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窮千里目范文

時間:2023-03-26 11:02:3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欲窮千里目,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2、《登鸛雀樓》

【作者】王之渙 【朝代】唐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篇2

一、領略詩人精神

“言為心聲,文如其人”,了解了詩人,對其詩的把握也就能高屋建瓴,收放自如了。

在教學《登鸛雀樓》之前,筆者首先了解了王之渙其人。在大量參閱《唐詩鑒賞詞典》《唐才子傳》、《唐詩紀事》等文獻資料以及百度百科后,王之渙的形象漸漸明晰:出身望族的王之渙,自幼聰穎好學,不到20歲,但能精研文章,窮經典之奧。但對仕途不感興趣,喜好與高適、王昌齡等飲酒論詩,擊劍悲歌,素有“慷慨有大略,倜儻有異才”之稱。

讀著王之渙,一個活躍在盛唐旺世,熱情豪放,胸襟寬廣的詩人形象躍然紙上。為我們解讀他的詩作奠定了基調。

二、叩擊詩之精神

劉勰在《文心雕龍?知音》中說:“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fā),觀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討源,雖幽必顯?!痹娙说膭?chuàng)作,總是由內而外,即先有客觀現(xiàn)實的感發(fā)而產生的內在情態(tài),是“興發(fā)感動”,了解了詩人的精神,我們就可以回溯詩的本源,涵泳詩的本質,體悟詩的精神,不僅僅是形式上的相遇,更是精神上的相遇。

比如,《登鸛雀樓》,我在解讀這首詩時,首先被“白日”二字所纏繞。有讀者認為讀“白日依山盡”有“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之惆悵之感。于是,就有了這樣的對話:

生: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師:讓我們慢慢欣賞啊,一輪落日沿著連綿起伏的山,慢慢地、慢慢地落下去了。白日/依山――盡。

生(輕輕地):白日/依山――盡。

師:聽,聽到了什么聲音?

生:黃河滾滾的聲音。

師:對,黃河咆哮而來!

生:黃河――入海/流――

師:讓我們想象著畫面,再讀一讀。

生(齊):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師:讓我們再回到詩中來,王之渙有沒有因為看到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這樣的壯觀景象而滿足呢?

生:沒有!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師:是啊,看來王之渙也被這景色給迷住啦!還要看呢!要看到更美的景色,就要――

生:更上一層樓。

師:詩人是不是就是告訴我們,要爬樓???

生:不是的――

師:孩子們,你們上學期上的是幾年級啊?現(xiàn)在呢,上二年級了,就能學到更多的知識了。這就叫――

生: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師:“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句話可是一句千古名句啊,鸛雀樓的名氣之大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這句詩。因為它不光用在登樓上,更重要的是成為后人用來勉勵自己或別人不斷進取的格言。比如當我們的同學被評為“三好學生”的時候,老師為了讓他不驕傲,繼續(xù)努力,就會鼓勵他,在他的素質報告書上寫下――

生: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師:當你的好朋友獲得了“寫字小能手”稱號時,你會對它說――

生: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

雖是千古名句,卻是即景生情。沒有刻意,純屬“偶遇”。所以,課堂上的對這兩句詩的處理也是“自然”的,從詩人的積極向上,自然過渡到孩子們的積極向上。兒童的精神與詩人的精神悄然相遇。

三、遭遇古詩文化

古詩教學不同于一般的文體教學。古詩言簡意豐,博大精深。傳統(tǒng)的解題、釋詞、譯句能讓學生了解古詩的表面意思,但古詩特有的文化價值卻將如海底的小石子,沉沉睡去。《登鸛雀樓》是唐詩中最有名的五言絕句之一,它在寫法上有一個特點:它是一首全篇用對仗的絕句。我這樣教學:

師:大家看,這上下兩句的節(jié)奏其實是一樣的,白日對――

生:黃河。

師:依對――

生:入。

師:山對――

生:海。

師:盡對――

生:流。

師:白日依山盡。

生:黃河入海流。

師:那么上下兩句讀的時候哪兒不一樣了呢?

生:上面一句讀得輕輕地,下面一句很有氣魄。

師:孩子們能夠邊想象邊讀,把詩的畫面讀出來了。

……

師:我們來看,這兩句詩的節(jié)奏其實也是一樣的!比如“欲”對“更”;窮對上……

師:但讀的時候感情是一樣的:欲窮千里目……

生:更上一層樓。

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什么叫“對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讓他們感受到了這首詩體現(xiàn)出來的“對仗”美。這是一種精神上的濡染,是古文化的熏陶,是審美情趣的培植。

古詩的美不僅在形式,還在韻律。在小學課堂上,我們不必將“韻律”一詞帶給學生,但是可以將“韻律”的美傳遞給學生。方法就是“讀”?;貧w歷史,回歸詩人,想想詩人當時會是怎樣“讀”這首詩,才能試著走近這首詩。于是,我把吟誦帶進了課堂:

