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單欺詐的法律救濟分析論文
時間:2022-01-26 09:49:00
導語:提單欺詐的法律救濟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提單欺詐的概念
提單欺詐是指在國際海上貨物運輸活動中,承運人(包括船東、承租人)和托運人及他們的人等利害關系人在海運提單問題上故意變造某些事項,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致使收貨人或提單持有人產生錯誤的認識,并基于這些錯誤的認識在支付相應的對價后合法的持有了海運提單從而致?lián)p。
(二)提單欺詐的表現(xiàn)形式
利用提單進行欺詐的不法行為種類較多且正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因此,有人形容提單是“一把打開浮動倉庫的鑰匙”。我們對目前的提單欺詐現(xiàn)象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可以有多種分類結果,若從主要參與者的角度進行分類,可以有貿易商自謀的、貿易商和船東共謀的、船東自謀的三種。若從提單自身的角度進行分類可以得出下面的類別:倒簽和預謀提單、空單、用保函換取清潔提單、無單放貨和貨量差異等五種。這種分類也是較為常見的。
(三)提單欺詐的成因
提單欺詐正在給國際經濟交往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我們只有對其產生原因進行積極的探討,才能提出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來應對提單欺詐,以盡量避免對現(xiàn)有的國際經濟秩序產生更大的破壞。
1.海上傳統(tǒng)犯罪的延續(xù)
最原始的海上犯罪是具有傳奇色彩的海盜行為。在資本主義初始階段當權者為了盡快完成原始積累便賦予了海盜行為以合法地位。直到這些國家原始積累的初步完成和近代工業(yè)的興起,這一行為阻礙了國際貿易和海運業(yè)的發(fā)展才不斷受到各國法律的制裁。與此同時,人們對船載貨物由實力強行支配轉變?yōu)閷ω浳镂餀鄳{證的支配,于是,海上犯罪的對象轉變?yōu)橹饕槍_\提單。提單欺詐就是在這時登上歷史舞臺的。
2.提單制度的缺陷
說到提單制度,則不得不提到提單的貨物物權憑證功能??疾靽H貿易的歷史,提單之所以能夠成為國際貿易和運輸中的最重要的單據(jù),其原因就是提單被視為交易貨物的物權憑證,誰擁有了正本提單就等于取得了貨物的所有權。而如此重要的一種單證,其制作并沒有嚴格的格式,各個國家所認可的標準也不見得完全相同,這樣便很容易偽造。另外,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通訊工具日益便利,各種高科技材料不斷涌現(xiàn),國際海運業(yè)交通工具也是越來越先進,航船的行進速度大幅度提高,這樣貨物先于提單到達的情況就時有發(fā)生。
3.信用證制度的缺陷
1933年國際商會第500號出版物《跟單信用證統(tǒng)一慣例》規(guī)定:“雖然信用證可能依據(jù)銷售合同或其他合同而開立,但是,信用證從性質上講,是與這些合同截然分開的交易。即使信用證上提到合同,銀行也絕不理會它們,或受他們約束。所以,銀行在信用證項下付款,乘兌與支付匯票,或議付和/或完成其他義務的責任,不包括受理開證申請人因其與開證行或受益人的關系而起的索賠和抗辯?!币虼算y行只對單據(jù)的表面性進行審查:只要單據(jù)表面上達到“單證一致”的嚴格相符原則,銀行就不必審查單據(jù)的真實性,即對賣方履行付款義務。
二、提單欺詐的法律性質
關于提單欺詐的法律性質一直以來就有違約說和侵權說兩種說法。盡管侵權行為和違約行為同屬民事行為的范疇,它們都是對民事權利的侵犯,都是對民事義務的違反,都是產生民事責任的原因,在大陸法中,它們都被置于債法的體系之中,但學者在理論上仍將侵權行為與違約行為區(qū)分的很清楚。
持違約論者認為:提單是國際貨物運輸合同的證明,這只是相對于托運人和承運人之間而言的,而對于運輸合同當事人之外的提單關系人(例如收貨人),除了提單上載明的事項外,他對合同內容一無所知,在這種情況下,提單即構成了運輸合同本身。國際公約和許多國內法都規(guī)定了提單的這種性質。例如1885年英國《提單法》第一條規(guī)定:“礙提單中注明的第一位的收貨人以及接受提單中記載的貨物的所有權轉移的每一位提單的背書人,根據(jù)這種交付或背書,應該像提單中所包含的合同當時曾與他本人簽訂的一樣得到并擁有全部訴權,同時受與這些貨物有關的責任約束?!碧釂纹墼p正是承運人和合同一方當事人做出了違反合同的行為。
持侵權論者則提出相反的觀點:首先,從提單的性質上講,他們認為提單不是合同,僅是合同的書面憑證,并且引用了《海牙規(guī)則》的規(guī)定:“‘運輸合同’只適用于提單所證明的或與海上貨物運輸有關的任何類似的物權單證所證明的運輸合同;也適用于在租船合同下或根據(jù)租船合同所簽發(fā)的上述任何提單或類似的單證,自該單制約承運人與上述單證持有人之間的關系時開始。”《漢堡規(guī)則》也采用了同樣的觀點。其次,從合同角度講,承運人與交貨人不存在合同關系,也就無從談起違約的存在了。再次,即使退一步,假設承運人與交貨人存在合同關系,也因承運人與托運人共同欺詐而使得合同無效,因此當然不屬于違約,而是侵權。
