨床研究[J].廣東醫(yī)學,2007,28(6):953-955.
[3]黃文,楊敬源,楊星,等.老年人高血壓與認知功能得分的關系[J].中華高血壓雜志,2007,15(8):656-660.
[4]王文化,趙東,劉颯,等.高血壓對中老年人認知功能影響的研究[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7,28(6):532-535.
[5]李建英.180例老年高血壓病臨床分析[J].廣西醫(yī)學,2004,26(7):1034-1035.
[6]王大鵬,張春梅,侯杰.社區(qū)老年高血壓患者疾病知識掌握情況對服藥依從性的影響調(diào)查[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0,7(16):179,181.
[7]Jaiswal A, Bhavsar V, Jaykaran, et al. Effect of antihypertensive therapy on cognitive functions 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J]. Ann Indian Acad Neurol,2010,13(3):180-183.
篇8
在李連杰版《霍元甲》之后,于仁泰已經(jīng)七年沒拍過華語片,因為沒找到好題材。恰恰是這個聽著“很土”的故事,讓于仁泰想通過電影語言去講述中華文化的“忠孝仁愛”。不過在好萊塢闖蕩多年的于仁泰排斥說教,震撼的動作場面、慘烈的英雄遭遇、無論從身高外形上都要俊酷的演員,三者完美結合,才打造出這部很COOL的摩登古裝片。
導演:于仁泰
編?。狐S子桓
主演:鄭少秋,鄭伊健,于波,周渝民,李晨,林峰,吳尊,付辛博、邵兵、徐帆、安以軒
類型:古裝、戰(zhàn)爭
上映時間:2013年4月4日
劇情簡介:楊業(yè)(楊令公)為人忠直,文武雙全,戰(zhàn)無不勝,為國家立下汗馬功勞。本想在六十五大壽后安享晚年的楊令公,突然被朝廷下令要他出征戰(zhàn)遼軍,誰知戰(zhàn)場上遭奸人所害被敵軍圍困兩狼山山城。佘太君對長子說:“救爹回來!”便開啟了楊家七兄弟一段驚心動魄、以寡敵眾的營救之旅。
選角標準要帥要酷
既是摩登古裝片,則要將現(xiàn)代氣息加進,于仁泰談到拍片初衷時說:“劇本要精簡,臺詞不矯情不冗長,人物故事感動人,電影節(jié)奏要快,讓人看著過癮?!睘榱诉_到這個效果, 在劇本設置之初導演就花了很多精力,尤其是在選演員方面,導演的標準是:“高,要在180以上,還要帥!”但這又要涉及到“會不會演戲?”、“有沒有檔期”,所以先把身高達標的藝人照片貼出來,再進行完美的組合。負責找演員的指導說:“導演,這組合不可能實現(xiàn)?!钡詈蠼?jīng)過導演一一和演員見面說服他們,再又花了很多時間調(diào)檔期,才有了鄭伊健、于波、周渝民、李晨、林峰、吳尊、付辛博七位又高又帥的兒子。當然,他們的老爹也不遜色,是“帥中之帥”,江湖人稱“楚香帥”的鄭少秋。
眾帥哥比演技比帥
因為帥哥太多,加上個個都是偶像派,戲份多少導演一碗水要端平了,于仁泰笑言:“為他們分配戲份是最困難的地方,所以只好給他們設計了不同的人物性格,就連七人所使用的兵器都各有不同?!弊畹湫偷睦泳褪侵苡迕耧椦莸娜?,性格沉默寡言,和真實生活中的仔仔頗有相似之處。仔仔說電影開演近一個小時他才有第一句對白,全片他總共說了“大哥”、“遼國兵馬追來了”等11句對白。劇中吳尊扮演的六郎是唯一一個回家的人,而他也是在導演選角之初聽取了眾多女粉絲的意見,要求必須要“剝”下他的衣服,展現(xiàn)完美身材。
逼真場面見野心
有這么多帥哥加盟,導演的意圖很明白,就是拍攝一部讓觀眾投入的主流娛樂商業(yè)片。怎樣讓觀眾投入?“真!”導演回答到,“要真,要讓觀眾覺得這七個兒子真的為保護兄弟保護父親而打,一招一式都要讓觀眾感覺到痛?!薄拔矣X得酷就是因為真!”導演補充到。為了求真,演員都是親自上陣,所有動作場面都要自己來,盡管打到受傷都堅決不用替身。也因此劇中七帥幾乎人人都有一段“我與馬不得不說的哭淚史”。
忠孝仁義有擔當
