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chǎn)黨積極拓寬公民有序政治參與渠道
時間:2022-10-20 11:43:00
導語:中國共產(chǎn)黨積極拓寬公民有序政治參與渠道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華網(wǎng)北京10月19日電(記者曹國廠、李建敏、王艷明)作為一名普通在校大學生,王彥對自己的建議能變成河北省政府的決策并將在全省實施,有點不敢相信。
23歲的王彥就讀于華北電力大學,他寫給省政府的建議是:應加強對在校大中專學生“認識河北”的教育。
王彥指出,河北有近百所高校和百余萬大中專學生,但這些學生尤其是外省籍學生,
因此,他建議:在入學通知書中加入宣傳河北的小冊子,讓即將到河北上大學的學生對河北有感性認識;新生入學后,在軍訓期間安排認識河北的教育課程等。
“我以為政府的各項決策都是由官員和專家制定的,沒想到自己的建議也能被采納為政府決策?!彼f。
像王彥這樣的建議,河北省政府每年都能收到2800多條。省人民建議征集辦公室副主任范慶煒說,提建議的有工人、農(nóng)民、教師、學生、專家學者等各方人士,內(nèi)容既涉及政治、經(jīng)濟、教育、農(nóng)村等宏觀問題,也有“政府應推行垃圾分類回收”“加強某處文物保護”等具體建議。
經(jīng)過河北省征集辦精心摘編,近年來共有600多條建議被納入政府決策。
“征集民眾建議是黨和政府科學民主決策的重要渠道,也是人民參政議政、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的有效途徑?!狈稇c煒說。
作為拓寬公民有序政治參與渠道的措施之一,人民建議征集工作近年來在河北、安徽、江蘇、北京等許多省市陸續(xù)展開,有些地方還專設獎金鼓勵民眾提出好建議。
政治分析人士指出,隨著經(jīng)濟社會的迅速發(fā)展,中國公民政治參與的積極性也在不斷提高,但有時公民利益表達和政治參與渠道不夠或不暢通,繼而產(chǎn)生了諸如群體性事件那樣的不良后果,影響到社會穩(wěn)定。
顯然,中共已經(jīng)意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在此間舉行的十七大上表示,要從各個層次、各個領域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并強調(diào)要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
上月末,甘肅省立法機關修改立法程序規(guī)則,以制度化形式明確:公民可不通過人大代表等直接向立法機關提出立法建議項目等內(nèi)容。此舉一出,立即在全國范圍內(nèi)引起關注,被認為是擴大了公民參與立法的權利,拓寬了公民參政議政的渠道。
一項有關黃河流域甘肅段水污染治理防治條例的立法建議項目,已進入省人大的立法程序,有望成為該省第一部由公民提出立法建議項目并審議通過的地方性法規(guī)。
徐輝五年前在蘭州大學法律系讀研究生時提出了這項立法建議?,F(xiàn)已在蘭州大學經(jīng)濟學院任教的徐輝說:“有了明確的制度保障,公民參與地方立法的渠道將會更加暢通?!?/p>
中共十七大就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出了新要求,其中在民主建設方面明確提出,“公民政治參與有序擴大”。
北京知名的政治學者俞可平指出,公民參與最主要的就是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和政治決策,因此,在公眾的所有參與中,政治參與尤其重要,最具有實質(zhì)性的意義。
近年來,中國公民政治參與的渠道不斷拓寬,如帶有“中國式”民主意味的信訪制度,領導接待日以及政風行風熱線,方興未艾的聽證會、旁聽會等。
不過,在當下的中國社會轉(zhuǎn)型期,公民的政治參與需求與社會的參與渠道之間經(jīng)常會構成一對矛盾,出現(xiàn)某種張力。
“解決這一矛盾的基本出路,就是開辟新的參與途徑,運用現(xiàn)代的科技手段提高參與的效率,盡量滿足公民的參與需求。”俞可平說。
(新華網(wǎng))
熱門標簽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中國農(nóng)村 中國美學 中國經(jīng)濟論文 中國特色 中國地理論文 中國科技論文 中國藝術論文 中國貿(mào)易論文 中國傳統(tǒng)音樂 心理培訓 人文科學概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