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姜女哭長城范文

時間:2023-03-20 21:36:46

導(dǎo)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孟姜女哭長城,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wù)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孟姜女哭長城

篇1

民間流傳的故事孟姜女長城的故事,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民間傳說,它以戲劇、歌謠、詩文、說唱等形式,廣泛流傳,可謂家喻戶曉。相傳秦始皇時,勞役繁重,青年男女范杞梁、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發(fā)修筑長城,不久因饑寒勞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長城墻下。孟姜女身背寒衣,歷盡艱辛,萬里尋夫來到長城邊,得到的卻是丈夫的噩耗。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城為之崩裂,露出范杞梁尸骸,孟姜女于絕望之中投海而死。從此,山海關(guān)被后人認為是“孟姜女哭長城”之地,并在那里蓋了孟姜女廟,南來北往的人們常在這兒灑下一掬同情之淚。廟中有楹聯(lián)這樣說:「秦皇安在哉,萬里長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銘貞。孟姜女哭崩長城的故事,反映了秦代徭役對百姓所帶來的深重痛苦。也有的認為該故事出自戰(zhàn)國時期。

【有關(guān)遺跡】

據(jù)說廟東南4公里處兩塊露出海面的礁石便是孟姜女的墳與碑,而廟后巨石上的小坑,為孟姜女望夫所踏足跡。所以石上刻有“望夫石”3個大字。廟內(nèi)殿門兩側(cè)還有一副非常有名的對聯(lián)“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長長長長長長長消。”“朝”、“長”兩字按漢字不同讀音才能讀出有幾種不同的意義。

孟姜女哭長城的傳說在民間廣為流傳,其夫范喜良(衛(wèi)輝人)被魏王征召修筑長城(今衛(wèi)輝與輝縣交界的戰(zhàn)國長城)勞累而死,埋于長城之下。孟姜女尋夫哭至衛(wèi)輝池山段長城,感動天地,哭塌長城,露出丈夫尸骨。至今在衛(wèi)輝池山鄉(xiāng)歪腦村一帶還流傳其故事,山上能見到孟姜女哭塌長城的淚滴石。新鄉(xiāng)市區(qū)有孟姜女河,孟姜女路,孟姜女橋等名稱。

篇2

新嫁郎君萬喜良。

成親不到三日整,

如狼衙役來抓丁。

抓走夫婿不見蹤,

夫妻離散訊難通。

光陰如梭一年整,

孟姜盼夫眼望穿。

天氣轉(zhuǎn)涼心牽掛,

做好寒衣送至親。

一路走來一路問,

雙腳磨破見血痕。

風(fēng)刀霜箭渾不怕,

不畏辛勞只為君。

未終行至長城邊,

幸遇民工急相探。

民工諾諾未敢說,

料想以后瞞不過。

手指長城說孟姜,

里有你夫萬喜良。

孟姜聞聽肝膽裂,

有如霹靂響晴空。

日月無光天地暗,

寒風(fēng)悲號海揚波。

悲憤難抑聲聲淚,

字字啼血喚君歸。

一心想隨夫君去,

只愿赴死不愿生。

忽聞巨響震霄漢,

天塌地陷長城傾。

累累黃土埋瘦骨,

遍地塵沙不見夫。

孟姜一見心疑惑,

眉頭微皺計上心。

含恨咬破中間指,

猶把鮮血骨上滴。

白骨和血融一體,

終見日思夜想人。

秦皇領(lǐng)兵巡邊墻,

驚見如花美嬌娘。

惡念頓起欲霸占,

孟姜誓死不相從。

一縷芳魂歸大海,

奈何橋上追夫君。

孟姜哭城傳千古,

美名留芳到如今。

每讀至此長嘆息,

世間難得有情人。

今人重名亦重利,

爾虞我詐蓄險心。

夫妻好比林中鳥,

貌合神離勞燕飛。

篇3

那年,我隨著爸爸媽媽來到北京。那時我五歲,連門都不敢出,生怕一出門就找不到爸爸媽媽了。

有一天,爸爸對我說:“我們?nèi)ラL城玩玩怎么樣?”我早就聽說長城特別好玩,它就像一條龍一樣“睡”在山上。“好!”我滿口答應(yīng)。于是,我們就出發(fā)了。大約過了半個小時左右,長城到了,爸爸買了票,還買了幾瓶礦泉水,拿著照相機我們就爬長城去了。

