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管施工技術管理論文

時間:2022-06-30 10:45:00

導語:水管施工技術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水管施工技術管理論文

1.工程概況

九曲灣水利樞紐工程位于江西省尋烏縣縣城北部,距縣城9km,壩址位于東江上游尋烏水馬蹄河中游,是一座以供水為主,兼有防洪、發(fā)電等綜合利用效益的小(一)型水庫。壩址控制流域集雨面積為71km2,總庫容415萬m3。設計日供水能力近期為1.5萬m3,中遠期為3.0萬m3;設計灌溉面積0.48萬畝。

九曲灣水利樞紐工程由大壩、輸水管道、廠房等建筑物組成。

輸水管道布置在左岸,全長8km,管道主要用PE管,工程量有聚乙烯(PE)供水管敷設7.9km,土石方開挖2.4萬m3,土方回填1.1萬m3。

2.PE管材料的特性

聚乙烯(PE)管材是一種新型材料,它具有柔韌性好,耐腐蝕性強、質(zhì)輕、抗沖擊性能優(yōu)良等特點,管材、管件連接可采用熱熔對接及電熔等連接方式,使管材、管件熔為一體,系統(tǒng)安全可靠,施工成本低,在工程應用中發(fā)展迅速。

本工程采用PE100管材,公稱外徑為500mm。

3.管道施工

聚乙烯(PE)管道按照行業(yè)標準CJJ/T98-2003《建筑給水聚乙烯類管道工程技術規(guī)程》要求施工。

3.1.管材、管件運輸及貯存

先將倉庫附近的一塊空場地平整出來,管材、和管件到貨后,小心搬運至空場地,整齊擺放,堆成三層,不得劇烈碰撞,避免接觸尖銳物件。若PE管被刮傷,刮傷深度超過1cm,則將其切除。管材堆放好后,面上蓋一層油毛氈,避免日曬雨淋。PE管受溫度影響較大,值班人員經(jīng)常檢查,發(fā)現(xiàn)未防護好的及時處理。

由于管線較長,為了減少運輸費用,新羅段不必運至倉庫,直接運輸至工作面,在現(xiàn)場驗收。

3.2.管道連接

管道的連接方式主要有:

1.dn(公稱外徑)≤63mm時,采用熱熔承插連接或電熔連接;

2.dn≥75mm時,采用熱熔對接或電熔連接;

3.與金屬管及管路附件的連接,采用法蘭連接或過渡管件連接等方法。

3.2.1.熱熔對接

PE管相互連接本工程選用熱熔對接方式。使用該方法連接時,采用熱熔對接焊機,具體步驟如下:

⑴把待接管材置于焊機夾具上并夾緊;

⑵將管材待連接端清潔干凈,然后銑削連接面,若連接端不干凈,則易產(chǎn)生漏水現(xiàn)象。

⑶校直兩對接件,使其錯位量不大于2mm;

⑷放入加熱板;

⑸加熱完畢,取出加熱板;

⑹迅速接合兩加熱面,升壓至熔接壓力30Pa并保壓冷卻;

⑺熱熔完成。

熱熔焊機操作人員應遵循以下焊接參數(shù)。

焊接參數(shù)表

壁厚(mm)

預熱時的卷邊高度(mm)。(預熱溫度210±10℃)

加熱時間(s)。(溫度210±10℃)

允許最大切換時間(s)

焊縫在保壓狀態(tài)下的冷卻時間(min)

12.2-18.2

1.0

120-170

8

17-24

20.1-25.5

1.5

210-250

10

25-32

3.2.2.過渡連接

在與金屬管及管路附件(如閥門、水表等)的接口連接處采用絲扣或法蘭等過渡管件進行連接。

PE管法蘭連接示意圖

3.3.管道安裝

溝槽開挖后,在溝底鋪上20cm沙土或合乎可要求的原土整平夯實,回填就地取材?;A通過隱蔽驗收后方可進行管道安裝。

若溝槽周邊沒位置,則在溝槽中進行連接和安裝,若溝槽周邊有場地,則預先在地面上接成一定長度的管路,等到每個焊口都充分冷卻后,再整體安裝。整體安裝可拖拉的最大安全距離為50m。

3.4.管道回填

管道安裝完畢,經(jīng)驗收合格后再進行管道回填。在管道安裝與鋪設完畢后應盡快回填。

管道回填分兩步:

(a)用沙土或符合要求的原土回填管道兩肋,一次回填高度為100~150mm,搗實后再回填第二層直到回填到管頂以上至少100mm處。在回填過程中,管道下部與管底的空隙處易被忽略,要注意夯實。管道接口前后200mm范圍內(nèi)不回填,以便試壓時觀察各接頭質(zhì)量。

(b)管道試壓合格后的大面積回填(500mm厚),管頂300mm以上部分回填原土并填實,采用機械回填時,要從管的兩側同時回填,機械不得在管上行駛。

管頂以上300mm回填后,在進行管道試壓,以防試壓時管道系統(tǒng)產(chǎn)生推移。

管周圍200mm以內(nèi)的回填土不得含粒徑大于10mm的堅硬石塊。

3.5.試壓與清洗

為檢驗供水管的駁接止水質(zhì)量和供水管的安裝質(zhì)量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在供水管安裝后,需做壓水試驗。

