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音樂課堂滲透德育教育論文
時間:2022-12-08 03:04:00
導語:剖析音樂課堂滲透德育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新課程強調德育在各學科教育環(huán)節(jié)的滲透,現在的各門教學學科,更是育人的良好載體,也可以說是:科科能育人,課課能育人。而音樂教學更是“美”的教育,它決不僅單純?yōu)榱藠蕵?更重要的是通過對學生審美觀點和鑒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的培養(yǎng),潛移默化地陶冶學生崇高的道德情操,從而凈化學生的幼小心靈。
關鍵詞:音樂教學;德育;方法
音樂是一門情感的藝術,音樂教育是以音樂藝術為手段,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因此,作為音樂教師,我們要利用音樂教育,在傳授知識與技能的同時,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豐富和拓展音樂的教育使命,使學生受到音樂形象的感染和熏陶,使學生在情操、品格、心靈上受到有益的影響,達到“潤物細無聲”的德育境地。那么,如何在音樂教學中有效的滲透德育教育呢?
一、把握教材,進行德育教育
教師應該牢固的樹立德育意識,以教材為內容,以課堂為陣地,認真鉆研教材,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要素,做到每堂課都有德育的側重點。音樂教材中,不少作品具有濃厚的時代信息和強烈的愛國主義感情,它對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可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如教師在教唱革命歷史歌曲《義勇軍進行曲》時,可以引導學生感受那激情澎湃的歌詞和跌宕起伏的旋律,使他們明白當今美好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烈士前仆后繼用生命換來的。從而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和美好生活的熱愛;再如教唱《歌唱祖國》、《我的祖國》等歌曲時,在雄壯、抒情、優(yōu)美的旋律里,使中學生體會祖國山河的壯麗,人民的勤勞勇敢,喚起他們建設祖國,報效祖國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從而培育他們愛祖國、愛人民的深厚感情。然而,這些豐富的德育內涵和深刻的哲理都需要教師在備課時首先去發(fā)現、理解和挖掘,然后教給學生,通過生動的音樂形象,動之以情,曉知以理,不斷培養(yǎng)學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
二、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將德育寓于形式中
音樂教師要認真設計教學中的各環(huán)節(jié),結合學科特點指導學生開展生動有趣的活動,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聯系實際引導學生入情入境,使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學習內容和條件,不僅使課內教育得到延伸和升華,而且豐富了德育的內容,開辟了思想教育活動的新途徑。例如,我們可以通過講述音樂故事加深學生印象;結合音樂游戲是學生在愉快的音樂氛圍中輕松地學習音樂;利用歌曲表演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并加深對音樂作品的理解;通過指導朗誦歌詞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通過指導欣賞旋律使學生在旋律的欣賞中,體會、感受和領悟音樂的無窮力量,使心靈得以凈化,感情不斷升華,從中提高審美能力;運用多媒體因勢利導,設境悟情,對學生進行德育的熏陶等等??傊?通過多種多樣的教學手段,對學生在音樂課中逐步滲透德育教育。
三、示范教育,教師要以身作則
教師的思想、感情、言語、行動都對學生起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除了要讓德育教育滲透于教學中,也需要把德育教育滲透于自身形象之中,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從自我做起,平時嚴格要求自己,抓好個人師德修養(yǎng),為人師表。讓學生從自己的身上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如教師整潔大方的衣著、自然端正的教態(tài)、形象生動的語言、富有激情的唱歌、優(yōu)美動聽的琴聲、準確嫻熟的指揮、工整認真的板書都會時刻影響著學生,使學生潛移默化、耳濡目染,特別是教師崇高的師德、遠大的理想,都會對學生的一生產生巨大的影響。身教重于言教,從思想品德教育來說,理論的說服,只有伴以榜樣的示范,才容易產生效果。所以,教師要教育好學生,一定要注意身教,為人師表。公務員之家
總之,教師的任務不僅是教書,更要育人。因此,在音樂教學中充分滲透德育教育,充分重視德育教育是每一位音樂教師的責任和義務。我們的目的不是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音樂家,而是通過音樂這種特殊的形式宏揚愛國主義精神,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yǎng)學生的優(yōu)良品格,使其身心得到健康的發(fā)展。
- 上一篇:成人技術學校服務地方研究論文
- 下一篇:在新課標環(huán)境使用好激勵機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