來到長城腳下,我發(fā)現(xiàn)竟然有外國人來爬長城,長城真不愧是在世界上都享有盛名??!再看看長城,哇!好壯觀,好雄偉。不過,這么高怎么爬呀?“快呀!”爸爸邊爬邊叫我。“哦,我來了。”我們爬呀爬呀爬,爬了大概四十幾分鐘左右,我實在爬不動了,就說:“爸爸媽媽,我們歇一會吧,我實在走不動了。“好,我也累了。”我們歇了一會,照了幾張相片,就又爬了起來。就這樣我們走走停停,爬了好長一段時間,我們終于到頂了。

站在長城頂向下望,哇!真美,你瞧!一座座山接連在一塊,與天接連在一起。腳踏著山,雖然沒有飛在空中的感覺,但有種飄在半空中的感覺。我覺得自己好像真的在飄,和小鳥一起,飄過北京,飄到了我的家鄉(xiāng)……

長城,你真好,真美,真有文化。在長城上,爸爸給我講了一個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一個美女叫孟姜女,她剛結(jié)婚,她的丈夫就被抓去建造長城。冬天來了,孟姜女怕她的丈夫冷,便給他送大衣,孟姜女歷盡千辛萬苦來到長城,誰知她的丈夫卻早已死去,被埋在了長城下,孟姜女一聽,很傷心,趴在長城上就哭。這一哭,就是三天三夜,哭倒了長城,露出了孟姜女丈夫的尸體,孟姜女哭著為丈夫披上大衣,然后跳了長城……

篇4

1、孟姜女哭長城:秦朝時有個善良美麗的女子,名叫孟姜女。一天,她正在自家子里做家務(wù),突然發(fā)現(xiàn)葡萄架下藏了一個人,嚇了她一大跳,正要叫喊,只見那個人連連擺手,懇求道:“別喊別喊,救救我吧!我叫范喜良,是來逃難的。”原來這時秦始皇為了造長城,正到處抓人做勞工,已經(jīng)餓死、累死了不知多少人!孟姜女把范喜良救了下來,見他知書達理,眉清目秀,對他產(chǎn)生了愛慕之情,而范喜良也喜歡上了孟姜女。他倆兒心心相印,征得了父母的同意后,就準備結(jié)為夫妻。成親那天,孟家張燈結(jié)彩,賓客滿堂,一派喜氣洋洋的情景。眼看天快黑了,喝喜酒的人也都漸漸散了,新郎新娘正要入洞房,忽然只聽見雞飛狗叫,隨后闖進來一隊惡狠狠的官兵,不容分說,用鐵鏈一鎖,硬把范喜良抓到長城去做工了。好端端的喜成了一場空,孟姜女悲憤交加,日夜思念著丈夫。她想:我與其坐在家里干著急,還不如自己到長城去找他。對!就這么辦!孟姜女立刻收拾收拾行裝,上路了。一路上,也不知經(jīng)歷了多少風(fēng)霜雨雪,跋涉過多少險山惡水,孟姜女沒有喊過一聲苦,沒有掉過一滴淚,終于,憑著頑強的毅力,憑著對丈夫深深的愛,她到達了長城。這時的長城已經(jīng)是由一個個工地組成的一道很長很長的城墻了,孟姜女一個工地一個工地地找過來,卻始終不見丈夫的蹤影。最后,她鼓起勇氣,向一隊正要上工的民工詢問:“你們這兒有個范喜良嗎?”民工說:“有這么個人,新來的。”孟姜女一聽,甭提多開心了!她連忙再問:“他在哪兒呢?”民工說:“已經(jīng)死了,尸首都已經(jīng)填了城腳了。猛地聽到這個噩耗,真好似晴天霹靂一般,孟姜女只覺眼前一黑,一陣心酸,大哭起來。整整哭了三天三夜,哭得天昏地暗,連天地都感動了。天越來越陰沉,風(fēng)越來越猛烈,只聽“嘩啦”一聲,一段長城被哭倒了,露出來的正是范喜良的尸首,孟姜女的眼淚滴在了他血肉模糊的臉上。她終于見到了自己心愛的丈夫,但他卻再也看不到她了,因為他已經(jīng)被殘暴的秦始皇害死了。

