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教學新策略分析
時間:2022-01-08 04:26:28
導語:小學作文教學新策略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寫作能力是語文能力的綜合體現。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其題目、選材、立意、結構、表達等方面都經過了認真的打磨。當下的小學作文教學大多淺嘗輒止、流于形式,學生無法通過寫作加深思考,甚至抵觸思考。究其原因,是教師過多的干預限制了學生寫作能力的發(fā)展。為此提出以下作文教學策略:立足課本,牢固語言基礎;深入經典,拓展思想深度;強化邏輯,分明結構層次;細膩描寫,增強閱讀趣味;感悟生活,增強逼真效果。
關鍵詞:小學作文;語言基礎;思想深度;寫作方法;教學策略
小學階段學生需要積累大量的詞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把控好“掌握”的程度———不過度強調記憶,重視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寫作是一項復雜的語言文字運用活動,學生需要擁有充足的語言積累、獨特的情感體驗,還要掌握一定的寫作方法,懂得立意、構思、詳略等寫作技巧。這些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然而當下的小學作文教學多以應考為目標,教師直截了當地為學生提供符合考試作文評分標準的寫作模板,而忽視了培養(yǎng)學生寫作時應具備的獨立思考能力、知識整合能力、想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這種淺嘗輒止、流于形式的作文教學使學生無法通過寫作加深思考,甚至抵觸思考。所以,小學語文教師應轉變作文教學理念,讓學生體會到寫作的樂趣,在寫作中增長語文能力。
一、立足課本,牢固語言基礎
語言是寫作的基石,是作文的支撐。在語文字詞教學中,教師更重視講解字詞的讀音、寫法和意思,但對于字詞的感情色彩、運用情景卻很少提及,這就導致學生在寫作時雖能堆積詞匯,但卻常有詞不達意的現象。鑒于此,教師有必要引導學生深化字詞學習,學會在作文中理解并運用字詞積累。例如,在學習統(tǒng)編教材四年級上冊課文《陀螺》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作品中的字詞進行情景化理解,讓學生學習作者的用詞方法。比如,對于“這時你看吧,兩只旋轉的陀螺奮勇搏斗,旋風般撞向對手……”中的“奮勇搏斗”一詞,學生原本的理解是這個詞只能形容人而不能形容物,但教師可以讓學生注意到作者在這里使用了擬人修辭,將陀螺比作人,以“奮勇搏斗”來表現陀螺游戲的激烈場面。對于“廢物利用”一詞,學生原本的理解是該詞只能用在垃圾處理和環(huán)境保護方面,而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前后文,了解作者使用“廢物利用”一詞的語境。這樣有助于學生生成在作文中靈活運用字詞的意識。
二、深入經典,拓展思想深度
思想是寫作的核心,是寫作的根本指引。然而現實是多數小學生寫作時只是在湊字數,他們下筆時并沒有明確的立意方向和謀篇布局意識,因而學生作文中的文字詳略安排是完全無意識的,這也是他們反感寫作的原因之一。古往今來的寫作者的情感是相通的,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廣泛閱讀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經典,琢磨其中的寫作技巧,增強作文的可讀性。例如,在學習古詩《涼州詞》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深入品味古詩詞的文化內涵。教師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兩句為基礎,為學生拓展介紹古人對酒的獨特感情,了解古人借酒澆愁,以酒為知己、為伴侶的傳統(tǒng),讓學生理解古詩詞中“酒”的深刻含義。這樣一來,學生在寫作有關酒的作文時,就可以從酒的歷史和文化內涵角度展開深刻論述,讓自己的作文言之有物。在講解“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兩句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古代戰(zhàn)爭的殘酷,讓學生認識戰(zhàn)爭的巨大破壞力,體會人類渴盼和平的共同心理。這樣當學生寫作有關戰(zhàn)爭的作文時,他們就能不局限于描寫戰(zhàn)爭中的戰(zhàn)斗場面,還可以引用古詩詞表現人在戰(zhàn)爭中的矛盾心理,從而更深刻地體現戰(zhàn)爭的殘酷。總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經典是一座座寶庫,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中汲取寫作知識,讓作文言之有物,更有思想深度。
三、強化邏輯,分明結構層次
