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處理國家關系的原則

時間:2022-05-15 09:59:00

導語:小議處理國家關系的原則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議處理國家關系的原則

摘要:是一個具有遠見卓識的外交家,領導創(chuàng)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新型的對外關系。獨立自主、堅持國家利益、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遵循平等互利和和平共處等原則是關于處理國家關系的基本原則。這些基本原則指導著新中國獨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全面展開,對今天我國處理國家關系仍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國家利益獨立自主和平共處

注重從實際出發(fā)來制定處理國家關系的基本原則。在原則上,始終堅持了獨立自主,把中國的國家安全和民族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始終堅持和平哲學,不搞對外侵略擴張,并堅決反對美國蘇聯(lián)兩個超級大國的霸權主義,主張各國的平等互利。這是他處理國家關系思想中不變的準繩。

一、國家利益原則——處理國家關系的根本出發(fā)點

國家利益是現(xiàn)代民族國家對外政策永恒的主題,也是政治家制定外交政策的根本依據(jù)。認為,處理國與國的關系主要應基于國家利益,維護國家利益是處理國際事務和制定對外政策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回顧建國以來我國的外交歷程,外交政策的基本特點是20世紀5O年代實行“一邊倒”,60年代是“兩個拳頭”打人,7O年代是“一條線、一大片”,經(jīng)歷了從聯(lián)蘇抗美,到反帝反修,再到聯(lián)美抗蘇這樣一個艱難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大部分時問都堅持了國家利益至上的原則,把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作為處理國家關系的基點。

在建國前夕,提出的我國和平外交政策的三大基本方針中,“另起爐灶”方針就是不承認舊的外交關系,這充分表現(xiàn)出新中國處理對外關系和堅決維護國家安全、主權和領土完整等國家利益的嚴肅性和原則性?!耙贿叺埂狈结?,即“我國站在以蘇聯(lián)為首的和平民主陣營之內(nèi)”,這也是當時基于對當時國際形勢及國家安全和利益的考慮而做出的英明選擇?!按驋吒蓛粑葑釉僬埧汀?,指的是帝國主義總想保留一些在中國的特權,我們的方針是在同他們建立外交關系之前,要把帝國主義在中國的殘余勢力清除一下。消除帝國主義特權本身就是維護國家利益的表現(xiàn),而只有消除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特權,才能從根本上維護國家利益。在朝鮮戰(zhàn)爭時,按理說是意識形態(tài)原則占主導。但實際上,考慮問題的出發(fā)點更多的是偏向于國家利益,認為中國必須出兵朝鮮,因為朝鮮是中國近鄰國家,對中國東北局勢影響極大,中國在東北有重大的國家利益。

堅持在國家利益為最高準則的基礎上,為改變我國“一窮二白”的經(jīng)濟落后狀況,主張可以超越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tài)進行多渠道的交流合作。在1964年1月30日同法國議員代表團的談話中指出:“歡迎你們。我們做個朋友,做個好朋友。你們不是共產(chǎn)黨,我也不是你們的黨;我們反對資本主義,你們也許反對共產(chǎn)主義。但是,還是可以合作。在我們之問有兩個根本的共同點:第一,反對大國欺侮我們。不管資本主義大國也好,社會主義大國也好,誰要控制我們,反對我們,我們是不允許的;第二,使兩國間在商業(yè)上、在文化上互相往來。希望你們把什么禁運戰(zhàn)略物資也反掉?!敝劣诿绹m然它帶頭對中國實行封鎖、禁運,但始終希望和它建立正常的政治經(jīng)濟交往關系。還在朝鮮戰(zhàn)爭停戰(zhàn)協(xié)定簽訂之后,就通過一些渠道透露過愿同美國建立正常關系的信息。1955年,他在接見巴基斯坦大使時說:“我們愿意向世界上所有國家學習。如果美國人愿意的話,我們也向他們學習?!?956年,在起草中共八大《政治報告》中寫道:“為了和平和建設的利益,我們愿意和世界上一切國家,包括美國在內(nèi),建立友好關系,我們相信,這一點,總有一天會做到的”。

