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開展集中治理外掛車輛工作方案

時間:2022-01-18 05:24:00

導語:縣開展集中治理外掛車輛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開展集中治理外掛車輛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國家和我省有關法律、法規(guī)、政策為依據。以保證國

家稅費不流失,規(guī)范運輸市場經濟秩序,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為目標,全縣各相關部門齊心協(xié)力,通力合作,齊抓共管,統(tǒng)一行動。形成強大的治理氛圍,確保治理工作取得實效。

二、外掛車輛的認定條件

根據《公路養(yǎng)路費征收管理規(guī)定》([91]交工字714號)

和《吉林省人民政府關于修改〈吉林省公路養(yǎng)路費征收管理實施辦法〉的決定》(省政府令第154號)的規(guī)定,對懸掛外省、區(qū)牌照,在我省境內營運或停泊超過2個自然月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車輛認定為外掛車輛:

(一)在我省境內組織運輸貨源或從事運輸經營業(yè)務的;

(二)運輸車輛大額稅費在外省繳納,小額稅費在我省繳納的;

(三)我省居民、企業(yè)或經常居住地在我省的居民、企業(yè)所有或實際使用的車輛;

(四)我省居民或企業(yè)在本省境內購買車輛時,委托經銷商或中介機構直接辦理外省牌照的;

(五)車輛在我省保險公司投?;蛴晌铱h經濟實體為其提供購車貸款或擔保的;

(六)在我省營運的車輛,沒有按規(guī)定到車籍地交警、運管部門辦理年檢審核車輛檢測手續(xù)的;

(七)我省居民或企業(yè)所有車輛轉賣外省后,車輛的實際使用人、貨源地等未發(fā)生變化的;

(八)車輛在我省收費站辦理通行證(月票)或在交警部門辦理了外地車輛駐在通行證的;

(九)在我省營運(含租賃外省車輛)或參與工程施工的車輛,未按規(guī)定辦理調駐登記手續(xù)的。

三、部門職責

治理外掛車輛是一項政策性強、涉及面廣、難度大的工作。各相關部門要在縣政府的領導下,加強協(xié)調,通力合作,集中時間,聯合稽查,各司其責,確保專項治理工作取得成效。

(一)交通部門。

1.在縣政府領導下,由交通主管部門牽頭,公安、工商、稅務等部門配合,對外掛車輛進行調查取證工作。要充分掌握車主(或車輛實際使用者)居住地、車輛停放地、行駛區(qū)域、主要貨源地、運費結算地和車輛運營等方面情況,通過各種有效方式進行調查取證,摸清本地區(qū)外掛車輛底數,做到證據確鑿,為外掛車輛認定提供可靠依據。

2.征管部門要認真執(zhí)行《公路養(yǎng)路費征收管理規(guī)定》([91]交工字714號)、《吉林省人民政府關于修改〈吉林省公路養(yǎng)路費征收管理實施辦法〉的決定》(省政府令第154號)和《關于印發(fā)20*年全國治超工作要點的通知》(交公路發(fā)[20*]89號)的規(guī)定,加強對外掛車輛的交通規(guī)費征收管理工作,做到應征不漏。

(1)對在20*年3月31日前主動轉回我縣的外掛車輛,在繳納交通規(guī)費時,可以采取包干繳費的辦法,并給予適當優(yōu)惠;20*年4月1日后對稽查到的外掛車輛,一律按我省標準全額征收養(yǎng)路費、客貨運附加費,欠費車輛還要課收滯納金。對無營業(yè)執(zhí)照的,交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處理。

(2)對經核實發(fā)現計征噸位與《關于印發(fā)20*年全國治超工作要點的通知》(交公路發(fā)[20*]89號)規(guī)定核定噸位不符的車輛,應對差額部分按我省補征交通規(guī)費。

(3)對發(fā)現持假牌證、假繳費憑證的車輛,按我省規(guī)定全額追繳養(yǎng)路費,課收滯納金,并依法處罰。

3.交通運管部門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等規(guī)定,加強我縣道路運輸市場秩序管理。

(1)對在我縣從事營運掛外省牌照的車輛進行一次普查和清理。積極主動做好道路運輸企業(yè)和廣大經營者的宣傳教育和引導工作。

(2)對發(fā)現的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的外掛車輛,拒不糾正的,應從重處罰。

(3)對認定的外掛車輛在我縣繳納運管費的,自20*年4月1日起一律按我省標準征收運管費。

4.各級公路管理部門要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切實加強對外掛車輛的管理,按照《關于印發(fā)20*年全國治超工作要點的通知》(交公路發(fā)[20*]89號)等文件精神,加大路面執(zhí)法力度,配合搞好外掛車輛的治理。

5.各通行費收費站應嚴格按規(guī)定征收車輛通行費,嚴禁給未按規(guī)定在我縣繳費的外掛車輛辦理減免征手續(xù)或購買月票通行。同時,要利用多種信息技術手段做好外掛車輛調查取證工作,為相關部門治理外掛車輛提供工作支持,并給予積極配合。