小學生有著豐富的想象力,在寫作時很想表達出豐富的意思,但在具體落筆時,他們卻不能將作文的各部分關聯起來,不能將自己豐富的經歷和多樣的感受具體地表達出來,這主要是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不足造成的。教師應逐步引導學生學習如何更為理性地設置作文結構,劃定段落層次,從而掌握有序地描寫事件、表達感情的寫作方法。以統(tǒng)編教材五年級上冊課文《獵人海力布》為例,教學后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概述文章內容,明確文章可以分為“海力布打獵救白蛇、龍王給海力布寶石、海力布得知即將發(fā)生災難的消息、海力布告訴大家真相、海力布變成石頭”五部分。之后,教師再引導學生發(fā)現各部分之間的聯系:海力布救小白蛇決定了他能得到寶石,得到寶石決定了他知道災難,知道災難是他能將有關災難的消息告訴大家的基礎,而小白蛇對海力布的叮囑又為海力布變成石頭埋下了伏筆。這樣分析以后,學生就會發(fā)現課文的結構是層層遞進、相互嵌套的,作者先搭建了文章的框架,之后再以人物對話、環(huán)境描寫、動作描寫等來具體填充每一個部分。教師可以讓學生仿照課文的寫作結構,在寫作時先列出提綱,然后用具體描寫充實全文,以保證作文內容的豐富和邏輯層次的鮮明。
四、細膩描寫,增強閱讀趣味
寫作是語言的藝術,而細膩的描寫最能體現語言運用的功夫。要想把作文寫得有血有肉,就要學會把人、物、景寫具體。在寫作時,很多學生的描寫語言要么過于單調,要么過于冗雜,這一方面是由于學生的寫作視角過于單一,不善于從多方面觀察描寫對象,一方面是由于學生沒有運用寫作方法的意識,只會用短句描寫。所以,教師有必要使學生掌握以多元視角和多樣手法進行語言描寫的能力,提升作文中描寫部分的細膩程度。例如,在學習統(tǒng)編教材四年級上冊課文《觀潮》時,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總結作者觀察潮水的視角與描寫潮水狀態(tài)的寫法,以“午后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頓時人聲鼎沸……”一段為例,作者先從聽覺的角度寫潮水隆隆的響聲,再由聽覺聯想到雷聲,之后又以“一條白線”從視覺角度進行描寫,以人群的沸騰烘托潮水來臨時的壯觀景象。通過分析這一段,學生發(fā)現作者雖然從多個角度描寫了潮水,但始終圍繞的只有一點———就是潮水來臨時的巨大勢頭。教師由此啟發(fā)學生,在寫作時要從多個角度觀察事物,并運用聯想發(fā)散思維,再配合多樣的寫法提升描寫的細膩程度。
五、感悟生活,增強逼真效果
描寫的真實性是作文能夠吸引讀者的基礎。在寫作中,很多學生為了追求新奇而不顧事物的基本邏輯,描寫的事物特點和相關場景脫離生活實際,給人以虛假的感覺,這主要是由于學生沒有把握好寫作與生活的關系。寫作來源于生活,生活為寫作提供素材,但很多學生僅僅關注書本,希望從書本中獲得寫作秘訣,提高寫作水平,這就使他們視野狹窄,知識僵化。所以,教師要讓學生樹立在生活中寫作的意識,注重在生活中一點一滴地積累寫作素材,將令人感動的人物、事物、場景自然地融入作文之中,提高作文的可讀性。例如,在學習統(tǒng)編教材四年級上冊課文《走月亮》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樹立關注生活的寫作態(tài)度。《走月亮》描寫的是作者和母親在月光下散步的場景,作者如何能把這樣普通的場景寫得津津有味呢?教師提醒學生關注文中的生活氣息,探求文章吸引讀者的原因。學生發(fā)現,作者在描寫“走月亮”時,不僅描寫了月光,還對村頭的大青樹,鄉(xiāng)間的小路、山草、野花、鵝卵石、小水塘等事物進行了描寫,作者是以這些事物為依托回憶童年生活,因而文中的月亮就成了引發(fā)作者回憶的媒介。學生可以學習作者以某一事物為媒介、利用豐富的聯想描寫相關事物的寫法,在作文中大量地展現生活細節(jié),讓作品的每一處描寫都真實可信,帶給人具體的感知。這樣教學也能扭轉學生在寫作時一味求新求奇,不顧生活實際的寫作認知,讓學生明白寫作與生活的密切關系,創(chuàng)作出言之有物、言之有理的優(yōu)秀作文。綜上所述,小學作文教學必須順應寫作規(guī)律,教師要讓學生從運用字詞起步,在廣泛閱讀經典的基礎上拓展
思想深度,并掌握立意、構思、描寫等具體的寫作方法。寫作能力是語文能力的綜合體現,涉及語言、審美、思維、文化多個維度的知識,學生若掌握了寫作能力,也就抓住了語文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張雷.小學作文教學生活化與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9(41).
[2]陳水群.小學作文“生活化”的指導策略———搭建作文“生活化”教學的實踐平臺[C]//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2019年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教師教育論壇資料匯編(一),2019.
[3]唐麗華.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策略的相關研究[C]//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教師教育論壇(第六輯),2019.
[4]丁曉明.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基礎訓練和綜合訓練[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2).
[5]李玉華.拓寬寫作思路,抒發(fā)自身情感———小學作文教學的幾點思考[J].華夏教師,2019(3)
作者:賈慶梅 單位: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qū)啟明小學
- 上一篇:小學生作文能力有效“支點”思考
- 下一篇:高職商務英語口語實踐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