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路塹邊坡施工方案
時間:2022-11-18 09:57:53
導語:深挖路塹邊坡施工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以國道307、207線陽泉市繞城改線工程針為依托,對K43+500~K43+860施工方案進行論證,提出合理的開挖支護方案,為類似項目提供一定借鑒與指導。
關鍵詞:高邊坡;爆破開挖;支護
1工程地質概況分析
本項目區(qū)位于山西省東部,地處太行山的中部,整體西高東低,地貌按成因類型可分為河流侵蝕堆積和構造剝蝕地貌二大類型,河流侵蝕堆積地貌地形相對平緩,微地貌主要以河床、河漫灘、Ⅰ、Ⅱ級階地為主,地貌形態(tài)相對簡單;構造剝蝕地貌在構造和長期的剝蝕切割作用下,形成了以山脈縱橫、峰起巒連、溝谷深切為主的復雜地貌形態(tài)。路線左側邊坡高度65m,一級邊坡坡率采用1∶0.75,并設置護面墻進行防護,二級及以上邊坡坡坡率采用1∶0.75,采用錨桿框架進行加固
2施工工藝技術
2.1施工方法
(1)測量放樣。組織測量人員對樁位進行精確放樣。根據(jù)路線中樁及設計圖定出路塹塹頂,放出開口線、邊坡坡度線、截水溝或其他排水溝位置及斷面。(2)截水溝。邊坡開挖之前,首先做好塹頂截水溝,開挖至坡底后再次施工平臺截水溝。截水溝采用預制塊,在小型預制構件場預制成型,現(xiàn)場安裝。(3)高邊坡開挖方式。本段落高邊坡鄰近既有民房和公路。采用機械開挖或弱爆破開挖方式。開挖一級防護一級,防護完成后再開挖下一級。(4)雙側坡面開挖方法。邊坡為雙側邊坡開挖時,采用挖掘機縱向分段由中間向兩側開槽,橫向分區(qū)、分層開挖,每層開挖深度控制在3~5m為最佳。且坡面預留50cm,以便調整邊坡平整度。本標段K43+700~K43+860左側1~2級坡采用上述方法。
2.2爆破開挖
本段巖層主要為:下伏砂巖、泥巖、頁巖、灰?guī)r、白云巖等巖石。(1)施工采用機械打眼爆破、挖掘機配合自卸汽車運土工藝流程進行施工。(2)深挖路基施工,逐級開挖,逐級防護。(3)根據(jù)本段落沿線的地形和地物,作業(yè)時按照:施爆區(qū)人員與建筑調查、配備專業(yè)施爆人員、培訓考核和安全技術交底、炮位設計與設審批、鉆孔、爆破器材檢查測試、炮孔檢查與廢渣清除、裝填炸藥及安裝引爆器材、布設安全警戒、堵塞炮孔、撤離施爆警戒區(qū)和飛石振動影響區(qū)內的人員牲畜及機械設備、爆破作業(yè)信號及作業(yè)、清除盲炮、解除警戒、檢查爆破效果的程序進行。爆破作業(yè)必須按照《爆破安全規(guī)程》(GB6722—2014)規(guī)定執(zhí)行。(4)石方開挖禁止采用洞室爆破,近邊坡部分宜采用預裂爆破或光面爆破。(5)挖方邊坡應當從開挖面向下分段進行整修,每下挖2~3m,對新開挖邊坡進行刷坡,并清除危石,石質邊坡不宜超挖。(6)路床欠挖部分須進行鑿除。超挖部分應采用級配碎石或無機結合料穩(wěn)定碎石填平碾壓密實,嚴禁用采用細粒土找平。石質路床的邊溝應與路床同步施工。
2.3錨桿框架梁施工
(1)施工工藝流程邊坡驗收→搭設工作平臺→放線刻槽→確定孔位→鉆孔→清孔→安裝錨桿→注漿→框架梁施工→鋪砌六棱塊→植草。(2)邊坡修整進場后采用人工從上往下清除坡面雜物和松動巖石,以達到施工面平整。(3)搭設施工腳手架及操作平臺①鋼管選擇φ48.3×壁厚3.6mm的焊接鋼管,鋼材強度等級Q235-A。頂面鋪設50mm厚松木板,作為施工腳手板,腳手板不得有腐朽和開裂。綁扎鐵絲,宜采用8號鍍鋅鐵絲。②開挖后的邊坡首先把腳手架立桿基礎平整夯實,保證腳手架的整體穩(wěn)定性。③在腳手架外側整個立面整個長度和高度上連續(xù)設置剪刀撐,腳手板應滿鋪,經監(jiān)理工程師驗收合格后才可進行下步施工。(4)鉆孔鉆孔采用風動鉆進,鉆孔速度根據(jù)使用鉆機性能和錨固地層嚴格控制。(5)清孔鉆進達到設計深度后,穩(wěn)鉆1~2min,防止孔底尖面達不到設計孔徑。鉆孔完成后,使用高壓空氣將孔內巖粉及水體全部清除出孔外。(6)框架梁施工①框架梁放樣。②鋼筋制作及安裝。③立模。模板采用木模板按設計尺寸進行拼裝。模板采用掛線施工,保證線形順暢,模板表面刷水溶性脫模劑,模板接裝要平整、嚴實、凈空尺寸準確。鋼筋打入巖面,用鐵絲對拉鋼筋固定模板,模板外側用方木加固以防變形,橫梁上下固定筋加密。模板底部要與基礎緊密接觸,以防跑漿、脹模。