(二)公安部門。

1.在治理外掛車輛期間,及時為返回我縣的持有外?。▍^(qū))落籍手續(xù)的外掛車輛辦理上牌落戶手續(xù)。

2.積極配合交通部門,對20*年以后轉入內蒙古、西藏自治區(qū)及黑龍江齊齊哈爾和甘南地區(qū)的貨車進行核查,將車輛清單以及轉出方、轉入方自然情況(電子文檔),于20*年3月10日前上報縣治理外掛車輛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3.依法嚴厲打擊在我縣境內為外掛車輛辦理各種違法手續(xù)的個人和中介機構。對妨礙和阻撓執(zhí)法部門依法執(zhí)行公務的要依法懲處,構成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三)地稅部門。

1.地稅部門認真開展運輸業(yè)務經營狀況的調查,配合相關部門加強對外掛車戶和外掛車輛企業(yè)的稅收控管,確保應征不漏。

2.進一步規(guī)范車輛稅收征管工作,公平稅負。從事貨運業(yè)的代開票納稅人(無論是否為“外掛車輛”)到地稅窗口開貨運發(fā)票,應按縣確定的道路運輸業(yè)稅收綜合征收率征收。

3.加強與本地區(qū)交通、公安部門配合,及時取得相關部門認定的外掛車輛信息,及時為其在居住地(或營運地)辦理稅務登記手續(xù),納入征管范圍。

(四)工商行政管理部門。

1.加強對從事道路運輸企業(yè)經營的管理,規(guī)范營業(yè)行為,對拉攏車輛“假轉籍”、從中漁利的非法中介機構和經濟組織的各類違法違章經營行為要依法嚴肅查處。

2.認真查處無照擅自開展營運業(yè)務的各類運輸企業(yè),維護運輸市場秩序。

四、事實步驟

(一)宣傳和調查取證階段(2月1日——3月31日)。

1.各部門要結合各自工作實際和特點,通過新聞媒體公告以及在車輛集散地、各收費檢查站、各涉車稅費征收窗口發(fā)放宣傳單或上門上戶等多種形式宣傳治理外掛車輛工作,營造治理工作的輿論氛圍。

2.各部門要積極配合交通部門做好調查取證工作,同時交通部門要將整理后的相關資料及時提供給各部門使用。

3.各涉車稅費征收部門要盡快提出優(yōu)惠政策具體實施意見,并抓緊落實。

(二)治理階段(4月1日——11月30日)。

1.各部門要按照各自的工作職責和分工,集中時間,集中人員,充分利用稽查、核查等手段,開展治理外掛車輛工作。

2.各部門要加大對治理重點、難點以及非法中介組織或個人打擊的工作力度,對外掛車輛和無照經營車輛,加強監(jiān)管,鞏固治理成果,防止反彈。

(三)總結表彰階段(12月1日——12月31日)。

總結交流治理外掛車輛工作經驗,表彰獎勵先進單位、先進個人,同時部署下一步整頓治理外掛車輛工作。對參加此次專項治理工作的人員,按貢獻大小,由征管部門從外掛車輛補收費額中提取的部分獎勵資金中予以獎勵。

五、有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長效機制。要在縣政府的統(tǒng)一領導下,成立由交通、公安、工商行政管理、財政、稅務、法院等部門參加的治理外掛車輛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征費所。實行聯席會議制度,具體研究解決治理外掛車輛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

為抓好外掛車輛治理工作,縣政府決定成立縣治理外掛車輛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

1.領導小組名單。

組長:**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副組長:**縣交通局局長

**縣公安局副局長

**縣工商局副局長

成員:**縣交通局副局長

**稽征所所長

**縣運輸管理所所長

**縣收費站站長

**縣交警大隊副大隊長

2.工作職責。

(1)對全縣外掛車輛治理工作進行組織、協(xié)調和指導;對外掛車輛治理工作的原則、措施、步驟等作出總體部署;根據全縣治理外掛車輛工作的開展情況,適時召開全縣工作會議,研究和決定治理活動中出現的重大問題。

(2)協(xié)調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加強協(xié)作與配合,及時對治理情況進行監(jiān)督檢查;及時糾正治理工作中出現的重大問題;對全縣集中治理外掛車輛工作進行總結。

3.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征費所。

主任:國立峰

成員:劉德君尹忠臣孟江濤

辦公室職責:在全縣集中治理外掛車輛工作領導小組領導下,負責治理外掛車輛的各項具體工作的貫徹落實;負責收集、匯總、分析全縣治理外掛車輛工作的相關信息,定期編寫治理外掛車輛情況簡報,并及時上報工作情況;加強與全縣各部門的協(xié)調、聯絡,及時解釋、解決治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并妥善處理好人民群眾舉報、投訴等信訪事件;負責承辦縣治理外掛車輛工作領導小組交辦的日常工作,根據縣治理外掛車輛工作領導小組的要求起草有關文件,并做好有關會議的籌備工作;負責并指導開展治理外掛車輛的宣傳工作。

(二)加大宣傳力度,注重輿論引導。要充分發(fā)揮宣傳輿論導向作用,營造和諧的治理環(huán)境。廣泛宣傳治理車輛外掛工作的必要性和有關政策,使廣大道路運輸企業(yè)、經營者和社會各界理解、支持治理工作。

(三)各相關部門要依法行政,文明執(zhí)法,努力為運輸經營者提供高效、優(yōu)質服務。要進一步落實便民利民措施,認真實施優(yōu)惠政策,盡量減輕運輸經營者的負擔,營造良好的道路運輸環(huán)境,促進我縣道路運輸業(yè)快速、健康、有序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