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長在農村指導員工作會講話稿

時間:2022-06-24 04:18:00

導語:縣長在農村指導員工作會講話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長在農村指導員工作會講話稿

今年是決勝“十一五”,謀劃“十二五”的關鍵之年,是全面推進“兩區(qū)”建設的開局之年、起步之年,也是實施農村工作指導員工作制度的第7年。在這樣一個關鍵時刻召開這樣一個會,既要總結表彰,但更重要的是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對農村指導員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再推進。剛才,同志作了一個很好的講話,回顧總結實事求是,該部署的工作任務也作了周密部署,尤其是講話當中列舉了大量的數據和事例,充分說明了農村工作指導員這項制度是“三農”工作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制度創(chuàng)新。在這里,我重點講兩個方面意見,主要是和農村工作指導員作一個思想交流。

一、必須著眼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偉大實踐,解決好農村工作指導員的指導資格問題

我們省、市、縣、鄉(xiāng)四級下派的農村工作指導員都有一個共同點,不論是哪一級派的,都來自于機關。什么是機關?我的理解就是機要之地、關鍵之地。因此,在機關的同志可以說站得高、看得遠,平時也履行著很多牽頭、抓總、協(xié)調這些方面的職能職責。但是,不管你站得有多高,如果你的落點不實,再強烈的使命感也好,再強烈的責任感也好,最后都會落空。我們平常講項目建設有一個“落地”的問題,其實一個人的使命感、責任感也有一個“落地”的問題。對于農村工作指導員來說,很重要的一條是要解決好自己的指導資格問題。不是說因為你們今天都來自機關,相對于農村基層群眾站得高,你就自然有這個指導資格。如何解決好這個指導資格的問題?這里我講四句話。

第一句話,帶著深厚的感情才有資格。這是最關鍵也是最基本的問題,是大家履行好農村工作指導員職責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標準。必須要深刻認識到當前最需要幫助的群體仍然是農民、最需要建設的仍然是農村、最需要加強的產業(yè)仍然是農業(yè),只有帶著深厚的感情,真正融入“三農”發(fā)展,才不會感到農村工作的苦和累,才會真正把農民朋友當兄弟。過去我們經常講農民兄弟,現(xiàn)在可能有些同志嘴上還是這樣講,但心里有多少是這樣想?你不解決感情問題,就不可能真正這樣想!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我們農村指導員到了農村,到了農民的家里,特別是面對現(xiàn)在有一些農村有一些農民家里還存在臟亂差,你是不是會皺眉頭,是不是會捏鼻子?如果你皺著眉頭捏著鼻子進去的,一個你感情問題解決不了,再一個你和老百姓也說不上話,更談不上做其他事。

