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現狀及策略

時間:2022-02-27 03:52:24

導語: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現狀及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現狀及策略

【摘要】在黨的報告中強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大學生是祖國未來的希望,是民族振興的基石,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中堅力量,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水平直接關系到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本文分別從社會層面和高校層面深刻剖析了影響新時代歷史方位下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水平的重要因素,并對改進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策略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思想道德;教育方式;傳媒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歷史方位下,如何鞏固高校意識形態(tài)陣地作用已經成為高校黨的建設工作的重中之重,能否牢牢守住這一陣地,直接關系著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敗。長久以來,高校針對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改革與實踐從未松懈過。然而,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效卻飽受質疑,現行的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理論體系與實踐模式仍然無法滿足、適應新時代歷史階段教育的需求。[1]近年來,大學生投毒、犯罪、自殺等現象屢有發(fā)生,促使教育者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不斷反思。

一、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現狀分析

1.社會忽視導致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力不從心。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文化作為民族靈魂和根基,是我們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寶貴精神支柱。[2]但由于社會重視不足,以及國外不良文化的滲透,導致我國傳統文化正在遭到蠶食。一些地方政府甚至將大學看作是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過多地關注大學所帶來的經濟效益,而忽視了大學本身所應當承擔的人才培養(yǎng)的社會職能。大學周邊遍布商場、KTV、網吧、酒吧等娛樂場所,不良的社會風氣會對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產生消極影響。2.道德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相對滯后。高等學校作為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然而,思想政治教育一直處于“學生不歡迎,老師沒興趣”的地位。由于思想道德教育研究的周期較長、投入較大,導致思想道德教育內容上忽視社會發(fā)展實際和學生身心成長特點?,F代社會,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傳統的授課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大學生對現代課堂的需要。雖然多媒體、網絡等教學資源已經普遍使用,但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寫、學生抄,教師問、學生答的傳統授課方式沒有發(fā)生本質的改變,學生依然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3.網絡道德教育資源監(jiān)管缺失。網絡作為信息傳播的一種重要手段和工具,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提供了新的平臺,也逐漸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新領域。[3]但是由于缺乏對網絡信息資源的管控,互聯網也會充斥著暴力、色情、詐騙等不健康的文化,嚴重損害大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健康發(fā)展。

二、新時代方位下改進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策略

現代社會條件下,大學生在思維方式、處事態(tài)度等各方面都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更加注重自我追求和個性化發(fā)展,探索符合大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的思想道德教育提升策略已經迫在眉睫。1.加強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建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指出,“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牢固的核心價值觀,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拋棄傳統、丟掉根本,就等于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傳統文化中所蘊涵的愛國主義、民族主義、優(yōu)秀文化傳統等積極內容具有跨越時空的恒久意義的。對于其他形態(tài)的文化,我們應有目的地選擇、吸收、同化,但絕不能拋棄自己的文化。加強《厲害了我的國》、《輝煌中國》等優(yōu)秀愛國主義題材影視作品的制作與播放,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大學生學習思政類課程的興趣,更可以讓大學生在欣賞影視作品的過程中增強民族自豪感,提升正義、堅韌、愛國的思想品德。加強文化體及學校周邊環(huán)境建設,多一些文化因素,少一些經濟因素。增強社會道德風氣建設,提升道德教育的普遍性,確保每一名大學生都能夠接受到高水平、高質量的道德素質教育。2.提升教師隊伍綜合素質,加強學生自我學習的方法。教師作為教育工作者,是大學生學習的榜樣,應摒棄傳統教育理念,樹立與學生身份平等的觀念。無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中,教師都要以高度負責的態(tài)度,率先垂范、言傳身教,用優(yōu)秀的思想、良好的品德、高尚的品質和健全的人格潛移默化地影響大學生。人對目標、理想的追求,是思想道德得以發(fā)展的沃土。清晰的目標會促使大學生嚴于律己,規(guī)范個人行為、提升學習、做事的積極能動性。大學生作為單獨的個體,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來接受外界的知識,進行自我學習、自我教育,積極提升個人綜合能力和自我學習能力。3.加強對教學內容的重視與監(jiān)管。要在根本上加強對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視,可將思想道德內容納入中考和高考考試范疇,對大學生要嚴格考試、嚴肅考評、嚴謹認證,提高大學生畢業(yè)門檻,思想品德考評結果隨檔案終身制等措施。加強對教育部門、學校、教師的監(jiān)管力度,層層監(jiān)管、層層施壓、層層考評,切實保證思想道德教學內容教育落地。網絡作為一種新興媒介,已經成為大學生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要注重網絡管理的全面性,加強對網站的監(jiān)管,對于合格的網站頒發(fā)證書,對于不合格的網站給予撤銷。

教育本身不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目的是要使大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新時代歷史方位下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工作是一項偉大的艱巨工程,需要教育者共同思考、共同研究、共同探索。

參考文獻:

[1]黃海.通識教育背景下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南京理工大學,2015.5.

[2]巴曉津.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教育與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yǎng).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4.7.

作者:馬力 胥旭 胥雅男 單位:石家莊郵電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