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有效性解析
時間:2022-10-16 11:07:03
導語: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有效性解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小學科學課程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素養(yǎng),是科學實驗的啟蒙課程,對未來物理和化學等學科的學習都會有很大的幫助。本文針對小學科學實驗教學進行了具體的研究,并提出了幾點相應的教改策略,旨在幫助小學科學教學朝著更好、更有效的方向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科學;實驗;素材
實驗教學是小學科學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培養(yǎng)學生動腦和動手能力的重要方式,作為一名小學科學教師,如何才能確??茖W實驗合理有效地開展呢?
一、從生活中獲取實驗素材
素材是實驗的基礎,素材的選取直接決定著實驗效率的高低,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也同樣如此,小學生在科學課堂上獲取到的實驗素材有很大的不足,很多素材與改編后的教材有較大的出入,也有些素材已經無法滿足現如今的實驗要求,是維持原樣浪費更多實驗的時間?還是用一次次失敗的嘗試來摧毀學生的自信心?我想我們不能坐以待斃,應該從生活中獲取實驗素材,確保每一個學生參與實驗的積極性?!盁嵩诮饘贄l中的傳遞”是“熱傳遞”教學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實驗,從實驗中學生可以清晰地感知熱傳遞的具體過程,實驗材料包給學生準備了鐵架臺、酒精燈、試管夾、火柴、蠟燭油、鐵絲等素材,實驗過程相對簡單,學生只需要用蠟燭油將火柴粘在鐵絲上,并將火柴粘在下懸的方向上,這時候加熱鐵絲的一端,先受熱的火柴就會往下掉落,由此就可以直觀的看到熱從鐵絲較熱的一端傳向了較冷的一端,這時將熱傳遞無形的過程轉化成了有形的過程,學生理解起來相對簡單。我自認為這樣的實驗并不會出現大范圍的問題,但是事實并非如此,多數學生的實驗都以失敗告終,而失敗的原因竟出于同一個細節(jié)上,在用蠟燭油將火柴粘在鐵絲這一環(huán)節(jié),很多學生反映蠟燭油粘不住火柴。雖然蠟燭油在受熱之后可以黏住物體,但是時間太短了,在還沒有粘住火柴的時候就已經凝固住了,看來實驗包里的蠟燭油是一個無效的素材,我就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去尋找能夠代替蠟燭油的素材,突然有一個學生靈機一動:“粘在鋼珠里的黃油可以代替蠟燭油嗎?”不少學生想到了修自行車的場景,還有的學生想到了各種軸承上的鋼珠,我笑著點了點頭,全班學生開始歡呼雀躍起來,他們利用課余時間找到了自己想要的黃油,用黃油來代替蠟燭油,從而成功的完成了本次實驗??梢?,生活處處有素材,學生應該用發(fā)展的眼光來看待科學實驗,從生活中去獲取更多的素材,以此來完善他們的實驗包。
二、鼓勵自主性探究實驗
一節(jié)科學課的時間是40分鐘,在這短短的40分鐘時間內,教師要完成舊知識復習、新課引入、知識介紹等環(huán)節(jié),很多時候,當教師將需要講解的內容講解完成之后,會發(fā)現留給學生實驗的時間就少之又少了,即便是給學生提供實驗的機會,也無法讓學生擁有足夠的實驗時間,因此,我認為小學科學實驗應該從課堂延伸到課堂外,讓學生投身到神奇的大自然中,投入到豐富的生活懷抱中,將一些科學實驗留到課后,鼓勵學生自主完成探究實驗過程。比如在學習“小蘇打和白醋的變化”時,我們?yōu)閷W生提供的實驗是讓檸檬水與小蘇打反應,觀察反應的現象以及產生的氣體。這種實驗操作起來相對簡單,實驗的素材全來自于家庭廚房,于是便可以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完成這個實驗,學生可以事先準備好鮮檸檬、涼白開水、糖、小蘇打和杯子等素材,將切好的鮮檸檬魚,涼白開水混合在一起,再往杯中倒入適量的糖,然后再向杯中倒入適量的小蘇打,就可以觀察杯子中液體混合后的現象。當然,實驗結束后,學生還可以總結鮮檸檬、涼白開水、糖、小蘇打的搭配比例,思考如何搭配才可以調制出一杯美味的檸檬水。
三、學寫科學實驗小論文
實驗的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的好習慣,但是學生動手動腦好習慣的培養(yǎng)絕非僅來自于實驗的過程,很多時候實驗的后續(xù)處理工作對學生的動手動腦習慣的培養(yǎng)有著更大的幫助,而很多教師恰恰忽視了這一點,他們從實驗的準備、觀察和動手等全過程出發(fā),為學生設計了一次次精彩的實驗,學生也從實驗過程中體會到了不一樣的樂趣,但是實驗的完成就意味著實驗的結束,學生很少有反思實驗的時間,這是現如今小學實驗教學的一大缺陷。我認為學寫小論文是小學科學實驗教學非常重要的一個步驟,如果說實驗過程是一次動手嘗試和實踐的過程,那么寫小論文就是一個總結和鞏固的過程,二者缺一不可。那么如何引導學生學寫實驗小論文呢?首先,小論文應該具有總結的作用。小論文中應該對本次實驗的目的、意義、過程和結果等做出一定的總結,比如在做了“開水養(yǎng)魚”的實驗后,就可以要求學生寫一篇小論文,將“開水養(yǎng)魚”的目的、意義、過程和結果以文字的形式寫出來,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側重點,有的將側重點放在對過程的描寫上,有的將側重點放在對結果的總結上,只要學生能夠完整的將上述幾點表述出來就可以了。其次,小論文中應該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小學生想法豐富,他們在實驗過程中往往會有著自己不一樣的見解,這時候就可以在小論文中加以表述,如在“開水養(yǎng)魚”后,學生的想法就會異常的豐富,有學生表示:如果先往試管中放入冷水,再往試管的上半部分注入熱水,還能達到同等效果嗎?也有學生表示:為什么試管中的水只有一半能燒開呢?學生想法不同,自然就可以將其表述在小論文中,讓其為自己所寫的小論文增色。
總而言之,小學科學實驗教學質量的提高還需全體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讓學生充分利用起豐富的生活素材,在自主探究中展開豐富多彩的實驗活動,加以實驗小論文的輔助。我相信在未來的科學實驗中,我們的學生可以收獲多多,我們的科學課堂也可以更加的合理有效。
參考文獻:
[1]劉達軍.新課改下提高小學科學實驗教學趣味性的實踐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年02期
[2]劉娣.科學探究理念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小學生(中旬刊),2019年01期
作者:程為善 單位:江蘇省新沂市馬陵山鎮(zhèn)中心小學
- 上一篇:淺談初中體操教學窘境如何破
- 下一篇:小學低年級科學教學思維可視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