1970年后,在重新分析了世界形勢之后,尤其是中蘇關系急劇惡化,把外交戰(zhàn)略重點轉(zhuǎn)向了對付蘇聯(lián)威脅上,既然中國沒有能力同時與蘇聯(lián)和美國對抗,中國就只能在兩個主要的敵人之中選擇一個作為自己的最主要敵人。這時是基于現(xiàn)實的國家利益而不是從意識形態(tài)角度來做出自己的選擇的。此時的聯(lián)美反蘇的“聯(lián)”與5O年代初聯(lián)蘇反美的“聯(lián)”存在質(zhì)的差別。聯(lián)蘇的“聯(lián)”,是一種政治軍事聯(lián)盟,使基于國家利益和意識形態(tài)兩根支柱上的。聯(lián)美的“聯(lián)”只是一種統(tǒng)一戰(zhàn)線意義的合作,不是一種結盟關系,主要是基于國家的政治和外交利益,而在意識形態(tài)上兩家還是各唱各的調(diào)。在會見基辛格時說:“那個時候,你們反對我們,我們也反對你們,我們雙方是敵人啊?!薄艾F(xiàn)在我們把雙方的關系稱為友好關系”,“只要目標是一樣的,我們不會傷害你們,你們也不要傷害我們……實際情況是,有時我們要批評你們一下,你們也要批評我們一下。這就是你們總統(tǒng)所說的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你們說:‘打倒你們這些共產(chǎn)黨!’我們說:‘打倒你們這些帝國主義者!’但雙方仍要合作,仍然可以發(fā)展友好關系。”這一思想表明,晚年的外交思想已經(jīng)完全超越了意識形態(tài),把國家利益放在比意識形態(tài)更高的地位上。盡管意識形態(tài)完全對立,但兩個國家仍然可以合作的。這一思想對后來中國處理國家關系的影響是也是深刻的。

二、獨立自主原則——處理國家關系的立足點

縱觀的外交思想,其中一個獨特而又鮮明的特征,即它的核心和靈魂,就是始終堅持了“獨立自主”這一基本方針。1949年6月15日,在新政治協(xié)商會議籌備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中國必須獨立,中國必須解放,中國的事情必須由中國人民自己作主張,自己來處理,不容許任何帝國主義國家再有一絲一毫的干涉。1959年,又鄭重重申:“在國與國的關系上,我們主張,各國盡量多搞,以自力更生、不依賴外援為原則。

獨立自主,不是閉關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建國后,多次主張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積極推進對外開放政策,積極發(fā)展與其它國家的各種關系,從而更好地發(fā)展自己。1958年,指出我國的經(jīng)濟發(fā)展路線是:“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破除迷信,獨立自主地干工業(yè)、干農(nóng)業(yè)、干技術革命和文化革命,打倒奴隸思想,埋葬教條主義,認真學習外國的好經(jīng)驗,也一定研究外國的壞經(jīng)驗——引以為戒,這就是我們的路線?!焙鳌覀兊姆结樖?,一切民族、一切國家的長處都要學,政治、經(jīng)濟、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的一切真正好的東西都要學”,“外國資產(chǎn)階級的一切腐敗制度和思想作風,我們要堅決抵制和批判。但是,這并不妨礙我們?nèi)W習資本主義國家的先進的科學技術和企業(yè)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學的方面。工業(yè)發(fā)達國家的企業(yè),用人少,效率高,會做生意,這些都應當有原則地好好學過來,以利于改進我們的工作。但由于受歷史條件的限制,中國處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包圍和封鎖中的國際環(huán)境中,客觀條件決定了關于向西方學習的思想沒能得到展開和深入。復雜莫測的冷戰(zhàn)國際環(huán)境,也影響到我國對外開放與獨立自主和自力更生的關系。雖然在理論上對兩者之間的關系的論述并沒有什么大的原則性錯誤,但在實踐中,把二者放到了對立的立場上。更加強調(diào)的是中國應當獨立自主地建設一切,“自己盡可能獨立地搞,凡是自己能辦的,必須盡量地多搞。只有自己實在不能辦的才不辦”。這與當時新中國建立時間不長,把獨立自主和中國捍衛(wèi)國家的主權與尊嚴放到至高無上的地位有密切的聯(lián)系,也與西方國家對我國采取經(jīng)濟遏

