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創(chuàng)新與實踐

時間:2022-09-16 11:45:48

導語: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創(chuàng)新與實踐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創(chuàng)新與實踐

摘要:大學英語的課程性質(zhì),決定了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進行“課程思政”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以復旦大學出版社《21世紀實用英語綜合教程》的三個單元為例,探索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設計與實踐,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嘗試合適的教學方法,將語言知識的傳授、技能的培養(yǎng)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以期充分發(fā)揮課程的育人功能,幫助大學生確立正確的理想信念,提高他們的道德水平。

關鍵詞: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設計

一、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重要性

大學英語課程是高等學校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既要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譯能力,幫助學生提高英語實際應用能力,又要通過跨文化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zhì)[1]。此外,大學英語也是一門重要的公共基礎課,受眾面廣,學時長,影響面大。在傳統(tǒng)的大學英語實際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主要關注的是學生對語音、字、詞、句、語法、課文的理解與掌握,部分教師缺乏思政意識,只注重對學生語言技能的培養(yǎng),而忽視了對學生思想意識的塑造,缺少思政教育的主動性。還有部分教師由于長期接觸西方文化,注重開闊學生的視野和眼界,培養(yǎng)學生了解國外的社會與文化,而忽視培養(yǎng)他們的文化自信,缺少思政教育的自覺性。然而,大學英語也是大學生與國外文化思想碰撞最為激烈、最易受外來思潮和文化影響的課程之一。尤其在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快速發(fā)展的環(huán)境下,大學生更容易受到西方文化及其價值觀念的影響,所以在大學英語課程中進行思政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近年來,國內(nèi)不少學者就大學英語中的思政教育進行了探索和討論。夏文紅、何芳討論了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在立德樹人方面不可估量的價值,并提出“以批判性的眼光學習西方文化”和“培養(yǎng)青年學子對民族文化的自信”兩個大的教學方向[2]。陳雪貞基于“最優(yōu)化理論”提出了大學英語課程思政的六個基本步驟并輔以具體的教學素材和思政元素挖掘[3];時宇嬌則從院校特色出發(fā)討論了政法類院校公共英語中課程思政的教學改革[4]。因此,挖掘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對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價值,拓展大學英語課程在知識、思想和技能上的功能,對培養(yǎng)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需要的人才,是非常重要的,在大學英語課程中融入“課程思政”,也是勢在必行的。

二、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途徑

首先,大學英語課程的教師應該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具有強烈的使命感和擔當意識,增強自己的思政意識。教師是思政的引導者和踐行者,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責無旁貸,除了注重對學生語言技能的培養(yǎng),還要加強對學生思想意識的提升,在傳授外語知識的同時也要主動承擔思政教育的責任,努力做到知識傳授與立德樹人相統(tǒng)一,讓大學英語課堂牢牢堅守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主戰(zhàn)場。其次,深入挖掘大學英語課程的思政元素,把課程思政和外語教育進行有機結合。大學英語教材繁多,話題涵蓋西方社會文化的方方面面。教師應該深入研究教材,進行細致備課和精心設計。教學目標不僅僅是知識和能力層面的,還應有育人層面的,深入挖掘教材本身所固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將其與英語學科教育規(guī)律緊密結合,尋求思想政治教育和知識能力培養(yǎng)的結合點,使思想政治教育滲透于授課內(nèi)容中,發(fā)揮課程的隱性價值引領作用,拓展大學英語課程在知識、技能和思想上的功能,從而有效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第三,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方式和手段可以使思政教育貫穿于大學英語教學全過程。大學英語教學的獨特性和趣味性,可以讓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形成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5]。課堂教學是英語教學中教師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好方式和根本途徑。教師可以在介紹文化背景、概括文章主題、設計教學活動等環(huán)節(jié)上滲透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教學過程中充分合理利用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網(wǎng)絡、慕課平臺等多形態(tài)資源,組織學生進行討論、演講、辯論、寫作等多形式活動,讓思政教育貫穿大學英語課前、課中、課后的課堂教學全過程,達到“潤物細無聲”的育人效果。

三、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設計范例

為推進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現(xiàn)從四川師范大學《大學英語Da3》課程(教材為復旦大學出版社《21世紀實用英語綜合教程》第二冊)中選取三個單元為例,進行課程思政理念下大學英語教學設計的探索與實踐。