2.4澆筑混凝土
(1)澆筑前應檢查框架的截面尺寸,要嚴格檢查鋼筋數(shù)量及布置情況。(2)混凝土采用吊車吊混凝土入模,從低處往高處澆筑,先澆筑基礎混凝土再澆筑框架梁混凝土。(3)澆筑框架混凝土必須連續(xù)作業(yè),邊澆筑邊振搗。根據(jù)框架梁坡率調整混凝土塌落度,塌落度控制在160~180mm,防止?jié)仓^程中混凝土滑動。(4)框架主筋的保護層一定要滿足設計要求。(5)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注意保護外露錨桿不被污染,不發(fā)生變形。
2.5拆模、養(yǎng)護
(1)模板應在框架梁混凝土抗壓強度達到2.5MPa后拆除,拆除模板時需保證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損。(2)拆除模板后應立即用土工布和塑料薄膜將混凝土覆蓋并灑水養(yǎng)護,養(yǎng)護時間應不少于7d。
2.6護面墻防護
(1)模板采用鋼模,靠近護坡一側不設模板,模板以豎帶木做加強肋,豎帶木采用鋼管,間距不大于模板長度的一半。模板內側上部采用方木支撐坡面一側,高度高出墻頂混凝土10cm。澆筑第一層后在頂部預埋接茬筋,第二層模板內側通過鋼筋與接茬筋連接加固。(2)對模板內側涂刷水溶性脫模劑,要求滿布均勻。(3)墻身部分每隔2.5m上、下梅花形布置泄水孔,泄水孔向外成4%的坡度,泄水孔應無反坡、堵塞。
2.7澆筑片石混凝土
(1)擋土墻采用C15片石混凝土,一次澆筑2m高。(2)護面墻一次澆筑1.5m高,混凝土澆筑時采用吊車吊入,下料應均勻。澆筑時混凝土宜先鋪一層不少于8~15cm厚混凝土打底,再鋪上片石,片石應人工擺放,片石放置應均勻排列,片石間距一般不小于10cm,距離模板距離不小于15cm,保證片石不外露,墻面平整?;炷琳駬v用Ф50高頻振動棒,要求快插慢拔,每一插點要掌握好振搗的時間。片石摻量應控制不超過混凝土體積的20%。(3)混凝土澆筑完成初凝后必須開始進行養(yǎng)護,現(xiàn)場采用灑水覆膜養(yǎng)護,保證混凝土處于濕潤狀態(tài),養(yǎng)護期7d?;炷翝仓旰?,經養(yǎng)護、拆模,如質量沒有問題,及時進行基坑兩側回填夯實。(4)每10m設一道沉降縫,縫寬2cm,在伸縮縫處應設置伸縮縫板,伸縮縫板采用2cm厚的瀝青木板。在小矮墻全部澆筑完成后,沉降縫縫內沿內、外、頂三側填塞20cm深的瀝青麻絮。
3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深挖路塹邊坡施工方案進行綜合研究,能夠確保該公路工程邊坡施工安全,避免邊坡在運營期內邊坡發(fā)生坍塌,不斷提高公路工程施工質量,從而推動我國公路行業(yè)的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耀華,李瑩,朱亞萍.公路路塹邊坡滑坡穩(wěn)定分析及治理工程設計[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4(20):180-182.學報(自然科學版),2020,40(04):60-67.
[2]周密.高速公路路塹邊坡滑坡分析與治理[J].湖南交通科技,2006(03):30-32+37.
作者:魏德軍 單位:山西路杰工程咨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