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花蕓豆栽培方法研討
時間:2022-04-26 09:35:00
導(dǎo)語:奶花蕓豆栽培方法研討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突出克州特色農(nóng)業(yè),增加農(nóng)牧民收入,提高農(nóng)業(yè)產(chǎn)業(yè)的整體效益,我們在阿合奇縣、烏恰縣進行奶花蕓豆新蕓4號、新蕓5號的試種取得成功。通過試驗總結(jié)出配套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
一、試種結(jié)果
試種試驗設(shè)在阿合奇縣良種場和烏恰縣克孜葦鄉(xiāng)。試種品種為新蕓4號和新蕓5號,小區(qū)長30米,區(qū)行18行,667米密度1.3萬株,行距(60+40)厘米,株距l(xiāng)2厘米。
二、栽培技術(shù)
1.播前準備①選地選擇土層深厚、地勢平坦、肥力中等偏上、3年以上未種過花蕓豆的沙壤土為好,最適前茬為小麥、玉米、土豆等。②播前灌水澆好播前水是一播全苗的關(guān)鍵。對已秋翻冬灌的地塊,墑情好的,不需澆播前水;對跑墑嚴重、墑情較差的地塊需春灌后播種。③播前整地播前整地地頭地邊要齊;地面要平;地塊疙瘩要碎;土壤墑情要均勻。對地下水位低、沙性大、易跑墑的地塊要隨整隨播。④播前施肥667米施有機肥200千克、磷酸二銨15千克、尿素10千克做底肥。⑤選種選用新蕓4號、新蕓5號品種,采用豆類專用種衣劑按1:60比例拌種,也可采用生物菌劑1號或生物菌劑2號進行拌種,經(jīng)晾干后即可播種。
2.播種技術(shù)①播種時間10厘米地溫穩(wěn)定在12℃以上即可播種。為搶冷尾暖頭避開霜凍,最掛播種期為5月5-10日。②播種方式起壟鋪膜點播,播行要直,行距45厘米,株距13厘米,667米保苗1.3萬株。③播量667播種7千克,播深5-6厘米。④帶種肥隨播種667米帶種肥尿素2千克、磷酸二銨5千克,種肥播種時單行同種子一起播人,種子播深5厘米,種肥播深10-15厘米。
3.田間管理①定苗5月中旬,當(dāng)花蕓豆長出2片真葉時開始定苗,按株距要求選留大苗、壯苗,去除弱苗、病苗,即去除莖稈發(fā)紅褐色或縊縮,子葉上有油浸狀斑點的苗,去除蟲傷苗,缺苗處兩頭留雙株。②中耕6月上旬,當(dāng)花蕓豆長出3—4片復(fù)葉中耕鋤草松土,耕深5-6厘米;6月中旬,復(fù)葉5-6片時第2次中耕,耕深8—1O厘米。③除草及時清除田間雜草?;瘜W(xué)除草在澆頭水后,667米用l2.5%拿捕凈20o一250毫升葉面噴施防治。④澆水一般在初花期、盛花期、鼓莢期澆水,田間不得積水。⑤追肥6月中旬,結(jié)合第2次中耕,667米追施尿素l0千克。7月中旬結(jié)合澆第4水,667米追施尿素1O千克。追肥將肥料施于花蕓豆植株旁1O厘米處,施肥深度10~15厘米。7月中旬,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鋅肥。
4.病蟲害防治奶花蕓豆普遍發(fā)生病害有細菌性疫病、菌核病、根腐病。5月中旬苗齊后,常觀察病害發(fā)生情況、葉面噴藥防治病害,隔5天噴1次,連噴4次。噴藥后下雨,要及時補噴。5月下旬~6月上旬為害蟲往奶花蕓豆遷移時期,害蟲主要有紅蜘蛛、蚜蟲,按照農(nóng)藥說明書對癥防治。
5.適時收獲收獲前3周要嚴格控制澆水,勤翻動豆莢,不使豆莢垂到地下霉?fàn)€或造成水積豆,影響奶花蕓豆品質(zhì)。8月底一9月上旬,當(dāng)90%豆莢呈黃白色、10%豆莢呈褐色,豆粒呈本品種固有的色澤,籽粒與莢壁脫離,籽粒中干物質(zhì)積累已達到最大值,搖動植株莎莎作響時即可收獲。一般在早晨和下午人工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