第二句話,密切聯(lián)系群眾才有資格。密切聯(lián)系群眾,深入群眾、組織群眾、發(fā)動群眾是我們黨的一大法寶,也是做好農村指導員工作的一大法寶。這里我想講三層意思:其一,做好農村群眾工作,有兩個最基本的背景必須要把握好。一個背景是我們黨實行依法執(zhí)政的治國方略?,F(xiàn)在,不少基層干部仍然比較習慣于按經驗辦事,今后,要注意增強法制觀念,善于在法制的軌道上來解決農村的各種矛盾。比如說,前兩天接訪的時候,大家就共同探討--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的“信訪不信法”的現(xiàn)象?現(xiàn)實看,確實有一些同志在依法辦事方面相對薄弱,按經驗辦事、用權利辦事,導致一些老百姓覺得找法院都沒用,就是要找領導。為此,我們在信訪過程當中必須樹立這樣一個導向,群眾有訴求要理解,但領導也要依法依規(guī)依政策辦事,領導不是萬能的。再一個基本背景,現(xiàn)在群眾的民主意識、自我維權意識很強,這就需要我們探索新的途徑,既要服務群眾,又要教育群眾,同時還要善于在服務群眾當中教育群眾,在教育群眾當中更好地服務群眾。其二,做好農村群眾工作,有兩個最基本的標準必須把握好。群眾工作做得好不好,標準有很多,但我覺得有兩個最基本的標準。一個標準是名字是不是叫得上,你到了這個村,通過一段時間工作以后,你的名字村里有多少老百能叫得出來,村里又有多少老百姓的名字你叫得出來,彼此都叫得出來,說明你是真正融入這個村了;再一個標準是能不能說得上話,具體就是老百姓愿不愿和你搭話,你講的話老百姓愿不愿意聽。當前確實有不少基層干部面對群眾時,經常屬于“失語”的狀態(tài),說不上話,說了話也沒人聽。我們農村工作指導員,特別是一些年輕同志,進村入戶之后,如何說得上話,是一個考驗。其三,做好農村群眾工作,還必須要把握好兩個基本途徑。一個基本途徑是深入群眾、服務群眾;再一個基本途徑是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這是一個辯證統(tǒng)一的有機體,和群眾打交道要將心比心、換取真心,多做深入群眾和服務群眾的工作。群眾和領導是相對而言的,沒有群眾就沒有領導,領導必須走在群眾前面,帶領群眾前進,同時,還要看到群眾當中也有一些落后因素,這個時候如何去宣傳群眾、教育群眾,把消極因素轉化為積極因素,是農村工作指導員需要下狠功夫去做的事情。

第三句話,堅持嚴于律己才有資格。農村工作指導員下到農村,不僅僅代表的是個人或者派出單位的形象,同時也代表黨和政府的形象。黨和政府的形象不是抽象的,是通過我們黨一個個干部來體現(xiàn)的。特別是對于農村來說,就是在群眾身邊的一個個農村工作指導員代表了黨和政府的形象。因此,廣大農村工作指導員首先要做到對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要堅持高標準,嚴要求。要踏踏實實、兢兢業(yè)業(yè),堅持深入實際,為群眾多辦實事好事,堅持與農民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克服“走讀”現(xiàn)象。同時,辦事要堅持公道正派。公道正派才有威信,群眾才會相信。指導員多數是松陽本地人,在農村有著這樣那樣的親戚關系,處理涉及親戚的利益關系時,就很能衡量你是不是公道正派。這個時候,你只要做了一件不那么公道正派的事情,群眾就不會相信你。最后,還要擺正位子。農村工作指導員隊伍是一支特殊的工作隊伍,任務是指導幫助和監(jiān)督村級組織開展工作,因此,要擺正與村級組織、村干部的關系,不錯位、不越位,在工作中講究方法。

第四句話,真正把農村作為鍛煉提高自己的廣闊天地才有資格。“農村是個廣闊天地,是大有作為的”??赡芪覀円恍┺r村工作指導員覺得,這么一個小村,能有多大作為?其實,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大海,一個村的情況也可以折射出“三農”工作的整體發(fā)展,你這個村的工作能夠做好,你也就能夠做好面上的“三農”工作。因此,廣大農村工作指導員都要把指導員這個工作崗位作為鍛煉自己、提高自己的重要崗位。我們黨和國家的領導人,比如習、同志,也都曾經在農村擔任過村官,從他們身上就很生動地說明了農村鍛煉人,農村提高人。農村工作指導員只要把自己的使命、自己的責任,真正和農村的發(fā)展結合在一起,就一定能大有作為。