2、西麻草:八達嶺有一種草,叫西麻草。這種草有毒,人碰著它,就象蝎子蜇一樣疼,疼得嗷嗷叫。它生長在八達嶺長城外,替邊防人員放哨,對保衛(wèi)八達嶺還很有功勞哩。傳說,大邊(長城)修好以后,在關(guān)口地方都設(shè)重兵把守。八達嶺當然是一個重要的關(guān)口了,從修好那天起,一直沒有斷過駐兵。長城上不是都有樓子嗎?那樓子叫敵樓,站崗放哨人員就在那里頭。當官的經(jīng)常提著鞭子查哨,發(fā)現(xiàn)哪個敵樓的哨兵睡著了,就是一頓馬鞭。他們更怕的是自己睡著了,敵人摸上來還不知道,要是那樣,不僅是挨打,還有殺頭之罪哩!因此,他們一到崗哨上來,就向老天哀告:“老天爺呀,保佑著,千萬別讓我睡著。敵人來了,跟我打聲招呼,讓我知道?!币矂e說,他們的哀告玉帝還真知道了。玉帝體會邊防人員的苦處,便想了一個辦法,派草神帶上西麻草籽,撒在長城外。草長起來了,到處都是。入侵的敵人一碰到這種草就蜇得“嗷嗷”叫,放哨人員聽見有人喊叫,機靈就醒了。從此,再也不會因站崗失誤而被殺頭了。西麻草成了哨兵的好友,他們對西麻草也更加保護。

3、東米倉,西米倉:在八達嶺上往南看,有兩座山,山上碎石呈米粒狀。東邊的那座山,叫東米倉,西邊的那座叫西米倉。修長城時,民工們要吃飯,人多呀,每天都要吃大批的糧食。那時侯征集全國糧食,都往這里送,送的少了,不夠用,送的多了,日曬雨淋都霉爛了。盡管不斷地送,可還是供不上民工們吃。民工們吃不飽,還得干重活,因此連餓帶累,死的人可就多了。上天王母娘娘,很體恤黎民的疾苦,就在八達嶺堆放糧食的地方,點化兩座米山。好家伙,兩座山的糧食,人再多也吃不完呀!從此全國的老百姓再也不往這里送糧了,修長城的民工們也不再挨餓了。一直到把長城修完,這兩座山也沒見減低。據(jù)說,就是打那時侯流傳下來,男人在外做活,婦女在家管吃飯,因為王母娘娘在天上就是管吃飯的。

(來源:文章屋網(wǎng) )

篇5

長城是中國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古代防御工程。自公元前 七八世紀開始,延續(xù)不斷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國北部和中部的廣大土地上,總計 長度達50000多千米,被稱之為“上下兩千年,縱橫十萬里”。如此浩大的工程不僅 在中國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因而在幾百年前就與羅馬斗獸場、比薩斜塔等列 為中古世界七大奇跡之一。

出發(fā)前,天空是灰蒙蒙的,到達長城腳下——居庸關(guān)時,天公作美,已是風(fēng)和日麗秋高氣爽。站在山腳下仰望,長城宛如一條長龍盤旋在綠油油的群山之巔,這時我們開始攀登長城了。長城太難爬了,每一級臺階都是高矮不同,有的還很滑,路越來越難走了,我一邊喘氣一邊前行向下一個烽火臺走去。這時一陣清涼的微風(fēng)迎面吹來,我們走的更有勁了,最后我們終于爬上了烽火臺,見到了天下第一雄關(guān),并與“不到長城非好漢”紀念碑合影留念。隨后我們一鼓作氣上了第三個烽火臺,從這里望下去山下景色盡收眼底,令人心曠神怡,那舒暢的感覺是前所未有的,真是“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啊!

