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測評調研報告
時間:2022-09-21 04:17:00
導語:民主測評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當前,由于具備進一步發(fā)展了黨內民主、變少數(shù)人選人為多數(shù)人選人等特點,公推公選作為選拔黨政領導干部的一種新的嘗試和探索,正越來越被人所接受。然而,綜合全國一些地方的做法看,一些地方在試行公推公選時,往往為一味地機械地追求“海選”效應,在不經過本單位民主測評情況下,就直接進行了第一輪的公開推薦,經過既定的程序后,最后是產生了最終人選,但結果卻是參差不齊,不太令人滿意,當然一些一向以來個人素質、工作表現(xiàn)比較出眾的人是能夠被推舉出來的,除此以外,一些能力平平、交際廣泛或具有較好社會背景的甚至是不干實事整天靠拉關系交朋友“營生”的最終竟也能出人意料地入圍,造成這種現(xiàn)象,盡管原因有多種,但筆者認為,忽視在本單位的民主測評是最主要方面。
俗話說:“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本單位人朝夕與之相處,工作中直接與當事人接觸,其個人素質、政策理論水平、處理問題能力以及廉潔自律等方面情況,一般還是看得比較清楚的,至少說,對其了解、知曉得比較多,他們的意見是比較具有說服力的,可以說本單位的民主測評可以把不干事的混事派與實干者劃清界限,把綜合表現(xiàn)突出者與表現(xiàn)平平者區(qū)別開來,因而在本單位的民主測評或結合當事人在本單位平時的民主測評情況是對公推公選人選在基本素質方面的第一道把關,是保證公推公選達到“好中選優(yōu),優(yōu)中選強”目標的一道重要又很必要的基礎性工作。因為,如若不經過這一道程序的把關,就往往容易給那些重拉關系的混事派有可乘之機了,我們知道,一些地方嘗試搞公推公選就是為了通過擴大干部選拔任用的知情權和選擇權,來進一步改進改革干部的選拔任用方式,進一步提高干部工作的“公正性”與“公認度”,因而公開推薦的“海推”都是必經的一道程序,對于這一道程序的工作,應該說我們都比較熟悉,參與公開推薦的參會者一般包括一個地區(qū)的領導班子全體成員,基層黨委和部委辦局的黨政主要責任人,以及一些老干部、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企業(yè)主的代表等這么幾種類型人員,這些人中的大多數(shù)在客觀上與大多數(shù)的被推薦者在工作中還是沒有什么接觸的,對其實質性的、內在的情況并不掌握,如果說對他們有什么了解,大多也都憑平時的一些印象、感覺或別人的傳說而已,再加之參與推薦的大多是本地人等原因,他們基本都身陷親戚、同學、老領導以及朋友的親情與友情之中,公開推薦時,肯定多少避免不了摻雜著一些個人的私人感情,于是找熟人名單抑或跟著感覺走的現(xiàn)象也就在所難免了,這就在客觀上給那些平時注重關系、善交朋友甚至是不干實事??筷P系營生的人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同時,也讓那些在本地區(qū)有著一定政治背景但表現(xiàn)平平者因為“先天”的人際人緣關系,自然能坐享這份特殊的便利了,這樣的公推公選實質上很有可能是從大多數(shù)不是很好的中選稍好,從稍好中選稍優(yōu),“矮子里選將軍”,最后選出來的人選的“公認度”肯定不太高,肯定是不會令人信服的,其結果不僅會挫傷那些平時埋頭苦干不事張揚實干者的積極性,而且極易會助長不干事重拉關系的飄浮腐敗之風,因此說,公推公選必須要把首輪的人員素質把關權交給本單位知情的干部群眾,必須先進行本單位的民主測評,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公推公選“好中選優(yōu),優(yōu)中選強”的好的“純度”。
當然,在重視本單位的民主測評這一工作時,也不能機械地照搬平時的模式,應根據(jù)具體情況,分清類型,科學地、盡最佳方式地掌握民意、實情。
第一種情況:進行正常的民主測評。如果一個地區(qū)要一次性公推公選比較多的職位與人選時,為確保候選人的素質,就應該到所有符合首輪推薦條件人員的單位去進行民主測評與推薦,當然這樣的測評在確定測評面與測評手段上,也要作進一步的科學改進,要盡可能地擴大測評了解面,一般情況下,參會對象不得少于50人,同時還要注意候選人在本單位工作時間問題,通常情況下,這樣的民主測評必須是在候選人來本單位工作超過一年時間以上的情況下進行。
第二種情況:參照近2年的民主測評情況。當一個地區(qū)準備在某個職位或某幾個職位進行公推公選試點時,由于符合首輪公開推薦條件的對象分布單位比較廣,又不處在正常的年中或年度的測評考察期間,再加之,試點工作時間安排比較緊等原因,一時做不到到各單位都進行一次民主測評的情況下,不妨可參照每位候選人在近2年的年中和年度的測評情況,以確定每一位符合首輪推薦條件人選的民意情況;另外,當遇到一個候選人來本單位工作不足一年的情況時,也可參照這種方法,看一看該同志在上一家單位的近2年以來的民主測評情況。
第三種情況:既進行民主測評,又要參照近2年的情況。當遇到一個候選人在進行公推公選民主測評中得票意外很高的情況下,這時為準確確定該同志的民意情況時,就應參照其在近2年的民主測評,以防止一些人的一時怕惱人或“放一馬”的心理存在。
- 上一篇:十一五干部工作思考
- 下一篇:經濟欠發(fā)達人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