除了動作戲份,在好萊塢拍戲多年,于仁泰也掌握了好萊塢經(jīng)典敘事方案――身份的轉(zhuǎn)變。如果在2006年的《霍元甲》中,體現(xiàn)為年輕氣盛不懂收斂鋒芒的霍元甲,轉(zhuǎn)變?yōu)轭I悟了武道精神的霍元甲。那么在《忠烈楊家將》里則體現(xiàn)在六郎身上,他開始只知道泡妞,國家什么的根本不理,后來父親自殺讓他從一個毛頭小子成長成一個男人,擔起了責任,主動要求送父回家,而眾兄弟則誓死保護六郎周全,不惜戰(zhàn)死沙場。
這種身份的轉(zhuǎn)變,也是導演為了表達這部電影的立意而采取的表現(xiàn)方式之一,就是想要通過兄弟們的行為,告訴全世界以及現(xiàn)在的年輕人,中國傳統(tǒng)的“忠孝仁義”是什么。
篇9
關鍵詞:高中數(shù)學思維障礙 應對措施
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深入和高中新教材改革的實施,對于高中的數(shù)學教學和學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維發(fā)展教學仍是我們教學的主要目標,作好對學生思維障礙的成因根源的研究,并對癥下藥的作好學生數(shù)學思維障礙的疏導工作,將是我們教師的一個長期任務。
一、高中數(shù)學思維障礙的具體表現(xiàn)
由于高中數(shù)學思維障礙產(chǎn)生的原因不盡相同,作為主體的學生的思維習慣、方法也都有所區(qū)別,所以,高中數(shù)學思維障礙的表現(xiàn)各異,具體的可以概括為:
1.數(shù)學思維的膚淺性:由于學生在學習數(shù)學的過程中,對一些數(shù)學概念或數(shù)學原理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沒有深刻的去理解,一般的學生僅僅停留在表象的概括水平上,不能脫離具體表象而形成抽象的概念,自然也無法擺脫局部事實的片面性而把握事物的本質(zhì)。由此而產(chǎn)生的后果:1〉學生在分析和解決數(shù)學問題時,往往只順著事物的發(fā)展過程去思考問題,注重由因到果的思維習慣,不注重變換思維的方式,缺乏沿著多方面去探索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例如在課堂上我曾要求學生證明:如| a |≤1,| b |≤1,則。讓學生思考片刻后提問,有相當一部分的同學是通過三角代換來證明的(設a=cosα,b=sinα),理由是| a |≤1,| b |≤1(事后統(tǒng)計這樣的同學占到近20%)。這恰好反映了學生在思維上的膚淺,把兩個毫不相干的量(a,b)建立了具體的聯(lián)系。2〉缺乏足夠的抽象思維能力,學生往往善于處理一些直觀的或熟悉的數(shù)學問題,而對那些不具體的、抽象的數(shù)學問題常常不能抓住其本質(zhì),轉(zhuǎn)化為已知的數(shù)學模型或過程去分析解決。
2.數(shù)學思維的差異性:由于每個學生的數(shù)學基礎不盡相同,其思維方式也各有特點,因此不同的學生對于同一數(shù)學問題的認識、感受也不會完全相同,從而導致學生對數(shù)學知識理解的偏頗。這樣,學生在解決數(shù)學問題時,一方面不大注意挖掘所研究問題中的隱含條件,抓不住問題中的確定條件,影響問題的解決。如非負實數(shù)x,y滿足x+2y=1,求x2+y2的最大、最小值。在解決這個問題時,如對x、y的范圍沒有足夠的認識(0≤x≤1,0≤y≤1/2),那么就容易產(chǎn)生錯誤。另一方面學生不知道用所學的數(shù)學概念、方法為依據(jù)進行分析推理,對一些問題中的結論缺乏多角度的分析和判斷,缺乏對自我思維進程的調(diào)控,從而造成障礙。如函數(shù)y= f (x)滿足f(2+x)=f(2-x)對任意實數(shù)x都成立,證明函數(shù)y=f(x)的圖象關于直線x=2對稱.對于這個問題,一些基礎好的同學都不大會做(主要反映寫不清楚),我就動員學生看書,在函數(shù)這一章節(jié)中找相關的內(nèi)容看,待看完奇、偶函數(shù)、反函數(shù)與原函數(shù)的圖象對稱性之后,學生也就能較順利的解決這一問題了。
3.數(shù)學思維定勢的消極性:由于高中學生已經(jīng)有相當豐富的解題經(jīng)驗,因此,有些學生往往對自己的某些想法深信不疑,很難使其放棄一些陳舊的解題經(jīng)驗,思維陷入僵化狀態(tài),不能根據(jù)新的問題的特點作出靈活的反應,常常阻抑更合理有效的思維甚至造成歪曲的認識。