我走下了長城,一個同學(xué)告訴了我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秦始皇統(tǒng)治中國時期。為了防御北方入侵,秦朝征集大量民工修筑長城。不料長城合攏處數(shù)段倒塌,役夫死傷無數(shù)。秦始皇聽信了師之言,認為修筑長城截斷了龍脈,所以城墻才無法合攏。乃下令捉拿與秦始皇同庚的姑蘇范杞良,企圖把他埋在城下接通龍脈。范杞良聞訊出逃,倉促間跳墻遁入孟府后花園,與孟姜女邂逅,兩人互相產(chǎn)生好感。在孟員外夫婦的撮合下,范杞良與孟姜女拜月成親,結(jié)為夫妻。但是婚后不久,范杞良仍被官府作為勞役押送到北方修筑長城。時入寒冬,孟姜女思夫心切,辭別父母千里尋夫送寒衣。一路上關(guān)山阻隔,艱辛備嘗,孟姜女不畏艱險,以真摯頑強的尋夫之志感動了守關(guān)的士卒和劫道的強人,終于來到了長城下。然而,她新婚的夫君范杞良已被活埋在長城下祭天了。孟姜女悲憤萬分,放聲大哭,在她的哭聲中高大的長城轟然倒塌了。

篇6

古時候,孟老漢和姜老漢互為鄰居,僅一墻之隔。一年春天,孟老漢在自己院中種了一顆葫蘆籽,經(jīng)過澆水、施肥精心培育,葫蘆秧長得肥壯、高大,從墻頭爬過去,到姜老漢的院里結(jié)了個很大的葫蘆,有幾十斤重。等葫蘆熟后,姜老漢拿刀把它切開,突然見里邊躺著個又白又胖、非??蓯鄣呐尥蓿蠞h喜出望外,奔走相告,村里人聽說后,紛紛前來觀看這新鮮事,可是孟、姜兩老漢卻因此產(chǎn)生了矛盾,吵得不可開交。孟老漢非常堅定地說:“這葫蘆是我親自種下的,胖女孩該歸我。”姜老漢卻固執(zhí)地說:“這葫蘆結(jié)在我的院子里,這女娃該是我的。”吵了三天三夜,難解難分,毫無結(jié)果,后經(jīng)村里人調(diào)解為:女娃娃屬于兩家共同的,輪流居住,共同扶養(yǎng),并取了個“孟姜女”的名字。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zhuǎn)眼間十多年過去了,孟、姜兩家老人為現(xiàn)已長大成人的孟姜女選了個丈夫叫范杞梁,選定良辰吉日,準備成親。天有不測風(fēng)云,成親當天,新郎被幾個衙役,抓走了。原來,當時由于秦始皇在全國各地抽調(diào)大批民夫修筑長城,日日夜夜拚命干,民夫們被累死、餓死的不計其數(shù),為了加快工程速度,他們又到處抓民夫補充,范杞梁也被發(fā)配去充當修長城的民夫了。轉(zhuǎn)眼一年過去了,范杞梁杳無音信,急得孟姜女飯吃不下,覺睡不著,不知如何是好,跟兩家老人商量后,決定去找丈夫,發(fā)誓找不到丈夫絕不回家。

她帶上干糧和給丈夫特制的御寒衣服上路了。一路上,風(fēng)吹雨淋、日曬風(fēng)寒、饑寒交迫、步履艱難,經(jīng)過千難萬險的萬里跋涉,她終于找到了修的的地方,一打聽才知道,為修長城死了許多人,丈夫范杞梁早就累死了,并被埋在長城下,尸骨都找不到了。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靂,孟姜女頓時就傷心地痛哭起來,淚如泉,聲如雷,哭得驚天動地,天昏地暗,眼看著長城一段段的倒塌,哭到哪里便塌到哪里,足有八百里長。這下可急壞了工程總監(jiān),急忙去報告正來此巡查工程進展的秦始皇。秦始皇趕忙去見孟姜女尋問根由。一見之后,便被她的美貌迷住了,非要封她為“正宮娘娘”。孟姜女雖然怒火滿腔,但還是壓住心頭仇恨,靈機一動,將計就計地非要秦始皇答應(yīng)她三個條件,才能當“正宮娘娘”。一要找到丈夫范杞梁的尸體;二要為其丈夫舉行國葬;三要秦始皇為范為了得到美貌的孟姜女,便硬著頭皮答應(yīng)下來杞梁披麻戴孝、打幡送葬。秦始皇聽罷孟姜女提的三個條件,思索片刻,,孟姜女戴,宿愿已償,面對滾滾的渤海,縱身一躍,投海自盡了。

