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校德育工作實施方案

時間:2022-11-10 11:48:00

導語:中心校德育工作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六大精神、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教委頒發(fā)的《中小學德育大綱》、《中小學德育工作規(guī)程》,切實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旋律,以社會要求與學生發(fā)展需要為契機,以校園文化為載體,多渠道、多層次、全方位地開展教育活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和生理、心理素質。加強學校德育的科學研究,努力探索新形勢下德育工作的新路子,不斷提高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為培養(yǎng)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而努力。

二、德育內容、形式與實施途徑

中小學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成為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具有社會公德、文明行為習慣、遵紀守法的公民。在這個基礎上,引導他們逐步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斷提高社會主義思想覺悟,并為使他們中的優(yōu)秀分子將來能夠成為堅定的共產主義者奠定基礎。必須堅持德育首位的思想,把德育當作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首要任務來抓,堅持常規(guī)教育、專題教育、系列教育相結合,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心理健康教育為保證,社會實踐教育為輔助,開辟多種德育途徑,使學校德育工作規(guī)范化、制度化。

㈠常規(guī)教育

1、認真貫徹和落實《國旗法》,堅持每周星期一舉行隆重的升旗儀式。結合形勢教育、傳統(tǒng)節(jié)日、紀念日及學校大事等,安排好國旗下愛國主義教育系列講話的內容。

2、加強文明禮儀養(yǎng)成教育,認真貫徹落實《守則》、《規(guī)范》和《學校常規(guī)管理制度》。

3、推行校園文明禮儀監(jiān)督崗值勤制度,讓學生干部參與校園管理,培養(yǎng)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鍛煉的能力。

4、組織“校園巡查”活動,真實記錄校園內發(fā)生的好人好事和不良現(xiàn)象,并利用“少年之聲”廣播進行宣傳和曝光,弘揚正氣,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養(yǎng)成。

5、繼續(xù)實行定期評定學生品德行為和定期評選文明班級、優(yōu)秀中隊、“三好”學生、優(yōu)秀學生干部、“五好小公民”的制度,利用集合、集會等形式,表彰先進典型,促進良好校風、班風和學風建設。

㈡專題教育

1、結合重大節(jié)日、紀念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tǒng)教育。弘揚優(yōu)良傳統(tǒng),激發(fā)學生奮發(fā)向上的情感。舉辦“頌歌獻給偉大的黨”演唱會,激發(fā)學生對黨的感情。國慶節(jié)開展“祖國巨變”、“家鄉(xiāng)變化”等主題班會,增強學生對改革的信心和責任感?!耙欢ぞ拧迸e行專題報告會、革命歷史歌曲演唱會,讓學生了解歷史,樹立勤奮學習、振興中華的志向。

2、結合集體主義教育,開展志愿者活動,每年3月5日學雷鋒,清明節(jié)組織學生祭奠烈士,清掃烈士墓;9月10日“教師節(jié)”前后,找時間去慰問幸福院的“五保老人”,大隊部、各班圍繞“心中有集體,心中有他人”這個中心,廣泛開展豐富多彩、富有成效的志愿者活動,為社會、為學校、為教師做好事、辦實事,讓學生在活動中接受自我教育,學會關心他人,培養(yǎng)集體主義精神。

3、結合本校實際,開展法制教育。根據普法要求和學校特點,對各年級學生進行校紀校規(guī)、行為習慣、交通安全、飲食衛(wèi)生安全、法制常識等方面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法制觀念,提高遵紀守法的自覺性,努力使學生在校做個好學生,在家做個好孩子,在社會上做一個好公民。

㈢系列教育

1、按照學校常規(guī)管理要求對學生進行系列教育,通過舉辦專題討論、主題班會、社會實踐等活動,努力提高學生的理想向往水平、基本道德水平和意志行動水平,塑造其健全的人格。

2、加強學生文明禮儀教育,要求學生講文明話,做文明事。同學之間相互友愛,相互團結。集合集會、放學列隊行走整齊有序。

㈣主渠道教育

堅持德育為首,堅持以課堂教育為主渠道,全體教師要進一步增強德育意識,堅持教書育人,在課堂教學中結合學科內容、特點,挖掘教育素材。各科教師要努力提高教學藝術,不斷探討滲透藝術,提高滲透教育效果,使愛國主義、社會主義、集體主義教育與教學內容之間產生有機的、必然的、和諧的聯(lián)系,努力在潛移默化中給學生以春風化雨式的教育。

思想品德學科教師要發(fā)揮思想品德課的優(yōu)勢,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自覺地突出思品課的德育功能,及時把握學生的思想脈搏,結合教材、時事政治和富有教育意義的錄相、影片等,有的放矢地進行德育教育,解決學生思想上的一些實際問題,讓青年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正確分析和解釋一些社會現(xiàn)象,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高辨別思維的能力。

㈤心理健康教育

成立家長學校,家庭教育是學校德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高德育有效性的重要途徑。我校的家長學校將定期舉辦專題講座、教育經驗交流會等,較為系統(tǒng)地向家長傳授心理教育的知識和方法,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思想,改進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三、德育隊伍建設與領導

德育是學校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起著導向、推動和保證作用。因而,全校教職員工、學校領導必須高度重視德育工作,切實加強對德育工作的領導,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德育隊伍,保證德育工作的全面落實。

1、成立德育工作領導小組

德育工作領導小組由校長、主管德育工作的德育主任、其他行政領導、大隊部輔導員、班主任、思品課教師等組成,并由校長擔任組長,負責對德育工作的領導,每學年根據工作需要,調整、充實領導小組成員。定期組織開展學習和研討活動,健全落實德育工作責任制,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和國家教委頒布的《中小學德育大綱》和《中小學德育工作規(guī)程》,認真探討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對中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途徑和方法,提高德育的實效性。

2、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

實行每周一次教職工例會制度和班會活動課,做到認真?zhèn)浜?、上好每一堂班會課,保證活動時間,逐步實現(xiàn)班會活動規(guī)范化、系列化。加強對班主任的思想理論和工作方法的培訓,通過培訓、專題研討、老帶新等措施,進一步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藝術和管理水平。班主任要加強與學生家長的聯(lián)系,全面關心學生的成長和進步。每位班主任都要主動承擔德育研究任務,每學期每人要確定一個德育研究專題,提高德育工作的預見性、針對性和實效性。

3、充分發(fā)揮少先隊組織的作用

大隊部要針對小學生的思想實際和身心特點,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文化娛樂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鍛煉中培養(yǎng)優(yōu)良的品質和良好的行為習慣。學校大隊部要切實加強自身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加強對各班中隊工作的指導,發(fā)揮他們在學校德育工作中的積極作用。

4、積極發(fā)揮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協(xié)調小組的作用加強對“三結合”教育協(xié)調小組的領導,每學年調整、充實“三結合”小組成員。定期召開三結合小組會議,加強對德育的研究,加強學校、家庭、社會三者之間的聯(lián)系,努力形成有利于學生成長的校園環(huán)境和社區(qū)教育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