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原創(chuàng):新聞打假者的困惑的辨析和反思

時間:2022-08-30 09:15:00

導語:獨家原創(chuàng):新聞打假者的困惑的辨析和反思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獨家原創(chuàng):新聞打假者的困惑的辨析和反思

摘要:近一段時間以來,一些報刊不斷出現(xiàn)嚴重失實報道,個別采編人員炮制虛假新聞,一些報刊轉載未經(jīng)核實的報道,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為維護社會公眾利益,保護新聞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新聞單位和新聞工作者的良好形象,構及其新聞采編人員從事新聞采訪活動,應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維護國家利益和公共利益,要認真核實報道的基本事實,確保報道的新聞要素準確無誤,不得編發(fā)未經(jīng)核實的信息,不得刊載未經(jīng)核實的來稿,不得徇私隱匿應報道的新聞事實。

關鍵字:虛假新聞社會影響新聞事實

1分析

在近年來由各種工商企業(yè)、公關機構、利益集團等策劃推出的“新聞策劃”、“事件營銷”、“媒介事件策劃”等日趨多見的形勢下,《新聞記者》雜志重新發(fā)出“商業(yè)炒作算不算新聞造假”的追問,是非常有現(xiàn)實意義的。其實,從理論上溯源,早在前些年“新聞策劃”的論爭中,新聞學界對此就有過基本的共識。那就是,對所謂“新聞策劃”、“事件營銷”、“媒介事件策劃”等商業(yè)炒作活動,媒體并非完全不能報道,但關鍵是要堅守真實性原則等職業(yè)規(guī)范和客觀報道等專業(yè)理念,不搞“有償新聞”,不要受利益的誘惑而充當商業(yè)炒作者的“吹鼓手”。令人汗顏的是,在利益面前,我國的媒體太禁不起誘惑了!正如《新聞記者》同仁的喟嘆:“如今反思,我們過于善良,高估了媒體人的自律力”。而更值得新聞界檢討和反思的是,面對此起彼伏的商業(yè)炒作,媒體不但放棄了對一些低俗的商業(yè)炒作活動的監(jiān)督、批評,甚至主動參與,“以能分一杯羹為幸事”。而即使參與炒作的劣跡東窗事發(fā),相關媒體及新聞采編人員不但毫無羞愧之意,反而百般狡辯。如《新聞記者》在2008年“十大假新聞”之七《比爾•蓋茨花億元租房看奧運》的點評中指出,假新聞“制造者”所屬的《成都商報》體育新聞部相關人士競在與新浪科技連線時連連喊冤,堅持否認該報道是假新聞。如此大言不慚地直呼“冤枉”,簡直令人懷疑其智商。且不說素有全身心投入慈善美譽的蓋茨根本不會干這種事,而且不到700平米的一套房子一年租金卻要1億元天價,怎么可能?不知這位記者是否學過算術,就按700平米計算,年租金也是14.28萬/平方米,月租金是近1.2萬/平方米,這比全世界最貴的租價也高出幾十倍。記者還好意思說自己不知道這是假的!難道不是“揣著明白裝糊涂”?

1.1探究假新聞的判定標準

其實就是要清晰界定虛假新聞④和真實新聞各自的內(nèi)涵,明確兩者之間的“分水嶺”。在這個問題上,近年來一些新聞理論學者提出了不少“新觀點”,如:(1為“只要不是主觀故意的憑空捏造,即使新聞內(nèi)容嚴重失實,也不是虛假新聞”;(2以為應該區(qū)分“假新聞”和“虛假新聞”,并界定“虛假新聞”包括了完全捏造的“假新聞”和有一定事實根據(jù)但沒全面、正確、恰當報道新聞事實的“失實新聞”④;(3,認為“虛假新聞有微觀、中觀、宏觀三個層次的表現(xiàn)”;(4)認為“新聞報道不僅要做到微觀、具體、現(xiàn)象/表象的真實,還要做到宏觀、整體、本質的真實”的“宏觀真實”、“整體真實”、“本質真實”論點;(5人為“新聞報道只要有消息來源、有事實依據(jù),便是真實的”的“來源真實”或“依據(jù)真實”論點;(6為“新聞報道只要有消息來源、有事實依據(jù),便是真實的”的“來源真實”或“依據(jù)真實”論點;(7)認為“新聞真實不是客觀真實,而是邏輯真實”的“邏輯真實”論點;(8)認為“新聞真實只能是一種過程中的真實,是一種在不斷發(fā)展變化中的動態(tài)真實”的“過程真實”、“動態(tài)真實”論點;(9)“由于缺乏對事實本質深刻把握”等原因而造成的“隱性失實”論點。

1.2轉載同樣要承擔核實責任

這不僅是國際新聞界的實踐慣例,是我國新聞學界和業(yè)界的共識,更是主管機關的明文規(guī)定。那些轉載了虛假新聞卻不認錯的媒體,無非是一種狡辯和抵賴。在這個問題上,值得進一步探究的是:轉載媒體是承擔與原發(fā)媒體同樣的核實責任,還是承擔一些相對減輕的核實責任?盡管主管機關的文件和司法解釋都沒有做出轉載可減輕核實責任的規(guī)定,但近年來,在新聞理論探討中卻有一些學者多次提出對轉載媒體應適當減輕核實責任;在因轉載虛假新聞而導致的新聞侵權糾紛案件中,也出現(xiàn)了判決轉載媒體承擔相對減輕的核實責任的判例.