二、高中學生數(shù)學思維障礙的應對措施
1.在高中數(shù)學起始教學中,教師必須著重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基礎知識狀況,尤其在講解新知識時,要嚴格遵循學生認知發(fā)展的階段性特點,照顧到學生認知水平的個性差異,強調(diào)學生的主體意識,發(fā)展學生的主動精神,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zhì);同時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數(shù)學學習有了興趣,才能產(chǎn)生數(shù)學思維的興奮灶,也就是更大程度地預防學生思維障礙的產(chǎn)生。教師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明確學習的目的性,針對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分別給他們提出新的更高的奮斗目標,使學生有一種“跳一跳,就能摸到桃”的感覺,提高學生學好高中數(shù)學的信心。
例:高一年級學生剛進校時,一般我們都要復習一下二次函數(shù)的內(nèi)容,而二次函數(shù)中最大、最小值尤其是含參數(shù)的二次函數(shù)的最大、小值的求法學生普遍感到比較困難,為此我作了如下題型設計,對突破學生的這個難點問題有很大的幫助,而且在整個操作過程中,學生普遍(包括基礎差的學生)情緒亢奮,思維始終保持活躍。設計如下:
1〉求出下列函數(shù)在x∈[0,3]時的最大、最小值:(1)y=(x-1)2+1,(2)y=(x+1)2+1,(3)y=(x-4)2+1
2〉求函數(shù)y=x2-2ax+a2+2,x∈[0,3]時的最小值。
3〉求函數(shù)y=x2-2x+2,x∈[t,t+1]的最小值。
上述設計層層遞進,每做完一題,適時指出解決這類問題的要點,大大地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課堂效率。
2.重視數(shù)學思想方法的教學,指導學生提高數(shù)學意識。數(shù)學意識是學生在解決數(shù)學問題時對自身行為的選擇,它既不是對基礎知識的具體應用,也不是對應用能力的評價,數(shù)學意識是指學生在面對數(shù)學問題時該做什么及怎么做,至于做得好壞,當屬技能問題,有時一些技能問題不是學生不懂,而是不知怎么做才合理,有的學生面對數(shù)學問題,首先想到的是套那個公式,模仿那道做過的題目求解,對沒見過或背景稍微陌生一點的題型便無從下手,無法解決,這是數(shù)學意識落后的表現(xiàn)。數(shù)學教學中,在強調(diào)基礎知識的準確性、規(guī)范性、熟練程度的同時,我們應該加強數(shù)學意識教學,指導學生以意識帶動雙基,將數(shù)學意識滲透到具體問題之中。如:設x2+y2=25,求u=的取值范圍。若采用常規(guī)的解題思路,μ的取值范圍不大容易求,但適當對u進行變形:轉(zhuǎn)而構造幾何圖形容易求得u∈[6,6],這里對u的適當變形實際上是數(shù)學的轉(zhuǎn)換意識在起作用。因此,在數(shù)學教學中只有加強數(shù)學意識的教學,如“因果轉(zhuǎn)化意識”“類比轉(zhuǎn)化意識”等的教學,才能使學生面對數(shù)學問題得心應手、從容作答。所以,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意識是突破學生數(shù)學思維障礙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篇10
關鍵詞:班主任;德育;高中;方法
隨著新課標的推行,教學改革措施的實施,對班主任在德育工作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這個特殊的教育階段,學生自身對各方面的問題都看得比較重視、比較敏感。班主任作為學校教育工作開展的得力助手,作為連接學校、家庭、學生的紐帶,因此,在德育工作的開展中,班主任的修養(yǎng)、品行等都會對學生起到重要的影響。到底怎樣才能將德育工作做得更完善呢?