二、必須著眼于統(tǒng)籌城鄉(xiāng)發(fā)展、推進“兩區(qū)”建設,解決好如何當好農村工作指導員的問題

前面講的是資格問題,這里講的是怎么做才能當好農村工作指導員。在這個問題上,首先要深刻認識當前農村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挑戰(zhàn)。從全國全省來說,已經總體上進入到以工促農、以城帶鄉(xiāng)發(fā)展的新階段,統(tǒng)籌城鄉(xiāng)發(fā)展已經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根本要求。就松陽來說,我縣也正處在從工業(yè)化初期向工業(yè)化中期邁進的關鍵時期,正處在從總體小康向全面小康邁進的關鍵時期,開始進入工業(yè)化加速推進、城鎮(zhèn)化加速發(fā)展、城鎮(zhèn)文明加速普及、城鄉(xiāng)社會加速融合的新階段。統(tǒng)籌城鄉(xiāng)發(fā)展在松陽的具體體現(xiàn),就是要推進“兩區(qū)”建設,也就是要打造西屏鎮(zhèn)、古市鎮(zhèn)城鄉(xiāng)一體化發(fā)展核心區(qū),松古平原城鄉(xiāng)一體化發(fā)展先行區(qū),加快形成“產業(yè)化水平高、人口集聚度高、基礎設施一體化、公共服務均等化、人居環(huán)境生態(tài)化”的“兩區(qū)兩高三化”的城鄉(xiāng)發(fā)展新格局。這些戰(zhàn)略部署符合松陽實際,是我們抓好松陽發(fā)展的戰(zhàn)略性的總綱。把這些戰(zhàn)略部署落到實處,是農村工作指導員結合自身崗位須重點做好的事情。具體該怎么做,我也講四句話。

第一句話,要把服務“三個頭等”作為關鍵點。服務好農民增收“頭等目標”、舊村改造“頭等工程”、社會穩(wěn)定“頭等任務”,也就服務好了農村的改革和發(fā)展。服務“三個頭等”是非常具體、非常實在的。比如農民增收問題,不同的村如何因地制宜?重點產茶的鄉(xiāng)村,指導員去了以后,如何緊緊抓住茶產業(yè)轉型升級這個牛鼻子,幫助農民提升茶產業(yè)的價值;一些山區(qū)村,如何按照短期抓食用菌蔬菜,中期抓筍竹林水果,遠期抓香榧油茶的工作思路,幫助農民因地制宜發(fā)展產業(yè);在有條件的地方,如何積極引導村民發(fā)展農家樂、農村來料加工,可以做的文章很多。又如對于舊村改造“頭等工程”來說,這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大的方針政策縣委、縣政府都已經明確,但不同的村有不同的村情民意,如何去做宣傳發(fā)動工作,如何去做推進落實,如何去做全方位服務,可以做的文章也很多。再如農村穩(wěn)定工作,我縣88%的人口是農民,最基本的社會形態(tài)是農村,農民安則社會安,農村穩(wěn)則全縣穩(wěn),希望農村工作指導員積極參與矛盾糾紛的化解,積極參與村級實事項目的建設。同時,還要積極參與后進村的整頓轉化工作。

第二句話,要把開展社會調查作為切入點。“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沒有正確的調查同樣沒有發(fā)言權”。當前,經濟社會發(fā)展正處于轉型期,如何搞好科學的、正確的社會調查,對于我們正確把握縣情、鄉(xiāng)情、村情,推進各項決策部署的落實,具有重要的意義。為此,縣委即將部署深入學習同志社會調查系列文獻,以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推進“兩區(qū)”建設的學習調研活動。希望農村工作指導員要以此為契機,深化對村情民意的再認識,從而為履行崗位職責打下扎實基礎。這里我想給大家介紹《人民日報》月日刊登的《讀井岡》這篇文章,作者來到了井岡山,他感到井岡山不僅是“天下第一山”還是天下“第一書”,當年同志調查研究深深感動了他。同志從年月率領紅軍來到井岡山,到年月離開井岡山,短短的兩年零四個月的時間里面,就有《永新調查》、《寧岡調查》、《尋烏調查》和《興國調查》等,僅僅尋烏調查會就開了10多天,一份尋烏報告就有八萬多字。不僅如此,同志的調查不是為了調查而調查,更不是為了給什么人看而調查,他調查的目的是為了弄清中國社會各階層的狀況和變化,從而更有針對性地做好各類人員的工作,以完成黨在各階段的歷史任務。因此,我們去搞社會調查,雖然要求寫出調研報告,但寫出調研報告不是目的,最主要的是通過調查研究,對村情民意有真正了解、真正把握。把握村情民意并非是簡單的事情,這些年我們提出了很多要求,做了很多工作,但還是有部分住村干部認人不認路。因此,我們要推廣四都鄉(xiāng)“手繪村情地圖”的經驗,你能真正把村情民意的幾份地圖畫下來,村情民意也就搞清楚了。

