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模式探索

時間:2022-11-03 03:14:23

導語:大學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模式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模式探索

【摘要】大學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是我國高職院校用來幫助大學生了解社會,增長才干的重要途徑,有助于大學生在實踐中形成良好品格,激發(fā)其社會責任感。大學生們通過“三下鄉(xiāng)”暑期實踐活動,可以幫助其開闊眼界,豐富課外知識,積累更多理論知識,培養(yǎng)自主學習意識,進而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從對各大高校的教學研究中觀察看,通常大部分高校學生能夠通過自主學習理論知識,使自己的知識體系變得更加完善。但當下社會中的大學生普遍缺少社會實踐經驗,缺乏相應的社會實踐活動,這就導致高校學生很難將課堂理論知識和實踐有效結合起來,無法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增加經驗并大幅度提升個人能力。

【關鍵詞】高職院校;大學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

一、高職院校大學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的意義

“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是中央宣傳部、中央科技部、共青團中央,教育部等十個部門聯合下發(fā)的重要舉措,各大高校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在暑期開展相應的暑期實踐工作,各大院校的學生也積極參與其中?!叭锣l(xiāng)”活動自開展以來,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有了相當大的進步,我國眾多農村的發(fā)展進程已經從剛開始的實踐摸爬滾打階段,到了現在逐漸走向專業(yè)化、規(guī)?;约伴L久化的發(fā)展模式。該項活動使我國部分貧困山區(qū)得到了在醫(yī)療救助、文化教育、科學技術、旅游業(yè)、精準扶貧等多個方面大范圍的幫助??傊舜巍叭锣l(xiāng)”暑期實踐活動使學生、群眾、社會等多方受益。通過“三下鄉(xiāng)”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加強對社會的認識與了解,而且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社會實踐機會,使學生在實踐過程達到將知識合理、完美地運用到實踐中。所以說,高職院校大學生“三下鄉(xiāng)”活動與定崗實習的完美結合,可以使定崗實習期限有效延長,從而更好地實現工學結合的目標。

二、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一)學校、家庭、社會、政府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不夠。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是一項讓學生走進社會、了解社會、培養(yǎng)自身的奉獻精神與責任擔當的重要活動。因此,僅靠學校單方面的力量是很難完成這樣一項偉大的任務的,它還需要當地政府的支持以及社會上各大企業(yè)的關注與投資。此外,現在仍然存在很多家長不理解孩子進入貧困山區(qū)的行為,不支持孩子參加“三下鄉(xiāng)”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他們認為孩子放假應該多休息,不應該去偏遠地方受苦受累進行支教,他們對孩子的思想教育仍然停留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錯誤教導上。所以在這方面,各大高校應當積極進行宣傳,并組織學生參加此次活動,把“三下鄉(xiāng)”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納入到學校的整體發(fā)展規(guī)劃中,呼吁當地政府、各大企業(yè)與社會人士應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宣傳該項活動對社會的積極影響,并對此項活動進行資金捐助與投資,為社會貢獻出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二)學生對社會實踐的重要性認識的不夠通透,缺乏意識上的教育。對于學生來說,當代高職院校中的學生習慣了應試教育,他們更愿意將大把時間放在書本知識的學習上,而不是放一些時間到社會實踐活動當中。對于大多數高校來說,他們同樣更加重視學生在理論知識方面的學習,忽視了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并且他們更加沒有意識到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有機結合的必要性。因此,學校應當在大學適當地開展一些必要的社會實踐大課堂,并將該課程設為學生必修科目,這樣便可以有效防止大學生因缺少社會經驗,一進社會進入傳銷組織的不良事件的發(fā)生。而“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便是這樣的一項社會志愿服務和考察活動,高校應當加強對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重視。(三)各大高校開展的“三下鄉(xiāng)”暑期活動的服務內容有些類似。各大高職院校容易進行模仿,他們沒有很好地結合自己所在的學校本身的一些辦學特色來開展“三下鄉(xiāng)”活動扶持服務,各項服務沒有很好的針對性。各大高職院校在開展暑期社會活動中,應當根據自身的辦學特色,有針對性地進行扶持與幫助。(四)高校暑期實踐活動組織的活動形式過于單一,缺乏創(chuàng)新性與趣味性。各大高校組織的暑期社會實踐服務活動內容容易出現模仿現象。雖然我國對“三下鄉(xiāng)”活動的主題都會根據每年社會發(fā)生的熱點進行確定,但是從對各大高校組織開展的社會實踐活動研究中發(fā)現,關于國家下發(fā)的“三下鄉(xiāng)”文件中部署的工作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并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從中進行分析,可以得知導致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大部分高校認為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屬于學生個人行為,各大高職院校并沒有用心去組織,所以才會導致三下鄉(xiāng)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缺乏趣味性與創(chuàng)新性。并且經研究調查發(fā)現,針對某些支教團隊中的個人而言,他們缺乏專業(yè)知識的支持,并沒有把真正的文化知識送下鄉(xiāng)去。