一、加強觀念上對德育工作的重視
當今時期是知識經(jīng)濟的時代,它影響著社會的方方面面,比如,經(jīng)濟、教育、文化等等,不斷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觀念,這就給德育工作者帶來了更大的挑戰(zhàn)。知識經(jīng)濟的時代對個人綜合素質(zhì)的要求比較高,不但需要我們具備較高的知識水平,對個人的世界觀、價值觀還要有一個準確把握,甚至德行的具備也已超過了對知識的掌握。班主任在開展班級工作的同時要加強自身觀念的完善,提高自身的教育意識,拓寬教育眼界,完善教育策略,親近學生,多一點關心。對待錯誤要注意批評的方式,時刻提醒自己德育的重要性,以實際有效的行動,促使德育工作向高水平發(fā)展。
另外,班主任應該盡可能地參加各種跟德育有關的活動,從活動中完善自己的德育意識。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從外部武裝自己,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只有嚴格要求自己,在工作開展時,在面對學生出現(xiàn)的狀況時,才能做出合理科學的應對策略,才能讓學生心服口服,以便更好地配合各項德育指標的實施、完成。
二、改善師生關系,做到以德服人、以德樹人
教師要樹立平等觀念,對待學生一視同仁,不搞班級分化,改善師生關系。重視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因為現(xiàn)在的學生都很有主見,班主任要有足夠的耐心來為學生排憂解難,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以發(fā)展的眼光來教育學生、看待學生,促使學生也能在今后的學習中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問題。為此:①班主任要走下講臺,發(fā)揮主動性,向?qū)W生表示友好、平等的態(tài)度??梢砸哉n堂上的問題做溝通的紐帶,在交流中拉近與學生的關系。并順勢給學生做思想的熏陶,圍繞著學習展開話題,幫助他們認清價值觀念,養(yǎng)成良好的世界觀。注重營造班級中的親和力,將德育工作做得切實有效。②組織學生開展各項活動,以這種輕松、娛樂的方式樹立自己的“親民”形象,消除學生內(nèi)心的隔閡,與學生之間形成一種互動的朋友關系,真正做學生的良師益友,使得學生能夠更加擁護自己,配合德育工作的有效展開。
三、以愛做熏陶,加強學生的主體參與
之前的德育工作的開展之所以沒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教師一味以自我為中心,沒有看清教育對象,沒有重視德育本身,實施起來想當然,致使方法不恰當,學生不接受,工作只是單純形式化地開展下去,既浪費時間,又耗費人力。德育工作的中心是學生,就要從學生實際出發(fā),站在學生的角度上,做些學生喜聞樂見的事。還要認清德育不僅僅是口頭的傳述,還有行動上的熏陶。想學生之所想,做學生之所需,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以這種大家喜歡的活動的方式輔助德育工作的開展,以活動帶動講述,將兩者有機結合,不但學生樂于參與,而且工作的開展也有趣輕松。如此一來,想必會更加有效。為此,我采取了在學生中開展“說一說”“看一看”“走一走”等活動。如,組織學生參觀本地的歷史性建筑、走訪孤寡老人、采訪影響人物、社會調(diào)查、開展社會志愿活動等等,對他們進行思想上的熏陶,開闊視野,貼近社會,體驗生活,隨后開展總結感悟活動,以實踐教育實現(xiàn)自我教育。這種方式帶來的影響是深刻的,也會對學生今后的學習起到深遠的啟發(fā)、教育作用,使他們在今后能夠更好地規(guī)范自己的品行,完善自己的世界觀。另外,我還組織學生參加作文比賽,進行音樂、繪畫欣賞等等,拓寬學生的涉獵面,激發(fā)他們的興趣,找到自己的特長,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為中心。要帶領學生走出課本,學習課本以外更富有價值的東西。這是一種隱性的德育熏陶,以這種形式使得師生關系產(chǎn)生了微妙的變化,形成了融洽的班級氛圍,這對于德育工作的長足發(fā)展確實有益。
四、發(fā)揮德育熏陶,加強學生的抗挫能力
高中階段,學生的抗挫折能力尤其脆弱。為此,可以通過德育的形式加強他們的抗挫能力。挫折無疑是對學生的意志的考驗,德育正好可以在觀念上鍛煉學生的意志,使學生能更好地對待挫折。高中時期,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也開始快速向成熟方向發(fā)展。挫折是學生能力成熟的“催化劑”,能夠使人的意志得到更全面的鍛煉??勾炷芰Φ奶岣撸兄趯W生在面對突況時有足夠的自信心,以淡然的態(tài)度客觀面對。為此,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班會時間,圍繞“挫折”這一主題,講述勵志故事,講述抗挫實例,在故事中吸取教訓,受到啟發(fā),從思想上進行升華教育,從思想上影響行動,實現(xiàn)自身能力的加強。班主任在實施這一項活動時,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能挫傷學生的自尊心,還能使他們冷靜地面對自己的缺點,教育學生樂觀積極,以健康的心態(tài)面對挫折,不至于走向思維誤區(qū),避免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總之,德育工作的開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學會從細節(jié)抓起,把握好各個環(huán)節(jié),避免出現(xiàn)漏洞。要做好這一系列的德育工作,班主任就應該切實加強自身素質(zhì),提高自己的知識技能,以完善的自身條件從容地面對班級中的各種雜亂狀況,讓德育工作充分有效地開展。
參考文獻:
[1]劉萍.淺析班級管理“以教育為根本,以學生為主題”的內(nèi)涵[J].價值工程,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