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部炎癥性急性喉梗阻分析論文
時間:2022-06-19 11:02:00
導語:喉部炎癥性急性喉梗阻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關鍵詞]急性喉梗阻;抗生素;腎上腺皮質激素;氣管切開術
[論文摘要]目的:總結因喉部炎癥所致急性喉梗阻的治療經驗。方法:對我院2000~2005年診治的82例喉部炎癥所致的急性喉梗阻病例資料進行回顧分析。結果:經分度治療后均痊愈出院,無死亡病例,僅1例行氣管切開術。結論:喉部炎癥性急性喉梗阻應盡快作出分度診斷,及時進行分度治療。重癥患者(Ⅲ度、Ⅳ度)要把握時機,行氣管切開術,挽救生命。足量有效的抗生素和糖皮質激素治療可減少氣管切開率。
急性喉梗阻是耳鼻咽喉科急重癥之一,如不能及時進行快速、適當的治療可引起嚴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喉部炎癥是引起急性喉梗阻最常見的病因?,F對我院2000~2005年82例喉部炎癥所致的急性喉梗阻病例進行臨床分析,報道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82例患者中,男54例,女28例,年齡1~79歲。其中小兒急性喉炎47例,急性喉氣管支氣管炎19例,急性會厭炎11例,扁桃體周圍膿腫2例,咽后壁膿腫1例,口底蜂窩組織炎1例,會厭膿腫1例;按徐蔭祥對喉梗阻的呼吸困難分度法[1]分度:Ⅰ度25例,Ⅱ度43例,Ⅲ度13例,Ⅳ度1例。
1.2治療方法
Ⅰ度:應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和糖皮質激素(簡稱“激素”)治療,同時輔以超聲霧化吸入,酌情間斷吸氧,小兒酌情使用鎮(zhèn)靜劑,不需要行氣管切開術。
Ⅱ度:以足量有效的抗生素和激素治療為主,以后視病情激素可逐漸減量,并輔以超聲霧化吸入,半坐位吸氧,鎮(zhèn)靜治療,同時做好床頭行氣管切開術的準備工作。
Ⅲ度:在嚴密觀察呼吸變化的情況下,先應用足量抗生素和激素治療,同時輔以超聲霧化吸入。坐位吸氧,鎮(zhèn)靜治療,立即做好床頭行氣管切開術的準備工作。
Ⅳ度:即刻行氣管切開術。若病情緊急,可先行環(huán)甲膜切開術,待呼吸困難緩解后再行常規(guī)氣管切開術,同時應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和激素治療。
對咽喉部膿腫者適用上述分度治療的同時,應及早行膿腫切開引流。
2結果
本組82例急性喉梗阻患者經分度治療均痊愈出院,療程3~10d,無死亡病例,僅1例行氣管切開術,4例行膿腫切開引流術,無并發(fā)癥發(fā)生。
3討論
本組病例中,小兒急性喉炎居首位,急性喉氣管支氣管炎次之,6個月~3歲的嬰幼兒發(fā)病較多,發(fā)生呼吸困難的癥狀較重,原因在于:小兒喉腔小,黏膜腫脹易致聲門裂阻塞;喉黏膜與黏膜下層附著不緊密,罹患炎癥時腫脹顯著;小兒咳嗽機能較差,氣管和喉部分泌物不易排出;小兒神經系統(tǒng)較不穩(wěn)定,容易發(fā)生喉痙攣[1]。急性會厭炎居第三位,成人兒童均可發(fā)病,會厭根部因炎癥浸潤壓迫而腫脹,使靜脈回流障礙,會厭迅速發(fā)生劇烈水腫,遮蓋聲門,影響呼吸而發(fā)生喉梗阻,有導致突然窒息的危險。喉部臨近組織的急性炎癥如扁桃體周圍膿腫、咽后壁膿腫、口底蜂窩組織炎等向下蔓延可發(fā)生急性喉梗阻。
本組中Ⅰ、Ⅱ、Ⅲ度呼吸困難的患者占極大比例,足量有效的抗生素和激素對喉部炎癥所致急性喉梗阻的治療多數情況下效果滿意。糖皮質激素具有很強的抗炎消腫作用,可減低血管和結締組織的滲透作用,使血管張力增強,從而減少和防止水腫的發(fā)生或加劇[2],及早正確足量使用糖皮質激素可有效快速地緩解喉梗阻癥狀,即使診斷為Ⅲ度呼吸困難者,在做好氣管切開前提及嚴密觀察呼吸變化的情況下也可先行此治療,喉梗阻癥狀多可緩解,且可有效地減少氣管切開率。
氣管切開術是解決喉梗阻的急救手術,要把握時機,當行則行。對于喉部炎癥性急性喉梗阻Ⅲ度呼吸困難者在做好氣管切開前提及嚴密觀察呼吸變化的情況下行藥物治療,若呼吸困難無緩解或加重時,應立即行氣管切開術。Ⅳ度呼吸困難者應立即行氣管切開術,以改善病人缺氧狀態(tài),挽救生命;若情況緊急可先行環(huán)甲膜切開術,待呼吸困難緩解后再行常規(guī)氣管切開術。本組1例患者,男,63歲,因急性會厭炎致急性喉梗阻(Ⅳ度呼吸困難)急診來我院,立即行環(huán)甲膜切開術,待呼吸困難緩解后,轉入院行常規(guī)氣管切開術及藥物治療,10d后拔管治愈出院。
綜上所述,喉部炎癥性急性喉梗阻患者必須盡快作出分度診斷,及時進行分度治療,收到滿意療效。重癥患者(Ⅲ度、Ⅳ度)要把握時機,行氣管切開術,拯救生命;足量有效的抗生素和糖皮質激素治療可減少氣管切開率。
[參考文獻]
[1]黃選兆,汪吉寶.實用耳鼻咽喉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9.455-470.
[2]黃威.30例急性喉梗阻的治療體會[J].中原醫(yī)刊,2004,31(11):5-6.
- 上一篇:農業(yè)委員會書記述職工作報告
- 下一篇:計劃生育局述職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