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咬文嚼字教學(xué)論文

時間:2022-08-15 04:37:00

導(dǎo)語:語文咬文嚼字教學(xué)論文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語文咬文嚼字教學(xué)論文

咬文嚼字”這一成語歷來被人們當(dāng)作貶義詞用。“死扣字句不領(lǐng)會文章精神實質(zhì)”固然不對,但對文章的遣詞造句來一番深究,悉心品味,領(lǐng)悟個中奧秘,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其作用也不可忽視。

例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一文中描寫月光下的樹影的句子:“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灌木,落下參差的班駁的黑影。”“落下”是平常的詞語,一般人并不注意,但仔細(xì)一咀嚼,“落下”這一詞語用在這兒非常確切。它的好處,一是能化靜為動,有宋朝詞人張先的名句“云破月來花弄影”的意味而又不似張詞那么纖細(xì);二是使“高處”兩字有了著落,灌木在高處,影子自然應(yīng)當(dāng)“落下”??梢娺@一極富詩情畫意的“月影”的描寫,得力于“落下”這個看似平常的詞。

又如《我的空中樓閣》一文有“小屋的出現(xiàn),點破了山的寂寞”一句,這里“點破”是什么意思?“寂寞”常用“打破”,怎么可用“點破”?改一改如何?細(xì)一分析,這里用“點破”,與上文的“痣一點”,與“點綴”,與“一望無際的水面飄過一片風(fēng)帆”的描述緊緊相扣,是十分確切的運用。如用“打破”,即破壞了整體美,破壞了這一幅寧靜、幽靜、精巧的圖畫。

實詞可以咀嚼品味,有的虛詞也值得探究。如魯迅《祝?!分袑懙溃骸叭欢礉M足,口角漸漸的有了笑影,臉上也白胖了。”聯(lián)系上下文,“然而”表轉(zhuǎn)折,前句有祥林嫂“食物不論,力氣是不錯的”,使魯家“竟沒有添短工”的話語,可她對辛苦的勞動反而很“滿足”,“有了笑影”、“白胖了”就是明證。這是為什么呢?認(rèn)真作一分析,便知祥林嫂往昔的生活是極其悲慘的。“然而……”顯示出祥林嫂善良、勤勞、本分,又有可怕的麻木的性格特征。

總之,要深得文章三味,就必須花一番咀嚼的功夫。囫圇吞棗,不求甚解,是領(lǐng)會不了文章的內(nèi)涵的。我們在閱讀時要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