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學分析論文
時間:2022-02-12 09:01:00
導語:體育教學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體育學習困難學生的概念
“學習困難”又被稱為“學習失能”、“學習障礙”或“學習不良”。由于學習困難現(xiàn)象本身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加之不同的研究者的研究角度、方法、依據(jù)的理論和出發(fā)點等的不同,所以學習困難的概念和定義的討論與爭論仍在繼續(xù),尚未達成共識。
學者王德明等人把體育學習困難學生定義為:所謂體育學習困難學生就是指那些智力、體能水平發(fā)展正常,而達不到體育教學要求的學生,他們之中的絕大部分通過教師耐心正確的引導,都能克服困難,達到預期效果。體育,一項通過身體練習可以給人帶來快樂的運動,為什么還有如此多的學習困難者?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小學體育學習者不能及時地消化知識技能從而成為暫時的困難生呢?
二、影響體育學習困難的因素
體育教育是教師通過一定的教學措施對學生進行體育知識、技能的傳授和得育情操等能力培養(yǎng)的一種教學方式。作為學習的主體,學生自身的原因應該是最值得探討的問題。教師可以是知識的傳授者,是學生前進的動力,所以如果教師教學方法不得體也會成為學生學習困難的原因之一。下面從教師和學生兩方面進行分析。
1.學生主觀因素
許多學者,如重慶師范學院體育系的何開文、沈陽市的常喜龍、以及蘇州大學體育學院體育教育系的副教授沈鈞毅等,都認為影響體育學習困難學生的主觀因素包括體育活動動機不明確、學生意志薄弱、自卑感以及過度的體育學習焦慮四方面。
(1)體育活動動機不明確。體育活動動機是促進一個人參與體育活動的內部動因。它是個體的內在過程,進行體育活動的行為是這種內在過程的結果。體育活動動機是體育活動順利進行的重要支持性條件。學生由于對體育的概念還不太明確,沒有真正意識到體育的重要性,對體育學習的動機也就不明確甚至沒有。
(2)意志薄弱。任何一個想要不斷地完善自己的人,都需要以一定的意志努力來克服自己的缺點。所以堅強的意志是克服困難、完成各種實踐活動的重要條件。而絕大部分的小學體育學習困難學生都是意志薄弱的人,當他們遭受挫折時,束手無策,失去信心,從而產生消極的思想情緒,有的甚至是自暴自棄,特別是遇到了有一定難度的教材內容時。如小學5年級的跳山羊,很多女生就不敢跳,甚至有的女生連嘗試的膽量都沒有。
(3)自卑感。具有自卑感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缺點而看不到自己的優(yōu)點,甚至是夸大自己的缺點,許多體育學習困難學生都有這種心理。他們害怕失敗,從懷疑自己的能力到不能表現(xiàn)自己的能力,放棄努力或抱著懷疑的態(tài)度去應付。
(4)過度的體育學習焦慮。體育學習焦慮是學生在特定的體育教學情境中,對當前或預計到所學的知識、技能可能對自尊心有潛在威脅的心理暗示下產生的擔憂傾向,它包含有緊張、不安、懼怕、憤怒、煩躁、壓抑等情緒體驗。有的學生對教師所教的內容學得很認真,而且對自己要求很嚴格,因為他怕考試不及格。結果由于過度緊張反而導致學習效果下降。另外一種情況是有的學生怕自己會在有一定難度的運動中受傷,或是害怕因自己動作的丑陋而遭到同學的譏笑等,由此產生的體育學習焦慮從而導致動作失調、肌肉僵硬,最終造成動作操作失誤等不良影響。
2.教師方面的客觀因素
(1)教師對學生的心理偏差。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迅速發(fā)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各種觀念、思維方式和行為準則并存,且常常發(fā)生矛盾,使得體育教師,特別是年輕教師在現(xiàn)實教學中產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偏差。如有些教師只重視一部分學生,但是,那些被忽視的學生往往都是些體育學習困難學生。
