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學現(xiàn)狀及思索

時間:2022-04-10 05:18:00

導語:小議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學現(xiàn)狀及思索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議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學現(xiàn)狀及思索

一、新課改背景下教學現(xiàn)狀

不管你抱著怎樣的態(tài)度,課改正向我們走來。課改使教師不得不“洗腦筋”、“動腦筋”,甚至“傷腦筋”,最終必定會使教師們有一個“好腦筋”。

面對課改,有人信心百倍、勇往直前;有人戰(zhàn)戰(zhàn)兢兢,畏難茍安。甚至有人戲稱之為是一次“洋務運動”,是海歸派的“想當然”,是教育家的烏托邦,是一次天真的“彌天大謊”。但我要說,課改給了我們極大的機遇。庸者喪失機遇,弱者等待機遇,強者抓住機遇,智者創(chuàng)造機遇。成功總屬于那些比他人更快、更有效地學習、思考和付出行動的人。

面對課改,我們只有堅信不疑,才能堅定不移,才能大膽往前走。課改的最大障礙仍然是觀念問題,捉領而頓,百毛皆順。據(jù)報載,一名五年級的小學生竟然已經(jīng)考了44個證,小學六年級學生過了鋼琴九級,初二學生過了英語六級……我們的教育再也不能盯著幾個孩子,不切實際,揠苗助長。我們再也不能搞精英教育,精英教育捧了幾個人,壓死一批人。學生學校生活的開始就意味著快樂童年的結(jié)束,有人戲說學校是孩子們的“監(jiān)獄”,重點中學已經(jīng)辦成了“模范監(jiān)獄”。為了祖國的未來,為了孩子的明天,我們責任重大,任重而道遠。課改的艱巨性、復雜性、長期性要認識到位。我們必須腳踏實地,熱情和理性、實干與反思、專家引領和教師探索、自下而上與自上而下相結(jié)合。要用科研來促進課改的發(fā)展。沒有教研過不好日子,沒有科研過不長日子,沒有教育的科學就沒有科學的教育。多研究、多探索、多總結(jié),不斷積累,定有收獲。

課改不可能一帆風順,“痛并快樂著”是一個必然過程。課改必須人人參加、個個有份,全方位參與,全員參與,全過程參與,課改才有希望。在課改的過程中,我們不能讓學生邊緣化,更不能讓一部分教師或者歲數(shù)大的老教師邊緣化。搞課改失敗不可怕,不完美不可怕,不真實最可怕?;ㄈC腿、“雨過地皮濕”、“舊瓶裝新酒”、“穿新鞋走舊路”的情況必須引起我們高度重視,必須堅決摒棄。

二、關于實施新課改的“十點”思考

教學應該是實實在在的生活、扎扎實實的耕耘,它需要我們?nèi)フ鎸嵉孛鎸?、深刻地反省、兢兢業(yè)業(yè)地勞作,惟其如此,才能獲得豐碩、甘甜的果實。本人通過自己的親身實踐和學習,勤總結(jié)、反思,就產(chǎn)生了課改背景下關于教學的思考,希望能引起同行們的共鳴。

(1)您有一本教學心得嗎?您的學生每位有一本錯題跟蹤簿嗎?您經(jīng)常寫教后記嗎?(教后記的內(nèi)容可以是自我診斷調(diào)節(jié)式、經(jīng)驗總結(jié)式、實況摘錄式、體驗感受式,還可以記錄教學中的失誤,靈感思維的火花,學生學習中的閃光點、困惑,新的教學設想等。)您不想試試看嗎?

(2)您的學生每人有一本課堂練習本嗎?課堂練習和課后作業(yè)一樣認真嗎?您上課關心后三排學生嗎?學生會記課堂筆記嗎?

(3)您在備課時,常和同仁思考教材為什么這樣寫嗎?您考慮學生個性了嗎?能因材施教嗎?這樣講學生好懂嗎?學生有興趣聽嗎?能有其它方法講解嗎?(備課應是終身的隨時感悟,而不應是一時的偶有所得;備課應是刻在心中永遠難以忘懷的教學藍圖,而不應是寫在紙上供人查驗的吃飯家什;備課應是形式和內(nèi)容俱佳的美好篇章,而不應是徒有外觀的花拳繡腿。教案要杜絕克隆、拷貝。)

(4)您能做到下面的事情嗎?自己沒有研究透的決不講給學生聽,不懂可以查資料、請教同事、問學生,決不胡弄過關;不備課絕不進課堂;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先做到;要求學生做好的,教師先做好;要求學生不做的,教師堅決不做。

(5)您上課思考過用小黑板、投影儀、多媒體嗎?思考過用彩色粉筆嗎?用得正確嗎?自制過教具嗎?能讓學生動手嗎?凡是實驗您都克服困難做了嗎?想過課堂效率嗎?

(6)您每道題目講完后,師生能共同探討解題的啟迪和感悟嗎?為什么要講這題?為什么要這樣講?換一種方法如何?教學中,您有創(chuàng)新意識嗎?您想改掉“年年歲歲人不同,歲歲年年課相似”的狀況嗎?

(7)您上課能少講一些,讓學生多練一些嗎?允許學生發(fā)表見解甚至是不正確的意見嗎?您如何在教學中實施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您能真心向同事學、向書本學、向?qū)嵺`學、向?qū)W生學嗎?

(8)您備課時,研究自己、研究學生、研究《課程標準》了嗎?您的評價觀念有所改變嗎?

(9)您喜歡讀書、經(jīng)常翻看一些與教學有關的雜志嗎?經(jīng)常寫文章嗎?在講一些較難的綜合題時,考慮用題組教學嗎?能化大為小、化難為易、化曲為直、一題多變嗎?

(10)您能從起始年級就注重學法指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嗎?您告訴過學生教師的解題失敗嗎?教學中您做到了重結(jié)果更重過程嗎?您經(jīng)常讓學生評價你嗎?(教師心里不僅要裝著知識,更要裝著學生;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而且要教給學生思維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心態(tài)。)

當我們走進新課程、感悟新標準、確立新觀念、探索新方法的時候,我們必須立足生命存在,關注生命體驗,呼喚生命活力,提升生命質(zhì)量。課堂不是舞臺,教師不需要慷慨陳詞、滔滔不絕;教案不是劇本,不需要按部就班、亦步亦趨。我們要關注孩子的感受,真正做到一切從人的發(fā)展出發(fā)、以人為本。

子女再丑,父母從來不嫌棄。莊稼長勢不好,農(nóng)民從來不責怪莊稼,而是在自己的種植方法上找原因。保持坦然的平常心,打造真課改,真心實意搞課改,就能成為課改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