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研究論文

時間:2022-07-27 03:42:00

導語: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小學數學新課程理念教學方式

論文摘要: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引下不斷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轉變原有的教學方式,成為學生學習活動中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和合作者。讓學生自己去理解、感悟、體驗,從而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認識,激發(fā)學生的數學情感,促進學生數學水平的提高。讓學生通過我們的課堂教學,學有價值的數學。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教師的教育觀念、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都發(fā)生了可喜變化,但課程改革帶來的不僅是變革,在探索中也帶來了不少爭議。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我在困惑中不斷地反思,在實踐中不斷地思考—新課程理念下該如何進行數學教學?下面結合自身近年來的教學實踐,淺談幾點感受。

一、更新觀念,轉變教師角色是根本

《數學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币虼?,面對新課程改革,教師首先要轉變角色,確認自己新的教學身份。在課堂上,我們應激發(fā)學生積極回答老師問題的欲望,給他們充分發(fā)表自己真實想法的機會,變“一言堂”為“群言堂”,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以前研究教材,我是從教師的角度出發(fā),考慮怎樣把教材上的知識點教會學生?,F在,我完全站在學生的角度去分析每個知識點,考慮的是學生該怎樣學?學生怎樣帶著興趣去學?

例如,教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時,在滲透圖形轉換的思想后,我就馬上放手讓學生計算一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四條邊分別是10厘米、8厘米、10厘米和8厘米,以10厘米為底邊的高是6厘米,學生在自主探索后得到了5種不同的計算方法:

①(10+8)x2=as(平方厘米);

②loxa=so(平方厘米);

③(10+6)x2=32(平方厘米);

④10x6=60(平方厘米);

⑤10+8+s=30(平方厘米)。

這些方法的出現的確是我沒有想到的。我適時、適度地加以引導與點撥,使學生由迷惑變成了理解,從混亂走向了有序,最終得出只有10x6=60(平方厘米)才是正確的題解。

二、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是前提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fā),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情境”。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需要教師設計好情境的程序,讓學生在這一程序中開展觀察、操作、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并在活動中逐步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與發(fā)展過程,同時掌握相應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要讓情境有效的為教學服務,首先,情境的創(chuàng)設不在于外在的形式,創(chuàng)設情境一定要緊扣所要教的數學內容,要突出數學的實質,要讓學習內容本身吸引學生,要有數學味,否則再新的形式,也只是換湯不換藥。其次,情境的創(chuàng)設一定要合乎學生的實際,貼近學生的現實,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中去探尋、去發(fā)現,感受到數學的親切。

三、自主探索、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是重點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教師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新課程要求數學教學注重引導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學生在觀察、實踐、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中,逐步形成自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有效的學習策略。我們在課堂上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讓學生在小組內互相討論、評價、傾聽、激勵,在交流中互相啟發(fā),在操作中明白算理,在活動中學會合作。

為了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師應該堅持做到3個“不”:學生能自己說出來的,教師不說;學生能自己學會的,教師不講;學生能自己做到的,教師不教。盡可能地提供多種機會讓學生自己去理解、感悟、體驗,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數學情感,促進學生數學水平的提高。

四、回歸生活,體驗應用價值是關鍵

學生在學習中抽象出數學知識、理解數學思想,僅僅是學習目的的一個方面,而把這些數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會用數學觀點和方法來認識周圍的事物,并能解答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這是數學學習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因此,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用新大綱的新理念,創(chuàng)造性地用好教材,練習的設計既要重視雙基的訓練,又要體現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公務員之家:

例如,教學實踐活動課“量一量”,我將量滲透到生活實際中,要求學生量出自己的一柞、一步、一度,還要到籃球場去量,以小組為單位形成瀏量方案,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測量。學生興趣很高,使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充分體現在生活中,學生們深深感到:學數學,真有用!

綜上所述,我認為面對新課程,我們要認真學習課標理念,更新教育觀念,轉變教師角色,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實踐精神,回歸生活實際,靈活使用教材,讓學生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與價值。只有這樣與時俱進,才能使新課程標準下的數學教學過程更加流暢,才能讓我們的教育教學與新課程共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