(一)范例一:Unit3TextAICan’tAcceptNotTrying(《我不能接受不努力》)本篇課文節(jié)選自美國籃球巨星邁克爾·喬丹1994年出版的同名著作。通過對課文的深層分析和挖掘,確定采用啟發(fā)式、任務型教學方法,并進行以下的教學設計。1.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理解課文的主要思想,掌握課文中重要的詞匯、短語和句型;(2)能力目標:掌握表達樂觀和決心的語言和技巧;(3)育人目標:培養(yǎng)學生成為有遠大理想的人,并具有不懼困難、努力奮斗、樂觀熱情的品質(zhì)。2.教學實施過程課前:(1)要求學生預習生詞、課文,完成與課文相關的詞匯練習;(2)觀看視頻《極致喬丹》;(3)安排一名學生準備一個關于邁克爾·喬丹的PPT。課中:先請學生向全班同學介紹邁克爾·喬丹,教師拋出問題:邁克爾·喬丹的職業(yè)生涯中獲得了無數(shù)的成功和榮譽,這些成功和榮譽是從何而來呢?問題的目的在于引起學生的思考和興趣,然后教師再自然過渡到課文的講解。除了對重要的字詞句語法的講授外,教授學生掌握表達決心和樂觀的語言,如I’vemadeupmymind;Idon’tthinkanybodycankeepmefromgoingabroadforfurtherstudies;Ihavenodoubtofmysuccess等。在課文的學習過程中,讓學生去思考討論這些問題:邁克爾·喬丹的目標是什么?他是如何實現(xiàn)目標的?在課文中,喬丹說:“成為最佳一直是我的最終目標,但無論什么事情我都是一步一步地去做?!薄拔铱偸谴_定短期目標。現(xiàn)在回想起來,我發(fā)現(xiàn)每一步或每一次成功都會引向下一步或下一次成功?!薄爱斶@一目標實現(xiàn)時,我又確定了另一個目標,一個合理的、可以設法達到的目標,一個只要付出足夠努力就能切切實實實現(xiàn)的目標?!睂W生可以從喬丹的話語中獲得啟發(fā)和激勵,并思考自己的長期人生目標和短期階段性目標。教師進一步向?qū)W生提問:我們黨現(xiàn)階段的奮斗目標是什么?讓學生觀看脫貧攻堅的視頻,讓學生知道,我們黨第一個一百年的階段奮斗目標是到2020年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實現(xiàn)這個目標,黨、國家和人民做了哪些努力?這樣循序漸進,讓學生明白,從個人到國家,任何目標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步一步腳踏實地的努力奮斗。課后:給學生布置一篇作文:MyGoal,讓學生結合課堂所講內(nèi)容,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標和現(xiàn)階段目標是什么,應該怎么樣去實現(xiàn),并寫出一篇英語作文。此外,教師還給學生提供一些關于成功的中外名言警句,如亞伯拉罕·林肯的Alwaysbearinmindthatyourownresolutiontosucceedismoreimportantthananyonething.(永遠記住:你自己取得成功的決心比什么都重要)以及“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Anyoungidler,anolderbeggar)等,以增加學生的知識積累。3.教學反思由平時教師介紹文化背景,轉(zhuǎn)變?yōu)橛蓪W生來介紹,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還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能力。課后作文不僅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更是對課文學習的深化。很多學生表示,順利讀完大學,考上研究生是自己大學階段的目標??梢钥闯?,大多數(shù)學生都有明確的階段性目標,并且也提出了實現(xiàn)這些目標的計劃和舉措,呈現(xiàn)出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整個教學過程,除了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還緊扣課文,聯(lián)系學生實際,結合個人與國家,對學生進行了理想教育,循循善誘,將“理想信念”和“家國情懷”兩個“課程思政”的教育內(nèi)容有機融入到英語教學中,達到很好的育人效果。

(二)范例二:Unit5TextAPreciousLegacy(《珍貴的遺產(chǎn)》)

本篇課文是一篇記敘文,通過對課文的深層挖掘和分析,進行以下的教學設計。1.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理解課文的主要思想,掌握課文中重要的句型、詞匯和短語;(2)能力目標:能夠按照時間發(fā)展順序組織段落;(3)育人目標: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財富觀。2.教學實施過程課前:(1)要求學生預習生詞、課文,完成與課文相關的詞匯練習;(2)了解澳門賭王何鴻燊的遺產(chǎn)分配風波。課中:提問學生,在他們眼里,最珍貴的遺產(chǎn)是什么?學生給出了很多答案,包括金錢、房子、車子等物質(zhì)財產(chǎn),也有學生提出愛、親情、友誼等精神財產(chǎn)。教師再引導學生進入課文的學習,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主要思想,外婆留給男孩杰弗里最珍貴的遺產(chǎn)是外公給外婆的一堆情書,是外公對外婆,以及外婆對自己深深的愛。在課堂上,教師還引導學生進行討論:(1)自己的祖輩給自己留下了什么遺產(chǎn)(物質(zhì)財富和精神財富)?你覺得哪個更有價值?對你有什么影響?(2)2020年5月,澳門賭王何鴻燊的離世引起了百億遺產(chǎn)的分割問題,你認為他的遺產(chǎn)繼承人是幸運的嗎?學生們各抒己見,爭論得非常熱烈。課后:建議學生進行拓展閱讀:《傅雷家書》或《曾國潘家書》,進一步理解家族或者國家的精神傳承的重要性。3.教學反思本單元課文是一個關于遺產(chǎn)的故事,教師在課文學習中結合時事新聞,讓學生明白祖輩留給我們的遺產(chǎn)有物質(zhì)財富和精神財富,學生在熱烈討論中分享他們對精神財富的認識—回憶、真愛、理解、尊重、是非標準、友誼……物質(zhì)財富和精神財富哪個更重要?有學生在討論中提到,物質(zhì)固然重要,但它并不是全部;倘若一味追求物質(zhì)財富,這樣的人生是乏味無趣的,而且物質(zhì)財富終有耗盡的一日,精神財富比物質(zhì)財富更有價值,它能永遠伴隨我們成長。這個單元的學習讓學生學會珍惜這些精神財富,在人生中去感受友誼、愛情、親情、理解和尊重等,讓自己的人生更加富足。其次,課后建議學生閱讀名著,使學生明白家族和國家的精神傳承的重要性。在本單元授課中,有效地將“正確的價值觀和財富觀”及“精神傳承”兩個“課程思政”教育內(nèi)容融合于英語教學中。

