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創(chuàng)新與實踐研究
時間:2022-12-03 03:51:08
導語:初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創(chuàng)新與實踐研究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教學的進步以及社會對人才的高要求,我們教學已經(jīng)不能單獨的看作是知識的傳授,而更應該關注的是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初中語文在教學上也在不斷探索前進,對于教學目的的設計也更加偏向于當代教育觀念的要求,以培養(yǎng)初中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為主。
關鍵詞:初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特色教學;創(chuàng)新實踐
語文作為我們的國語教學,在我們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中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時刻影響著我們的生活,語文教學一直以來都是我們教學的重點。但是,也正是由于語文牽涉到的知識太多,很多教師在教學時都以灌輸知識為主,并不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這使我們的教學一直收效甚微。而培養(yǎng)初中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提出,就是一個全方面的教學整改,語文核心素養(yǎng)包括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感受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和思想感情等各個方面,同時也包括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已經(jīng)成了目前教學的主要要求。為了能夠使初中語文教學得到更好地發(fā)展,我們要以新的理念來推動教學,轉變思想,努力改進和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方式,使初中語文教學符合社會的要求。本文根據(jù)目前初中語文的一些教學現(xiàn)狀,對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做出了如下探究。
1教師要有準確的角色定位
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們在教育上的觀念被要求要跟得上時代的潮流,為了體現(xiàn)新時代教育的創(chuàng)新性和科學性,當代教育注重將教學主體地位交還與學生,教師則擔任課堂主導和引導者的角色。但是,在這個角色改變的過程中也出現(xiàn)了很多的問題,由于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通常以自我為中心進行課堂講學,學生只負責聽的部分,如此一來,教師與學生之間涇渭分明,教師講自己的,學生聽自己的,兩個課堂教學最重要的部分沒有很好的融合,導致課堂教學沒有形成一個整體,學生的參與性不強,主動性沒有得到發(fā)揮。但是,就目前來看,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也出現(xiàn)了很多問題,很多教師沒有準確把握放權的度,要么將教學主導權緊緊握在自己手里,要么將權利完全交于學生。學生在得到充分的自主權利后,變得更加的沒有自我約束力,使得課堂教學沒有秩序,十分的松散。所以,教師在踐行新時代教育觀念的同時,要準確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既要給學生一定的自主權,也要盡到教師督促和指導的職責,使初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教學能夠得到良好的收獲。
2幫助學生領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文化內涵
初中語文的教學不僅是教學生懂得如何遣詞造句,也是要通過教學生在學習文字的過程中來了解我們中國文化并學習中國文化,文字是文化的載體,是最能體現(xiàn)我們國家文化的部分,也是學生必須掌握的部分。所以,為了能夠提高初中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我們教師要靈活運用教學,深刻剖析文字的深層含義,讓學生在學習文字的過程中也能夠學到相關的中華文化。這就需要教師自身有很高的文學修養(yǎng),有過硬的專業(yè)知識,能夠在教學之前對教材的所有內容都了如指掌,大到每個單元小到每一課,只有教師對教材了解才能掌控教學全局,對每一課了解才能更好地設計教學。教師在設計教學時,可以將文中涉及到的文化巧妙的設計進教學,在一字一句之間融入文化教學,使學生在無形之中就能夠習得并掌握文中所涉及的文化。比如,在學習《木蘭詩》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將文中所涉及到的木蘭替父行軍這一壯舉上升到我們中華民族百善孝為先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讓學生在學習這一課時能夠學得木蘭精神,從而提升自己的品德修養(yǎng)。
3以問答式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思維
初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教學其中也包括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能夠在學習中有自己的見解,能夠獨當一面。但是,就目前來看,由于語文是一門文字型學科,很多教師在教學時喜歡向學生灌輸課本知識,傳達自己的想法,學生的自我思維得不到發(fā)散,在語文上缺乏自己的思考經(jīng)驗。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語文在教學上和考試中越來越活躍,很考驗學生的靈活思維,所以,為了摒棄傳統(tǒng)語文的教學弊端,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自主思考問題的能力,教師可以采用問答式教學。督促學生進行自主預習,在課堂教學開始時教師再以問題開始,提出關于所學課文的基本問題,不僅能夠考驗學生的預習結果還能十分自然而然的引出教學。比如,在課堂上,教師可以提問:“此篇課文的體裁是什么?”“主要的故事情節(jié)是什么?”“作者寫這篇文章主要想傳達什么信息?”提出問題后再將問題拋給學生,由學生自主思考得出答案,并將自己的理解和體會在課上給大家做一個分享。在此過程中,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自主思考對學生考慮不周的地方給予補充,再將整篇文章順一遍,既能鍛煉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還能使課堂教學更加靈活新穎。
4鼓勵學生廣泛閱讀培養(yǎng)語感
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不僅是知識的充沛,也是一個人氣質的形成,我們常說“腹有詩書氣自華”,學生只有通過廣泛閱讀,才能增長見識,拓寬眼界。所以,教師要鼓勵學生廣泛閱讀,大到古今中外的文學名著,小到社會上的雜志,都可以幫助學生增長見識,學到很多我們在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對于學生來說也是一種文學上的積累,在今后的語文寫作中學生也可以利用這些素材,寫出膾炙人口的文章。
5督促學生將所學運用到生活中
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還需要學生將所聽所學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學生可以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文學類活動,比如黑板報的設計,一些演講和朗誦比賽,教師都要鼓勵學生積極參加,通過參加這些活動學生可以鍛煉自己文字的使用能力,提高自己的口語交際技能。另外,還要鼓勵學生語文寫作,在寫作的過程中,是學生語文綜合能力使用得最為全面的時候,學生在寫作時需要遣詞造句,需要斟酌文章的布局,也需要引經(jīng)據(jù)典,會用到自己廣泛閱讀所積累的素材,通過寫作能夠鍛煉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不僅如此,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文化和精神也要在生活中得到踐行,在為人處事時體現(xiàn)自己高的素質和好的道德,促進社會的和諧。
6結語
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是充實學生知識儲備,培養(yǎng)學生自我修養(yǎng)的最佳時期,教師可以通過教學讓學生經(jīng)受耳濡目染的文化熏陶,幫助學生養(yǎng)成學習和生活中的良好習慣。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教師要在教學上做出符合新課程標準的改變,使教學方法符合新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從而培養(yǎng)出一批又一批高素質的語文人才。
作者:蔣唐玲 單位:重慶市大足中學
- 上一篇:語文實踐滲透核心素養(yǎng)元素
- 下一篇:影視資源在高中語文小說教學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