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育課程考核方式改革探析
時間:2022-06-10 03:35:51
導語:語文教育課程考核方式改革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考核作為教學環(huán)節(jié)的一項重要的內容,是課程教學目標實現(xiàn)的重要手段。近些年,隨著我院應用性教學改革思路的推行,考核方式及內容的改革也在積極進行之中。語文教育專業(yè)本專業(yè)的教育現(xiàn)狀、發(fā)展趨勢,應是由以往的以教師為中心,而轉向以學生為中心;以向學生傳授理論知識為主,而轉向以提高學生專業(yè)素質為主;以培養(yǎng)專業(yè)化人才為主,而轉向以培養(yǎng)復合型、應用型人才為主。根據中國教育行業(yè)分析報告,現(xiàn)階段復合型人才、應用型人才短缺,因此,現(xiàn)在大多數(shù)高職高專的語文教育專業(yè),都將目光投向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大力培養(yǎng)具有寬廣的基礎知識和厚實的專業(yè)知識,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較強的社會實踐能力,能從事中小學語文教學工作,并能適應文秘、新聞、宣傳、公關等工作的高技能的“大語文”人才。
1.考核方式改革的背景
1.1社會狀況。當今的社會需要的人才是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強,具有創(chuàng)新思維的高素質的綜合人才。這就要求我們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那么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和重要的教育教學手段的考試,也必須符合培養(yǎng)現(xiàn)代社會人才的要求。傳統(tǒng)的考試方式和內容過于死板,只注重知識概念的死記硬背,缺乏對學生在實踐中應用知識能力的培養(yǎng),這樣就使學生走出社會才開始學習如何運知識,如何將知識轉化為能力,在激烈競爭的就業(yè)大環(huán)境下,我們的學生就會處于劣勢。1.2學院的現(xiàn)實狀況。我院在幾年前就提出了應用性教學改革的思路,在經過這么長時間的探索,應用型教學改革思路已深入到每個教師的心中。教師們不但在授課過程中貫穿應用性教學改革思路,那么,作為重要教學化解和手段的考試,老師們也進行了探索改革。在我院進行的考試改革中,教師們對課程的考試進行了改革,并撰寫了改革方案,考試改革初見成效。
2.考核方式改革的具體內容
2.1考核方式的改革。根據課程的特點,在考試過程中,我們采取了以下幾種方式:2.1.1純實訓方式進行考核,比如一些實踐性較強的課程,我們在考核時基本采用這種方式。這樣的課程主要有秘書實務實訓、秘書禮儀、廣播電視主持藝術課程,應用寫作等。例如秘書禮儀課程,談談這種實訓考核方式是如何設計,以及這種考核方式優(yōu)點。秘書禮儀是文秘專業(yè)的專業(yè)必修課,課程的教學目標是通過系統(tǒng)地學習,并配合有關材料及課件,讓學生掌握個人形象禮儀、日常交往禮儀、公共場所禮儀、校園生活禮儀以及求職面試等禮儀的具體規(guī)范與準則,了解在交際中的重點及禁忌,并能熟練運用。養(yǎng)成良好的禮儀習慣,將學到的社交禮儀知識變?yōu)樽杂X的行動,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基于這樣的課程教學目標,在考核的過程中,教師設計了14項實訓項目,學生通過自己的理解迅速將理論轉化為實踐能力。每一項實訓給學生記一次成績,最終的平均分就是學生的總成績。這樣的考核方式符合課程的特點,同時也有利于課程目標的實現(xiàn),使文秘專業(yè)的學生無論站姿、坐姿、著裝,還是舉手投足都展現(xiàn)出專業(yè)的特色。廣播電視主持藝術課程主要培養(yǎng)新聞專業(yè)學生的策劃、主持、合作、臨場應變和主持節(jié)目的能力。也采取實訓的形式進行考核,但卻與禮儀課程的實訓考核不同,在期末時,教師要求學生把課程所有學習過的內容——策劃、主持、合作、臨場應變和主持以實訓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這樣的考核方式,使學生更能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新思維,有利于學生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在考核的過程中,學生為了能取得更滿意的成績,就會加強之間的合作和配合,這樣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精神。2.1.2采用理論和實訓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考核保留原有的閉卷考試的形式,但在評價過程中,加入了過程性評價體系。采用這種方式進行考核的課程特點理論性較強課程,比如四大文學史、中國新聞事業(yè)史,外國新聞事業(yè)史等課程。這些課程在考核時會按照一定的比例來計算成績。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會設計多種形式的實訓課,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鍛煉學生組織、動手、實踐能力。而在學期末,就那些學生必須掌握的夠用的基礎理論知識采用閉卷的形式。這樣的考核方式技能是學生掌握夠用的基礎理論知識,有提供機會是學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能力,使學生帶到鍛煉。2.1.3考試題型和內容的改革在考核改革過程中,教師們對試卷的題型進行了改革,改變傳統(tǒng)的考試題型如填空、選擇、名詞解釋這樣文科考試中長期使用的題型,采用案例分析,作品分析,材料分析等,能夠發(fā)揮學生獨立思考能力,鍛煉學生分析能力,總結能力的題型。比如我們在古代文學課的期末考試試卷中,教師會給學生一首古詩,要求學生用在課堂上學習到的古詩分析方法進行分析鑒賞,學生在答題時就會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分析,改變死記硬背的方式。再比如在新聞采寫課程的考試試卷中教師會將以前以名詞解釋的考試題型和內容進行考核的問題,改成鍛煉學生分析能力的題型和內容,比如我們以前在試卷中會出名詞解釋導語,而我們現(xiàn)在的試卷就會改成給學生一段新聞,讓學生自己找出導語,或是讓學生根據材料寫一個導語,這樣使得學生將知識理解并轉化為能力。3.對課程考核方式改革提點思考通過以上有關考試各方面內容的探索,我們可以看出,教師們都在思考,積極的進行考試改革。如何確定有效的課程考核方式,對此提出兩點思考:第一,考核方式改革要注意因課實考,采用最合適的方式進行考核。第二,考核方式改革要注意因才實考,根據學生的專業(yè)特點和學生的個體特點進行考核,實現(xiàn)以考核促進教學質量提升和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目標。
作者:靜超 單位:內蒙古師范大學青年政治學院
- 上一篇:趣味識字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運用
- 下一篇:校園文化建設中大學語文教學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