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工作事跡:怎一個“虔”字了得

時間:2022-02-19 01:30:00

導語:老干部工作事跡:怎一個“虔”字了得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老干部工作事跡:怎一個“虔”字了得

人物檔案:徐竟成,1933年2月生,山東壽光人,1958年畢業(yè)于山東師范學院藝術(shù)系,曾授業(yè)于希寧、張鶴云、王企華、呂品諸先生學習繪畫。從事藝術(shù)教育及群眾文化工作近四十年。早年攻習水彩畫,1980年后開始涉獵中國畫及書法研討,同時學習古典文學及詩詞創(chuàng)作。水彩畫、國畫作品先后在全國、省、市報刊發(fā)表及入選參展;書法及詩詞作品入選全國大獎賽并獲獎,并入編多部書法、詩詞作品集;1990年、1995年先后在昌樂、濰坊舉辦個人書畫作品展;2004年《徐竟成詩書畫印選》由山東美術(shù)出版社出版;個人名錄小傳先后收錄于《中國攝影家全集》、《中國當代藝術(shù)界名人錄》、《山東美術(shù)家辭典》、《山東美術(shù)全書》、《濰坊書畫家》、《濰坊書畫名人》等多部專集。現(xiàn)為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華對聯(lián)文化研究院研究員,山東省美術(shù)家協(xié)會會員,山東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濰坊美術(shù)家協(xié)會顧問,昌樂縣文化館副研究館員,昌樂縣老年大學國畫班教師。

一個“虔”字了得

--記昌樂縣老藝術(shù)家、縣老年大學教師徐竟成

采訪徐竟成老師的過程中,記者一直被一種精神感動著。細細總結(jié)來,大概就是老先生對藝術(shù)的那份虔誠、認真、純潔的態(tài)度。似乎又覺得這么下了結(jié)論詮釋得不夠,徐老是一位和普通人不一樣的人,一位典型的老學究。

學會吹毛求疵

今年七十五歲的徐竟成,精神矍鑠,思路開闊,是個愛咬文嚼字的人。家里訂閱著各種各樣的報刊、文摘,每到一期,他都認真閱讀。每每遇到有錯誤的地方,他都用紅筆認真地勾勒出來,加以批注。遇到喜歡的、有寓意的文章就剪下來,貼在專門的剪報本上,分門別類,以便日后查閱。徐老的書房里有兩個高高的大書櫥,高到他每次都要踩著凳子才能拿到上面的書??墒沁@么多的書,徐老說要看哪一本,幾乎隨手就能抽出來,根本不用費力氣去找。

徐老是《百家講壇》的熱心觀眾,每一次,他都像大學生聽講座一樣,認真地坐下來,拿著紙筆記錄。時間長了,他發(fā)現(xiàn)許多名家學者在講課中也經(jīng)常會讀錯音、釋錯義,就把它們記錄下來,這樣,他便有了厚厚的一本《訛誤見聞錄》。

徐老翻到其中一頁,指著說,“這都是我記錄的看到過的錯別字或讀錯的字,學會吹毛求疵是增長學問的一個好辦法!”

學,然后知不足

徐老有一句座右銘:“一知半解者多自滿,謙遜好學者知不足。多自滿者難滿,知不足者可足?!边@就是他的學習態(tài)度,并被作為格言由今年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的《中華名人格言》收錄。中央黨校在編錄《八榮八恥箴言錄》時,也來信征求他的格言。

徐老是一個愛學習的人,每天都離不開書本。退休之后,他更是如魚得水般地一頭扎進了知識的海洋。當別的退休同志在抱怨生活的清苦與無聊時,他卻每天都忙得很,總覺得時間不夠用。他揣摩詩詞韻律、探討書畫創(chuàng)作、查閱辭典、研讀經(jīng)書,忙得不亦樂乎!

