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語文在高中語文教學的實踐
時間:2022-08-12 11:00:24
導語:大學語文在高中語文教學的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語文教學離不開閱讀和寫作這兩個環(huán)節(jié),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階段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從根本上來看,也是以閱讀和寫作兩個層面的知識能力素養(yǎng)培養(yǎng)為基礎的。語文教學不僅要集中教授課本知識內容,還應充分利用現(xiàn)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教學資源,從更廣闊的視角中收集信息,獲取資源。文以載道,“語”以化人,學生只有真正理解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功能,在現(xiàn)實生活中理解語文的育人價值,才能真正領略語文的魅力,并學以致用。近年來,以生活化語文教學為主要導向的“大語文”教學理念開始產生廣泛的教育影響。高中語文教師應了解“大語文”教學的基本概念,通過構建“大語文課堂”來推進高中語文閱讀和寫作教學的升級,從而促進高中語文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
一、“大語文”教育的基本概念
“大語文”教育觀是以語文課堂教學為核心,以現(xiàn)實社會生活為背景,不斷將語文知識拓展、延伸到社會實踐中的各個領域,將語文學習和生活實踐相結合,把語文教育與育人教育相結合,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大語文”教育觀與傳統(tǒng)語文教學的主要區(qū)別在于提出的“大”的概念。這里的“大”不是教學級別層面的大小,而是教學內容所處范圍的大小。“大語文”的“大”是一種教學視野的擴大,教師在教學時要將視野放置到社會生活中,以社會生活為資源,以真實體驗為源泉,帶動教學全面創(chuàng)新。美國著名的教育家杜威曾提出“教育即生活”的觀念,他認為生活才是真正的教育,單純的書本知識無法真正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才,教育只有深入融合到生活中,引導學生不斷從社會生活中汲取養(yǎng)料,學生才可以正視生活,將所學知識與社會生活實踐相互結合。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則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社會即學?!钡慕逃^念,學生只有將“做”作為核心,才能不斷運用知識、踐行知識,從而生成知識。
二、基于“大語文”理念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
閱讀是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教師在組織語文閱讀教學時,可以充分利用“大語文課堂”的優(yōu)勢,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語文閱讀更自由、更主動。結合目前高中生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教師可從以下兩個方面開展創(chuàng)造性語文閱讀教學活動。
1.打造豐富多彩的“大語文課堂”環(huán)境
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基于“大語文”所強調的生活元素為學生提供各種各樣的生活化閱讀素材。文字不僅是傳情達意的工具,更是構造情感世界的載體。語文閱讀并非一般意義上的文字閱讀,而是一種基于文字的文情并茂的立體性閱讀。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不僅僅要感知文字,還需要從生活中感知相類似的情感體驗。因此,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時,就需要結合閱讀文本材料,從語篇特征出發(fā),找尋生活中類似的場景,或者有著情感共通之處的場景來進行教學指導,培養(yǎng)學生結合熟悉生活場景進入語篇閱讀的自覺意識,使學生與閱讀文本牢牢捆綁在一起,讓學生與閱讀文本產生良好的“化學反應”,進而讓學生從生活視角出發(fā),增強語文閱讀的全面性體驗。
2.運用情境閱讀的“研學旅行”等教學模式