第三句話,要把政策宣傳落實作為基本點。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宣傳落實黨的方針政策離不開我們農村工作指導員。有兩方面的工作要做:一方面,要通過宣傳,使農民群眾感恩于黨、感恩于政策。這些年我們確實出了不少惠民便民利民的好政策,這些政策要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講給老百姓聽,讓老百姓知道黨的惠民政策帶來的實惠。另一方面,要積極宣傳推動黨和政府重大政策的落實,特別是改革的政策,改革都是政策開路的,改革又都牽動一大批人的切身利益,所以尤其要加大對改革政策的宣傳推動力度。如當前農村要推進的林權IC卡改革、土地流轉制度改革以農村財務管理為重點的村級民主管理改革等等。

第四句話,要把強化基層基礎作為落腳點?;A不牢,地動山搖。村一級處于最基層、最基礎,對強化基層基礎來說意義尤為重大。農村工作指導員到農村就要很好地研究基層基礎建設如何推進的問題。比如,現(xiàn)在我們常講要推進農村基層民主的“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jiān)督”四句話,這四句話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哪一句話都不能忽略,現(xiàn)在的一個情況是我們在民主選舉這個環(huán)節(jié)下了很大功夫,但對后面三句話重視不夠,結果造成一些地方選舉時候有民主,選完了沒有民主,造成那些“半拉子”民主。特別是明年要村級換屆,今年務必要把村里的基本情況搞清楚,為下一步推進“四個主民”,夯實基礎。

最后,借這個機會,我要專門強調如何為農村指導員工作創(chuàng)造良好環(huán)境的問題,這是對我們鄉(xiāng)鎮(zhèn)黨委政府,對各部門來說的。一是管理上要嚴要求。各鄉(xiāng)鎮(zhèn)黨委政府要落實屬地管理的第一責任,加強對指導員工作的領導和指導,農村指導員到了鄉(xiāng)鎮(zhèn),就是鄉(xiāng)鎮(zhèn)的工作人員,各鄉(xiāng)鎮(zhèn)要按照工作要求,加強指導員的出勤考核、工作管理;縣農指辦作為具體的管理部門,要履行計劃、安排、考核等工作職責,定期組織開展工作培訓、工作交流,及時研究協(xié)調解決出現(xiàn)的管理問題;派出單位要及時到鄉(xiāng)鎮(zhèn)了解派出指導員的工作情況,做好對指導員的“雙重”管理。二是工作上要多支持。各鄉(xiāng)鎮(zhèn)要為每一位下派指導員指定一位鄉(xiāng)鎮(zhèn)工作經驗豐富的師傅,做好傳、幫、帶的工作,讓指導員盡快進入角色,要加強對派駐村兩委干部的教育,要求派駐村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支持農村指導員開展工作。派出單位要與指導員派駐村建立掛鉤指導幫助關系,當好農村工作指導員的堅強后盾。單位主要領導每年至少要到派駐村進行一次調研指導和慰問,分管領導和有關科處室要定期到派駐村指導工作,幫助派駐村解決實際困難。同時,派出單位要關心指導員的工作和生活,幫助指導員解決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難,保證各項政策待遇的落實。三是政治上要多關心。組織部門和派出單位黨組織要加強對指導員工作的了解、跟蹤,對出色完成工作、各方面反映良好的優(yōu)秀指導員要優(yōu)先重用和提拔使用。宣傳部門和新聞單位要及時發(fā)現(xiàn)、挖掘和總結指導員工作的好做法、好經驗,樹立各級各類的典型,形成良好的工作導向,進一步營造全社會關心和支持農村指導員工作的良好氛圍,進一步激發(fā)指導員深入實踐、服務“三農”的事業(yè)心和責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