師:配樂按格律范讀古詩。

生:鼓掌。

師:老師為什么讀得好聽呢?因為我是按格律讀的。我們知道,一聲二聲讀平聲,讀得長,三聲四聲為仄聲,讀得短些。

師:(屏幕出示標了平仄的詩)白日,依山――盡。誰來試 一試。

生:白日/依山――盡。

師:黃河――入海/流――

生:黃河――入海/流――

……

篇3

[釋義]原意是要想看得更遠,就要登得更高。后比喻使已取得的成績再提高一步。

[語出]唐·王之渙《登鸛鶴樓》詩:“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近義]更進一竿

[例句]:形勢發(fā)展了,我們的工作也應該~。

[成語故事]開元年間,王之渙和當時另外兩個詩人一王昌齡、高適,閑居長安。一天,三個人來到一家酒樓喝酒。剛剛坐定,就有十幾個梨園伶官走了進來,奏起樂曲,準備演唱。他們三人邊喝邊打賭說:“我們都喜歡作詩,從未分出優(yōu)劣。今天我們誰也別說話,看看她們唱誰的詩多。”

這時,一位姑娘開口唱了王昌齡的一首《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面帶微笑,用筷頭蘸上酒,趕緊在桌上劃了一橫。第二個姑娘唱了一首高適的《哭單父梁九少府》的前四句,高適也如法炮制,也在桌子上劃了一橫。兩個人笑嘻嘻地盯著王之渙。這時歌喉又起,唱的是王昌齡的《長信秋詞》。王昌齡喜形于色,這一次卻是慢悠悠地把筷子在王之渙、高適面前晃了晃,然后重重地添了一橫。此時,王之渙真有些坐不住了:怎么沒有人唱我的詩呢?他抬眼瞧了瞧,指著伶官中最美的一位姑娘,小聲對王昌齡、 高適說:“她一定會唱我的詩,如果不是,我甘愿稱二位為先言不虛出,這位最美的姑娘果然唱了王之渙的《涼州詞》,這下王之渙樂了。他不劃橫,一拍桌子喊道:“鄉(xiāng)巴佬,怎么樣?”三人撫掌大笑,把滿堂酒客搞得莫名其妙。

王之渙曾在冀州任過衡水縣主簿,不久就遭人誣陷被撤職了。有一天,他來到蒲州,聽說府城西南有一座鸛樓很有名,便趁著落日的余輝前去游覽。這是一座三層高樓。王之渙登至頂層,不由得詩興,吟出了一首五絕。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p>

篇4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篇5

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作者:王安石)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作者:劉禹錫)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作者:王之渙)

篇6

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男子千年志,吾生未有涯。

想要壯志凌云,做要腳踏實地。

男兒不展風云志,空負天生八尺軀。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立志欲堅不欲銳,成功在久不在速。

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的生活。

只有一條路不能選擇——那就是放棄的路;只有一條路不能拒絕——那就是成長的路。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學足以輔其志,志足以御其氣。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篇7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作業(yè)不會,學霸幫你。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志當存高遠。

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篇8

1、《登鸛雀樓》【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2、《涼州詞》【唐】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3、《黃河二首》【唐】杜甫 ,黃河北岸海西軍,椎鼓鳴鐘天下聞. 鐵馬長鳴不知數,胡人高鼻動成群.黃河西岸是吾蜀,欲須供給家無粟. 愿驅眾庶戴君王,混一車書棄金玉。

(來源:文章屋網 )

篇9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各位師生、同志們:

今天我們在這里歡聚一堂,共同慶祝我縣老年大學建校五周年。我謹代表老年大學歷屆任課教師,向蒞臨我校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和深深的敬意!

__縣老年大學在縣委政府的重視和親切關懷下,在相關部門的支持和幫助下,在學校領導開拓進取和求真務實,教師愛崗敬業(yè)和勤奮耕耘,歷屆班委會成員踏實工作和廣大學員刻苦努力下,取得了豐碩成果。如今老年大學這個百花園里春意盎然,充滿了勃勃生機。

五年來,__縣老年大學堅持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按照“增長知識、豐富生活、陶冶情操、歡度晚年”的辦學宗旨,加強隊伍建設,提高管理水平,學習先進經驗,拓展辦學思路,堅持教學為中心,教師為主導,學員為主體,從實際出發(f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學校領導嚴以律己,率先垂范,身體力行,恪盡職守;授課教師無私奉獻,為人師表,嚴謹治學,盡職盡責;班委學員朝氣蓬勃,團結奮進,尊師守紀,勤奮學習。老年大學以自己的工作實績和辦學效益,贏得了社會的信任和認可。

撫今追昔,心潮激蕩。作為教師,能夠榮幸受聘于老年大學任教,感到無上光榮和無比自豪。是她,把我們這支老、中青結合的教師隊伍,緊緊地凝聚在一起,為廣大老同志求知、求健、求樂服務;是她,給我們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才藝的舞臺;是她,為每一位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提供了一次又一次實現(xiàn)自身價值的良好機會!五年,彈指一揮間?;厥淄拢覀儫o怨無悔,因為我們選擇的是老年教育這一光榮而神圣的事業(yè),選擇的是無私的奉獻!作為學員,大學夢晚圓,喜地歡天;在老年大學里,領導和師生之間,教師與學員之間,學員與學員之間,和睦相處,親密無間,充滿團結與友愛,關心與幫助,寬容與諒解,歡樂與和諧,真可謂不是親人勝似親人。老年大學不僅是老年人學習的校園,也是老年人的溫馨樂園,更是老年人的精神家園。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回憶往昔,崢嶸歲月,令人歡欣鼓舞;展望未來,豪情滿懷,催人圖強奮進?!坝F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我們將再接再厲、戒驕戒躁、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勤奮工作,使老年大學越辦越好。衷心祝愿我縣老年大學蒸蒸日上,興旺發(fā)達,再創(chuàng)輝煌!衷心祝福老年大學的新老朋友學有所獲,青春永駐,健康長壽!

篇10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江流。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