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爾倫理思想對學校德育的啟示
時間:2022-07-25 09:02:53
導語:黑爾倫理思想對學校德育的啟示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黑爾(R.M.Hare)是20世紀英國著名的倫理學家,黑爾道德哲學中的普遍規(guī)定主義和功利主義影響深遠,雖然許多西方學者對他的道德哲學持批判和反對態(tài)度,但辯證來看,他的道德主張對于德育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指導意義。本文選擇黑爾道德哲學中的基本要素:道德語言、道德判斷和道德思維,試從它們的特性出發(fā),思考黑爾的德育思想在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和價值判斷上可供參考的價值。
一、黑爾的主要倫理思想
(一)規(guī)定性的道德語言。黑爾十分重視語言的力量,“道德語言最重要的效用之一就在于道德教導[1]6?!闭f明語言是學習和研究道德的載體,道德語言代表著道德的特殊語言功能。道德語言是一種規(guī)定性語言[1]1。在黑爾的道德理論中,規(guī)定性是道德語言最本質(zhì)的特性。道德語言與祈使句相似,區(qū)別道德語言和祈使句的標準在于適用的普適性,在所有的情況下都適用的為道德語言,只有在特定情景下才適用的就是非道德語言的祈使句[2]。道德語言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應該包含的道德價值判斷的意義。作用在于用指令的方式要求人們內(nèi)化為道德理念并付諸實踐。比如,當一個人說:“應當幫助有困難的人?!敝挥挟斶@個人做出幫助他人的行為,那么“應當幫助有困難的人”這句話才是道德語言,否則就違背普適性原則,這就說明當要求處于道德判斷時,不僅要求別人這么做,而且自己也要做同樣的事,這樣他的道德語言才是真的,才能被別人信服。(二)價值性、可普遍性的道德判斷。道德判斷的特征包括描述的價值性和規(guī)定的可普遍性。必須要滿足這兩個條件,道德判斷才成立。描述的價值性是指在進行事件描述時體現(xiàn)出其價值取向,例如,“這是一位好同學”其中“好”代表了道德判斷的價值特征。黑爾認為,一切道德判斷都是普遍化的,道德判斷不僅僅是單一的指令,它具有道德語言的規(guī)定性,還具有其特殊特性即“可普遍化性[3]。所謂可普遍化,可以說,如果我們承認各種情況在其普遍的描述特性方面是等同的,而卻對它們做出不同的道德判斷,那就是自相矛盾[4]?;蛘哒f,做出一個道德判斷,如果另一個人處于相同的境遇,就必須對他做出相同的判斷[5]。價值性和可普遍性兩種特征,對于道德判斷可以這樣理解:能夠體現(xiàn)出具有價值判斷的、適用于所有人的規(guī)定性語言。如果不能體現(xiàn)價值性或不具有普適性,那么這個道德判斷就是假的。(三)直覺道德思維和批判道德思維。黑爾在他的著作《道德思維》中指出,人類道德思維的發(fā)展有三個層次:直覺思維層次、批判思維層次和元倫理學層次,最后一個層次是關(guān)于道德詞的意義論述和解決道德問題的邏輯規(guī)則,在這里不做討論。道德思維的直覺思維和批判思維層次是建立在規(guī)定性道德語言和普遍性道德判斷上的邏輯規(guī)則,關(guān)注的是道德的實際問題,是從不同的道德目的,在具體的道德情景中,所采用的道德思想方式。直覺層次,即倫理學上的直覺主義,是根據(jù)法律或者約定成俗的規(guī)定或者人們過去生活的經(jīng)驗總結(jié)出基本的、原則性的道德思考方式,即具有一般的唯一性,因為不涉及具體情況,它的作用重要而局限。當處于一個矛盾的道德情景時,做出的道德判斷取決于人的思維習慣、道德修養(yǎng)等,無須太多時間思考和證明,類似于人的潛意識的直接選擇。例如,公共場合不可隨手亂扔垃圾、無論如何都不可以搶劫等屬于直覺思維層次。雖然直覺思維層次普遍適用,但無法解決復雜的道德實際問題,在一個道德情境中往往會出現(xiàn)一對或多對道德矛盾,這就需要使用道德思維的批判層次進行思考。在這個層次上,我們就能考察各種不同的對立直覺或是不同人的直覺,并且評價它們,看看哪些是最好的[6]。