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青少年法律維權經驗交流

時間:2022-06-01 01:24:00

導語:街道青少年法律維權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街道青少年法律維權經驗交流

街道青少年法律維權中心在共青團區(qū)委和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的大力支持和正確領導下,深入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施意見》文件精神,努力探索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維護青少年的合法權益的有效方法和途徑,不斷積累和創(chuàng)新理論實踐經驗,建立健全工作長效機制,多措并舉,扎實工作,在青少年法律維權和法制教育等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F(xiàn)將維權中心成立以來的工作情況及工作中的經驗體會向各們領導匯報如下。

一、創(chuàng)新工作理念,不斷提高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

街道青少年法律維權中心由街道團工委牽頭,街道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司法所、區(qū)法律援助中心共同成立。成立以來,始終堅持用先進的理論指導實踐,在認真領會上級文件精神的基礎上,注重學習和借鑒外地先進理論及經驗,并在工作中不斷實踐創(chuàng)新,通過半年多的探索和實踐,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服務理念和工作思路。我們的服務宗旨就是通過運用法律武器服務于全處青少年,維護青少年的合法權益,提高青少年的法制意識,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我們的指導思想是認真貫徹落實上級有關青少年工作的會議精神,充分發(fā)揮街道青少年法律維權中心和青少年法律援助站的優(yōu)勢作用,合理挖掘利用學校、社區(qū)、企業(yè)的現(xiàn)有資源,有效拓寬青少年法制教育和權益保護的渠道,為服務和幫助青少年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為促進穩(wěn)定和諧,建設“和諧”的服好務。我們的工作思路是以街道維權中心為服務平臺,以學校、社區(qū)、企業(yè)的青少年法律援助站為觸手,以各處現(xiàn)有教育資源為依托,有效整合,合理利用,各工作站參與指導、協(xié)調、組織全處青少年法律援助工作,動員和組織熱心青少年法律援助的各界人士參加法律援助,參與辦理全處中小學范圍有涉及青少年的案件,為青少年提供法律咨詢服務,對青少年進行法制宣傳教育以及開展青少年法律援助等活動,做青少年的“法律代言人”和“權益的保護人”,在青少年權益受到侵害時,用法律武器伸張正義,保護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在先進的服務理念指導下,我們街道青少年法律維權中心及援助站不斷強化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有力保障了青少年維權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拓寬服務渠道,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

為切實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做好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維權中心從夯實陣地建設入手,通過在轄區(qū)學校、社區(qū)和企業(yè)設立工作站,設立維權熱線電話,開通青少年維權網等方式建立了多個工作服務平臺,并以這些平臺為觸手,積極整合法律援助、法律熱線、非訴訟調解及法制教育課等多項職能,組織法律宣傳、咨詢以及培訓等法律服務活動,動員和組織社會力量為全處青少年提供法律援助,切實保護了青少年合法權益,構筑了預防青少年犯罪的工作網絡,為青少年營造了一個健康的成長環(huán)境。

在學校,工作站依托學校教育資源優(yōu)勢,通過開展多種法律維權與教育活動以及家長學校等形式,使法律服務工作與學校法制教育實現(xiàn)了有機結合。一是通過“法制教育課堂”向學生宣傳法制教育內容,讓學生學法知法,并通過各種特色教育活動進行強化和鞏固。一中通過法制教育課向學生進行“七色”普法教育(紅色:安全;橙色:消防;黃色:拒絕誘惑;綠色:環(huán)保;青色:人口健康;藍色:國防;紫色:案例)七種顏色代表不同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使法制教育生動直觀。二中開展法制教育“三好”活動:即上好法制教育課,寫好學法心得體會,做好一次法制演講,通過學生動腦,動手,動口達到鞏固學法效果的目的。中心小學則在上好法制教育課的基礎上,開展了“法律知識競賽”、“模擬法庭”,“帶法回家”等小學生樂于接受的教育活動,在全校營造了法制教育的良好氛圍,提高學生法制意識的同時將法制教育輻射到學生家庭。二是對學生守法用法情況進行動態(tài)管理,法律援助工作站通過在街道中小學校園內設立“法律咨詢信箱”,向學生發(fā)放法律服務聯(lián)系卡,開展網上維權等方式,及時了解掌握青少年法律需求情況,確立援助對象,建立援助檔案,實行動態(tài)管理。“法律咨詢信箱”每周開啟兩次,由區(qū)法律援助中心的律師定期解答青少年提出的法律問題。針對青少年提出的一些具有普遍意義的問題,工作站不定期地開展法律直通車進校園、進課堂活動,為青少年開展法律解說、法律咨詢、法律援助等服務工作。工作人員還采取“以案說法”等方式對青少年進行有針對性的法制教育。學校還將學生學法用法和遵紀守法等情況納入班級管理,實行記星評比,日檢查,周公布,月評估,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三是通過家長學校和家校聯(lián)系卡將青少年法制教育情況及時向家長通報,取得家長的支持。將法律講座做為家長學校的重要內容,通過對青少年案例的評析,對青少年家庭進行法律法規(guī)教育,提升青少年家庭的學法守法用法意識,為青少年營造了良好的家庭法制教育氛圍。

