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準則五十二個不準釋義

時間:2022-05-01 08:03:00

導語:廉政準則五十二個不準釋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廉政準則五十二個不準釋義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不準索取、接受或者以借為名占用管理和服務對象以及其他與行使職權有關系的單位或者個人的財物;不準接受可能影響公正執(zhí)行公務的禮品、宴請以及旅游、健身、娛樂等活動安排;本項是關于禁止黨員領導干部在公務活動中接受禮金和各種有價證券、支付憑證行為的規(guī)定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本項是關于禁止黨員領導干部通過索取、接受或者以借為名占用的方式非法獲取財物的行為的規(guī)定、本項是關于禁止黨員領導干部接受可能影響公正執(zhí)行公務的禮品、宴請和其他服務的行為的規(guī)定、具體材料請詳見:

一、不準索取、接受或者以借為名占用管理和服務對象以及其他與行使職權有關系的單位或者個人的財物

開欄的話:日前,中央出臺了《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用“52個不準”規(guī)范黨員干部行為。為方便廣大黨員干部進一步理解“52個不準”的具體涵義,本報從今天開始推出“學習貫徹《廉政準則》”欄目。

本項是關于禁止黨員領導干部通過索取、接受或者以借為名占用的方式非法獲取財物的行為的規(guī)定。這里所稱“索取”,強調獲取財物的主動性。既包括主觀上明示有關單位或者個人提供財物,如直接提出要求;也包括主觀上暗示有關單位或者個人提供財物,如間接地進行意思表示。“接受”是指被動地收受財物的行為?!耙越铻槊加谩保侵敢越璧拿x長期占有或者使用財物的行為。“管理和服務對象”,是指行政機關的工作對象、司法機關和執(zhí)紀機關查處案件的當事人、組織(人事)部門的工作對象以及黨員領導干部所在部門和單位法定職責范圍內的其他管理和服務對象?!柏斘铩?,既包括動產,也包括房屋等不動產;既包括現(xiàn)金、有價證券、支付憑證等錢財,也包括手機、電腦等物品。

修訂后形成的《廉政準則》對《廉政準則(試行)》第一條第一項作了兩處重要修訂。一是增加了“其他與行使職權有關系的單位或者個人”。這樣規(guī)定對黨員領導干部利用職權和職務上的影響通過索取、接受等方式獲取財物的對象作了更加全面的規(guī)定,使其不僅限于管理和服務對象。二是增加了“以借為名占用”。這樣規(guī)定是因為有的地方和部門出現(xiàn)了黨員領導干部利用手中職權和職務上的影響以借用的名義來變相索取、接受他人的財物的現(xiàn)象。這種不廉潔行為不僅損害了黨員領導干部職務行為的廉潔性,而且破壞了黨員領導干部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和威信。

二、不準接受可能影響公正執(zhí)行公務的禮品、宴請以及旅游、健身、娛樂等活動安排

本項是關于禁止黨員領導干部接受可能影響公正執(zhí)行公務的禮品、宴請和其他服務的行為的規(guī)定。這里所稱“可能影響公正執(zhí)行公務”,是指提供禮品、宴請以及旅游、健身、娛樂等活動安排的對方當事人與執(zhí)行公務的黨員領導干部在特定條件下存在管理與被管理、服務與被服務的關系,黨員領導干部的職權和職務上的影響所形成的權力和地位會對對方當事人的某些利益造成影響。如某稅務局的領導干部接受納稅人安排的宴請活動,就屬于可能影響公正執(zhí)行公務的情形。判斷這種情況是否屬于可能影響公正執(zhí)行公務的情形不以黨員領導干部的主觀意愿和主觀想法作為依據,而以客觀上黨員領導干部的職權和職務所形成的影響可以給對方當事人的政治、經濟等方面的利益造成影響為依據。這里所說的“禮品、宴請以及旅游、健身、娛樂等活動安排”,都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交易性,其實質上是一些單位和個人企圖通過這種形式,對黨員領導干部公正地執(zhí)行公務的行為施加影響,從而使得黨員領導干部為其獲得某種利益提供支持和幫助。

相比于《廉政準則(試行)》,修訂后形成的《廉政準則》在第一條第二項增加了“旅游、健身、娛樂等活動安排”。這主要是因為隨著我國經濟的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可能影響黨員領導干部公正地執(zhí)行公務的行為已經不再限于禮品饋贈和宴請。從實踐來看,一些新的形式,比如旅游、健身、娛樂等活動安排已經成為某些單位和個人,用來對黨員領導干部公正地執(zhí)行公務施加影響,從而為其謀取利益的重要手段。三、不準在公務活動中接受禮金和各種有價證券、支付憑證

三、本項是關于禁止黨員領導干部在公務活動中接受禮金和各種有價證券、支付憑證行為的規(guī)定。

這里所稱的“公務活動”,既包括國內公務活動,如上級到下級檢查指導工作、調查研究,同級之間、地區(qū)之間公務往來、參觀學習以及干部工作調動等;也包括對外公務活動,如接見外賓,出國訪問,參加有關涉外磋商、會晤、會議等活動?!岸Y金和各種有價證券、支付憑證”,包括現(xiàn)金、銀行卡、代幣購物券、禮儀儲蓄單、債券、股票及其他有價證券,支票、本票、匯票及各種有價識別磁卡等支付憑證。

修訂后形成的《廉政準則》第一條第三項對《廉政準則(試行)》第一條第三項“在公務活動中接受禮金和各種有價證券”和第四項“接受下屬單位和其他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或者個人贈送的信用卡及其他支付憑證”的內容進行了整合,將接受禮金和各種有價證券、支付憑證作為同一類行為予以規(guī)范。這主要是因為隨著我國反腐倡廉制度建設的不斷完善,關于黨員領導干部接受禮金和各種有價證券、支付憑證的行為已經作為同一類行為,在整體上予以規(guī)范。如2001年3月中央紀委和監(jiān)察部頒布實施的《關于各級領導干部接受和贈送現(xiàn)金、有價證券和支付憑證的處分規(guī)定》第四條的規(guī)定,對黨員領導干部在公務活動中接受禮金和各種有價證券、支付憑證的行為作為同一類行為予以規(guī)范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