制的政策相關,因而對對外開放的思想并未真正重視。雖然如此,我們卻不應該不顧客觀歷史的限制,去求全責備。畢竟,在主觀上是一直堅持在獨立自主的基礎上,同各國發(fā)展平等互利的合作關系的。

遵循獨立自主地原則是維護社會主義制度、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關鍵。正如所說,“中國的革命和中國的建設,都是依靠發(fā)揮中國人民自己的力量為主,以爭取外國援助為輔,這一點也要弄清楚。那種喪失信心,以為自己什么也不行,決定中國命運的不是中國人自己,因而一切依賴外國援助,這種思想是完全錯誤的”。

三、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處理國家關系時要始終維護的基本點

(一)處理國家關系要堅決維護國家主權、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nèi)政

主權問題關系到民族的尊嚴,關系到國家的生死存亡,也關系到中國共產(chǎn)黨如何向歷史和人民交待的大問題。因此,早在抗日戰(zhàn)爭期間,就指出:“抗日的外交政策:在不喪失領土主權的范圍內(nèi),和一切反對日本侵略主義的國家訂立反侵略的同盟及抗日的軍事互助協(xié)定?!眓中國的主權問題,在看來,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1949年4月,在英國軍艦侵入中國領土并向中國人民解放軍開炮事件發(fā)生時,從國家利益的角度,提出了“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原則,指出:“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和人民政府愿意考慮同各外國建立外交關系,這種關系必須建立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基礎上,首先是不能幫助國民黨反動派”?!陂_國大典上,又莊嚴宣布:“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等項原則的任何外國政府,本政府均愿與之建立外交關系”。既堅決維護中國的國家主權,又尊重其他任何國家的國家主權?!案鲊氖虑橐筛鲊约汗?,這是個真理?!?962年,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講:“一九六一年,我同蒙哥馬利談話……他說:‘再過五十年,你們就了不起了?!囊馑际钦f,過了五十年我們就會壯大起來,而且會‘侵略’人家,五十年內(nèi)還不會。他的這種看法,一九六O他來中國的時候就對我說過。我說:‘我們是馬克思列寧主義者,我們的國家是社會主義國家,不是資本主義國家,因此,一百年,一萬年,我們也不會侵略別人”1964年,又告誡說:“我們的同志和人民,永遠不要驕傲,不要固步自封,不要自以為是,永遠要謙虛謹慎,實事求是。對外國,永遠不要大國沙文主義,一定要尊重別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絕不能干涉別國的內(nèi)政,一定要平等對待”。

在處理國家的關系中,互不干涉內(nèi)政是一直堅持并堅決維護的原則。建國前夕,就明確提出:“不允許任何外國及聯(lián)合國干涉中國內(nèi)政。因為中國是獨立國家,中國境內(nèi)之事,應由中國人民及人民的政府自己解決。如有外國人提到外國政府調(diào)解中國內(nèi)戰(zhàn)等事,應完全拒絕之”。還對什么是不干涉內(nèi)政作了解釋?!笆裁唇谢ゲ桓缮鎯?nèi)政呢?那就是說,一國的國內(nèi)糾紛,由這個國家自己管,別國不得過問,也不得利用這種國內(nèi)糾紛。一個國家只能承認別國的人民選擇自己選擇的政府?!粐仓荒苡幸粋€政府……至于一個國家將來是否會有另外一個政府,那是這個國家的事,我們不管;中國將來是否會有另外一個政府,那是中國的事,別國也不能管。這就是我們的方針?!?/p>

1956年,在與老撾客人會見時,指出:“我們不會干涉你們的內(nèi)政,不會在你們那里宣傳共產(chǎn)主義,也不會去推翻你們的政府,我們是講友好的。你們采取什么制度、政策和宗教,那是你們的事,我們不會也不應當去干涉”。1964年,同智利新聞工作者代表團談話中又指出,“除了美國為什么有那么多資本家跟我們做生意呢?就是因為他們不干涉我們的內(nèi)政。美國人想跟我們做生意,我們就是不做”。各國的事情應由各國人民來管,不能允許任何外國人干涉。”美國曾一度干涉中國臺灣問題,并一度想做金、馬島歸大陸,臺、澎島歸的美夢,以便實現(xiàn)其“劃峽而治”、制造“兩個中國”的圖謀。對此,嚴肅警告美國當局:“臺、澎、金、馬整個地收復回來,完成祖國統(tǒng)一,這是我們六億五千萬人民的神圣任務。這是中國內(nèi)政,外人無權過問,聯(lián)合國也無權過問”?!敖鉀Q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內(nèi)政,這點我們是要堅持的?!薄罱K,美國企圖制造“兩個中國”的圖謀遭到失敗。