在社區(qū)和企業(yè),工作站通過開辟青少年學法活動室,對青少年、留守兒童和青年職工進行排查登記建卡。社區(qū)工作站根據居住情況劃片管理,根據社區(qū)實際制定法制教育方案,經常性組織青少年和留守兒童開展教育、管理和服務工作,通過學習娛樂活動,加強他們的學法守法用法意識,使留守兒童得到關愛,促使其健康成長。對外出打工的青年,通過電話及書信等方式經常保持聯(lián)系,了解掌握情況,寄去法律知識學習材料,及時溝通和指導。工作站還面向社區(qū)公布了熱線電話,設立咨詢服務處,接受青少年法律咨詢,為他們提供調解、等法律服務。在企業(yè),工作站根據企業(yè)自身條件,充分發(fā)揮企業(yè)內部報刊、信息公開欄、學習室、網站等資源,通過配齊法律圖書,開展法律培訓、法律咨詢、演講比賽、知識競賽、文藝演出等各種形式特別加強對《合同法》《經營法》《工會法》等法律的學習教育,增強宣傳效果,調動了廣大青年職工學法、守法、用法的積極性。工作站設立了法律咨詢和調解處,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化解職工矛盾,確保了企業(yè)的和諧穩(wěn)定。

三、全面構筑工作網絡,提高隊伍整體水平

街道維權中心十分注重隊伍建設,成立了一支以街道司法所所長為站長,街道團工委書記、區(qū)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及所在學校分管副校長為副站長,派出所所長、法庭庭長、學校政教主任、團委書記、司法所工作人員及區(qū)法律援助青年志愿者為成員組成領導小組,全面負責青少年法律援助的日常工作。辦公室設在街道團工委辦公室。維權中心下設工作站,由街道司法所、派出所、法庭、利群法律服務所的同志以及區(qū)法律援助青年志愿者分別到各工作站負責,每周二次現(xiàn)場辦公,構筑了一個由街道法律服務人員及社會青年志愿者共同組成的青少年法律維權工作網絡。為提高維權隊伍整體素質,街道維權中心首先從狠抓學習入手,制定了學習計劃,分階段,定目標,定時間,抓學習,定期召開學習會,共同學習有關青少年權益維護的法律法規(guī)知識,學習開展青少年法制工作的經驗與方法。其次是經常性開展案例分析,對近期內發(fā)生的有關青少年的典型案例共同分析,論其特點,究其原因,提出改進工作的新思路。三是工作人員定期做好工作的階段性小結,采用回頭看、朝前看、左右看的方法經常對工作進行回顧,和他人進行對比,和要求進行對照,不斷提高業(yè)務能力。四是加強監(jiān)督和考核,促進管理規(guī)范化。維權中心加強對各工作站的監(jiān)督檢查力度,對其工作進行量化細化檢查賦分,做為評優(yōu)樹先的重要標準,對工作力度不大,工作效果不明顯的,要求結合各自情況,認真分析原因,制定改進措施,限定整改時間,保證工作扎實高效開展。通過加強隊伍建設,各工作站取長補短,共同推進,街道青少年法律維權工作全面展開,構筑起一道環(huán)環(huán)相扣、上下聯(lián)動的堅固防線。

四、建立健全工作制度,不斷探索長效機制

街道青少年法律維權中心成立以來,不斷強化基層法律援助工作,對如何發(fā)揮工作站作用,擴大工作層面,提高服務質量,吸引更多青少年接受法律服務做了理論和實踐兩方面長期深入的探索。工作站經常性地召開研討會,對工作中的突出問題進行調研,從總結和探索中初步建立起一系列工作制度。做到從職責、會議、維權援助、法制教育、檔案管理、獎勤罰懶等全面規(guī)范化。維權中心還注重在實踐中進行制度創(chuàng)新,不斷探索適合青少年法律維權工作的長效機制,推動維權工作走向制度化、規(guī)范化、優(yōu)質化。

半年多來,先后為轄區(qū)20余名青少年提供相關法律援助,保障了他們的正當合法權益不受侵害。為60余名學生提供了法律咨詢服務,進行了心理矯正,使他們迷途知返,知法守法,重新?lián)苷松畹暮较?。成功調解了數起關于青少年人身傷害賠償的糾紛,將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