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堂教學管理論文
時間:2022-05-20 10:43:00
導語:語文課堂教學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哪怕是3、4歲的孩子也能最直接判斷美與丑。小學階段是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初步階段,語文教學除了要教會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還要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心理、發(fā)現生活中的美和一雙欣賞美的眼睛。語文教學是門藝術,應在處處體現出不同的美,使學生受到良好的美的熏陶。語文課堂的美是從多方面展現的,最近聽了海霞老師的一節(jié)語文課《廣玉蘭》,更讓我感受到美在語文課堂上的展現。
《廣玉蘭》是蘇教版12冊中的一篇狀物的文章,文字優(yōu)美,描寫細膩。這個類型的文章能直接給人以美的感受,陶冶人的性情,在語文課堂上我也感受到了美無處不在。
一、語言美。品位文章中的語言是語文素養(yǎng)中最基礎的部分,也正是他打下了語文教學的堅實基礎。首先,文章中出現了許多優(yōu)美的詞語,老師引導學生發(fā)現美:“作者用了哪些詞來贊美廣玉蘭?”,“同一顆樹上有哪些形態(tài),劃出你喜歡的那種!”,“文字中,哪一處能打動你?”。通過這幾個問題的追問,引導學生去文中發(fā)現優(yōu)美的詞語、句子,從而細細品位。其次,老師的語言美為學生營造美的氛圍。一上課,老師就用輕柔的語音引領我們“再次隨作者陳荒煤走進廣玉蘭”。奠定了課堂輕松、和諧、優(yōu)美的氛圍。過渡語也很流暢,在從花到葉的過渡時,老師說:“好花還需綠葉扶,讓我們看看廣玉蘭的葉子”。老師優(yōu)美、凝練的語言也為大家?guī)砹嗣赖南硎?。最后,在老師?yōu)美語言的帶動下,學生也自覺不自覺地鍛煉了自己的語言。老師提問:“你能用哪些詞贊美它?”學生通過在記憶中搜尋,找到“潔白無暇”、“高雅純潔”、“芳香怡人”等優(yōu)美詞匯,在發(fā)揚中,學生也競相使用優(yōu)美語句,“廣玉蘭纖弱,嬌滴滴、讓人不忍心碰”,“剛剛綻放,潔白雅致,清新秀麗”……..語言是語文的骨架,通過語言交流,師生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是語文課中最美妙的時刻,更是培養(yǎng)學生審美情趣的良好契機。
二、圖片美。課堂上老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了一幅幅優(yōu)美的廣玉蘭圖片,給人以最直接的美的感受,為文字提供了良好的詮釋。
三、音樂美。一上課,老師就播放了《秋日思雨》的音樂,伴著舒緩的音樂,請學生配樂齊讀第一自然段。優(yōu)美的旋律和著朗朗書聲,沖擊著聽眾的耳朵,使更多觀感參與了課堂教學。
四、板書的形式美。
廣玉蘭
氣味?淡淡幽香
花瓣?潔凈高雅
旺盛的生命力?形態(tài)?生生不息
葉片?終年不敗
美在語文課堂上無處不在,在這一節(jié)課我們感受到了不同層次,不同方位的美,全方位培養(yǎng)了審美情趣。
當然,在本節(jié)語文課中,也覺得有些地方還值得推敲。例如,課件中展示的圖片有些多,結合每一種玉蘭花的形態(tài),老師都出示了相應的圖片。但圖片有些多,容易沖淡文字,因為文字本身比較淺顯,過多的圖片反而容易限制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形成審美疲勞。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應從多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陶冶學生性情。
- 上一篇:語文閱讀教學分析論文
- 下一篇:交通系統治理非法超限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