壓水試驗共分兩類,其一為施工過程中的分段試驗,其二為全線駁接完成后的竣工試驗。

3.5.1.試驗壓力的確定

本工程選用的PE管材有兩個公稱壓力等級:0.6MPa、0.8MPa。

1.管材適溫性能。PE管道的公稱壓力(PN)是指在20◦C時的內(nèi)水壓力指標。本工程介質(zhì)溫度在20~40◦C之間時,按下表溫度對壓力折減系數(shù)(ft)修正工作壓力(Fw)。

溫度對壓力折減系數(shù)

水溫t(◦C)

20

30

40

壓力折減系數(shù)(ft)

1.0

0.87

0.74

2.確定試驗壓力。試驗壓力為管道系統(tǒng)設計工作壓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8MPa。

Fw=Fwdft/1.5

其中Fwd為系統(tǒng)正常工作狀態(tài)下,選用的管材最大設計內(nèi)水壓力。

ft由每次壓水試驗所測水溫值確定,若沒有對應的水溫采用插值法計

算。本工程介質(zhì)溫度在20~40◦C之間,試驗壓力見下表。

水溫t(◦C)

20

30

40

壓力折減系數(shù)(ft)

1.0

0.87

0.74

0.6MPa管

工作壓力(MPa)

0.4

0.35

0.3

試驗壓力(MPa)

0.8

0.8

0.8

0.8MPa管

工作壓力(MPa)

0.53

0.46

0.39

試驗壓力(MPa)

0.8

0.8

0.8

3.5.2.試驗準備工作

(1)試驗段選擇

竣工試驗的管段為全管道系統(tǒng);

分段試驗的管段根據(jù)實際施工的分段情況確定。不同材質(zhì)管段分別試驗,或按較高標準段的參數(shù)試驗??⒐ぴ囼灥墓芏螢槿艿老到y(tǒng);

實際施工共分六段(大壩至新水廠約1200m、新水廠至官下峽約1100m、官下峽至云蓋崠水廠約1600m、云蓋崠水廠至新羅陂頭約1500m、新羅陂頭至新羅大橋約2000m、新羅大橋至老水廠500m)。不同材質(zhì)管段分別試驗,或按較高標準段的參數(shù)試驗。

(2)試驗準備

在試驗前,先進行管路外觀質(zhì)量檢查,規(guī)劃供排水路線,檢查電源和供電線路,準備儀表設備及零部件。

(3)試驗機械設備

供水泵1臺,試壓泵1臺,壓力表1個,帶堵板法蘭2個,以及進出水管路和配套閥門。

3.5.3.試驗步驟

(1)將試壓管段各配水點封堵,緩慢注水,同時將管內(nèi)空氣排出;

(2)管道充滿水后,進行水密封性檢查;

(3)對系統(tǒng)加壓,應緩慢升壓,升壓時間不應小于10min;

(4)升壓至規(guī)定的試驗壓力后,停止加壓,穩(wěn)壓1h,壓力降不得超過0.05

MPa;否則卸壓后進行檢查處理。

(5)在工作壓力的1.15倍狀態(tài)下穩(wěn)壓2h,壓力降不得超過0.03MPa,同

時檢查各連接處,不得滲漏。否則卸壓后進行檢查處理,重復以上步驟,直至符合要求為止。

(6)試驗合格后,填寫試驗記錄并簽字。

3.5.4.管道清洗

若為竣工試驗,在壓水試驗合格后需進行管道清洗消毒。方法如下:

A、將管道系統(tǒng)內(nèi)存水放空,再灌注氯溶液(濃度≮20mg/L),讓其在系統(tǒng)內(nèi)靜置不小于24小時進行消毒;

B、放空消毒液,再用生活飲用水沖洗管道;

由衛(wèi)生部門檢測,符合《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GB5749,則清洗合格,可交付使用。否則應重復消毒和清洗,直至符合要求為止。

4.施工中應注意的問題

1.PE管的彈性模量(600MPa~900MPa)較大,易受溫度影響,應貯存

在室內(nèi)或棚內(nèi)通風良好的地方,不應露天堆放,避免陽光曝曬。材料存放處與施工現(xiàn)場溫差比較大時,要先將管材在現(xiàn)場放置一段時間后才安裝,并且先購回來的先使用。

2.PE管屬柔性材料,防止硬碰刮傷。

3.熱熔連接要掌握好加熱時間和連接插入的力度和深度。插入太深,造

成管道斷面減少,插入太淺,令接口處強度降低。因此應嚴格按焊接參數(shù)表及規(guī)范要求操作。

4.PE管連接的質(zhì)量關鍵在于管與管的接頭部分、與金屬管及管路附件

(如閥門、水表等)的接口連接處。在本工程中壓水試驗中出現(xiàn)過一次漏水返工現(xiàn)象,主要原因就是管與管的接頭部分污物較多,接管質(zhì)量不高。

5.回填時嚴格控制管周不得有石塊等硬物。

6.做壓水試驗時,不宜加壓過快、過高,否則會產(chǎn)生微量膨脹,導致壓

水試驗的誤差,因此必須嚴格按規(guī)范要求操作。

聚乙烯(PE)管材在國內(nèi)推廣應用時間不長,對施工中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

還需大家互相交流、不斷總結、不斷進步。

參考文獻:

[1]CJJ101-2004.埋地聚乙烯給水管道工程技術規(guī)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