(2)教師標準要求過高。許多年輕教師由于沒有經驗,沒有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教學方法陳舊,教學手段單一,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以達到教學要求。特別是體育學習困難學生,由于教師的標準過高,致使他們體會不到體育活動所帶來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從而產生影響了他們在體育活動中的表現(xiàn)。
(3)教師的示范能力差。示范是體育教學中一個顯著的特點,教師示范動作的好壞直接影響了學生對某一體育活動的興趣。有些體育教師在做示范時動作時比較勉強,而原本這一體育活動就存在著一定的危險,這時就容易造成體育學習困難學生對這一項目的恐懼心理。
三、對策
由于影響影響學生學習困難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所以其策略也是多種多樣的。
1.確立適宜的目標
聊城師范學院的張華鑫提出:確立適宜的學習和鍛煉的目標。這不僅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還能通過帶有一定難度任務的學習和練習來幫助具有自卑感的體育差生消除掉無趣感,提高內部的成就動機,提高自尊心、滿意感和自信心。他認為在確立適宜的目標時,應做到以下兩點。
(1)要確立行為目標,不要確立結果目標因為行為目標是一個人所要做到的特定行為,自己能控制,而結果目標具有不確定性,自己難以控制。如在籃球雙手肩上投籃技術中,投籃技術是行為目標,而投中就是結果目標。我們要讓學生明白運動的過程遠比運動的結果給人更多的快樂和情趣。
(2)確立帶有一定難度的、通過努力可實現(xiàn)的學習或練習目標。根據(jù)最近發(fā)展區(qū)域的理論我們教學者都應該知道,對學生的學習要求應該是只要跳起來就可吃到蘋果。若確定難度太大的目標,以致經過多次努力也達不到,這樣會使自尊心強的學生再次體驗到失敗以及傷害其自我價值。
2.運用激勵法調動學生積極性
華南師范大學的蔡春華老師提出要運用激勵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勵是通過某種刺激,使學生產生一種指向一定目標的心里動力。激勵的目的在于激發(fā)學生的動機,促使其行動、并為達到目標而采取的最佳方案和措施。這一方法對于某些由于自身原因引起學習困難的學生應該很有效。
(1)關懷激勵。體育學習困難學生面臨的學習技術、提高運動成績比別人困難。心理負擔重,對學習技術缺乏信心。因此我們在教學中,首先要給他們更多的關心和幫助,成為他們心中可以信賴的人,這樣對防止和消除學生在課堂上的不安和恐懼心理都有重要作用。其次還要加強指導,幫助他們找出失敗的原因,指明努力的方向。
(2)語言激勵。體育教學中,影響學生的心理因素是復雜多變的,教師在體育教學中還要善于觀察,以便及時發(fā)現(xiàn)和捕捉信息,用簡明、形象、口訣化的語言進行教學。在糾正動作的要領復述、提高、對比對學生所做的動作的肯定,鼓勵等語言都要恰到好處,即使是對學生的批評也要使學生感到溫暖、刺激柔和、如浴春風,便于產生積極的情緒,有利于學生的緊張、自卑心理的消除。
3.因材施教
蘇州大學體育學院體育系的副教授沈鈞毅提出:根據(jù)學生的身體素質,技術水平和心理狀況,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層次深淺各異的練習內容和教學手段。
(1)對有自卑感的學生。要多關心,多幫助,少批評,對他們的每一點微小的進步都要及時給以肯定和鼓勵,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正如馬卡連柯所指出的:“得不到別人尊重的人,往往具有強烈的自尊心,如何信任他,使用他,賦予他更多的責任,往往正是調動他們積極性的最好手段?!币虼?,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必須保護和恢復具有自卑感的體育學習困難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對過度焦慮的學生。要正確引導,幫助他們分析自己的長處;在有一定危險的練習加強幫助和保護,增加安全感,體能測試前或參加競賽前做好準備活動,鼓勵他們盡能多的參加各種比賽,如籃球、排球、足球等,多經受鍛煉,過度焦慮就容易被消除。也可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進行調節(jié)呼吸法的訓練,這是學者常華、周國群提出的。
