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子合力幾點思考
時間:2022-09-21 09:39:00
導語:班子合力幾點思考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在一些地方和部門的領導班子不同程度存在著形不成合力或合力不強的問題,由此導致基層單位或部門工作的效率不高,嚴重影響“三個代表”要求的實踐和“兩個率先”、“兩個翻番”目標的實現(xiàn)。領導班子的合力問題是班子建設的重要課題,合力的強與弱、有與無,必然影響到班子功能的發(fā)揮,影響到班子績效的好壞。
一、“合力”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合力”就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力的共同作用效果,可以用一個力來代替,這個力就是那幾個力的合力。領導班子合力就是班子成員共同作用所產(chǎn)生的凝聚力、親和力和戰(zhàn)斗力。增強班子合力的重要性,主要體現(xiàn)在4個方面:
1、合力是班子工作的基礎條件。任何一個部門或一個單位都有自己的奮斗目標,這一目標實際上也就是班子工作的目標。個人目標是集體目標的分解,科學的分解目標與科學的綜合目標實際上也體現(xiàn)了工作的整體性與系統(tǒng)性。通過制訂科學的、切合實際的工作目標和目標激勵機制,把班子成員的工作統(tǒng)一到實現(xiàn)目標,為目標奮斗的合力上來,有合力才能保證目標的一致性。
2、合力是班子成員履行職能的基本保證。班子成員有各自的分工,但分工不分家。他們在履行各自的職能時,心相聚、力相合,班子成員才能同心同德,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沒有合力就難以履行職能,沒有合力就難以保證目標的統(tǒng)一性,就象拔河比賽,不在人多,貴在步伐一致。
3、合力是班子建設的基本要求。加強團結是班子建設的重要內(nèi)容,團結才有力量,增強班子成員的團結與協(xié)作,才能形成班子的整體合力。評判班子建設的好壞,合力如何是關鍵一條,合力不強的班子,唱功雖好只是花架子,“功力”再強也是發(fā)散性的。
4、合力是班子績效的重要保障。部門或單位取得的績效,歸根結締它是在所在部門或單位班子的領導下帶領其他人共同奮斗而取得的,班子績效是班子成員共同努力的結果。沒有班子合力作保障,班子取得理想的績效是不可能的。
二、當前基層班子“合力”方面的存在問題及原因剖析
(一)“合力”方面存在的問題
主要可以概括為四種類型:
1、“貌合神離”型:領導班子成員表面上看起來關系不錯,實際上各動各的腦筋,“合作不合力”,心不往一處想,勁不往一處使。
2、“合而不力”型:領導班子成員雖然在一起相處共事,也形成了一定的力量,但合力不強,存在一定的“心理距離”,不能真正從意識和認識上自覺維護團結,既不拆臺,也不補臺,各人自掃門前雪,豈管他人瓦上霜,缺乏團隊精神。
3、“獨力獨行”型:領導班子成員中只有個別主要領導出力,不能有效發(fā)揮其他班子成員的作用,主要領導大包大攬,獨力拉車,其他成員袖手旁觀。
4、“磨擦抵消”型:領導班子成員之間存在不團結現(xiàn)象,相互之間有矛盾、有磨擦,臺上握手,臺下踢腳,你唱西游戲,他彈東傳奇。你看我不順眼,我瞧你不舒服,自我為中心,各自為政,力與力內(nèi)耗。
(二)原因剖析
上述班子“合力”存在的諸多問題,主要原因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結構欠合理。由于班子成員年齡、性別、個性、文化知識等的差異,給領導班子的組合帶來困難。組合領導班子、優(yōu)化班子結構是一門藝術,“強強聯(lián)合”不一定就能發(fā)揮最佳合力,由于組合不當,使得班子的氣質(zhì)結構缺乏剛柔相濟,年齡結構無法形成梯形,知識結構也欠合理。
二是搭配不科學。由于班子成員的專業(yè)、風格不同以及黨政之間、主管與分管之間實際存在的差別,往往使得班子成員在工作中的搭配缺乏科學性。社會性與專業(yè)性,或者重疊浪費,或者配置不全,有時甚至各吹各的號、各彈各的調(diào),工作不能有效配合。
三是運作不規(guī)范。這是由于制度不健全和不按章辦事造成的,主要是缺乏民主或?qū)嵭袨E民主,存在個人說了算或說了都不算以及誰都不說誰都說的情況。
四是認識不到位。班子成員對合力的認識有誤區(qū),一種認為只要各盡其力,合力無所謂;另一種存在著重局部、輕整體,重分管、輕協(xié)作的傾向;還有的認為合力是形式,強弱無所謂,重個人表現(xiàn),輕整體形象,喜歡天馬行空,獨往獨來,忽略協(xié)同配合和整體優(yōu)勢等等。
三、增強班子合力的幾點思考
要切實提高和發(fā)揮領導班子的整體效能,必須增強班子合力,重點要抓好以下五個方面:
