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品德教育方法改善策略

時間:2022-05-22 10:35:51

導語:小學品德教育方法改善策略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品德教育方法改善策略

1當前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由于受到社會和成人思想的影響,小學生思想道德教育遠遠落后于經(jīng)濟發(fā)展和素質教育的要求,且這樣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在小學思想品德教育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重要的問題。

1.1不能認識到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由于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從而導致學校領導和教師都比較重視學校的升學率,而忽視學生的品德教育。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常常會看到,思想品德教育的時間被其他考試科目占用時間,從而使德育教育的進行比較緩慢。雖然新科標指出,要注重實現(xiàn)素質教育,但是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勢頭還是呈現(xiàn)增強趨勢,學校的德育成為了“說起來重要,做起次要,忙起來不要”的軟指標。

1.2新形勢下大環(huán)境中的消極因素對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產(chǎn)生了不良的因素

受年齡、知識、閱歷等方面的影響,小學生的判斷能力、抵御能力、辨別能力等方面還不成熟,因此,比較容易受到外來事物和他人思想的影響。在教學中,我們往往會看到有些學生把好的事物和思想當做壞的,壞的事物和思想當做好的,甚至有的學生更樂意接受一些嘩眾取寵、腐敗墮落的不良風氣,這也是導致傳統(tǒng)的模范人物對學生失去了吸引力,從而使“學雷鋒、樹新風”等德育活動成為表面形式,不能夠落實到實處。從社會層面來講,缺乏對學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支持和配合,某種角度來講影響了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例如,大多數(shù)學校周圍都有好多網(wǎng)吧、游戲廳等娛樂場所圍繞,且這些娛樂場所管理不嚴格,學生們輕易的就可以進入到里面,隨意玩耍。由于小學生的自制能力有限,所以學生在網(wǎng)吧的時候經(jīng)常會接觸一些暴力、色情的東西,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有很壞的影響。

2改進小學思想品德教學方法的途徑

2.1引導學生正確的認識和評價自己

實施思想品德教育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從學生的實際狀況出發(fā),盡量選用發(fā)生在學生身邊的且和思想品德教材有關聯(lián)的事件、時下的新聞,或者與教材相關的內(nèi)容,如,歌舞、電影、電視劇等都是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真正的感受到學習就在身邊,與我們的切身利益有著密切的關系,從而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積極思考的良好習慣。另外,在探索新知識的過程中,師生之間、生生之間要敞開心扉,相互交流,從而構建和諧民主的課堂關系。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學生,只有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活動中,才能談及到學習知識、培養(yǎng)能力和發(fā)展精神品格,使學生明白自己的發(fā)展方向,最終作者正確的行為,從而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質。

2.2教師要能夠隨時調節(jié)學生的情緒

情緒的適應功能是可以服務于改善與完善人的生存與生活條件的。中小學生在學校這個大環(huán)境下,情緒適應功能也形成了很大的變化。當學生的情緒處在樂觀積極的狀態(tài)時,他們多傾向于事物美好的一面,從而能夠積極向上,勇于探索,樂觀并勇敢承擔。而當他們的情緒處在于消極狀態(tài)時,這就造成他們往往會產(chǎn)生悲觀意識,對知識不再有渴求,對其他學生也容易產(chǎn)生攻擊性。對此,老師應善于發(fā)現(xiàn)并且加以引導,讓這些控制不住自己,容易發(fā)火的學生,引導他們從不愉快的情緒上轉移到另外的情緒狀態(tài)中,從而不受不良情緒的影響。還應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以及自我控制能力,要讓學生清楚的明白自己可以很好地控制情緒,是他們不管在情感、態(tài)度還是價值觀上都往好的方向發(fā)展。

2.3對小學生給予理解和尊重

尊重學生不是方法,也不是態(tài)度,而是一種教育理念,讓學生從他人的尊重中獲得自尊。每個人都希望被別人賞識,中小學生也不例外,所以要有意識地發(fā)揮“肯定”的效用,讓學生多體驗到成功的“快樂”,覺得自己有能力,能勝任。教師只有用發(fā)自內(nèi)心的真情實感去打動學生,感染學生,學生才會在情感上與教師產(chǎn)生共鳴,才會“親其師,信其道”。教師對學生的這種“快樂”的激勵性的評價,可以使他們從中看到自己的創(chuàng)造天賦,從而使學習興趣得到加強,激起更進一步深入學習的強烈愿望。對教師而言,要面帶微笑進入課堂;面對學生提問,不論學生是否答對,都要讓學生體面地坐下;要給他們創(chuàng)造機會,讓他們能取得成功的體驗;要尊重學生的選擇,不要對他們的選擇妄下斷言,這些都是對學生的尊重、負責的直接體現(xiàn)。

3要堅持不懈的抓小學生的品德教育

思想教育是塑造人的靈魂的工程,品德教育應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對于中小學生來說,他們熱情但缺乏理智,追求真善美,但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強。我們應當認識到中小學生的品德教育是一項長效工程,它是教師的責任、愛心接力才可完成的艱巨任務。一個思想健康的學生,無論將來做什么,都不是壞事。教學過程中,要以理論為基礎、與實際相結合的思想來做這個事情。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過“:在學生的思想和行為中間有一條小小的鴻溝,需要用實踐把這條鴻溝填滿?!敝行W生的思想道德不是一朝一夕培養(yǎng)出來的,一堂課不可能讓每一個學生讀懂吃透,畢其功于一役的做法不可取。只有通過反復實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才能形成。所以說,必須圍繞既定的教育目標,堅持始終、常抓不懈,才能起到“積鮭步至千里、積小流成江?!钡哪康?。

作者:商艷風工作單位:河北省樂亭縣胡家坨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