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高年級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時間:2022-12-21 03:46:44

導語:小學高年級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高年級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摘要:目前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在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當中還存在學生學習壓力過大、過于看重語文學習成績、學生逆反心理較強等問題,嚴重影響了心理教育的效果。本文分析小學高年級心理健康存在的問題,并且找出有效的解決措施,促進心理健康教育效率的提升。

關鍵詞:學習壓力;心理健康;語文教材

在小學的時期給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對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品德,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在進行課程改革之后,也明確指出教學需要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為主要宗旨,使學生可以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1小學高年級心理健康存在問題的原因

1.1小學生學習壓力過大: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社會需要各種各樣的優(yōu)秀人才,因此許多學生家長對孩子有著過高的期望,使得許多小學生在假期和周末均需要上許多的補習班,使得學生擁有過多的壓力,很快就需要面對選擇何所初中的問題。

1.2過于看重語文學習成績:受到應試教育的過多影響,小學語文老師在教學當中常常將關注度放在如何提高語文成績上,而沒有意識到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一些小學語文老師多將注意力用于提高學生對詩詞文章的掌握程度,教學模式比較單調(diào),使得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不高。而老師為了使學生可以更加重視語文學習,會使用一些比較強硬的方法,這樣不僅不會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也影響了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3學生逆反心理較強:在小學高年級階段學生的心理開始逐漸成熟,是成長的重要時期。而且小學生在這個時期當中開始逐漸形成自我意識,學生對外界的壓力也比較敏感。當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出現(xiàn)交往問題的時候,可能會由于逆反心理,做出一些比較反常的舉動,甚至沉迷于打游戲等活動當中,不僅影響學生語文成績的提升,也影響了學生的心理健康。

2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滲透心理教學的策略

2.1營造心理健康教育氛圍,提高心理教育的效果:課堂心理氣氛的營造對提高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以及培養(yǎng)學生的健全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語文教學當中,老師需要為學生營造比較歡樂的課堂氣氛,并且使用比較平和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另外需要增加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使學生可以在和老師的交談當中獲得更多的學習和生活經(jīng)驗。比如在學習《“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篇課文的時候,老師需要按照學生的思維進行引導學生根據(jù)自身的生活經(jīng)驗進行理解課文,如當主人公寫了一首詩,其母親說這詩精彩級了,而父親卻說這首詩糟糕透了。老師可以向?qū)W生進行提問,這種情景不知在生活中是否發(fā)生過。然后讓學生帶著這個疑問深入閱讀課文,了解課文其中蘊含的親情,從而使學生聯(lián)系生活中父母表現(xiàn)的愛,最終養(yǎng)成健全的人格。

2.2挖掘語文教材的內(nèi)容,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內(nèi)容:在小學語文課文當中有許多文字優(yōu)美的篇章,不僅有涉及自然、社會等方面的內(nèi)容,也有許多有關人物形象的文章,其中包含為國奉獻的英雄,可愛活潑的紅領巾,辛勤勞作的農(nóng)民等,這些人物的描寫,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心理健康教育材料。例如學習《魚游到了紙上》這一章的時候,老師可以把教學重點放在如何引導學生了解文中聾啞青年所具有的勤奮、努力的美好品質(zhì),并且可以采用多媒體技術把青年人看魚和畫魚的畫面展示給學生,使學生可以清楚地感受到青年對繪畫的熱愛和不服輸?shù)木瘢瑥亩谷瞬挥勺灾鞯禺a(chǎn)生敬佩之情。另外這種身殘志堅的精神也非常值得學生進行學習。通過這種潛移默化的學習,對凈化學生的心靈,培養(yǎng)健康的心理具有重要的作用。

2.3開展語文學習活動,提高心理教育的有效性:由于小學高年級學生積累的生活經(jīng)驗越來越多,更加關注生活和學習當中的細節(jié),使得學生心中的困惑逐漸增多,從而引發(fā)心理上的困惑。同時在小學高年級當中需要面對升學的選擇,使得許多小學生出現(xiàn)煩躁等情緒,影響了學生的心理健康。在這種時候,老師可以通過語文活動培養(yǎng)學生積極樂觀的性格,使學生得到健康成長。例如老師可以充分的利用語文課文當中的內(nèi)容,開展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最好將課文的情節(jié)進行重現(xiàn)。比如在學習《月光曲》一文的時候,可以安排學生根據(jù)文中情節(jié)的發(fā)展,選擇不同的角色進行扮演,使學生了解到貝多芬對音樂的喜愛,并且了解到貝多芬不向命運低頭的品格。通過這種可以親身經(jīng)歷的主人公生活的實踐活動,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消除對生活或者學習的消極心理,也可以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最終使心理素質(zhì)教育的目標得以完成。

3總結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包含著許多心理健康教育的內(nèi)容,老師需要充分挖掘有助于學生心理健康的語文內(nèi)容,使學生獲得更好的教育,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進行實踐活動、挖掘教材內(nèi)容等方法,從而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作者:王萍 單位:山東省臨沂勝利小學

參考文獻:

[1]許文珍.滲透培養(yǎng):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劑良方———淺議小學語文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J].新課程導學.2015(17):75-76.

[2]曹建彬.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J].學周刊.2015(31):212-213.

[3]鄒紫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6(07):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