1、注重班子結構的合理性。增強班子合力與班子結構的組合和優(yōu)化有著密切關系。要使班子結構達到整體合理,形成優(yōu)勢互補,要重視和考慮三個方面:一是班子成員,尤其是主要領導個性氣質(zhì)結構要剛柔相濟。班子有合理的氣質(zhì)結構,能增強內(nèi)部凝聚力,提高班子戰(zhàn)斗力。在組合班子時,不僅要注重工作能力、崗位表現(xiàn),還要考慮性格氣質(zhì),以形成班子成員間個性氣質(zhì)的相容互補。二是年齡結構要呈梯形。要大膽選拔任用優(yōu)秀年輕干部進入班子,形成老、中、青相結合的班子隊伍,使整個班子既有開拓創(chuàng)新精神,又富有社會實踐和工作經(jīng)驗。三是專業(yè)知識結構要合理。要考慮班子成員間專業(yè)知識的搭配,要按照部門或單位職能、工作性質(zhì)、崗位要求等來組合班子,以便于班子合理分工和成員能順利地履行崗位職責。
2、注意班子搭配的科學性。一是在專業(yè)方面,領導班子的搭配要根據(jù)工作性質(zhì)、管理方式的不同來進行科學合理配置。如街道它是具有綜合性特點的單位,既有區(qū)域的多樣性,又有廣泛的社會性。其領導班子成員在專業(yè)知識與管理能力的搭配上,要盡量做到專業(yè)對口,兼顧全面;二是在風格方面,這里的風格主要指性格、志趣、風度、思想品質(zhì)等精神系統(tǒng)方面的特點,領導班子的搭配應各具不同風格,做到取長補短,相得益彰。如果班子成員間性格不合、志趣不投、情操不同,就有可能思路不一,產(chǎn)生內(nèi)耗,化解合力;三是黨政領導之間和主管與分管領導之間的搭配,要充分考慮年齡、文化、脾氣等方面因素,通過科學的搭配,來達到班子成員間工作的密切配合,形成班子的合力。
3、強化班子操作的規(guī)范性。要從實際出發(fā),健全和落實好以下幾項制度:一是堅持民主集中制度。任何部門、單位,凡是涉及到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大事,包括重要部署、重大問題和重大事項,都必須經(jīng)過集體討論決定,不能搞個人說了算,也不能搞少數(shù)人說了算。為加強集體領導下的分工負責制,要嚴格執(zhí)行領導班子的工作制度、議事規(guī)則和議事程序,使班子在制度的規(guī)范下開展工作,避免主觀隨意性。二是堅持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制度。開展經(jīng)常性的批評與自我批評,既有相互鼓勉,又有相互擦背,以人為鏡,兼聽則明,樹立正氣,形成良好的風氣。班子成員之間經(jīng)常開展談心交心,溝通思想,加深了解,及時化解矛盾,加強團結,增強合力。
4、加強班子建設的政治性。加強政治性,不斷提高班子成員的政治思想素質(zhì)是增強班子合力的重要前提。領導班子成員尤其注重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質(zhì),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和價值觀,抵制庸俗、市儈等種種不良風氣的侵襲。要加強政治性,提高政治思想素質(zhì),一是要勤于學習,通過學習來提高理論水平、政策水平和業(yè)務水平;二是要勇于實踐,在實際工作中增長才干,鍛煉自己,提高領導能力、管理能力;三是要善于總結,在工作實踐中,不斷總結經(jīng)驗,做到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創(chuàng)新、有所前進,努力加強黨性修養(yǎng),具有良好的心理素養(yǎng)和寬廣的胸襟、容人容事的肚量;四是要自覺接受監(jiān)督,“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養(yǎng)成善自慎獨的好習慣,除自我約束外,還要自覺接受上級、同級、下級和群眾的監(jiān)督。
5、重視班子合作的穩(wěn)定性。穩(wěn)定的領導班子隊伍是增強班子合力的基礎條件。一是上級組織部門對班子調(diào)整配備時,要掌握好調(diào)整幅度,調(diào)整面不宜過大,以保持領導班子工作的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二是領導班子的班長在進行班子成員分工時,要考慮該成員主客條件和潛在素質(zhì)、發(fā)展后勁,是否能夠適應或勝任此工作。俗話說:“將強強一群,兵強強一個?!闭w合力的強與弱,與單兵作戰(zhàn)能力高低也有密切關系;三是班子的每個成員要正確認識“合力”對班子整體功能的重要性,擺正位置,準確定位,努力尋求自身在班子合力中的最佳狀態(tài),發(fā)揮個體角色的最佳張力,為增強班子的整體合力作出應有的貢獻。
- 上一篇:干部隊伍素質(zhì)思考
- 下一篇:黨政領導能力建設思考
精品范文
10班子建設匯報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