1.3對困惑四“重大題材的新聞攝影作品是否允許PS”的辨析

任何新聞攝影作品都不允許Ps,重大題材的新聞攝影作品當然也不例外。這早已是新聞攝影界的共識。而2008年某國家級通訊社發(fā)出的幾張經(jīng)PS處理過的國家領導人活動的新聞照片,已然造成了相當惡劣的社會影響。這種肆意PS的不良風氣如不能及時糾正,不但這家通訊社的公信力會蕩然無存,整個中國新聞界的聲譽也將受到嚴重影響。道理很簡單,如果只是為了讓畫面看起來更漂亮,就可以把無關影像添加到新聞照片中,或只是為了突出國家領導人形象,就可以把在現(xiàn)場的工作人員的影像隨意刪除,那么,誰都有理由懷疑:他們會不會出于更多、更為必要的原因Ps更多的“新聞照片”。

2反思

在改革開放和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新形勢下,隨著信息觀念、競爭意識的日益增強,新聞媒體以其傳播速度快、信息范圍廣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廣泛青睞。新聞工作者無論走到哪里,不僅吃住不愁,而且備受“關照”。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有的新聞工作者忘記了基本的職業(yè)道德準則,忘記了應有的思想道德素質,把人們的尊重當成獲取個人利益的鋪路石。有的忙于趕場子、抄稿子、掙票子有的搞“有償新聞”、“錢稿交易”,等等。所有這些,極大地損害了新聞工作者的威信和形象。有關統(tǒng)計部門曾對種不同服務窗口的社會形象作過民意測驗和調查,結果記者排在位以后??梢?與新聞媒體日益顯示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相比,新聞工作者這種形象上的反差是極不協(xié)調的。它客觀上要求我們在提高新聞工作者業(yè)務素質的同時,也要抓好人格素質的培養(yǎng)。

2.1規(guī)范采訪活動是確保新聞

真實的重要保障。報刊出版單位要制訂采編人員從事采編活動的規(guī)范要求,建立健全內(nèi)部管理監(jiān)督機制。報刊出版單位要進一步完善新聞報道的內(nèi)部選題報批制度、采訪安排計劃和新聞稿件審簽制度,進一步規(guī)范采訪編輯流程,完善稿件三審制度;記者開展采訪活動必須認真核實新聞消息來源,主動出示新聞記者證,全面采訪新聞當事人,充分聽取各方意見,確保新聞事實準確無誤;記者報道新聞事件必須進行實地采訪,嚴禁依據(jù)道聽途說制造或編寫新聞,不得憑借猜測想象改變或歪曲新聞事實,杜絕無中生有、胡編亂造,嚴禁采編人員濫用輿論監(jiān)督權,嚴禁采編人員利用采編活動謀取不正當利益。

2.2嚴格審核轉載內(nèi)容是防止

虛假、失實報道擴大傳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轉載新聞報道必須事先核實,報刊出版單位要建立健全新聞轉載的審核管理制度。報刊轉載新聞報道事先必須核實,確保新聞事實準確無誤后方可轉載,不得轉載未經(jīng)核實的新聞報道、社會自由來稿和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嚴禁歪曲原新聞報道事實、擅自編寫或改變原新聞報道內(nèi)容的行為。完善問責制度是遏制虛假、失實報道的重要手段。報刊出版單位要建立健全責任追究制度。因記者采訪不深入、不全面、不客觀導致報道失實的,報刊總編輯要代表單位在本報刊上公開道歉,報刊出版單位要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因記者未實地采訪,僅憑道聽途說編寫虛假報道的,報刊總編輯要代表單位通過本報刊和當?shù)貎杉乙陨现饕襟w公開道歉,報刊主管單位要追究報刊主要負責人以及記者、責任編輯、分管領導等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對蓄意炮制和炒作虛假新聞造成惡劣社會影響、損害國家形象和公共利益的,報刊總編輯應引咎辭職,主管單位要追究報刊負責人責任;因未核實轉載虛假、失實報道的,報刊總編輯要代表單位在本報刊上公開道歉,報刊出版單位要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報刊刊載虛假、失實報道導致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當事人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各級新聞出版行政部門要支持受害方依法維護合法權益。