(三)范例三:Unit6TextABilly(《比利》)

本篇課文也是一篇記敘文,在對故事內(nèi)涵的深度挖掘和分析后,進行下列教學設計。1.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理解課文的主要思想,掌握課文中的重要詞匯、短語和句型,掌握表達同情的語言和技巧;(2)能力目標:能夠理解“控制詞”的限定在段落展開中的重要作用;(3)育人目標:培養(yǎng)學生團結友善、樂于助人的品質(zhì),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規(guī)則意識,引導學生正確處理規(guī)則和道義的沖突。2.教學實施過程課前:(1)要求學生預習生詞、課文,完成與課文相關的詞匯練習;(2)讓學生觀看一個關于麥當勞的短視頻。課中:在課文講解中,除了講授重要的字詞句外,還引導學生學習段落展開中“控制詞”的作用,以及利用“控制詞”來“預測”作者的發(fā)展思路。比如,課文第三段第一句主題句:Thereweretworestrictionsplacedonmeduringavisit.句子中的“控制詞”是tworestrictionsplacedonmeduringavisit,我們可以預測作者可能會在這一段中談這兩個“規(guī)定”,學生會發(fā)現(xiàn),作者在下文中用兩個“過渡詞”—First和Second來告訴讀者這兩個“規(guī)定”是什么,這些過渡詞在英語的閱讀和寫作中都非常有用。此外,引導學生關注作者對自己矛盾心情的描寫。作為麥當勞公司的員工,作者扮演吉祥小丑羅納德到社區(qū)醫(yī)院給遭受病痛的人們帶去一些快樂。但是面對一個病重男孩要求“抱一抱”的懇求,作者深知這違反公司“不能觸摸”的規(guī)定,有丟掉飯碗的風險。作者把他矛盾的心情描寫得惟妙惟肖,通過教師生動的講解,學生們猶如身臨其境,感同身受。教師再拋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如果你是作者,你會怎么做?在規(guī)則和道義發(fā)生沖突時你會如何選擇?課后:教師給學生布置了一個作業(yè):續(xù)寫課文的結尾。3.教學反思大部分學生非常喜歡這個故事,續(xù)寫的結尾是美好的。作者抱起了那個小男孩,孩子非??鞓贰6湲攧诠玖私饬水敃r情況之后,出于關愛孩子和人道主義的角度,并沒有解聘作者,并且為小男孩捐了款。作文反映出學生們的善良友愛的精神,令人欣慰。在作文中,課堂上講過的一些過渡詞和過渡句也有體現(xiàn)。學生也認識到,在規(guī)則和道義發(fā)生沖突的時候,我們應該明辨是非,有些規(guī)則或者法律是堅決不可觸碰的,而在有些情況下,我們可以在規(guī)則和道義中尋求一種合情合理的解決辦法。“團結友善,樂于助人”和“規(guī)則道義”這兩個“課堂思政”的教育內(nèi)容被成功地植入到本單元教學中。

四、結束語

“課程思政”理念為大學英語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大學英語課程本身就有豐富的教學內(nèi)容和多樣的教學方法,只要大學英語教師們有強烈的思政教育責任感,不斷地主動思考和探索,用心去挖掘教學內(nèi)容,精心進行教學設計,并組織好課堂教學,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就能使大學英語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協(xié)同效應。

參考文獻:

[1]靳秀瑩.大學英語教學“課程思政”實施策略探索[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9(11):61—63.

[2]夏文紅,何芳.大學英語“課程思政”的使命擔當[J].人民論壇,2019(30):108—109.

[3]陳雪貞.最優(yōu)化理論視角下大學英語課程思政的教學實現(xiàn)[J].中國大學教育,2019(10):45—48.

[4]時宇嬌.政法類院校公共英語課“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探索[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9(8):30—32.

[5]張巨武.《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研究[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23):94—99.

作者:黃河 洪科 趙樺 單位:四川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