即在這個過程中,既要考慮到原則,也要考慮各個方面帶來的后果,特別是后者,對比不同選擇帶來結(jié)果尤為重要,權(quán)衡兩方面帶來的后果的過程就是批判思維過程。與其說直覺思維和批判思維是道德思維的兩個層次,不如說是道德思維的兩個部分,它們無所謂誰的地位和作用更重要。生活的許多直覺行為都是直覺思維的結(jié)果,它能規(guī)范我們的生活,是應該遵守的。而通過批判思維的過程,人們在道德選擇上體現(xiàn)出了個人特點,是防止被同化磨滅個性的重要方法。無論是哪種層次的道德思維所做的道德判斷都屬于道德語言,必須付諸實踐。
二、黑爾的倫理思想對德育教學的價值
(一)規(guī)定性和可普遍化性的德育教學方式。雖然黑爾在道德語言上的研究過分注重于命令性和詞語內(nèi)涵之間的邏輯,道德語言的判斷方法也無法完美解決各種復雜的道德實體問題,但其倫理思想的規(guī)定性和可普遍化的特征十分值得德育工作者反思。黑爾的道德語言其實不僅是語言,還是包含著內(nèi)化為個人思想具有普適性的一種思想,如此一來,無論是誰提出的道德語言其本人也要包含在內(nèi)。學校德育工作效果一直不理想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師往往把各種自己可能都不認同的觀點教給學生,若連自己都無法認同,怎么能將其強行灌輸給學生。實際教學中,教師往往只是將道德“說”給學生,而不是“教”給學生,一方面,學生無法真正體會其意義何在,另一方面學生容易產(chǎn)生不信服的態(tài)度。例如,教育者教導受教育者尊重他人,如果教育者不尊重任何一類人或一個人,那么無論他的教學模式再精妙,采用的教育方法再有效,尊重他人都不是道德語言,不具有指導行為的作用,更不能讓受教育者內(nèi)化為自己的思想并實行,還可能導致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的不信服甚至對持有德育的懷疑態(tài)度。學生是擁有獨立人格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和個性,想要真正將道德“教”給學生,教師必須暫時放下高高在上的形象,從講臺走到學生中間去,和學生一起遵守道德,并身體力行,做到知行合一,這樣教師才有資格使學生接受并執(zhí)行這個道德觀念。道德可以不用“教”,而是師生“共同學習”,這是更高效的“教”,也是內(nèi)化外在的道德觀念更好的途徑。這樣做的另一個好處就是達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隱性的教育效果,因為學生在社會交往中也會用規(guī)定性、普適性要求自己,達到自我監(jiān)督的效果。(二)培養(yǎng)直覺思維和批判思維的德育教學目標。前面提到道德實體問題的思維層次有直覺思維層次和批判思維層次,這兩種思維層次并無高低之分,只是發(fā)揮作用的方面不同而已,直覺思維和批判思維共同組成道德思維,它們有各自發(fā)揮的不可替代作用,不可對它們妄加高級或低等的標簽。持直覺思維的道德選擇受原則、規(guī)定、經(jīng)驗等影響,并不加思索的做出。一般來說,直覺思維運用于簡單普遍的道德情景,但這不代表它不重要,道德直覺思維的存在是必要的,它獨特的作用在于,很多現(xiàn)實道德難題中沒有時間去思考,在面對大部分道德情景時,往往基于原則、規(guī)定、過去經(jīng)驗及個人需求、利益的基礎(chǔ)上,所作出的具有個人特征的道德判斷和選擇,這是一種具有主觀意向的直覺。如果能不加思索,純粹基于個人的道德素養(yǎng)和潛意識的道德判斷進行正確的道德選擇,那么這能夠成為也應該成為德育所追求的目標之一。所以,在德育教學中,提高學生的道德直覺,對學生進行什么是對什么是錯的直覺性道德思維訓練是有必要的。黑爾針對這種訓練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根據(jù)公認原則把道德沖突從低到高排成序列,發(fā)生道德沖突時選擇低序列。例如,當不能同時遵守“不可以說謊”和“不可以使用暴力”兩個道德原則時,因為“不可以使用暴力”的序列比“不可以說謊”高,所以寧愿說謊也不能使用暴力。