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水稻有機質育秧方法
時間:2022-07-10 11:20:30
導語:寒地水稻有機質育秧方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基地基本情況
本試驗設在黑龍江農墾八五八農場科技園區(qū),土壤類型為草甸白漿土,有機質含量2.76,速效氮147.57mg/kg,速效磷42.67mg/kg,速效鉀62.0mg/kg,pH6.0,前茬水稻,秋翻春整地。
1.2實驗材料
供試品種:龍粳20(主莖11葉)供試肥料:二銨、尿素、氯化鉀供試育秧基質:稻樂思有機基質。
1.3試驗設計
本試驗采取大區(qū)對比的方法,共設常規(guī)育秧和基質育秧2個處理,不設重復,每處理1333m2。4月15日播種,5月15日插秧,插秧規(guī)格29.7cm×13.2cm,4~6株/穴。施肥總量29kg/畝,其中,尿素11kg,二銨8㎏,氯化鉀8㎏,氮肥按照基∶糵∶穗=5∶3∶2施入,鉀肥按照基∶穗6∶4施入,磷肥100%基施。水肥管理及病、蟲、草害防治嚴格按照“寒地水稻三化栽培技術”要求實施。
1.4測定內容與方法
(1)秧苗素質調查。葉期調查秧苗株高、葉齡、莖基寬、根數(shù)、百株干(鮮)重重、充實度等性狀指標。
(2)生育進程調查。每個處理栽插帶標記秧齡的秧苗20株。秧苗返青后5d觀測1次主莖生育進程,間隔7d調查1次莖孽數(shù)。同時對有效分蘗臨界期、拔節(jié)期、齊穗期、成熟期等生育關鍵時期進行跟蹤調查。
(3)產量性狀調查。成熟期每小區(qū)選取具有代表性植株20穴,進行室內考種,調查平方米收獲穗數(shù)、株高、穗長、穗粒數(shù)、結實率、千粒重等。
2結果與分析
由表1可知,百株幼苗的地上鮮重、地下鮮重和地上干重、充實度均達到了顯著或極顯著差異。莖基寬、株高、葉齡、根數(shù)、根長、地下干重沒有達到顯著差異。有機質育秧的株高、葉齡、根數(shù)以及莖基寬均比常規(guī)數(shù)值大,其中有機質育秧株高比常規(guī)高0.27cm,葉齡早0.2葉,根數(shù)多0.5條,莖基寬0.02mm,充實度高0.13。有機質育苗百株幼苗的地上鮮重和地下鮮重均高于常規(guī)栽培,分別高出1g和0.4g,并且有機質育苗的地上干重和地下干重也比常規(guī)的重,分別高出0.4g和0.05g。由表2可見,處理間平方米穗數(shù)和產量均達到了顯著或極顯著差異。雖然株高、穗長、每株分蘗數(shù)、每穗粒數(shù)、空癟率、結實率、千粒重差異沒有達到顯著水平,但基質育秧的平方米有效穗數(shù)也比常規(guī)模式多48穗。實際測產產量比常規(guī)栽培模式增產46.9kg/667m2,增產率達7.7%。從表3中可以看出,基質育秧雖然在畝育秧成本上比常規(guī)育秧模式高40.8元。但是,由于其畝產高于常規(guī)模式46.9kg/667m2,致使產值較其增加131.3元(按照稻谷價格2.8元/kg計算),最終經濟效益增加80.6元。
3討論
(1)采用稻樂思有機基質育秧,秧苗的莖基寬、充實度等方面都較常規(guī)育秧表現(xiàn)出了明顯的優(yōu)勢,秧苗素質顯著提高,能夠為水稻插后早生快發(fā)奠定良好基礎。(2)由于稻樂思有機基質育秧提高了秧苗素質,低位分蘗數(shù)增多、利用率高,不同程度地促進了穗長、單位面積穗數(shù)、穗粒數(shù)以及結實率等有利于產量增加的性狀指標的提高,促進了水稻單產水平的顯著提升。(3)雖然稻樂思有機基質育秧在育秧成本方面較常規(guī)育秧方式投入增加,但是由于其極大地促進了稻谷單產水平的提高,最終仍表現(xiàn)出良好的增產、增收效果,符合增加糧食產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高農民收入、改善農民生活水平的社會發(fā)展需求,建議在今后的水稻生產中大面積推廣應用。
- 上一篇:民營經濟發(fā)展狀況及路徑
- 下一篇:韓國刑法對被脅迫行為規(guī)定及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