(二)處理國家關系要依靠平等互利原則

平等互利這條原則,認為它首先是指國與國之間的平等關系。“我們認為,國家不應該分大小。我們反對大國有特別的權利,因為這樣就把大國和小國放在不平等的地位。大國高一級,小國低一級,這是帝國主義的理論。一個國家不論多么小,即使它的人口只有幾十萬或者甚至幾萬,它同另外一個有幾萬萬人口的國家,也應該是完全平等的。這是一個基本原則,不是空話。既然說平等,大國不應該損害小國,不應該在經(jīng)濟上剝削小國,在政治上壓迫小國,不應該把自己的意志、政策和思想強加在小國身上。既然說平等,互梧就要有禮貌,大國不能像封建家庭里的家長,把其他國家看成是它的子弟?!徽摯髧ハ嘀g都應該是平等的、民主的、友好的和互助互利的關系,而不是不平等的和互相損害的關系?!闭J為:“大國、小國應該平等相待。有這樣一種論調(diào):大國是不好惹的,小國是可以隨便欺侮的。這種論調(diào)是絕對沒有道理的?!瓏掖笮≈皇切问??!币龅酱笮匚黄降龋髧鴳敳扇≈鲃?,對“小國的地位也應尊重”,應把小國的代表團“當作大國的使者來歡迎”,“我們對大國、小國都一律平等看待”。在看來,大國小國都只是相對的,“大國往往是由許多小國組織成的。中國在古代就是由一萬個左右的小國組織成的,后來變成八百個小國,以后又變成七個小國,最后才統(tǒng)一成一個大國”。中國在柬埔寨老撾等國面前是個大國,而在美國蘇聯(lián)面前,“法國是小國,中國是小國,只有美國和蘇聯(lián)才是大國”。

不管與何種制度的國家交往,歷來主張互利原則。早在解放戰(zhàn)爭期間,就宣稱:“否認獨裁政府的一切賣國外交,廢除一切賣國條約,……同外國訂立平等互惠通商友好條約。聯(lián)合世界上一切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斗"。1949年,為紀念中國共產(chǎn)黨二十八周年,所做的《人民民主專政》一文中明確提出:“團結國內(nèi)國際的一切力量擊破內(nèi)外反動派,我們就有生意可做了,我們就有可能在平等、互利和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的基礎之上和一切國家建立外交關系了”?!?0世紀50年代,中國與北歐的一些資本主義國家,如挪威、丹麥、芬蘭、瑞典和瑞士,在平等、互利及相互尊重領土主權的基礎上建立了外交關系,并同它們在互利的基礎上改善和發(fā)展相互貿(mào)易。1954年,同印度總理尼赫魯?shù)恼勗捴校f到:“我們在合作方面得到一條經(jīng)驗:無論是人與人之間、政黨與政黨之間、國與國之間的合作,都必須是互利的,而不能使任何一方受到損害。如果任何一方受到損害,合作就不能維持下去。正因為這個原因,我們的五項原則之一就是平等互利”?!胺彩亲阋砸饝岩?、妨礙合作的問題,我們都要來解決,這就能達到五項原則中的平等互利?!献饕欢ㄒ欣駝t誰還干呢?

