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議公共管理中的思想
時間:2022-11-28 08:36:28
導語:試議公共管理中的思想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敬”、“慎”思想對公共管理活動的啟示
我們不難看到《尚書》中存在著這樣的一觀念,即敬、慎是傳統(tǒng)中國社會治理所應當有的行動指導。當然后來儒家講個人的修身,由此而講“涵養(yǎng)須用敬”以及“慎獨”等,敬和慎成為個人成德一個基本方面,可以說是后來敬、慎觀念的發(fā)展了。在《尚書》中,首先是古人對于天的信仰,天之可敬畏,政治統(tǒng)治者的合理性來源于天,天子諸侯之位是為“天位”,官職是為“天工”,禮樂綱常為“天秩”“天敘”,民眾也是“天民”。其次,民眾并非君主之私產(chǎn),其既是一國之民,又是“天民”,而受天之眷顧。民眾對于不合理的政治的反抗被認為是天所賦予的權利,《尚書》所謂行使天之“威罰”是也。最后,基于天之可敬畏,民之可敬畏,要敬慎治國的法度,這在《尚書》中被稱為“憲”“典”等,要敬慎君主所要的命令,要“敬授人時”,要慎用刑罰,要敬慎地教化民眾等?!渡袝分芯?、慎的傳統(tǒng)在社會公共治理中不可或缺。政府公共管理者是公共權力的行使者,因而,敬慎同樣為公共管理活動提供了行動準則?!渡袝分敢碌墓补芾砘顒討邆湟韵吕砟?。
一是敬畏民眾。這條原則的核心在于確立規(guī)則使擁有政治權力者對民眾存有敬畏。在《尚書》中源于民眾之為“天民”,代行天之賞罰,擁有革命的權力,這樣君主便不得不對民眾心存敬畏。西方現(xiàn)代民主政治是通過法律確立了公民的權利與義務,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制約和監(jiān)督機制。相較之下,我們可以看出,在中國古代民眾之可畏的確立具有兩個特點,一是基于對上天的信仰,一是借助民眾的革命。后來漢儒發(fā)展出天人感應的思想來制約君主,但這種方式的明顯弊端在于沒有現(xiàn)實的制度約束。上天的信仰在很多君主那里是沒有作用的,而民眾的革命盡管有其懲罰性的作用,卻具極大的破壞性。所以要確立一定的規(guī)則使得擁有政治權力者對民眾有敬畏,核心的問題就在于怎么樣使得民眾對于權力者擁有常規(guī)性的制度性的制約,否則難以想象權力行使者為何要敬畏民眾。二是敬慎權力。對于權力的敬慎,是現(xiàn)代西方民主政治產(chǎn)生的根源之一。阿克頓勛爵說,“權力導致腐敗,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近代西方政治學家們認識到“權力”這一東西的可怕,它可以決定生死、貧富;一個人擁有權力,可以獲得金錢、美色,也便有人為其高唱贊歌。因此對權力的反思是西方現(xiàn)代民主政治思想的發(fā)源之一。
《論語》中有“一言可以興邦,一言亦可以喪邦”,權力的運用也是如此?,F(xiàn)代公共管理者需要對權力的敬慎,意識到自己所行之權力關乎國家的興亡、人民的幸福與否,也要意識到權力的行使所應具有的限度。三是敬慎憲法?!渡袝分杏小吧髂藨棥薄!皯棥奔词恰胺ā钡囊馑迹簿褪侵卫韲业母痉▌t。《尚書》中有《堯典》、《舜典》,“典”訓為“?!?,意即是治國的常行之道,這兩篇稱為“典”,可見儒家認為其就是政治的根本法則?!渡袝氛J為對于這樣的根本法則,要謹慎地遵守和踐行?,F(xiàn)代的“憲法”概念,盡管也有治理國家的根本法則的涵義,但更多地是法律規(guī)范的涵義,如此便有了客觀化的涵義。除此之外,對于法律的施行、政令的頒布、官吏的選拔等等,現(xiàn)代公共管理也是需要敬慎的原則。
二、結語
作為一種心靈治理的敬慎社會初始階段,人的自我意識還未萌發(fā),對傳統(tǒng)、法度、道德規(guī)范具有天然的敬畏。這為道德和宗教的調節(jié)提供了精神條件。隨著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人發(fā)現(xiàn)了本我,強烈的自主性調動了積極性,技術因而得以進步。激烈的社會競爭中,物質條件的滿足和個人欲望的膨脹帶來社會的不公和道德良知的敗壞。這種情況下,德治理念亟待復歸。在道德和法律的之外,更需要一種信仰對人進行心靈治理,改善人的心志,激發(fā)人的善端,激活人的利他性,恪守法律和道德,最終實現(xiàn)彝倫攸敘?!渡袝?a href="http://www.eimio.cn/lunwen/xinzhen/gong/201311/561184.html" target="_blank">中的敬慎思想就是心靈治理的良方。
《尚書》中還有很多公共管理應承續(xù)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但《尚書》所蘊含的為政之道,如德治的生成環(huán)境,是植根于特定的歷史條件產(chǎn)生的。也就是說,這種理念有很大局限,其承續(xù)需要一定條件。我們對待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態(tài)度,一是敬畏,二是借鑒,三是揚棄和批判。如何能夠一以貫之地保留傳統(tǒng),將古代中國社會的心靈治理灌輸?shù)疆敶墓补芾碇腥?,同時又與現(xiàn)代公共管理的理念、價值、方法、技術結合是我們需要進一步探討的。
作者:韓沛錕肖永奎單位: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哲學院
- 上一篇:供銷社上年工作總結
- 下一篇:供銷社工作作風建設情況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