萬年灰與燕京城

人們都說,是秦始皇最早修的萬里長城。其實開始的長城并不是他修的。早在秦始皇之前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有個燕王,他的國土小、兵馬少、力量弱,隨時都有被鄰國吃掉的危險。為了保住國土,燕王就征用了民夫,在他的國土邊界山頂上筑起高高的城墻,以防外敵入侵。

因為那時還沒有石灰,他筑的城墻,石、磚都是用泥抹的。為了搶時間,早日修好城墻,他下令冬天也不停工。天冷,和泥得用熱水,因此,民夫們就把大鐵鍋抬到工地上,用三塊石頭支起來,添柴燒開水。天長日久,鐵鍋被燒了個大窟窿,滿鍋的水全漏光了;把鍋下的火澆滅了??擅穹騻円惨馔獾匕l(fā)現(xiàn),水灑在支鍋的石頭上,熱石頭遇到水就炸開了,炸出許多白面面,民夫們瞅著、想著,好生奇怪。有個人把這白面面用水和和,覺得比泥還滋潤,還有粘性,就把它抹在石條和磚縫里。

第二天,民夫們發(fā)現(xiàn),用這白面面抹的石條和磚縫,要比用泥抹的結(jié)實的多。燕國人得到了啟發(fā),從此,就燒石灰,來抹城墻縫。

后來,秦始皇統(tǒng)一了中國,為了保住他的皇上寶座,也仿照燕王的辦法興工修起了萬里長城。動工時,他下了一道旨令,讓原來的燕國人包攬燒石灰的活兒。因此,那時修長城所用的石灰,全是燕國人燒的。長城修到哪兒,就在哪里山坡上燒灰,而且燒的灰質(zhì)量非常好,被后人稱為萬年灰,意思是萬年不變質(zhì)。

篇7

古時候,孟老漢和姜老漢互為鄰居,僅一墻之隔。一年春天,孟老漢在自己院中種了一顆葫蘆籽,經(jīng)過澆水、施肥精心培育,葫蘆秧長得肥壯、高大,從墻頭爬過去,到姜老漢的院里結(jié)了個很大的葫蘆,有幾十斤重。等葫蘆熟后,姜老漢拿刀把它切開,突然見里邊躺著個又白又胖、非常可愛的女娃娃,姜老漢喜出望外,奔走相告,村里人聽說后,紛紛前來觀看這新鮮事,可是孟、姜兩老漢卻因此產(chǎn)生了矛盾,吵得不可開交。孟老漢非常堅定地說:“這葫蘆是我親自種下的,胖女孩該歸我。”姜老漢卻固執(zhí)地說:“這葫蘆結(jié)在我的院子里,這女娃該是我的?!背沉巳烊梗y解難分,毫無結(jié)果,后經(jīng)村里人調(diào)解為:女娃娃屬于兩家共有的,輪流居住,共同扶養(yǎng),并取了個“孟姜女”的名字。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zhuǎn)眼間十多年過去了,孟姜女已經(jīng)長大成人。一日,孟姜女在摘葫蘆時發(fā)現(xiàn)葫蘆架后面藏了個人。孟姜女剛想叫人就被那個人捂住了嘴。后來,那個人告訴孟姜女,自己叫范喜良,是為了躲避官兵抓人修長城才躲在葫蘆架后。之后,范喜良便住進了孟姜女家里。所謂日久生情,范喜良經(jīng)過孟姜兩家長輩的同意與孟姜女成婚。天有不測風(fēng)云,成親當天,新郎被幾個衙役抓走了。范喜良被發(fā)配去充當修長城的民夫了。轉(zhuǎn)眼一年過去了,范喜良杳無音信,急得孟姜女飯吃不下,覺睡不著,不知如何是好,跟兩家老人商量后,決定去找丈夫,發(fā)誓找不到丈夫絕不回家。