(三)處理國家關系要遵循和平共處原則

在1949年6月的新政治協(xié)商會議上發(fā)表了含有和平共處原則思想萌芽的講話。一方面指出,新中國堅決反對一切帝國主義,但另一方面,又宣布,

“中國人民愿意同世界各國人民實行友好合作,恢復和發(fā)展國際間的通商事業(yè),以利發(fā)展生產(chǎn)和繁榮經(jīng)濟”。第一次明確提到與資本主義國家和平共處是在1954年8月,這是在總理與印度政府代表團談話使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之后。在回答英國工黨代表團提出的中國與西方國家能否和平共處的問題時說,“我認為可以和平共處。這里發(fā)生一個問題,難道只能和這種社會主義共處,不可以和別的事物共處嗎?和非社會主義的事物,像資本主義、帝國主義、封建王國等能共處嗎?我認為,回答也是肯定的,只需要一個條件,就是雙方愿意共處。……不同的制度是可以和平共處的。”“還特別提到,中國希望與美國和平共處,“中國愿意同一切國家包括美國在內(nèi)和平共處”,“希望美國也采取和平共處的政策”。稍后,在1954年10月,又進一步指出,“應當把五項原則推廣到所有國家的關系中去”,“把這一原則作為國與國之間的一個基本準則。這首先是指與西方國家和平共處,其次是指與廣大的亞非拉國家和平共處。

1956年,在黨的八大會議上,講:“我國和各社會主義國家都需要和平,世界各國的人民也都需要和平?!覀儽仨殸幦⊥磺性敢夂臀覀兒推焦蔡幍膰?,在互相尊重領土主權和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建立正常的外交關系”。1957年2月,在《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nèi)部矛盾的問題》一文中,指出:“鞏固同蘇聯(lián)的團結,鞏固同一切社會主義國家的團結,這是我們的基本方針,基本利益所在。再就是亞非國家以及一切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民,我們應當鞏固和發(fā)展同它們的團結。有了這兩種力量的團結,我們就不孤立了。至于帝國主義國家,我們也要團結那里的人民,并且爭取同那些國家的和平共處,做些生意,制止可能發(fā)生的戰(zhàn)爭,但是決不可以對他們懷抱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同年l1月,在蘇聯(lián)最高蘇維埃慶祝十月革命四十周年會上的講話中,又進一步指出:“我們堅決主張,社會主義國家和資本主義國家實行和平競賽,各國內(nèi)部的事務由本國人民按照自己的意愿解決。我們堅決主張,一切國家實行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nèi)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這樣大家知道的五項原則”。

認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中國應該長期實行的外交方針和原則,不是權宜之計。他指出,“我們認為,五項原則是一個長期方針,不是為了臨時應付的。這五項原則是適合我國的情況的,我國需要長期的和平環(huán)境。五項原則也適合亞洲、非洲絕大多數(shù)國家的情況的。對我們來說,穩(wěn)定比較好,不僅是國際上要穩(wěn)定,而且國內(nèi)也要穩(wěn)定”。他還指出,“我國的外交政策是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的?!瓰榱撕推胶徒ㄔO的利益,我們愿意和世界上一切國家,包括美國在內(nèi),建立友好關系。我們相信,這一點,總有一天會做到的”。

的一生是愛國愛人民的一生,他關于處理國家關系的外交思想是為中國國家利益服務的,是不卑不亢的。進入20世紀70年代,雖已步入暮年,但其思維仍然非?;钴S。他反復思考和憂慮的是:中國的國際安全以及國際關系。在1972年內(nèi),他和——兩位中國的巨人,他們在古稀之年以驚人的膽略攜手打開了冰凍多年的中美、中日關系之門。這一英明之舉,使中國與世界各國的關系發(fā)生了急劇的變化,掀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關系史上新的篇章。中美、中日外交關系的確立,迅速改變了世界格局。為中國后來的長期對外開放跨出了關鍵一步。毛岸青和邵華回憶說:“爸爸的愛與憎總是以人民的利益為準繩。美帝國主義奪去了千千萬萬中華優(yōu)秀兒女,其中包括他心愛的年輕的兒子的生命,但是為了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為了中美兩國人民的友好往來,又是他不以IH怨為念,親手打開了中美建交的大門”。

關于如何處理國家關系的基本原則理論,更是成為以后我國處理國家關系的準繩。正如錢其琛同志在紀念誕生100周年而舉行的外交思想討論會上所說的那樣,“同志是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是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和理論家,也是當代偉大的外交戰(zhàn)略家,他為我國外交戰(zhàn)略的確立和外交政策的制定建立了輝煌的歷史功績,他的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永遠是我們學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寶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