三、高職院校開展大學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有效路徑

(一)構建實踐基地。在高職院校推進“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的途徑中,可以選擇構建實踐基地。在構建實踐基地時,各大高校應當建立完善的合作體系,明確自身義務與權利,嚴格落實自身行為,根據相關政策以及法律法規(guī)保障實施工作的規(guī)范化與制度化,從而保證“三下鄉(xiāng)”暑期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各大高校應當根據自身發(fā)展水平完善規(guī)章制度,確定各項工作的流程以及發(fā)展目標,加大對“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的重視程度。與此同時,加強并且穩(wěn)固與實踐基地的合作關系,從而更好地為“三下鄉(xiāng)”實踐活動的落實創(chuàng)造條件。(二)加大資金投入。為更好地保證此次“三下鄉(xiāng)”實踐活動的開展與完成,應當加大資金的投入。國家政策對“三下鄉(xiāng)”活動十分地支持,為了確保國家政更好的落實,必將需要充足的資金進行支持。倘若,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由于缺乏資金支持,將會制約各項活動順利展開,這樣發(fā)展便不會達到預期效果。因此,如果想全面有效的開展并推進“三下鄉(xiāng)”活動,各大高職院??梢越⒒饡⒃O立專項基金項目,或向社會做好有力宣傳,吸引社會各界人士對該項目進行投資與支持。(三)提升后勤服務育人體系。各大高校要想努力營造出良好的服務育人的氛圍,高校后勤服務育人體系是至關重要的,它不僅能夠豐富高校后勤服務的潛在含義,還可以提升后勤工作的質量,從而為實現學校高效的育人服務功能打下夯實有力的基礎。同時,這種氛圍可以在不經意間影響學生的素質,普遍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對“三下鄉(xiāng)”實踐活動在開展中落實到個人也有顯著影響。(四)因材施教。高校在對學生教育中應當因材施教,加強對學生的意識教育,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在“三下鄉(xiāng)”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當中,要合理安排,將不同年級的學生分別安排去參加不同的項目。這樣的安排可以使雙方受益,對于項目來說,有更為適合的人來完成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對于學生個人而言,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還可以使學生明白社會實踐的重要性。

四、結語

大學生“三下鄉(xiāng)”實踐活動在時間以及區(qū)域上都存在很大的優(yōu)越性,比如在時間上,該活動主要是在暑期開展相關工作,在屬于學生的假期休息時間內開展不會影響學生正常的學習與上課時間。而在區(qū)域上,該活動主要是面向農村及企業(yè)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鍛煉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因此,“三下鄉(xiāng)”活動是十分值得社會支持的,它既可以培養(yǎng)大學生各方面能力,提高綜合素質,也能很好地幫助大學生有效就業(yè)。

【參考文獻】

[1]潘奔,魏育紅.財務管理專業(yè)大學生社會實踐現狀分析[J].合作經濟與科技,2020,2:138~139

[2]程樹青,李躍花,程立等.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現狀調查研究[J].科學與財富,2019,31:181~182

[3]張雪紅,何宜麗.淺析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育人功能、存在問題及提升對策[J].高教學刊,2019,24:60~62

[4]李婉麗.高校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社會實踐專業(yè)性效果實現策略[J].現代經濟信息,2019,30:439

作者:陳莉萍 林 捷 鐘德強 翟孟冬 單位:廣西農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