她帶上干糧和給丈夫特制的御寒衣服上路了。一路上,風(fēng)吹雨淋、日曬風(fēng)寒、饑寒交迫、步履艱難,經(jīng)過千難萬險的萬里跋涉,她終于找到了修長城的地方,一打聽才知道,為修長城死了許多人,丈夫范喜良早就累死了,并被埋在長城下,尸骨都找不到了。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靂,孟姜女頓時就傷心地痛哭起來,淚如泉,聲如雷,哭得驚天動地,天昏地暗,眼看著長城一點點的倒塌,哭到哪里便塌到哪里,足有八百里長。這下可急壞了工程總監(jiān),急忙去報告正來此巡查工程進展的秦始皇。秦始皇趕忙去見孟姜女尋問根由。一見之后,便被她的美貌迷住了,非要封她為“正宮娘娘”。孟姜女雖然怒火滿腔,但還是壓住心頭仇恨,靈機一動,將計就計地非要秦始皇答應(yīng)她三個條件,才能當“正宮娘娘”。一要找到丈夫范喜良的尸體;二要為其丈夫舉行國葬;三要秦始皇為范喜良披麻戴孝、打幡送葬。秦始皇聽罷孟姜女提的三個條件,思索片刻,為了得到美貌絕倫的孟姜女,便硬著頭皮答應(yīng)下來,孟姜女戴著孝拜了為筑城而死的范喜良墳?zāi)购?,宿愿已償,面對滾滾的渤海,縱身一躍,投海自盡了。

長城修筑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發(fā)生在首都鎬京(今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戲諸侯”就源于此。春秋戰(zhàn)國時期列國爭霸,互相防守,長城修筑進入第一個,但此時修筑的長度都比較短。秦滅六國統(tǒng)一天下后,秦始皇連接和修繕戰(zhàn)國長城,始有萬里長城之稱 。明朝是最后一個大修長城的朝代,今天人們所看到的長城多是此時修筑。長城資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陜西、甘肅、內(nèi)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河南、青海、寧夏、新疆等15個省區(qū)市。根據(jù)此前文物和測繪部門的全國性長城資源調(diào)查結(jié)果,明長城總長度為8851.8公里,秦漢及早期長城超過1萬公里,總長超過2.1萬公里。1961年3月4日,長城被國務(wù)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7年12月,長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1]

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來到了長城???,這一段長城修筑在八達嶺上,高大堅固,是用巨大的條石和城磚筑成的。城墻頂上鋪著方磚,十分平整,是不是像很寬的馬路呢?城墻外沿有兩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望口和射擊口,供?望和射擊用。請大家看,城墻頂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臺,那就是屯兵的堡壘。打仗的時候,城臺之間可以互相呼應(yīng)。

篇8

大家好,我是一名小導(dǎo)游。今天我要帶領(lǐng)大家一起去游覽美麗的原山。

現(xiàn)在我們來到的地方是鳳凰山。鳳凰山又名小頂山,因山長得像鳳凰而得名。歷史上曾是重要的宗教活動場所,也是春秋戰(zhàn)國兵家爭戰(zhàn)之地。鳳凰山風(fēng)景區(qū)森林資源豐富,有木本植物120余種,草本植物600余種,是一座天然植物園。

游客們,你們知道關(guān)于齊長城的傳說嗎?還是由我非大家講一講吧!有一名女子叫孟姜女,孟姜女原來是臨淄人。她的丈夫杞梁是齊國將軍,在戰(zhàn)爭中身亡,靈柩被送回家的時候,孟姜女知道后自然也是相當?shù)耐纯啵瑥募依锶ビ煞虻撵`柩,就在源泉的齊長城腳下迎到了,齊國國君非常重視這位將軍,一直讓送到其家中。在家里看著丈夫的靈柩,孟姜女心灰意冷,上無父中無夫下無子的她實在沒有活下去的理由了,于是趕到迎接丈夫靈柩的地方,也就是那段齊長城下痛苦一場,感天動地,結(jié)果地一動就把那段長城給動塌了??尥旰螅A?,就跳進了淄水。

篇9

大家好!我叫曾麗晶,很榮幸成為你們的導(dǎo)游。今天,我們要去的地方是被譽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長城。

