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支書年終述職報告范文

時間:2024-01-04 17:42:1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村支書年終述職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扎根農村

凡是村上召開的會議,我都積極參加;凡是村上的重要事務,我都認真參與。為了更好地了解村情民意,我翻閱了村上的相關資料,并時刻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以便更快地適應村官這個角色,為日后的順利工作奠定基礎。

二、展開工作

1、科學發(fā)展觀。作為入村的第一項任務,在長達兩個多月的工作中,我認真做好信息員的工作,為信息的上通下達起到了橋梁的作用,并認真撰寫好簡報,始終努力奮斗在科學發(fā)展觀的第一線。

2、社區(qū)服務中心。為了順利通過社區(qū)服務中心的驗收工作,我嚴格按照上級的要求,一絲不茍地整理好各線臺帳,保證軟件部分不失分。

3、糧田招標和土地流轉。土地流轉能夠有效地解放農村剩余勞動力,為農民的增收奠定基礎;糧田招標則能更好地為村級增收注入動力。而我所做的工作就是負責擬定相關的農業(yè)合同,以保證各項工作順利完成。當然,在工作的同時,我也得到了許多人的幫助,受益匪淺。

4、整理完善相關臺帳。作為村官,臺帳與我形影不離。在整理各線臺帳的同時,豐富的村級資料充實了我的大腦,堅定了自身對于做好一名“村官”的信念。

5、加強協(xié)調。協(xié)調農村基層與上級之間的工作,保證村上工作的如實上報,是我的職責所在。為此,我主動地挑起村上的相關工作,為村支書和村主任減輕了工作壓力,受到了好評。

6、配合相關單位的工作。社會事業(yè)局、街道辦、工商所、派出所等機構的領導曾多次來我村指導工作,我都積極予以配合。

三、調查研究

2、基本民意的調查。進入農村,實地調查了解村民的衣、食、住、行、收支、教育、文化、醫(yī)療、衛(wèi)生等情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獲得了大量的可靠資料。

3、需求狀況的征求。就村名所期望的事情,積極主動地征求意見。

四、加強學習

理論知識方面,我認真學習了科學發(fā)展觀的相關內容,并做好相應的筆記,認真運用于實際工作中。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也能夠擺正自己的位置,認清自己的角色,樹立正確的權力觀,以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投入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中去,并時刻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場,用強大的理論知識在思想上筑起拒腐防變的長城,做到廉潔自律,一身正氣。

五、存在的問題

1、基層工作經驗不夠豐富。剛開始村官之路,總覺得自己知識不夠充分,經驗不夠豐富,想把工作更加扎實地干好,多幫助群眾解決困難,底氣不足。

2、工作方法簡單,缺乏創(chuàng)新。在實際的工作中,深入調查研究的能力有限。

六、今后努力的方向和措施

1、進一步加強理論和文化知識的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努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水平,堅定信心,完成各項任務。

2、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在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踏實做事,充分發(fā)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形成“不說大話、只辦實事”的工作作風。

篇2

“農村村官”、“天之驕子”,這兩個名詞看似不協(xié)調甚至矛盾。但是,只要有心,只要能夠在磨合期積極調整情緒,在成熟期積極投入工作,一個大學生便一定能夠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農村村官在農村這塊舞臺上體現自己的價值、做出自己的貢獻。大學生要在農村有所作為必須實現兩個轉變。而我們只要做好了兩個轉變,便能夠順利的度過工作的磨合期,成為農村工作的一塊有用的人才。

首先,我們要實現從“同學”到“同志”的轉變。作了十幾年的學生,主要工作是學習知識,吸收知識,然后再通過考試強化知識,檢測所學知識。而深入基層,當一名“村官助理”則意味著要運用知識,要利用所學知識幫助所負責工作的順利和高質量的完成;學生時代,一般是以自己為中心,以學業(yè)為重點。但是作為“村官助理”,更加需要注意的則是與周圍班子成員以及村民關系的和諧。沒有和諧的關系,沒有村委會成員以及村民的支持,自己的創(chuàng)新和點子就會沒有施展的平臺,就會失去發(fā)展的根基。