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真實的情境閱讀環(huán)境。閱讀時,學生往往需要安靜的閱讀環(huán)境,只有進行沉浸式閱讀,學生才能獲得良好的閱讀體驗。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可以從兩個渠道創(chuàng)設環(huán)境。一是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通過建設課堂閱讀教學環(huán)境,引導學生在安靜的課堂中靜下心來進行閱讀。教師可以結合不同的閱讀文本,輔以背景音樂,借助有聲情境烘托真實的閱讀情感場景。也可以結合學生的學習需要,在圖書館中開展閱讀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熱情。二是走入現(xiàn)實生活中,在真實的生活場景里進行閱讀。如,高中語文篇目中有大量的寫景抒情、詠史抒懷類詩歌,大都是詩人在遭遇特定環(huán)境時的即興感發(fā)之作,教師可以創(chuàng)造條件,以“研學旅行”“文化學旅”等方式,帶領學生走進名勝古跡,嘗試感受詩人所處的文化環(huán)境,并帶領學生以吟誦古詩詞等方式,讓學生體驗歷史文化精神的波瀾壯闊,帶動學生的情感,增強學生對閱讀的文化體驗。
三、基于“大語文”理念的高中語文寫作教學
寫作和閱讀是相互依存的,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寫作是閱讀能力的延伸。教師在組織語文寫作教學時,可以充分利用“大語文課堂”的優(yōu)勢,從以下兩個方面創(chuàng)造性開展語文寫作教學活動。
1.以課外活動優(yōu)化學生的寫作情境
高中生語文寫作方面的問題相對突出,主要原因是他們的生活積累較少。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大語文課堂”模式,開展課外活動,讓學生接觸生活,了解生活,感觸生活。教師可以以活動項目匯報等形式來檢查落實學生課外活動的成果,讓學生嘗試從生活中吸取寫作的養(yǎng)料,不斷充實自我,帶動寫作創(chuàng)新。例如,在課外活動的實踐教學中,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活動進入寫作情境,感受情境中的情感,嘗試以自我體悟、自我感知的方式形成對實踐活動的理解。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可以從文化解讀層面對情境進行分析,感受情境中所蘊含的文化要素和深層次的文化內涵,鍛煉學生對文化知識的解讀能力,最后付諸筆端,用自己的語言記錄所感所悟,形成自己的課外活動寫作成果。
2.以育人教育引導學生的寫作價值觀
在教學實踐中,由于網絡信息環(huán)境十分復雜,有的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受到網絡負面信息的影響,從而產生錯誤的心理認知或負面情緒,在語文寫作過程中,這些學生的情感表現(xiàn)較為消極,對于社會事件的分析議論在價值觀上存有偏差。這不僅會影響學生寫作中的價值取向和定位,而且會導致學生陷入混亂的價值觀中。因此,在“大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思想觀念,幫助學生養(yǎng)成客觀、公正、獨立的審視視角,讓學生能夠堅定不移地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分析問題,在混亂的信息環(huán)境中自覺抵制糟粕文化。例如,在組織語文作文教學時,教師可從課程時政的角度,引入時事評論等相關內容,通過播放中央電視臺等知名媒體的新聞評論節(jié)目,引導學生對新聞評論中的立意、語言表達等進行觀摩,學習如何對社會事件進行評論或評議,了解以何種視角對事件話題進行深度挖掘。另外,教師還可組織學生展開對社會熱門事件的分析討論,讓學生進行深度思考,多角度分析,找尋公眾在面對此類事件時可能存在盲點的問題,以公平、正直的態(tài)度評述問題,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挖掘和闡述寫作素材,以正確的價值觀來指導語文寫作實踐。此外,有的學生在寫作中存在假、大、空現(xiàn)象,常常通過虛假的事實寫作來傳遞空洞的情感。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受傳統(tǒng)語文教學的影響,不寫真人真事,這種現(xiàn)象對學生養(yǎng)成正確寫作價值觀的影響極壞。育人教育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真、善、美意識,引導學生在語文寫作中講真話、傳善意、發(fā)現(xiàn)美、表達美、創(chuàng)造美。如,教師可以借助《陳情表》《項脊軒志》等課文,引領學生體味課文中的真情真意,感知文本中的善與美,激發(fā)學生想要自我表達、敢于自我表達的熱情,強化學生的寫作體驗??傊?,構建高中“大語文課堂”,以“大語文觀”指導高中語文教學實踐探索,是一種符合《課程標準》的語文教學嘗試。在高中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要以課堂和課外為途徑,以文本和生活為依托,讓學生借助語文來參與社會生活,通過語文閱讀和寫作實踐切實反映生活、創(chuàng)造生活、改變生活,最終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作者:周恒飛 單位: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區(qū)曲靖一中麒麟學校
- 上一篇:供應鏈管理課程思政建設內容
- 下一篇:孤兒作品著作權保護的三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