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教學美育滲透路徑

時間:2022-05-24 09:25:08

導語:小學美術教學美育滲透路徑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美術教學美育滲透路徑

摘要:美術是讓學生認識美、感受美的學科,其中更加需要注重滲透美育教育。只有讓美育教育與美術完美融合在一起,才能讓學生的美的理解得以深化和升華,才能讓學生的美的感受融入心中。本文在闡述美育之于美術教學的重要性基礎上,探索美術教學中美育滲透路徑,希望可以為小學美術教學的開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小學美術;美育教育;滲透;路徑

美術是學生所要學習的重要學科,其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為帶給學生更多的理論知識,而是在于啟發(fā)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讓學生的美之體味能力得以提高。也正是因為此,在美術教學中融入美育教學就顯得非常重要,這是美術教學的核心,也是美術教學質量提升的重要路徑。

1美育之于美術教學的重要性

小學美育教學開展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即欣賞美與創(chuàng)造美,欣賞美與創(chuàng)造美需要緊密結合,實現(xiàn)美的能力的發(fā)展。通過美術教育,能夠對學生關于造型藝術之美的感受、評價能力以及創(chuàng)造美的興趣和能力進行培養(yǎng),這一作用是其他任何學科都很難予以取代的。在開展美術教學工作的過程中,通過美育的滲透,能夠使學生從美術活動中對結構、色彩與思維角度進行認知,有助于發(fā)展學生大腦的認知力,培養(yǎng)其美術課程的學習興趣,不斷提升其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實現(xiàn)課堂教學效率的顯著提升。與此同時,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審美情趣,幫助其獲取對美的感知,強化探究性體驗活動,促使越來越多的學生能夠理解美、崇尚美并踐行美,加快推動素質教育的實施。美育與美術教學的融合極為重要,需要引起教師的重視。

2小學美術教學中美育滲透路徑

2.1融合生活,滲透美育。教育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只要對其認真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存在著很多優(yōu)美風景與美好事物。與枯燥的文字語言相比較,生活中密切相關的事物或風景,通常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教師在開展美術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應當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進而更好地對美育進行深刻滲透,實現(xiàn)學生審美水平的提升。比如,筆者在進行“四季之美”繪畫課教學時候,會讓學生走出教室,走入到自然之中感受季節(jié)的美,并讓學生將不同的季節(jié)進行對比,感受春天的欣欣向榮、夏天的熱情澎拜、秋天的豐收、冬天的雪白,并讓學生將生活中有趣味的場景拍攝下來,在美術課堂上對學生予以引導。生活中季節(jié)的感受,以及生活場景的呈現(xiàn),都讓學生感受到不同季節(jié)的美,在進行繪畫時候也更加敢于下筆,美的感受充盈在學生的頭腦之中。教師還可以將很多生活用品帶入課堂,讓學生以“微觀”視角發(fā)現(xiàn)這些物品的美,并引導學生從“小”美中體味“大”美,讓學生的美景感受更為深刻,從而達到美育滲透的教學效果。2.2創(chuàng)設情景,體味美感。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學生美感的提升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現(xiàn)階段的小學美術教學工作中,雖然一些學生能夠挑選出自身認為最美的藝術作品,卻很難對藝術品的美予以準確品評。通過情景的構建,讓學生融入到相應的場景之中,則可以讓學生美的感受更加真實,可以激發(fā)學生的美的思想和對內涵的理解,從而讓學生真正體味美感,讓美育教學充斥在學生身邊。比如,筆者在進行國畫欣賞時候,并沒有簡單讓學生進行國畫鑒賞,而是讓學生在欣賞國畫的同時閉上眼睛,筆者則播放出高山流水的音樂聲音,讓學生一邊聽著唯美的音樂,一邊慢慢睜開眼睛,再對國畫進行欣賞。此時,學生們對于國畫的欣賞意境不再是簡單的“看”,而是心的感悟和碰撞。流水聲音響起放佛畫中的水流流動起來,琴瑟相合放佛讓學生感受到畫中的山與水在對話,聽覺和視覺的雙重影響將學生帶入到一個唯美意境之中,讓學生感悟意境之美。正是這種情境的創(chuàng)設將學生從課堂之上“帶離”出來,給學生營造出一種全新的環(huán)境和意境,讓學生能夠真正聽到自己的心對美的感受,這樣所開展的美育更為深刻,也更加能夠打動學生的心。2.3融入實踐,創(chuàng)造美麗。實踐活動的開展讓學生不再停留在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單純的模仿階段,而是讓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雙手創(chuàng)造美,讓學生感受到自己對于美的作用,從而讓學生的美術學習更加有信心。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應當讓美術真正“實踐”起來,加強對學生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進行培養(yǎng)。比如,筆者在進行美術教學時候,注重將教學與實踐相結合。會讓學生收集飲料瓶,對飲料瓶進行改造和創(chuàng)作。有的學生將多種顏色的彩砂倒入透明的塑料瓶,并對瓶口位置處進行裝飾,制作成為小啞鈴;有的學生給瓶子剪裁,制作成為漂亮的小沙發(fā);有的同學會將瓶子進行包裝,并用樹葉、貝殼等物品點綴,讓其成為一個美麗的花瓶,這些在創(chuàng)造都讓瓶子以全新方式呈現(xiàn),學生的聰明才智發(fā)揮重要作用,所制作的物品更加漂亮,既讓學生感受到生態(tài)環(huán)保的重要性,也讓學生的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得到發(fā)展。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廢棄物品屢見不鮮,通過一定的藝術創(chuàng)造活動,能夠賦予這些廢棄物品全新的價值,更有甚者會使其成為一件藝術品。通過教學與實踐活動的有機結合,有助于對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進行培養(yǎng)。與此同時,還能夠強化學生動手能力,不斷提升學生環(huán)保意識,加快促進其全面發(fā)展與進步。

3結語

小學美術教學開展中需要注重美育教育的滲透,讓美育打開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讓美育成為學生感受美、理解美的重要推動力。教師還需要注重提升自身的美之感悟能力,以自身為重要契機引導學生在美術學習中獲得更具靈感的感受美的能力。美育教育的開展是一條漫長的路,教師只有注重細節(jié)引導,堅持美的啟發(fā),才能讓美育真正滲透到美術教學開展之中。

參考文獻:

[1]袁卓.以美育人理念下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實踐思考[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8):62.

[2]王佳,李敏蕾.談小學美術課堂滲透德育教育之路[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8(08):124-125.

[3]馮皓.基于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小學美術教學策略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5):101.

作者:駱勇 單位:福建省南平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