(3)對意志薄弱的學生。要耐心說服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體育觀、幫助他們正確處理好學業(yè)與體育鍛煉的關系,合理分配時間和精力。要取得成功必須經過艱苦的努力,在教學中通過不同的內容、方法和手段,加強他們堅韌、剛毅品質的培養(yǎng),增強他們戰(zhàn)勝困難和挫折的信心。
4.發(fā)揮“友伴”型小群體作用,活躍課堂氣氛,提高交往能力
上海市吳淞中學的季士勤提出: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絕大部分都是群體活動,以往一般采用分組練習,習慣于按隊列或體能分組,這樣的分組固然有許多優(yōu)點,但較單一。從社會心理學角度分析,許多學生都有“從眾”心理,有強烈選擇友伴的愿望,都希望從友伴處得到感情上、技術上、體力上、輿論上的支持和配合。如果教師通過平時的觀察,在教學時把要好的友伴分在一起的話,有時會受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5.提高教師素質和綜合能力
許多學者,如陳佩輝、趙海濤等人提出,要提高體育教師的素質和綜合能力。因為現(xiàn)在社會對體育教師有偏見,體育教師不被重視,體育教學條件又有限,體育教師要想闖出一番事業(yè),確實困難重重。然而,尊重是雙向的,既表現(xiàn)為社會和他人對主體的肯定,也表現(xiàn)在主體對客體所傾注的熱情和積極的態(tài)度。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態(tài)、形象要得體大方;教學用語要生動、豐富、規(guī)范、準確;要用言行施教,以技藝感人,寓教于情,寓教于趣,寓教于樂,使學生和教師情感溝通。因此,在現(xiàn)代的體育教學中,更加注重的是體育教師的素質和綜合能力。
四、結語
小學體育學習困難生有自身和客觀兩方面因素,通過一定的措施都是可以解決的。故我們小學體育教師要擔當此重任。只有在小學階段、在學生剛接觸體育的時候就培養(yǎng)正確的體育意識,以后才會以端正的態(tài)度去看待體育的。
(1)了解學生的學習階段的心理和成長階段的特征,掌握好學生的個性特征。(2)用母愛般的關懷去對待每一個學生、去關心他們的成長。(3)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的每一個小舉措,鼓勵和支持學生的“異類”動作。(4)提高自身教育理論素質和示范素質,成為一個真正的集知識魅力和人格魅力于一身的教育者。
參考文獻:
[1]王德明.對學習體育困難學生的教學心理探討[J].體育科研,1998,(3).
[2]張華鑫.聊城大學體育教學改革進程中制約因素的探析[J].聊城大學學報,2005,(1).
[3]蔡春華,劉展仁.關于大學體育差生課外體育鍛煉實施運動處方的研究[J].體育學刊,1996,(1).
[4]沈鈞毅.試論體育教學中學生的心理障礙[J].福建體育科技,2002,(2).
[5]季士勤.對體育“差生”實施“成功教育”的嘗試[J].體育科學,1994,(3).
[6]陳佩輝.論體育教師產生教學心理偏差的原因及解決策略[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2,(2).
[摘要]體育學習困難學生就是指那些智力、體能水平發(fā)展正常,而達不到體育教學要求的學生,他們之中的絕大部分通過教師耐心正確的引導,都能克服困難,達到預期效果。本文全面研究了學生產生體育學習困難的原因,并提出了轉換對策。這對提高學校體育教育質量有很大的意義。
[關鍵詞]體育學習影響因素激勵法因材施教
- 上一篇:體育教學效果研究論文
- 下一篇:體育教師情感品質探討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