另一種是不斷修改道德原則,在特定的情景中增加或刪減附加條件,使其適用于當下情景。以上面的案例為例,可以將“不可以說謊”改為“不可以說謊,除非說謊可以避免使用暴力”,這樣便解決了道德沖突。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的目的不是將所有能想到的道德判斷排成序列或者加上無數(shù)的標簽,實際上很多道德沖突無法確定序列的高低順序。教師應該做的是每當出現(xiàn)道德沖突時,有意識地、適當?shù)厥褂眠@兩種教學方法訓練學生的道德直覺,解決日后生活中較為簡單的道德沖突。持批判思維的道德選擇是對比各方面矛盾的結(jié)果。黑爾的批判思維是一種訴諸語言的思維類型。批判思維主要在于通過對“什么是道德的”邏輯分析,從而做出的選擇。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要考慮到各種原則的后果,也要考慮原則本身,可以說是多角度的透徹分析。要求把個人的道德直覺、情感需要和利益放到一邊,以客觀的態(tài)度進行全面的審視,力求認識到真實而完整的事件,這不僅是達到德育目標必要過程,同時有助于提高學生邏輯推理、理性辯證的思維能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將教材內(nèi)容生搬硬套直接“丟”給學生,而是要為學生提供具體的道德情景,并為學生提供足夠的可進行辨析的內(nèi)容。教師要鼓勵學生運用批判思維進行多角度的討論,每個人的原則不同、出發(fā)點不同、價值觀念不同,一方面,對復雜道德情景進行交流甚至辯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很容易就能認識到自己與別人的道德思維有何不同,幫助學生以更加客觀的態(tài)度全面地、辯證地看待道德問題,長此以往當學生養(yǎng)成習慣,當處于無人監(jiān)督的道德矛盾時也能使用批判思維解決問題,保持良好的道德素養(yǎng)。另一方面,在批判的過程中,只要言之有理,能夠自圓其說,教師都應給予認可,因為學生獨特的個性是寶貴的,道德教育不是用來教化學生的思想和束縛學生行為的,德育課堂可以讓學生暢所欲言,也可以保護和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
三、結(jié)語
黑爾作為著名的倫理學家,其倫理思想影響深遠,其思想對當前的德育教學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因此,教師在實際德育教學中,要注意靈活地將其思想應用其中,使學生形成更好的道德觀念。當然,黑爾的道德語言也有不足和偏激的方面,在德育實際工作中,教師在汲取精華的同時,也要根據(jù)具體情況做出調(diào)整。
參考文獻:
[1]黑爾.道德語言[M].萬俊人,譯.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5:6.
[2]趙志毅.德育原理與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22
[3]吳映平.黑爾的可普遍化原則[J].廣西社會科學,20007(10):52.
[4]HARERM.Moralthinking:itslevels,method,andpoint[M].Oxford:ClarendonPress,1981:21.
[5]HARER.Freedomandreason[M].Oxford:ClarendonPress,1963:48-49.
[6]布萊恩•麥基.思想家:當代哲學的創(chuàng)造者們[M].周穗明,翁寒松,譯.北京: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87:228.
作者:任晉 單位:杭州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 上一篇: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分析
- 下一篇:會計人員職業(yè)道德問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