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權歸于全國人大論文

時間:2022-06-26 06:12:00

導語:解釋權歸于全國人大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解釋權歸于全國人大論文

摘要: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基本法的解釋對于保證基本法的正確平德實施具有重要的作用,全國人大常委會在1997年7月1日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基本法實施以來,進行了三次釋法,有關基本法解釋權的問題都引起了諸多爭議。本文對中國憲法及香港基本法的有關法律條文的分析,論證基本法的解釋權歸于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法院依據授權可以解釋基本法。

關鍵詞:基本法解釋權法律規(guī)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基本法》(下文簡稱基本法)于1990月4月4日在七屆人大三次會議上通過,1997年7月1日起實施,作為特別行政區(qū)的憲制性法律文件,對回歸后香港的穩(wěn)定繁榮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然而,在基本法正式實施過程中,全國人大常委會對基本法進行的三次立法解釋均引發(fā)了不小的爭議:從1999年的“無證兒童居港權”爭訟案的解釋分歧,到對基本法兩個附件中行政長官和立法會選舉辦法的爭議,再至董建華卸任后新特首任期問題的看法不一,無不反映出基本法的解釋對于香港的政治穩(wěn)定和社會生活具有重大的影響。

根據法律的規(guī)定,全國人大常委會和香港法院都可以對基本法進行解釋,在法理上他們的關系究竟如何,本文嘗試對此作一分析。

一、解釋權歸周的法律規(guī)定

(一)憲法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67條第(4)款規(guī)定,全國人大常委會具有解釋法律的權利。香港因為歷史原因,和內地屬于兩個不同的法域,實行的是普通法系的法律制度?;貧w前香港在普通法制度下,立法機關制定和修改法律,而法律解釋主要是指法官的司法解釋,是否存在立法解釋有非常大的爭議。而在內地,法律解釋分為立法解釋和具體應用解釋:全國人大常委會進行立法解釋,對全國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和常委會制定的非基本法律進行解釋;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在司法過程中進行審判解釋和檢察解釋;國家行政機關在處理其職權范圍內的行政事務時對行政法規(guī)做出行政解釋。當具體應用的解釋出現錯誤或沖突時,可以通過立法解釋加以確認或糾正,也就是說憲法賦予了人大常委會解釋國家法律的最高權威性。

香港基本法是一部全國人大制定的全國性法律,不僅在特別行政區(qū)實施,而且在全國范圍內實施,依據憲法,當由全國人大常委會行使解釋權。而且,這樣的規(guī)定對于保證基本法在包括香港在內的全國得到統(tǒng)一、正確的理解實施是必要的。但是鑒于香港在回歸前長時間處于幾乎沒有立法解釋的狀況,回歸后的司法又將沿用普通法的傳統(tǒng),照搬內地大陸法系的立法解釋模式而排斥普通法的法官司法解釋就不能完全適應香港的現實。因此,在基本法中確立一個合乎憲法又切合特別行政區(qū)實際的解釋模式就顯得十分重要。

(二)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基本法確立的解釋權模式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基本法)第1S$條第(1),(2)款規(guī)定:本法的解釋權屬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員會授權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法院在審理案件時對本法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qū)自治范圍內的條款自行解釋。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基本法》第158條第(3)款規(guī)定: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法院在審理案件時對本法的其他條款也可解釋。但如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法院在審理案件時需要對本法關于中央人民政府管理的事務或中央和香港特別行政區(qū)關系的條款進行解釋,而該條款的解釋又影響到案件的判決,在對該案件做出不可上訴的終局判決前,應由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終審法院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對有關條款做出解釋。如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做出解釋,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法院在引用該條款時,應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解釋為準。但在此以前做出的判決不受影響。

特別行政區(qū)的設立和基本法的制定是以憲法為依據的,基本法解釋權依憲法規(guī)定歸于人大常委會是無可非議的?;痉ㄔ诖_立了這個原則的基礎上又規(guī)定,香港法院在審理案件的過程中,可以對基本法進行解釋。

(三)葉158條的理解有幾個問題需要指出:

1,“授權”并非“分權”?;痉ǖ牧⒎ㄔ馐窃凇耙粐敝?,為了更好地施行“兩制”,香港法院經“授權”而得以對基本法條款進行解釋。這也就是說,人大常委會把自己應當行使的解釋權的一部分授予香港法院行使,而不等同于香港法院本身擁有基本法的解釋權,人大常委會不因“授權”而喪失其依憲法和基本法獲得的解釋權。

2、經授權解釋的條款為基本法的全部條款?;痉ㄖ邪言摲ǖ臈l款區(qū)分為特別行政區(qū)自治范圍內的條款和其他條敬。自治范圍內的條款,主要是居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政治體制、經濟、文化和社會事務、對外事務等大部分的基本法所規(guī)定的內容。香港法院在審理具體案件有需要的情況下,能對這些內容進行自行解釋,而無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做立法解釋。

3,“香港法院”是指不同審級的各級法院。人大常委會在授權條款中提到的”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法院”應當理解為在自治范圍內有權對案件進行審理的各級法院。但是由于法院之間的級別不同,管轄權的大小不同,對基本法做出解釋的權威性和約束力也不相同。只有終審法院在受理上訴案件時對基本法自治范圍內條款的解釋.對香港特區(qū)的其他法院才具有普遍的約束力。

