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節(jié)如何處“禮”?
時間:2022-07-24 05:34:00
導語:過節(jié)如何處“禮”?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人最看重的當是春節(jié)。春節(jié)在民間作興送禮,禮尚往來,溫馨得很。
如今更熱鬧的是春節(jié)給手握權力的人送禮,這就變味了。除了以公送私、官官相送之外,出于各種目的,種種人等私下給有權的人送禮更是風風火火?!坝小Y’走遍天下,無‘禮’寸步難行”的觀念似乎已經(jīng)“深入人心”。借著民間過節(jié)習俗,春節(jié)送禮,此其時矣。于是近年來,在市場上360行之外又新興起禮品回收業(yè),而且顯得特別興旺火爆。
給手中有權人送禮,送禮人總是各有所求。有求人辦事送禮的,圖個事情辦得成、辦得順當;有聯(lián)絡感情送禮的,套個近乎,以后好有個關照;有鋪路求財送禮的,指望拿到個大項目,有大賺頭;有跑官買官送禮的,期盼“又跑又送,提拔重用”。至于送禮的輕重,這就要看所求之事的難易,看未來獲利率的大小。這就是一場交易了。
那些利欲薰心、貪贓枉法之徒,恨不得天天過節(jié),好來個財源滾滾,他們遲早總有牢獄之災,且不說也罷。在紙醉金迷燈紅酒綠的市場經(jīng)濟環(huán)境下,一個疏于修養(yǎng)沒有定力和清靜之心而又想做個廉潔公仆,說年關也是“廉關”大有道理。倘若無法拒禮,就要十分在心如何處“禮”了。
老一輩革命家為我們做出了示范。三年困難時期,陜西省委書記陶魯笳給同志送來四只剔了皮的肥羊。板著臉孔,手一揮:“你把羊帶回去給人民吃,還給我寫個檢討來”(于濟洋著《天恨》11頁)。陳云同志不收禮也是有口皆碑。有一位老戰(zhàn)友出于對陳云的敬重,給陳云帶來一紙箱葡萄,陳云堅決讓他帶回去。這位老同志臉上掛不住,反復推讓。陳云改口:“那好,我嘗5?!保缓缶退蛻?zhàn)友出門。陳云說:“送禮是有求于我,收下后,決定事情必有偏差”,又說:“如果主席、總理給我送禮,我就收,因為他倆沒有求我的事兒”。以后,來訪的客人都空手登門了。(《紅墻紀事》1388頁)如此拒禮,看似無情更有情。
香港特首董建華的處“禮”方法也很有特色。有一年共收禮1160份,他把禮品清單公之于眾,哪怕小到月餅兩盒、果醬一瓶亦赫然在公布之列。超過500港元的禮品還“注明送禮人姓名”。如果特首想保留部分禮品,則由庫務司估價自掏腰包付款。容易變質(zhì)的食品,由辦公室人員“共同分享”。有商品價值的禮品,公開拍賣后捐給慈善機構。(1999年第一期《上海灘》)這樣徹底通透的處“禮”方法,自然就沒有人會在背后指著脊梁說三道四,落得個清清白白?,F(xiàn)在我們不是天天在講這個公開那個公開嗎?難道我們姓“社”的公仆就不想清廉自潔?就連公布禮品單的勇氣也沒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