長城是我國古代偉大的防御工程,被稱為世界建筑史上的偉大奇跡。它修筑在陡峭的山嶺之間,從東頭的山海關(guān)的西頭的嘉谷關(guān),有一萬三千多里。

現(xiàn)在我們來到長城腳下。長城高大堅固,是用巨大的條石和方磚筑在的,條石一塊有兩三千斤重。先低下頭來看看腳下的方磚,十分平整,非常寬闊,五六匹馬可以并行。再看城外沿有成排的垛子有兩米多高。垛子上有射口和了望口,供射擊和了望用,然后看城墻上的城臺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是屯兵的堡壘。

關(guān)于長城的故事很多,我給大家說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傳說在秦朝,有一個叫孟姜女的姑娘。知書達理,伶俐非凡。她嫁給了蘇州的范喜良。那年,秦始皇召集百萬民夫修筑長城,范喜良也被抓起來,半年多過去了,已經(jīng)是冬天了,可范喜良還是查無音訊。孟姜女決心千里迢迢為丈夫送寒衣,到那里才知道丈夫已經(jīng)死了,她便哭了起來,哭倒了好多里長城。

長城千百年?媼⒉壞梗??蠖?饗?巧銑こ嗆笠不穎市聰鋁?ldquo;不倒長城非好漢”詩句?,F(xiàn)在,長城已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它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讓我們登上長城,感覺長城的雄偉壯觀吧!

篇10

【關(guān)鍵詞】《孟姜女》;劇本;結(jié)構(gòu);創(chuàng)作

中圖分類號:J71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05-0190-01

一、《孟姜女》劇本結(jié)構(gòu)

《孟姜女》是一部四幕大型舞劇,題材取自中國古代愛情傳說。該舞劇的創(chuàng)作是以現(xiàn)實生活為依據(jù),從戲劇內(nèi)容、矛盾沖突等方面入手,進行編排。孟姜女是否哭倒了長城雖無法考察,但舞劇的精神貼近生活、貼近民族文化,旨在宣揚中華民族文化和傳統(tǒng)愛情價值觀。

二、《孟姜女》表演形態(tài)

《孟》劇的舞蹈創(chuàng)作主要是對陜西地域風(fēng)格特色的挖掘,其舞蹈動作大都來源于勞動人民生活中的動作,通過提煉、升華,反映古代勞動人民樸實無華的品質(zhì)。如一幕中舞蹈性較強的“踏春”場面,表現(xiàn)了大地晨光初露,渭北孟家原一片金黃,麥浪涌動,一群村姑和孟姜女心情愉悅,悠哉游哉?!睹稀穭【帉?dǎo)們從生活中直接獲取舞姿造型來源,從勞動女子的出場到中間隊形的流動變換,利用胯部的左右擺動來表現(xiàn)一群女子在春暖花開時攜手踏春的美好景象。舞劇中更是運用了生活中的實物,如稻谷、玉米、篩子、馬車、辣椒,等等,將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原滋原味呈現(xiàn)在舞臺上。編導(dǎo)們將演員與道具巧妙結(jié)合起來,創(chuàng)作出簸谷舞段,展現(xiàn)了熱鬧的集市場面。

皮影戲極具陜西風(fēng)格。編導(dǎo)利用皮影戲質(zhì)樸單純的特點,對孟姜女、范喜良的洞房夜進行渲染,表達了勞動人民的質(zhì)樸與純真。將皮影戲搬上大舞臺,體現(xiàn)了對陜西地域特色傳統(tǒng)的繼承與發(fā)展。

三、《孟姜女》其他藝術(shù)形態(tài)創(chuàng)作

(一)《孟姜女》的音樂創(chuàng)作。秦腔,發(fā)源于陜西、甘肅一代,后流行于陜西。《孟》劇的時代背景發(fā)生在秦朝,故此,《孟》劇中的音樂必然離不開土生土長的秦腔。

