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學教學改革意義參考
時間:2022-07-07 09:08:09
導語:中藥學教學改革意義參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臨床《中藥學》是在中醫(yī)藥基本理論指導下,以研究中藥的基本理論、功效及臨床應用為核心,以辯證用藥為依據的一門基礎學科[1]。同時又是從基礎學科過渡到臨床各科的橋梁。中藥學在整個中醫(yī)基礎課程中是比較難以掌握的一門課程,體例單一、重復,藥與藥之間內容沒有必然的聯系,再加上初學者沒有臨床經驗,很難記憶每一味中藥的性質及功效,更談不上應用了。因此如何使學生更好地學好中藥學,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中醫(yī)師,提高中藥學教學質量,顯得尤為重要。本人在二十多年的《中藥學》教學生涯中,積累了一些經驗,采用層次遞進教學法[2]及PBL教學模式[3]相結合的形式,在《中藥學》教學中取得很好的效果,現將PBL教學模式及層次遞進教學法在《中藥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與同道分享。
1層次遞進教學法
層次遞進教學法是將《中藥學》教學內容分為不同層次實施教學的方法。以層次結構為主要框架,進行教學研究。如以章節(jié)為層次、以藥物性能功效為層次、同一章節(jié)兩味藥進行對比、綜合歸納每一章節(jié)藥物特點為層次等。
1.1優(yōu)勢
層次遞進教學法的優(yōu)勢是可使學生從簡單、重復繁瑣的中藥學教學體例中,感到學習中藥學的興趣,從易到難,從簡單到復雜,由淺入深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加深對中藥的印象;其次可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及教學效果,提升教師的責任心,并且還可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模式[4]。另外,還能有效地幫助學生掌握、記憶中藥,理清中藥分類,使其對《中藥學》有一個全面系統的理解,引導學生理性認識中藥,融會貫通,靈活用藥,最終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這種分層遞進講述中藥學的形式,對學生高效率的掌握中藥是非常有幫助的。
1.2層次遞進教學思路
首先以章節(jié)為主線,從宏觀到微觀,將中藥學整體版塊分解為不同的版塊,如:《中藥學》[5]分總論和各論兩大塊,總論包括哪些章節(jié),各論又包括哪些章節(jié),總論的哪些章節(jié)是必須掌握的,各論的哪些章節(jié)相對臨床來說更加重要,使學生很快熟悉教材內容的結構層次,以金字塔的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另外,每個章節(jié)的特點是什么?如解表藥,辛溫之性,善入肺、膀胱經,走肌表,以辛發(fā)散肌表的邪氣;祛風濕藥,辛溫之性,走經絡、肌肉、筋脈,以去除該部位的風寒濕邪;掌握每一章節(jié)的共性特點及個性不同,是學好中藥學的基礎,只有在此基礎上才有可能更進一步、深入地學習中藥。其次以藥物為層次。在前面章節(jié)的基礎上,對每一章節(jié)的藥物,按教學大綱要求,哪些是必須掌握的藥物,哪些是熟悉的藥物,哪些是了解的藥物。如溫里藥,按章節(jié)層次是重點章節(jié),按藥物層次溫里藥共11味藥,附藥3味,它們又可分三個層次,附子、肉桂、吳茱萸是必須掌握的藥物,干姜、丁香、花椒、高良姜、小茴香是熟悉的藥物,其它是了解的藥物;藥物層次分出后,再按功效分層次,可分基本功效、衍生功效、配伍功效[6]三個層次,如干姜,其功效為溫中散寒,溫肺化飲,回陽救逆。干姜味辛性熱,歸脾胃、肺、心、腎經,辛能散寒,大熱之性溫助陽氣,入中焦脾胃,故可溫中散寒,入肺經,溫肺寒,這是干姜的基本功能(用性味理論可闡述的功能);干姜的化飲作用,則屬于衍生功能,其從屬于干姜的溫肺作用;干姜的回陽救逆作用,則屬于配伍功效,干姜只有配伍回陽救逆的附子,才能產生回陽救逆的作用。大多數中藥的功效基本上都是分這樣幾個層面結構,以功效再結合應用。學生以層次遞進這種學習方法就可以從簡單、重復繁瑣的中藥體例中,找到藥物的規(guī)律,加深對中藥的理解,很好的掌握中藥,為以后學習方劑等各科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每一章節(jié)講述結束時,首先進行橫向綜合歸納,如清熱燥濕藥黃芩、黃連、黃柏均可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治療濕熱瀉痢,瘡癰腫毒。然黃芩①善清瀉肺熱,主肺熱咳嗽;②清瀉少陽膽經熱邪,主寒熱往來;③清熱安胎,止血,主胎動不安出血。