其次,我們要適應從‘城區(qū)’到‘農村’的轉變。農村的各項娛樂措施以及各項基礎設施遠不及城區(qū)便利齊全。工作伊始,這種落差會引發(fā)我們的失落感,影響我們的工作情緒。只有適應落差,消除失落感,才能夠安心的投入到農村的工作中。一方面,要積極調整心態(tài)。農村條件雖然相對艱苦,但農村工作是一項光榮的事業(yè)。適應并利用好相對艱苦的條件,不僅是對自己素質和能力的一種磨練,更是人生難得的一筆財富。另一方面,我們面對現實,適應環(huán)境,轉變自己以往生活方式,要以充實的生活內容來彌補這項落差。學生時期,基本上靠打牌,唱歌等娛樂打發(fā)時間;而在娛樂相對貧乏的農村,可以利用空閑時間讀書、鍛煉,增強自己的身體素質和文化素質。這種生活方式的轉變,不僅能夠使我們順利地解決失落感,投入到農村工作中;而且有利于我們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為我們以后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硬件條件。

當逐漸地適應了農村的工作生活環(huán)境后,我們也成功地由“磨合期”進入到了“成熟期”,如何勝任自己的本職工作,如何發(fā)揮自己的大學生優(yōu)勢促使所在村和諧發(fā)展便成為最為重要的課題。

一、形成“三情”的工作態(tài)度

首先,我們對于自己所在行政村要有感情。我們不應該僅僅把農村當成是我們的工作單位,而應該將之作為我們自己的故鄉(xiāng)。這種親切感有利于從根本上促進村民之間的溝通,增強工作責任感和服務意識。其次,對待自己的工作要充滿熱情。村官的權力取之于民,理應用之于民,為村民做好各項服務,這是民主集中制的具體體現。二、堅持“三勤、三到”的工作作風

對于剛剛走出大學校園的學生來說,農村是一個幾乎完全陌生的環(huán)境,農村工作也是一個全新的工作領域,沒有經驗可以借鑒。只有堅持三勤三到,不斷地摸索干好工作的道路,不斷地總結工作得

失,才能夠成為一名合格的農村工作者。

首先,眼睛勤快,事情要看到?!按彘L助理”是一名村委會工作人員。對于日常問題的處理,除了村長的“開班授課”外,更多的需要自己用心觀察。如:對于村中經常出現的私搭亂建問題,如何對村民進行勸阻,引用什么樣的政策來說明其行為是不合法的?!笆虑榭吹健边€要求我們對農村的各項政策方針,規(guī)定條例要熟悉,這使得我們在向村民解釋有關問題是做到有規(guī)可依,有法可循,體現了工作的權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其次,嘴要勤快,事情要問到。農村不同于城市社區(qū),“全村是一家人”是其典型特點。這使得我們不能簡單的“就事論事”,要多問村長,多問村委會其他工作人員相關背景,避免因為過于簡單的工作作風而造成問題難以解決。再次,手要勤快,事情要干到。“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是行不通的,農村是最基層的組織,基層干部所作的也是最具體、最細致的工作。多做事,多幫忙,是打開工作局面的唯一鑰匙。無論是協(xié)助村委調節(jié)村民矛盾,處理村務,還是協(xié)助村長編寫資料,整理檔案,甚至于打掃衛(wèi)生等,我們都應該認真對待,漂亮的完成。只有把工作做細致,干漂亮才能夠真正體現出大學生的素質。

三、避免脫離農村實際談創(chuàng)新,將創(chuàng)新做到細處

大學生擁有**,擁有較多的知識,擁有相對廣泛的見識,這正是我們的優(yōu)勢。但是,我們不能夠在工作的初期便以“高素質者”自居,在還沒有了解到本村生產、生活以及人文狀況的時,在仍然不熟悉國家以及政府部門針對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的時候,貿然提出各種不切實際的口號和做法,這會樹立起“大學生不切實際”的不良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