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法運用
時間:2022-04-27 03:43:09
導語: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法運用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實驗教學法概述
實驗形式是隨著實驗對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的,對于初中生物教學而言,實驗的形式也分為很多種,在這里我們主要以最常用的幾種方式作為案例進行論述。第一種,演示實驗。這種實驗形式是最直接最常見的形式,同時,演示實驗也是一種考驗教師能力以及教師對教材內(nèi)容展示能力的方式,這種實驗方式對成功率的要求比較高,因為演示實驗是以某個教學點為實驗目標在教學現(xiàn)場組織的實驗,所以,其只能成功而不能失敗。要引導學生對教師實驗過程進行觀察分析,從中獲得正確的知識體驗,而如果出現(xiàn)了錯誤,就會導致學生所獲得的知識體驗出現(xiàn)失誤。第二種,課堂實驗。課堂實驗是一種相對比較簡單的實驗方式,因為,其是跟隨著課堂進程而進行的,所使用的道具也比較簡單,是一種對理論結果的驗證,而不是對實驗過程進行分析的實驗,因此,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要重視對生活中的道理蘊含在實驗結果中,給學生一種正確的思想引導,即簡單事物的背后也有豐富的道理。第三種,分組實驗。這種試驗方式針對的是學生,教師根據(jù)教材中的實驗題目,把實驗過程分為不同的階段過程,把學生根據(jù)能力分為不同的小組,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最終獲得有效的實驗結果。第四種,課外實驗。課外實驗的指導主體有兩種,一種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而進行的課外實驗,另一種則是在家長指導下進行的課外生物實驗。課外實驗是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2初中生物教學中實驗教學法的地位分析
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實驗是對生物反應和形成過程的一種人為的模仿,尤其是對于初中剛剛接觸到生物學知識的學生來說,對這種類型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存在著一定的難度,而實驗教學方法能夠把文本化的內(nèi)容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加深初中學生對生物學知識的理解。最重要的是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應用實驗教學法能夠很大程度上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在生物實驗過程中,教師會根據(jù)課程標準的要求把課程的重難點知識都融入到其中,這樣學生在理解和模仿教師實驗這一過程就能夠很輕松地把生物知識掌握,縮短了一般教學方法所需要的教學時間,在實驗教學法模式下,同樣的時間內(nèi),學生會掌握更多的生物學知識,提高生物素養(yǎng),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3生物教學中的實驗教學法
在生物教學中要想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就要正確地運用實驗教學方法,在生物教學中實驗教學方法的應用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重點關注。
3.1展示實驗關鍵點,提高教學實效性
對于初中生物教學而言,教師要想提高生物教學的有效性就要充分利用好學生對教師的模仿能力,尤其是在實驗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模仿對于學生掌握生物知識,深入理解生物知識都有重要的作用。所以,為了達到良好的示范效果,教師在進行生物實驗之前,一定要讓教材以及課程標準中的相關實驗要求與教材的實際內(nèi)容相結合,反復思考實驗過程,尋找到一種實驗程序相對簡單,實驗效果相對準確的實驗方式。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夠通過正確的方式指導學生進行實驗,才能有效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時效性,培養(yǎng)學生生物素養(yǎng)。就比如,在學習唾液對淀粉的消化作用時,就可以通過多次實驗來證明,對實驗效果有重要影響的因素是“震蕩”,因為有震蕩才會讓淀粉與唾液充分混合,以保證實驗結果的充分發(fā)揮。所以,在實驗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進行,最后統(tǒng)一分析實驗結果。對于失敗了的實驗,教師要組織學生統(tǒng)一分析失敗的原因,并與成功的實驗過程進行比對,從而找到問題的關鍵,即“震蕩”,這樣狀態(tài)下學生所獲得的知識是靈活性的,能夠鍛煉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3.2實驗融入生活,拓展知識廣泛性
在生物教學中,實驗是一種必不可少的證明方式,同時,生物知識本身就源于生活,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與生活實際相互聯(lián)系,這樣不但能夠吸引學生積極學習,還能夠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初中生物教學中的實驗教學方法就要聯(lián)系生活中的實際狀況。而能夠讓學生最好聯(lián)系實際的方式就是進行小組探究式研究,這樣學生在互助中尋找知識,探索中建立友誼。就比如,在學習相關植物呼吸作用時,教師就可以用生活中常見的問題“水果保鮮”作為實驗條件。教師可以把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理解的呼吸作用來為水果設計最好的保鮮方式,這樣學生會根據(jù)自己在生活中所獲得的常識來進行不同方式的保鮮。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不同保鮮效果就會表現(xiàn)在大家面前,學生會發(fā)現(xiàn)不同保鮮方式之下的水果的現(xiàn)狀是不同的,因此,學生就會思考出現(xiàn)這些不同的條件是什么呢?通過對不同小組的結果進行分析,學生們會發(fā)現(xiàn)氣溫、空氣流通程度、濕度等都是影響水果保鮮程度的重要因素,最后,學生會很輕松地總結出“低溫、低氧、濕度適宜”的條件下保存的效果會非常好。
3.3滲透合作與探究,融洽師生關系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開展實驗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提高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同時這也是我國新課程理念的要求,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學生探索知識、應用知識的能力,所以在生物實驗教學過程中也要向?qū)W生滲透合作與探究的學習方式。新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學習,所以,在開展生物實驗過程中,教師要把學生根據(jù)能力分為不同的小組,在每個小組中以能力強的學生幫助能力弱的學生共同進行實驗,在實驗結果出來之后,不同的小組對自己所進行的實驗過程要進行簡要的說明,這樣在不斷的溝通交流中,不但能夠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還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就比如,在學習對人類的危害時,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分組搜集和整理資料,形成不同的討論小組,通過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所獲得的結果,在搜集的過程中就能夠增加學生對該問題的親身體驗,學會珍愛生命。
4結語
因為初中學生的年齡和思維都有著獨特的思維方式,所以,對于他們而言,生物教學方式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狀況而選擇,而在生物教學中實驗教學方式是主要教學手段,所以,本文簡單地提出了幾點實驗教學方法的運用方式,即教師要正確展示實驗方法、實驗聯(lián)系生活實際。
作者:林霏工作單位:增城市朱村街第一中學
- 上一篇:初中生物校園環(huán)境的有效利用
- 下一篇:初中生物環(huán)保教育的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