黃連①善清心除煩,主高熱煩躁,心煩不眠;②善清胃腸濕熱、實火,瀉痢嘔吐消渴;③寒涼性突出,解毒作用強,療疔毒。黃柏①善清瀉下焦?jié)駸?,主帶下、足膝腫痛;②瀉相火,除骨蒸,陰虛火旺骨蒸潮熱;③善治療濕疹濕瘡。這種以橫向為層次的綜合歸納,可使學生更好的掌握同一類藥物的作用,既掌握藥物的共性作用,又對藥物的個性及應用有非常清楚的認識。在中藥學課程結束,或課程進行到某一個階段,可對全書有共性的藥物功效及應用,做一個縱向綜合歸納。如:課時進行到止血藥時,涼血止血藥除本章節(jié)涼血止血的大、小薊、地榆、槐花、側柏葉等藥物外,其它章節(jié)具有涼血止血作用的藥物還有梔子、生地、牡丹皮、黃芩、大黃、桑葉、代赭石等;這種縱向歸納的作用,可以使學生對這一類功效的藥物,有一個比較清晰的了解,執(zhí)簡驅繁,記憶和掌握中藥。課程結束時,還可對課本全部藥物進行綜合歸納,如安神藥除該章節(jié)的朱砂、磁石、酸棗仁、柏子仁等藥物外,其它章節(jié)具有安神作用的藥物還有百合、麥冬、牡蠣、大棗、龍眼肉、郁金、茯苓、丹參、靈芝、蓮子等。再如:可利水的藥物除該章節(jié)的茯苓、薏苡仁等藥物外,還有解表麻黃、香薷、補氣的黃芪、白術;活血的益母草、澤蘭;止咳平喘的桑白皮、葶藶子等藥。這種對全書的層次歸納總結,可使學生對治療某一病癥的藥物有一個宏觀的認識,更加系統地掌握、識別中藥功效和治證特點。通過這種以層次遞進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對中藥學的學習從宏觀到微觀,從微觀再回到整體,可使學生更加有的放矢地學習中藥,最終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
2以問題為中心((PPBBL)教學模式
PBL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它把學生置于混亂、結構不良的情境病案中,教師把實際生活問題作為教學材料,采用病案的方式,并讓學生成為該情景的主人,以問題討論的模式,讓學生自己去查找資料,用所學到的知識,分析問題、一步一步的解決問題。不斷地激發(fā)學生去思考、探索,最終解決問題。80年代中期我國一些醫(yī)學院校開始試行,目前已成為我國醫(yī)學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
2.1PBL優(yōu)勢
PBL課程模式具有很多優(yōu)越性。PBL教學模式改變了以往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強調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的作用由單一的“教”轉變?yōu)榧取敖獭庇帧皩А?,這不僅是單一形式的改變,在深層次上是既教會了學生課本上的知識,又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可激發(fā)學生自覺學習的積極性,能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變枯燥學習為有趣學習,在不斷的討論中,激發(fā)學生的智能,擦出思想的火花,找到真知灼見,增加他們的自信心,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同時又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揮提供了一個平臺[7]。
2.2具體實施方法
將事先編寫好的PBL病案,提前一周告知學生,學生可根據教師提供的學習資源庫,展開以自我為中心的學習思考。第一步按10-11人分組,每組一名小組長,一名記錄員,一名教師(Tutor)。組長、記錄員也要參與討論,分組討論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發(fā)言頻率。分組方法:男女同學搭配,性格外向與性格內向混合,座位男女生叉開,對每位同學進行編號,這樣有利于教師掌握學生的發(fā)言情況,有利于最后考評。第二步開展討論前,小組成員要向大家做一個自我介紹,然后針對病案展開小組討論,提出問題,自由發(fā)表個人見解,集體補充,完善知識點,然后對病案集體進行診斷,得出理法方藥。教師(Tutor)對學生提出的關鍵詞進行引導,但不要直接講出答案,一定要由學生自己去挖掘病案的實質問題。如下圖教學活動場景。第三步回歸大教室,學生把每一小組的討論結果公布,教師總結評說,強化用藥知識點。學生認為PBL教學方法對整體思維有很大幫助,加強了團隊意識,并且在此過程中加深了對中藥的理解。PBL教學法給了學生獨自思考和探索的機會,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一種很好地教學方法,在中藥的學習過程的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3PBL的反思