4.“其他條款”—自治范圍外條款的解釋

按照基本法的規(guī)定,香港的法院在審理案件時,對于基本法的其他條款,也是可以解釋的。如何理解“也可解釋”是非常重要的:

a)“其他條款”的范圍。所謂其他條款,即基本法自治范圍外的條款。這里包括兩類一類是指有關外交、防務及其他一些主權范圍內的事務.即指中央人民政府管理的事務或關于中央和特別行政區(qū)關系的規(guī)定。對于這些條款,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法院“可以解釋”.如果解釋不影響案件的判決,就沒有必要提請解釋,可以“自行解釋”;但如果解釋影響到案件的判決,就必須提請解釋,不能“自行解釋”。另一類是中央人民政府管理的事務或關于中央和特別行政區(qū)關系的規(guī)定以外的自治范圍外條款。

b)“也可解釋”的涵義。香港法院在審理某個具體案件時,對于中央政府管理的事務或關于中央與特別行政區(qū)關系的條款進行的解釋,會直接影響到案件的判決結果時,是不能直接產生法律約束力。法院應在做出不可上訴的終局判決前,由終審法院向人大常委會提出對這些條款進行解釋。只有人大常委會做出的解釋才有最終的拘束力,香港各級法院做出的解釋只有得到了人大立法解釋的認同方才具有法律約束力。即使對那些香港法院有權解釋的條款,全國人大常委會也有可能重新做出解釋,或者在案件到達終審法院之前主動就有關條款做出解釋而對案件的終審判決造成影響。

立法解釋的效力。158條第(3)款規(guī)定,“如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做出解釋,說明終審法院提出解釋基本法的諳求后,人大常委會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決定對基本法做出解釋,也可以不做出解釋。但立法解釋一旦做出,特區(qū)法院在審理具體案件引用相關的條款時,就必須以常委會的解釋為準。但是,從圍繞“居港權”的釋法中明確看到,這樣的立法解釋不具有迫溯力,也就是說在人大常委會對相關條款做出解釋前已經在香港生效的判決不受立法解釋的影響。這也就維護了香港終審法院的終審權。

二、法理分析

通過對基本法解釋權的法律規(guī)定的分析,可以清楚的看到,人大常委會的釋法符合基本法的規(guī)定。以下從法理的角度來分析,釋法同樣符合大陸一國兩制原則和香港普通法的原則。

(一)“一國兩制”是基本法158條規(guī)定的解釋模式的法理基袖

“一國兩制”是基本法的法理核心,是香港治理的核心?!耙粐?,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國家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香港成為國家的一個地方行政區(qū),受中央人民政府管轄?!皟芍啤保褪莾鹊貙嵭猩鐣髁x制度,香港特別行政區(qū)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五十年不變?!耙粐笔恰皟芍啤钡那疤?。沒有香港的回歸,沒有“一國”,就沒有“兩制”。而”兩制”是香港保持長期繁榮穩(wěn)定的重要保證?!耙粐鴥芍啤笔且粋€整體,不能割裂,“一國”與“兩制”都必須得到保障,不能只強調一面而忽視另一面。基本法158條規(guī)定的解釋模式就充分體現了“一國兩制”的原則。香港在回歸前是不存在立法解釋的,基本法158條(1)款,直接把立法解釋引人了香港的法律解釋體系,這就把內地與香港統(tǒng)一起來,是”一國”的體現。在此前提之下,158條(2)款,通過授權,保留了香港法院的司法解釋權,這與內地只有最高法院,最高檢察院才具有的司法解釋權是不一致的,這是“兩制”的體現?;痉ㄇ?條(3)款.強調了立法解釋效力高于司法解釋,人大常委會的解釋權高于香港法院的解釋權,這是“一國”與“兩制”關系的體現。由此可見.基本法巧8條的規(guī)定是與“一國兩制,港人治港”相一致的。

(二)人大常委會解釋法律體現制定法高于判例法的普通法原則

根據英國“議會至上”的傳統(tǒng).議會制定的法律.法院不能質疑,具有比判例法更高的法律效力。事實上,在普通法體制下,法院的判決可以成為先例,法院以后在處理同類案件時要遵循先前的判決,這就是“遵循先例”原則。但是如果立法機關就案件所涉及的問題制定或修改了法律,改變了法院通過自己的判決就有關問題所確定的制度原則.那么法院以后處理同類案件就必須遵守立法機關制定或修改的法律。這也是普通法的原則,即“制定法優(yōu)于判例法”的原則,立法取代判例的情況可以發(fā)生在任何普通法地區(qū)和國家。全國人大常委會做出的立法解釋和法律的效力相同,具有制定法的性質.因而根據制定法高于判例法的普通法傳統(tǒng)原則.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解釋的效力高于終審法院在判決中對基本法的司法解釋,應當得到遵從。

三、小結

從對法律規(guī)定與法理的分析中,關于基本法解釋權的間題,可以得出幾個結論:

1、基本法的最終解釋權歸于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法院能夠解釋基本法是源于人大常委會的授權,而非其自身享有解釋權,常委會也不因授權而失去依憲法而享有的法律解釋權。

2、香港各級法院都可以在審理案件時解釋基本法,但依據被解釋條款的性質不同,這種司法解釋的效力也是不同的。

3、香港終審法院可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對涉及中央人民政府管理的事務或中央和香港特別行政區(qū)關系的條款做出解釋,立法解釋有最高的法律拘束力,但沒有溯及力。

4.基本法的解釋模式既符合“一國兩制’,的要求.也符合香港的普通法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