曲作者及編導(dǎo)本著秦腔更好地服務(wù)于舞劇的原則,既要根據(jù)《孟》劇的主題、人物、情節(jié)進行創(chuàng)作,還要凸顯秦人秦地的風(fēng)格風(fēng)貌。曲作者與編導(dǎo)對每一幕的情節(jié)、氛圍、節(jié)奏把控都有著嚴格要求。二幕“眾征夫修筑長城”的音樂創(chuàng)作,運用秦腔本身寬音大嗓、直起直落的特點,恰到好處地表現(xiàn)了秦人在修筑長城時慷慨激昂的壯士心態(tài)。

(二)《孟姜女》的舞臺服裝設(shè)計?!睹稀穭≈械姆b雖算不上華麗,但與秦朝的服飾基本吻合,在服裝創(chuàng)作之初,編導(dǎo)團隊站在秦朝的歷史背景下,結(jié)合當時秦人所著服飾,同時考慮舞劇的舞臺效果,進行設(shè)計、裝飾,最終達到了既有古代服飾沉淀,又不拘束于陳規(guī)老套的效果。

一幕中“踏春”的舞蹈服裝采用桃紅色,因該劇旨在傳揚孟姜女、范喜良忠貞不渝的愛情故事,而此時的孟范二人正是情竇初開、情投意合之時,桃花歷來象征著愛情,因此,選用桃紅色作為踏春的服裝顏色。同時在尾聲中孟姜女為愛殉情,引來桃花年年怒放,千古流芳,桃紅色也與之相呼應(yīng)。

四幕的“靈魂”舞段,服裝編導(dǎo)將女村姑的服飾定為大紅色。在孟姜女找到范喜良的尸骨后,將其背回家鄉(xiāng),而此時其他村姑也找到自己丈夫的尸骨,跳起了一段人與靈魂的舞蹈。村姑的服裝選用大紅色,可理解為丈夫的鮮血把衣服染紅,更代表著妻子對丈夫如火焰般的思念之情。

(三)《孟姜女》的道具解讀?!睹稀穭≈羞\用了很多道具,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來自古代勞動人民生活中的實物。這些實物為舞劇限定了時間軸,更加貼近秦時秦地,對于《孟》劇的舞臺藝術(shù)呈現(xiàn),起到了不容忽視的作用。

1.鍋盔。鍋盔出現(xiàn)在二幕。鍋盔本為填飽肚子之用,但征夫們修筑L城之余苦中作樂,竟拿起鍋盔跳舞,此時的鍋盔也被賦予了道具的定義。實際生活中的鍋盔太小,不利于在舞臺上表現(xiàn),因此道具編導(dǎo)將其放大,于是就有了征夫們的鍋盔舞。這就是舞蹈與生活的結(jié)合,并對生活的升華。

2.手絹??此埔粭l不起眼的小手絹,在《孟》劇中卻是孟范二人的定情信物。四幕中,孟姜女歷經(jīng)千難萬險,終于看見了長城,卻被告知丈夫的骨肉已經(jīng)夯入邊墻,孟姜女瘋了似的尋找,終于找到一只緊握紅手絹的手,這才認出范喜良。起初編導(dǎo)們在構(gòu)思如何讓孟姜女找到范喜良,有想過滴血認親,但是考慮到舞劇自身的局限性,因此排除。后又想通過手鐲來確認,但手鐲本身較小,擔(dān)心坐在后排的觀眾可能看不清楚。經(jīng)過種種嘗試,最終選定手絹為孟范二人的定情信物。

四、結(jié)語

中國舞劇歷經(jīng)了七十多年的發(fā)展,共產(chǎn)生了四百多部作品,而大部分作品都集中在改革開放之后,作為新生代的舞劇編導(dǎo)更應(yīng)該順應(yīng)潮流,響應(yīng)國家文藝號召,推陳出新,努力挖掘本土素材,進行舞劇創(chuàng)作。舞劇《孟姜女》就是以陜西本土素材為基礎(chǔ),經(jīng)過構(gòu)思、創(chuàng)作、編排而成,雖有許多不足之處,但這種精神值得學(xué)習(xí)。

參考文獻:

[1]李洪墨.淺析民族舞劇創(chuàng)作的發(fā)展[J].音樂時空,2013(12).

[2]謝晨彤.論民族舞劇《絲路花雨》的創(chuàng)作特征及藝術(shù)價值[D].河北師范大學(xué),2014.