2.3、報刊主管主辦單位要切實履行管理責任,加強所屬報刊的導向管理

建立健全報刊管理制度,嚴肅查處報刊虛假、失實報道,嚴肅處理刊載虛假新聞的相關責任人,并向社會公開通報處理結果。八、新聞出版行政部門要加強監(jiān)管,嚴肅查處損害國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虛假、失實報道,責令有關報刊公開更正,并視情節(jié)輕重依法對報刊做出警告、罰款、停業(yè)整頓的行政處罰;對經(jīng)查實采寫虛假、失實報道的記者,要給予警告,并列入不良從業(yè)記錄名單,情節(jié)嚴重的要吊銷其新聞記者證,五年內(nèi)不得從事新聞采編工作,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終身不得從事新聞采編工作。各級新聞出版行政部門要采取有效措施,監(jiān)督報刊主管主辦單位對負有管理責任的報刊負責人做出處理。

3.結論

正確處理奉獻與索取的關系強化奉獻意識。我們新聞工作者從事的是世界上最辛苦的職業(yè)之一。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工作負荷研究人員曾對近巧種職業(yè)進行分析研究,最后評定記者職業(yè)排在礦工和警察之后居第三位,是最艱苦的職業(yè)之一。為了向廣大受眾奉獻一流的精品,記者必須身臨其境、親身體驗,必須大公無私、心中時刻裝著人民著名老記者田流曾經(jīng)說過,“一個私心雜念很重的人,是寫不好大公無私的人的一個貪生怕死的人,是寫不好為革命獻身的無畏戰(zhàn)士的一個貪圖安逸和享受的人,絕對寫不出吃苦在先、享受在后的共產(chǎn)黨員的本色?!蹦贻p的“全國百佳新聞工作者”徐滔,正是自告奮勇,冒著生命危險幫助警方敲開犯罪分子的大門,才拍攝到了迎著歹徒?jīng)_過去的驚險鏡頭《新華日報》攝影記者于惠通在年南京煉油廠火災時,正是站在齊跨深的油水里,在距大火僅兩三米處舉起相機,才拍到了現(xiàn)場感很強的圖片。所有這些,沒有不畏艱險、不怕吃苦的犧牲奉獻精神是絕對做不到的。而我們的新聞工作者在向人們展示這些新聞精品的同時,也展示了自己無私無畏、樂于奉獻的崇高人格。人們喜愛他們的作品,與這些作品中融入了他們高尚的人格力量有著極大的關系。因此,廣大新聞工作者要牢固樹立獻身真理、獻身事業(yè)的堅強意志,發(fā)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為了人民的利益,樂于吃苦,甘于奉獻,只有這樣,才能寫出人民喜聞樂見的精品,樹立新聞事業(yè)和新聞工作者良好的社會形像。

參考文獻:

[1]鐘楚.出版要聞[J].中國出版,2005,(09)

[2]唐岡.《福建文學》進入“中國期刊方陣”[J].福建文學,2001,(12)

[3]王立英.認真履行黨章賦予的職責深入推進新聞出版系統(tǒng)反腐倡廉工作[J].中國出版,2005,(09)[4]林曉芳.人事變動信息[J].出版參考,2005,(33)

[5]本刊記者.《中國新聞出版報》浙江記者站掛牌[J].新聞實踐,2008,(05)

[6]重要啟事[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05,(18)

[7]2005年-2010年全國新聞出版(版權)人才工作綱要[J].中國出版,2005,(11)

[8]龍新民同志任新聞出版總署署長[J].傳媒,2006,(01)

[9]鄒浩.兩岸四地共拓華文通路[J].出版參考,2005,(25)

[10]鐘河.第十二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側記[J].中小學教材教學,2005,(10)

[11]張艷楠,鄭元元.淺談體育新聞的虛假報道[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7,(02)

[12]陳崇山,卜衛(wèi).中國女新聞工作者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J].婦女研究論叢,1996,(03)

[13]王喬富.新聞工作者要嚴格遵守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J].創(chuàng)造,1998,(04)

[14]鐘華.新聞工作者要加強職業(yè)修養(yǎng)[J].學習導報,2001,(04)

[15]向三位英雄的新聞工作者致敬[J].支部建設,1999,(05)

[16]省市新聞工作者歡慶記者節(jié)[J].黨的生活,2000,(12)

[17]羅菊芳.論新聞工作者的職業(yè)道德[J].攀登,2004,(03)

[18]喻國明.我國新聞工作者職業(yè)意識與職業(yè)道德調查報告[J].民主與科學,1998,(03)

[19]高繼輝.論新聞工作者的素質[J].大慶社會科學,1992,(02)

[20]馬春靜.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努力提高新聞工作者隊伍素質[J].內(nèi)蒙古宣傳,2000,(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