三、提單欺詐的法律救濟
近年來我國已成為國際海運欺詐的主要對象。為了保護自身合法利益,進口商確知有提單欺詐情況發(fā)生時,應積極運用法律手段,及時要求海事司法保護。提單的使用有較大的潛在風險,進口商一旦發(fā)現(xiàn)外商有詐騙跡象時,首先應注意及時向海事法院提起訴訟。如果在詐騙得逞之后才向法院提起訴訟,就極有可能找不到應訴方,即使找到了法院的判決也不見得能夠順利執(zhí)行。在提起訴訟前,還應采取以下措施以加大贏得訴訟的可能性或減少提單欺詐帶來的損失。
(一)及時扣押船舶
當無單放貨的情況發(fā)生時,收貨人持正本海運提單去提取貨物,卻發(fā)現(xiàn)自己已由獲利者變?yōu)楹_\提單欺詐的受害人。此時,對船東或承運人能采取措施的唯一目標就是停泊在卸貨港的船舶。扣押船舶作為一種行之有效的保全海事請求的強制手段,業(yè)已為各國所采用。對于扣押船舶的行為,1952年《關于統(tǒng)一扣押海運船舶的若干規(guī)定的國際公約》和《1999年國際扣船公約》都有特定情況下許可的規(guī)定。在我國,扣押涉案船舶有充分的法律依據(jù)。1986年1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通過的《關于訴訟前扣押船舶的具體規(guī)定》對能引起船舶扣押的海事請求權的范圍做出了明確的規(guī)定,其范圍有二十項之多。它是反映我國海事實踐最新發(fā)展和具有高度科學性、高度時代性的扣船海事請求范圍規(guī)則。1984年至1999年,全國九個海事法院共扣押中外船舶近1500艘。
(二)訴前證據(jù)保全
在所有的訴訟中證據(jù)都是取勝的關鍵,提單欺詐案件當然也不例外。當事人所掌握的證據(jù)是否全面直接決定了能否勝訴。然而,海運提單欺詐的絕大部分證據(jù)掌握在船方手中,由于船舶的巨大流動性,這些證據(jù)因所涉船舶的離開而極可能滅失或難以取得。在我國海訴法頒布之前,我國沒有訴前證據(jù)保全制度的規(guī)定。當時采取訴前證據(jù)保全措施的根據(jù)是民訴法。為此,《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列專章對海事證據(jù)保全(包括訴前證據(jù)保全及訴訟中證據(jù)保全)程序做出了明確規(guī)定。應該指出的是,海運提單欺詐受害人通過訴前證據(jù)保全措施取得的有關證據(jù),不僅可以支持其對海運提單欺詐人提起的侵權訴訟,而且還可以支持其對國際貨物買賣合同賣方的根本違約之訴。
(三)止付或凍結信用證下款項
為了防止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買方可以要求銀行止付或凍結信用證下款項。我國法院采取凍結令阻止銀行向欺詐人付款的做法和國際上的通行做法是一致的。因此,我進口商在有證據(jù)能夠證明出口商或承運人有偽造提單欺詐行為發(fā)生時,應在適當?shù)臅r間內向法院申請凍結令,以避免經濟損失。但是,信用證制度最大的特點是信用證獨立原則,且對于能否止付信用證下款項尚說法不一。為了不影響銀行的正常結算業(yè)務及銀行的對外形象和信譽,運用司法手段干預信用證業(yè)務應持特別慎重的態(tài)度,應嚴格限制其條件:(1)必須存在重大欺詐情況;(2)不損害善意第三人的利益;(3)凍結信用證下款項是唯一可以采取的財產保全方法,三者缺一不可。這樣才能在打擊提單欺詐的同時不破壞正常的貿易。
四、結語
隨著國際貿易和航運業(yè)的迅猛發(fā)展,提單在國際貿易和海洋運輸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但隨著而來的提單欺詐現(xiàn)象給國際貿易帶來巨大的損失。只有充分了解提單欺詐的基本概念、表現(xiàn)形式、成因和法律性質,才能不斷的豐富法律救濟的手段,規(guī)范提單的適用,減少因提單欺詐所帶來的損失。
參考文獻:
[1]楊良宜.提單及其付運單證.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1.
[2]張湘蘭.信用證欺詐及其對策探討.法學評論,1999,(2).
[3]楊良宜.提單.大連海運學院出版社,1994:17.
[4]余勁松.國際經濟法問題專論.武漢大學出版社.
【摘要】隨著國際貿易和航運業(yè)的迅猛發(fā)展,提單欺詐現(xiàn)象也日漸增多并有愈演愈烈之勢。提單欺詐常常給國際貿易帶來巨大的損失。本文從提單欺詐的基本概念出發(fā),進而分析其具體表現(xiàn)形式、成因、法律性質。同時探討提單欺詐案件的法律救濟問題,法律救濟包括訴訟和非訴兩種。
【關鍵詞】提單欺詐法律救濟合同責任競合
- 上一篇:縣飲水安全應急預案
- 下一篇:金融法的價值取向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