去年冬天,女兒為了讓徐老過得溫暖、舒適,特地把他從家里接了過去。家中的書房不能隨身帶著,手頭只有一枝鋼筆和幾本書??蓪σ粋€忙慣了的人來說,總能找到法子讓自己不閑著。三個月的冬天過去后,徐老手上多了一本厚厚的《龍文鞭影手抄本》。記者看著那娟秀有力的七萬多個蠅頭小字,密密麻麻地,那么整齊地排列著,不禁對眼前這位老藝術(shù)家肅然起敬。那是怎樣的一腔執(zhí)著情懷?

教,然后知惑

1986年,中國書畫函大辦書畫函授班,在昌樂設(shè)了函授輔導站。當時,徐老教著一個班,學員包括在職的縣長、人大主任等領(lǐng)導干部,和他差不多是同齡人。面對這些黨政干部的一片學習熱忱,他感到壓力很大。他想,既然擔負起了這個工作,就不能辜負人家的信任,一定要好好地教,對得起聽課的人。于是,他晚上的時間顯得更寶貴了,常常是匆匆吃過晚飯就開始學習、備課。由于教材所選的都是書法大家的作品,研究起來格外吃力。徐老卻認為這是一個好機會,他在研究唐代著名書法家孫過庭的書法理論作品《書譜》時,常常感慨地想,要不是有這個教學機會,自己還不一定能學習到他的作品呢!學習是融會貫通的,這是他的一大體會。在研究孫過庭《書譜》時,有兩個詞語讓他記憶猶新,那就是--翰逸神飛和心閑手敏。此后不久,壽光市書協(xié)主席邀請他參加“東宇杯”迎國慶書法大賽,他提筆稍思,一幅工整漂亮的隸書對聯(lián)就斐然而出:翰逸神飛通妙有,心閑手敏出玄真。

2007年5月,昌樂縣老年大學國畫班開學,徐竟成被老年大學特聘為學員授課。徐老師不顧年事已高,精心安排學習系統(tǒng)學習國畫基礎(chǔ),他也成為老年大學年齡最大的講師。

淡泊為懷不尚浮名

徐老有名言曰:“見小利而亂方寸者,必吃大虧”。他的名片背后印有幾句話,說得很有意思:“商品名分,時有兜售,敝人慳吝,輒惜一毛,故與諸多顯赫頭銜失之交臂?;诤弈?,悲苦系之!”

提到這些頭銜,徐老淡然地說:“據(jù)粗略統(tǒng)計,近年來先后有十多個兜售頭銜的信函光臨寒舍,我的態(tài)度都是有來無回、置之不理?!惫P者一看,邀請函都是來自大協(xié)會、大書畫院,職務(wù)分別是高級院士、客座教授、副會長、名譽院長等職務(wù),單看職務(wù)確實相當誘人,相當有分量。徐老認真地說:“人最重要的是自我水平的提高,一味追求名分有何意義呢?人貴有自知之明,不是靠別人給的職務(wù)去評價自己的水平高低?!?/p>

正如徐老的“解嘲銘”中所言:“為書作畫,雖謂雕蟲,善哉此道,趣雅情濃。愉悅身心,陶冶性靈。無欺世之妄想,無取媚之私衷。沽名釣譽自傷元氣,憑附增價掩耳盜鈴。遠功利以止詆詬;輕毀譽以息蟻爭。備德可養(yǎng)壽,寡欲乃心清。擁卷以終日,共筆硯以勤耕。情之所至而儒墨揮毫,涂寫丹青。自娛自樂,宣泄心聲。見敗筆而啟進益,知愚鈍而崇賢能。

讀書至樂,藝海無涯。書道多奧妙,繪事最怡情。千人書畫千人面,何須趨附又跟風。豈堪削足適履,都因靈府無程。

古人多高論,箴言正視聽:書畫清事亦韻事,物欲羈縻市俗生。書卷氣質(zhì)誠可貴,胸羅萬有是內(nèi)功。誡之免之,此銘?!?/p>

徐老就是這么一個人,認真、嚴謹,對待學問虔誠到?jīng)]有絲毫馬虎,容不得半點虛假??此瓶贪澹瑓s有大智慧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