PBL教學模式的實施,首先是要更新教學觀念,要盡早突破陳舊的“三中心”(教師為中心、課本為中心、課堂為中心)教育思想的影響和束縛。法國教育家加里說:“教學法就是把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統一起來的方法。”PBL教學模式就是“教學合一”的很好模式。布魯納認為,現代的教學方法是“教師與學生合作”的方法。所以PBL教學模式是“教”與“學”的高度合一。要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法,要有學科及教務部門的大力支持,教學管理部門的重視。是推動教師開展PBL教學的動力。要建立全新的教學方法體系,轉變教學觀念是最基礎的一環(huán)。其次是教師(Tutor)的培訓。開展PBL教學由于原來的大班要分為若干小組,由于班次的增加,需要增加指導教師的問題尤為突出。每位學科教師都有自己的教學任務,根本沒有閑暇時間。我們目前是由部分臨時沒有課的教師去頂替,或由研究生代替一些教學任務,但這畢竟不是長久之計。學校是否能培養(yǎng)一支固定的Tutor隊伍,對全校的PBL課程進行統籌安排,這樣對推廣PBL教學法會有極大的幫助。
3PBL教學模式與層次遞進教學法相結合
3.1優(yōu)勢
教學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培養(yǎng)人的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F代教學決不是單純地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發(fā)展學生的智力,發(fā)展學生素質。PBL教學與層次遞進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以實現人的素質全面和諧發(fā)展為目的。是既有形式的改變,又有內容上的突破,教學過程豐富多彩,使學生處在一個高漲的學習氛圍中。課程教學到一個階段,對前面所學的章節(jié)層次、或對藥物層次做一個總結,改變一下教學方式,使學生在不同的情景中學習,可很好的調整學生學習中藥的厭倦情緒,激發(fā)學習興趣,調動學習激情,學生在討論中可激發(fā)智能,擦出思想的火花,并能很好地提高教學效果。當代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指出:“知識乃是一個過程,不是結果?!盤BL教學模式與層次遞進相結合,對學生無論是知識的積累、能力的發(fā)展、情感的培養(yǎng)、內在創(chuàng)造潛能的發(fā)揮,都將是一個很好的手段。
3.2具體實施過程一般是在學期中間或后期,將PBL教學引入課堂。如中藥學在講到理氣藥章節(jié)后,把“小華的煩惱”病案引入,這一病案的教學目標,主要是對作用于中焦為主的章節(jié)進行總結歸納。如善于化中焦之濕的芳香化濕藥(藿香、蒼術、砂仁等),以溫中散寒為主的溫里藥(干姜、良姜等),理氣藥(陳皮、枳實、木香等)。教學進行到化痰藥以后,引入“胖嬸的困惑”病案,主要是對治療胸痹的藥物進行歸納總結。如活血化瘀藥的川芎、丹參、乳香、沒藥等,化痰藥中的半夏、瓜蔞,理氣藥中的枳實、薤白,溫里藥中的肉桂及解表藥中的桂枝等。在PBL分組討論中通過交流,辯證用藥,學生既加強了相互之間的了解,又鞏固了已學到的中藥知識。他們在討論中,一般會有一些自己的感受、感知。捷克教育家揚?阿姆司?夸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一書中指出:“知識的開端永遠必須來自感覺”。由于學生智力和技能地培養(yǎng),需要親自參與,才能得到提高與發(fā)展,所以PBL教學模式與層次遞進教學法的結合,培養(yǎng)和增加了學生學習和掌握中藥的自我感受能力。
4結語
PBL教學模式與層次遞進教學法在中藥學教學中的應用,在授課形式上打破傳統的滿堂灌的模式,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把學生從被動學習中解脫出來,由原來的“學會”,變?yōu)楝F在的“會學”,變被動為主動。我們的教育不僅是只要求學生掌握必要的知識,關鍵是培養(yǎng)學生不斷獲取新知識及再學習的能力。PBL教學模式與層次遞進教學法是學生不斷完善知識結構,建立辯證用藥的思維模式[8],探索未知知識,改變人際關系,增加人格魅力的很好途徑。另外,PBL教學模式與層次遞進教學法相結合,可使教師對教學內容理解更加深刻,對中藥的把控、駕馭能力更加增強[9],以提高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的智力和技能,為培養(yǎng)合格、優(yōu)秀的中醫(yī)、中藥人才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 上一篇:中藥學PBL教學討論
- 下一篇:摻偽麝香中藥學分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