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精準資助新思路探討

時間:2022-08-23 03:58:21

導語:大學生精準資助新思路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生精準資助新思路探討

十八大以來,為了更好地滿足貧困學生受教育需要,國務院推出精準扶貧政策,力求提升扶貧的精準度,幫助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大學生資助工作是精準扶貧政策重要組成部分,如何開展大學生精準資助工作,成為現階段精準扶貧政策發(fā)展必須考慮的一個要點內容。針對現階段的具體情況,精準扶貧政策推動下,學校要對資助工作存在的問題予以把握,保證資助具有較強的準確性,使財政資金得到更好的利用。

一、現階段大學生資助工作存在的局限性

針對經濟困難的大學生,國家通過扶貧政策,有利于解決大學生上學的經濟問題,使大學生接受更好的教育,避免困難大學生失學。精準扶貧政策是維護國家教育公平的關鍵,但是在實際執(zhí)行過程中,面臨著諸多的困境。目前,大學生資助工作存在的局限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資助精準性不高

各個高校在開展教學資助工作過程中,力求實現對家境困難學生的全面覆蓋。這種情況下,學校對學生的個別情況了解較少,導致扶貧資金出現浪費現象。同時,當地民政部分在對學生家境狀況認證過程中,責任意識不強,存在“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情況,只要學生家庭進行申報,幾乎都予以通過。這一情況下,資助精準性較差,使很多經濟不困難的學生渾水摸魚,得到的資助多用于不當之處。

2.幫扶缺乏針對性

在對困難學生予以資金幫助過程中,由于個體需求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可能導致幫扶政策不協(xié)調,不能夠給困難學生帶來實質性的幫助。例如,一些高校在幫扶過程中,主要以獲得的國家財政資金為主,以此作為幫扶資源。但是由于國家財政能力有限,這部分資金很難幫助一些個別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幫扶方式過于單一,缺乏靈活性,限制了幫扶效果。

3.缺乏對精神層次的考慮

個別大學生具有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思想。一些困難學生受此影響,可能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礙。例如,一些大學生心理敏感,歸屬感較差,扶貧資助過程中,擔心受到其他學生異樣的目光。這種情況下,一些困難學生可能出現自卑感,導致壓力較大,在社交方面出現一定的障礙。單純的物質資助缺乏人文情懷,可能導致扶貧政策的作用遭到弱化,使一些學生存在精神貧困的問題。

二、基于精準扶貧政策下的大學生精準資助路徑分析

精準扶貧政策的推行,為大學生精準資助提供了指導。學校把握精準扶貧思想,要注重對原有的幫扶政策予以改進,結合新的形勢,給困難大學生提供更加精準的資助。

1.做好精準識別工作

精準扶貧政策帶動下,資助的“精準性”問題是大學生資助工作必須考慮的重點內容。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學校一是要構建完善的經濟困難認證體系,能夠對大學生具體家庭經濟情況予以把握,避免“渾水摸魚”問題的出現;二是學校對經濟困難的識別要堅持動態(tài)性,能夠對常態(tài)困難和突發(fā)困難情況予以把握,保證困難認定更加細化,為大學生提供更加精準的資助服務。

2.幫扶堅持多維度原則

精準資助工作針對大學生的貧困情況,為其提供更加合理、可靠的幫扶。在這一過程中,學習需要結合大學生經濟困難的具體情況,不單一依靠國家財政資金,保證精準資助更加全面,更加合理地解決大學生實際問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學校依靠國家財政資金,積極開拓資助渠道,加強對社會力量予以把握。同時,學校立足于共性資助情況,對個體差異進行分析,積極鼓勵大學生參與社會勞動,利用閑暇時間進行減值,自行脫貧。學校要多維度幫扶,關注于大學生貧困的具體情況,對多方力量進行應用,強化扶貧能力,使幫扶政策更加靈活,更好地應對實際問題。

3.提升扶貧管理精準度

結合精準扶貧思想來看,學校為大學生提供精準扶貧服務,要注重加強管理,保證扶貧管理的質量。學校不單單要強調物質方面的扶貧,還需要考慮到個體的精神差異。這一過程中,學校要多關注于大學生的精神需要,使大學生物質和精神層次同時得到滿足。同時,學校要加強對貧困學生進行信息化管理,對學生數據信息進行采集,更好地發(fā)現學生的具體需求,保證精準扶貧質量更高,使扶貧更加及時、可靠。

三、結束語

精準扶貧政策下的大學生精準資助工作,必須立足于新形勢發(fā)展需要,結合大學生的具體情況開展,保證財政資金得到有效利用。同時,學校要針對大學生個體差異,從物質和精神層次進行考慮,使困難學生資助工作,真正實現“雪中送炭”的發(fā)展目標。

作者:劉毅娟 姜興健 單位:陜西科技大學

參考文獻:

[1]葉慧,李俊杰.邊境民族地區(qū)精準扶貧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J].當代農村財經,2016

[2]楊建新,武喜元.精準扶貧視角下的精準資助:試論國家高校學生資助政策的適當傾斜[J].財經界(學術版),2016

[3]劉曉杰.“精準扶貧”思想下的大學生“精準資助”[J].教育教學論壇,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